问题

救援队员救助驴友们算不算资源浪费?

回答
这个问题听起来直白,但细想一下,却触及到很多层面的东西,不是简单一句“是”或“否”就能打发的。

首先,咱们得说清楚,“资源”这俩字儿,它到底包含啥。最直观的,当然是人。搜救队的队员们,他们的体力和专业技能,那是经过训练和磨炼得来的,是宝贵的“人力资源”。他们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生活,为了执行任务,他们要暂时放下这一切,奔赴险境。这本身就是一种付出。

其次,还有装备。那些绳索、担架、通讯设备、急救药品,甚至是车辆、直升机(如果需要的话),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物质资源,而且很多都是专业且昂贵的。一旦投入使用,消耗就是消耗,维修保养也需要成本。

然后,是时间。搜救行动往往是和时间赛跑。每一分每一秒都可能关系到驴友的生命。队员们在户外搜救的时间,可能耽误了他们原本的工作,也可能占用了他们宝贵的休息时间。这种“机会成本”也是一种资源。

再往深了说,还有一些“隐性资源”。比如,每一次搜救行动,都会调动一些社会资源,像当地政府的协调、医院的准备、甚至可能需要一些当地居民的配合。这些都是串联起来的,是一个整体的反应。

那么,说“浪费”,是基于什么标准呢?

从“生命至上”的角度看,绝对不浪费。

如果说,救援队的出动,是为了挽救生命,那不管付出多少,只要人能平安回来,就值了。生命是无价的,任何与之相比的资源消耗,都可以被认为是值得的。这是最朴素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生死面前,谈“资源浪费”就显得有些凉薄了。

但如果从“效率”和“责任”的角度审视,可能会有一些讨论的空间。

这里说的“责任”,不是指救援队不负责,而是指驴友自身有没有尽到“风险管理”的责任。

有没有充分准备? 很多时候,驴友失联或遇险,是因为他们对山野的复杂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装备不足,对天气变化没有预估,或者擅自进入危险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救援是为“不负责任”的行为买单,有些人就会觉得不公平。
有没有购买保险? 现在的户外活动,很多都鼓励购买相应的保险。如果驴友自己承担了部分风险,或者有保险公司兜底,那对于社会资源的消耗会减轻一些。
有没有违背规定? 有些地区出于安全考虑,会禁止驴友进入某些区域,或者要求必须有专业向导。如果驴友明知故犯,出了事,那么救援的性质就会有所不同。

所以,“算不算资源浪费”,其实是一个“权衡”的问题,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救援本身,是社会提供的安全网。 遇到突发情况,有人需要帮助,社会有责任提供援助。这是人性善良和公民责任的体现。
但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思。 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户外事故?是宣传教育不够?是户外设施不完善?还是有些人对危险的认知不足?

如果说,每一次搜救行动都让本已紧张的搜救资源进一步紧张,导致其他可能发生但尚未发生的危险无法及时得到响应,那从宏观效率上看,可能就有点“可惜”了。

打个比方,就像救护车出动。你不能说救护车送病人去医院是浪费资源,因为这是它的职责。但是,如果一个人因为不小心摔倒,而不是遭遇了什么意外,而且他经常这样做,那在某些人看来,可能会觉得“有点不值”。

所以,关键在于“平衡”。

1. 强化安全教育和风险意识: 让更多人了解户外活动的风险,学会自我保护。
2. 完善行业规范和管理: 比如,对未成年人、无经验者参与高风险户外活动进行限制,鼓励持证上岗的专业向导。
3. 鼓励商业保险和互助机制: 让驴友自己承担一部分风险,减轻公共资源的压力。
4. 搜救能力的持续提升: 无论如何,我们都要保持并提升我们的搜救能力,确保当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有效地提供帮助。

总而言之,救援队员救助驴友,从“救命”这个根本出发,就谈不上“浪费”。但从“如何更高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如何从源头上减少不必要的风险”这两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改进。这是一种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对公共服务和公民责任的共同探讨。不是否定救援的价值,而是为了让每一次救援,都更加有意义,并且能触动我们去创造一个更安全、更有序的户外环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证据确凿的杀人犯在庭审宣判前都称之为犯罪嫌疑人,且拥有自辩的机会,如果自己无法负担律师费,国家会拨给援助律师。

