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有几个问题值得讨论
一个是控制与失控的问题。
我们现在的社会,各种规范越来越多了。比如我年轻时,一个大院,今天去这个实验室走走,明天去那个车间走走。不需要什么申请啊,也没人举报,也没地方举报。但另一方面呢,某些地方又非常“神圣”,比如去电台做档节目,比如在报纸上刊登一篇文章。那都是大事。对大事,自然很严肃,约束性很强。
但现在呢,日常工作间的壁垒开始提高了。科研院所,机关企业,差不多10年前就是门禁、登记,熟人带去,也是一堆手续。而另一方面,广电系统因为自媒体的增加,各种要求反而降低了。更何况还有节目的竞争。当然节目密度也越来越高,前期的编辑、现场导播,除了少数重大节目,其要求和现场控制水平,是降低的。这就给很多节目产生了翻车的可能。「美国的小电台很多,直播出事的,不少。因为门槛低。」
但这个“事故”,最大的一个启示是,人是会爆发的。他可能在直播间爆发,可能在工位上爆发,也可能是某个驾驶员、飞行员,或者老师,或者办公室领导。
控制不是一个筛选过程。因为人这种生物,心理就是有极限的。控制在初期,可以筛选一部分柔和的抗压的人,但随着控制的加大,单个爆发事件背后,是巨量的爆炸事件。
为什么社会力量有一部分坚持建立相对宽松的社会-人际环境?因为高度秩序与控制的代价极大,不确定性极大,破坏力极大。按理走到“文化”人,进直播室那一步,哪怕极有个性,哪怕散漫惯了,基本的自我控制与社会规范的遵循度,肯定是能达到平均水平。但是,他就是失控了。这种失控周围人完全没有防备,没有预案,导播没有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来掐断+音乐。那如果不是在播音室呢?
这个事情另一层思考依然是公域与私域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以及自媒体发展,以及个性化的体现,公域与私域问题越来越严重。
一方面,大家不喜欢那种呆板、程式化的老套节目包括各种会议、言论、文章等。
另一方面,个人的,自我的,随意的交流风格,与个人的空间,这个之间是不容易区分的。
一个人的主持风格可以很随意,很个性,很居家,很私人。当这个人的观众是家人,是朋友,是好友的时候,确实问题不大。
但是,当这个人的听众、观众、读者是几万,几十万,几百万群体的时候,什么是合适的?什么是不合适的?那就需要非常细致的分析了。
反过来,人总是要有思域的,当一个人有几百万受众的时候,他还有没有思域?或者无处不在的网络,能不能保障人的私域?这是个人权利的一个值得思考的地方。
这些严重冲突的背后,我看到的是,个人越来越随意,而很不巧,他周围的空间越来越不允许他随意。
悲剧
确实存在这一类人,让我想起一位大学同学,说话风格简直一模一样。
他们的特征如下:
1、会反驳对方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
2、会抢话、打断
3、为了反驳,不惜让自己的逻辑完全混乱
4、被对方拆穿抬杠的事实后,会发怒。
实际上,女主持人想纠正他的逻辑:美食并不特指热菜,是凉菜不能成为它不能参评美食的理由,乾隆白菜是热菜还是凉菜不是重点。
然后他就爆炸了
其实出丑的是他
我下意识地想,现在广播节目也挺拼的,什么招都使出来了,为了拉生意。
后来听说是真翻车,这奇了怪了,这碗饭还能吃到抬杠的地步,他们俩八字是有多不对付?
有一种人(大部分是男性),很喜欢做一种「盖棺定论」式的发言。
就我一开口,就是「这个事儿的根本、核心、本质,在于什么什么…」,言下之意,就是「你们这些人,根本没看到事情的本质。」
但很多时候,他们并没有看到什么本质,为了装作已经看到本质,就必须得说点跟别人不一样的,然后就开始瞎说了。具体表现就是,扯了一大堆,不知道说的什么。
这种人也喜欢用一些比较「异质」的词,来彰显自己,比如视频里这位,点个外卖要说成「解决方案」;又比如很多领导,职场黑话一套一套的,开口就是「抓手」、「闭环」……
这种人,就是典型的「懂哥」。
-
他们的这种人格特质,并不是天生的。
其中很多,确实是比别人稍微懂得多一点,有时候听别人讲,还在事情的表面刨啊刨,就急了。
就想着帮别人赶紧把那个窗户纸捅破,看到更深的东西。
我为什么这么懂,因为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没啥好避讳的,就我下意识里会觉得,我一开口,那必须给聆听者来一场「知识赋能」,让你啧啧称奇。
每每有一部「烧脑」的电影上映,你去电影院,散场出来,全是这种男的,在跟女朋友上课呢。
-
所以后来我意识到自己这个问题之后呢,我想了三个办法去抵抗它。
第一,是学习乔布斯。说话不要急,先思考,就算是你很懂的领域,也要先想,组织语言的逻辑,你说话的目的不是让别人觉得你很牛逼,而是把你的信息准确地传递出去,让别人容易理解。
第二,是多跟自己说,而不是跟别人说。学会独处,一个人的时候多做内化的思考,多跟自己把这个表达欲望消化掉,消化了,在别人面前你就没那么想说了。
第三,是在网上说,网上说呢,一方面是不得罪人,就算得罪人,互相拉黑了事,冲突成本很低。另一方面呢,你的表达打磨好了,是可以赚钱的。
当你发现自己的表达有价值,被市场认可,可以赚钱之后。你就不会天天搁那义务对着别人叭叭了。
王琳和白羊都是天津电台非常有名的元老级主播,两位均从业十几年了。王琳的代表节目是《1068夜航班》,半夜熬宿的节目,陪伴了多少人的不眠之夜啊,失眠的,失恋的,失心疯的,听了都会让内心平静,但我是不老喜欢这股子文艺范儿的,听得少,但后来夜航班每周有一期把张宸请来一块儿聊天的,那个我就特爱听。
白羊的代表节目我说不上来,多年前听电台比较多,近些年不怎么听了。以前听的是一丁和白羊搭档的节目。有一年世界杯,好多人会在论坛发贴和主持人互动,那会儿我就发现白羊太爱怼听众了,就是语气中的那种不屑很让人反感。打那儿我就不听他了。
做为边听相声边写作业长大的天津小孩儿,相声广播才是我们的主要领地。我的最爱就是前面提到的张宸,外号儿二掰(伯),源自马三立的相声《练气功》。
我妈是到现在还在听广播的,对电台主持人如数家珍,就爱去天津广电搞的观众节,还有一年参加活动给她弄了本电台的台