法律上人人都享有生命权,有意和无意处于险地的人,享有平等接受援助的机会,区别可能在当事人求生意志。斥之浪费乃属于道德范畴。我个人仍然支持有序救援。

user avatar

救助是一定要救助的,这是政府的职责。保护人民人身财产安全是国家成立的必要条件,放任不管那是政府失职。

户外探险非生活所需,是一种特殊行为,非法闯入严禁进入的地区,应该有相应的法律制度严惩,有具体的惩罚措施,如果现有法律的惩治力度不够,不能起到有效阻止的作用,那么就在立法机关重新商议修法,以达到嚇阻效果。

驴友遇险,请求救助,应该第一时间出发救助。但是相关所有费用经过严格审核后,以账单的形式通知相关责任人必须支付,如果拒绝支付,提起法律诉讼,清偿费用,可以查封拍卖其财产。对于组织者和主要负责人进行法律追责,只要出现了险情,就一定要追究法律责任,并且担负相关费用的连带赔偿金额的大头,其团队成员按责任共同承担,全部团队成员进入失信人员名单,严禁其进入我国标定的相关地区,进入即视为违法,可以抓捕拘留,罚款遣返,社区教育等等。

如果在救助过程中造成救助人员伤亡,被救助人或者团体必须无条件承担赔偿责任,包括精神抚慰金等等。

驴友探险在未得到许可的情况下擅自行动,就一定要知道有可能造成巨量财产损失,刑事处罚个人永久失信等严重后果,以杜绝此类事件发生。

这个问题不是道德问题,也不是一般的社会管理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用法律进行约束。

最冰冷的工具往往最有效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听起来直白,但细想一下,却触及到很多层面的东西,不是简单一句“是”或“否”就能打发的。首先,咱们得说清楚,“资源”这俩字儿,它到底包含啥。最直观的,当然是人。搜救队的队员们,他们的体力和专业技能,那是经过训练和磨炼得来的,是宝贵的“人力资源”。他们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生活,为了执行任务,他.............
  • 回答
    这件事情真是让人挺唏嘘的。一方面,驴友遇险后获救,想要表达感谢,送锦旗本是人之常情,也是咱们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一种表达方式。另一方面,救援队的回应又显得有些出乎意料,甚至带着点儿“委屈”。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聊聊这事儿,看看它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一、 驴友的动机:一份淳朴的谢意,还是不恰当的表达?首先.............
  • 回答
    这确实是明末历史中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什么那些手握重兵、掌握权柄,甚至有一定能力的人,面对一个摇摇欲坠的大明,不去取而代之,反而选择向一个外族政权——满清——献上忠诚,甚至是主动为其征伐自己的同胞?这其中原因错综复杂,并非三言两语能够道尽,但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一、现实的利益与生存的.............
  • 回答
    如何看待救援队呼吁「网红和明星为救援让路」?灾难面前,明星应该如何发挥自己的价值?救援队呼吁“网红和明星为救援让路”,这是一种在特定情境下,出于效率和安全考量的合理诉求,其核心在于确保专业救援人员能够不受干扰地执行任务。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 一、 如何看待救援队呼吁「网红和明星为.............
  • 回答
    青岛救援队在河南用餐付款屡屡遭拒的事情,听了真是让人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为河南人民这份淳朴善良、感恩图报的心感动不已。在灾难面前,大家守望相助,这份情谊比什么都珍贵。青岛救援队不远千里前来支援,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宝贵的精力,为河南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他们饿了累了,需要补充能量,当.............
  • 回答
    俄军空袭土耳其救援车队致 7 死 10 伤事件,无疑是当前叙利亚局势中一道令人痛心的伤疤,也为本已复杂的地缘政治棋局增添了新的变数。要理解这一事件的深层含义和未来走向,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事件本身:冰冷的数字背后的残酷现实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事件的直接后果:七条生命的逝去,十人受伤。这不仅仅.............
  • 回答
    听到青海失联女大学生遗骸被找到的消息,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同时也对救援队通报的“初步排除野兽致死”这一信息非常关注。这起事件从一开始就牵动着无数人的心,现在有了新的进展,但随之而来的也是更深的疑问和担忧。首先,我必须表达对失联女大学生的不幸遭遇的哀悼。在最美好的年华失去生命,对于她本人和她的家人来说,.............
  • 回答
    蓝天救援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民间公益组织,它在许多人心中代表着希望、勇敢和互助。要详细地讲述蓝天救援队的存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 起源与定位:民间自发、志愿参与的公益力量 自发性与草根性: 蓝天救援队大多数起源于民间,由一群热心公益、具备专业技能的志愿者自发组织和创立。他们并非国.............
  • 回答
    日本救援队在台湾花莲地震后抵达,并在不到48小时内便匆匆撤离,这一举动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快速响应与初步援助: 及时性是关键: 在如此严重的灾难面前,任何救援力量的及时抵达都是值得肯定的。日本作为我们的近邻,在地震发生后迅速集结救援队伍并派出,.............
  • 回答
    这事儿,听着就让人心里堵得慌。一边是救人的,冒着生命危险在山上跟天斗、跟地斗,身上可能还带着伤,渴得嗓子冒烟,却面临断水的绝境;另一边呢,是被救下来的,人没事了,安然无恙地下了山,舒舒服服地烧水泡茶,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这画面一对比,真是让人心凉啊。这事儿怎么看?在我看来,这绝对不是一句简单的.............
  • 回答
    那真是够棘手的,荒郊野岭火车出事,救援这事儿,可不是闹着玩的,得有一套章法,还得够快。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说说,这救援队是怎么才能像长了翅膀一样,嗖地一下就到跟前的。首先,信息传递的快慢,是生死时速的第一环。一旦出事,最先到的肯定是火车上的人,或者附近可能有的目击者。他们得赶紧报信。现在不像以前,你还得.............
  • 回答
    心理救援医生呼吁“给予MU5735机上人员家属应有的尊重”,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后续一切工作的基石。在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巨大悲剧中,家属的感受、需求和尊严是必须放在首位的。在此基础上,后续的救援工作中,还有许多细节需要我们竭尽所能地去关注和完善,以最大程度地安抚逝者亲属,并确保事件得到妥善的处理.............
  • 回答
    在动车组的救援作业中,使用过渡车钩并非普遍现象,它通常出现在一些特殊且复杂的情况下。 理解什么时候需要它,以及它背后的设计逻辑,对保证救援工作的安全与高效至关重要。动车组救援中需要使用过渡车钩的几种典型情况:1. 不同制式车钩的动车组救援: 这是最常见也是最根本的原因。现代动车组,尤其是在国际合作.............
  • 回答
    火星救援里那段用二氧化碳制氧的桥段,咱们中国人一看就觉得倍儿亲切,毕竟咱们国家对这种事儿一直都很擅长。电影里马特·达蒙饰演的马克·沃特尼,在火星上就是靠着一个叫“萨巴蒂埃反应器”的东西,把火星大气里含量很高的二氧化碳(CO2)转化成了氧气(O2),同时还顺带生产了水。这事儿听起来就跟咱家做饭一样平常.............
  • 回答
    “灾难救援,女士优先”,这句口号在特定情境下,比如疏散人群时,似乎有着它存在的逻辑。优先保护相对弱势群体,这似乎是人性中根深蒂固的观念。然而,当我们深入探究,尤其是将“病弱男性”这个群体纳入考量时,这个看似简单的排序法则,便显露出复杂甚至有些残酷的一面。“病弱男性”的“冤”,体现在哪里?首先,我们需.............
  • 回答
    《火星救援》里的场景,说实话,放到现实里,全球砸几百亿美元就为了救一个人,虽然听上去很惊心动魄,但咱们掰开了揉碎了想想,它有点儿像是科幻电影里那种“为了一个人,可以倾举国之力”的浪漫化处理,现实中要操作起来,难度系数绝对是爆表,而且中间涉及的考量,远比电影里展现的要复杂得多。首先,“几百亿美元”这个.............
  • 回答
    《火星救援》里,马克·沃特尼在火星上种植的土豆遭遇灭顶之灾,那场面真是让人心惊肉跳。不少朋友看完都会纳闷,为什么他辛辛苦苦种下的土豆没了,就不能再种了呢?这里面其实有不少门道,绝不是简单地“没有种子了”这么简单。首先,我们要明白,马克在火星上种植土豆,可不是随随便便从超市买点种子撒下去就完事了。他带.............
  • 回答
    《太空救援》(The Martian)这部电影,如果你还在犹豫要不要看,我的回答是:绝对值得! 而且,我敢打包票,你看了多半不会后悔。先别急着划走,听我慢慢给你掰扯掰扯,为什么它能让我在众多科幻片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它的核心魅力——“硬科幻”的扎实底子,包裹着接地气的乐观主义精神.............
  • 回答
    .......
  • 回答
    看到《火星救援》中中国航天局(CNSA)的剧情会引起观众笑场,这其中有几个主要原因,而且它们往往是相互作用的,共同营造出一种带有善意调侃的喜剧效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1. 现实与虚构的对比,以及文化上的“熟悉感”: 中国航天局的现实形象: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中国航天局的认知大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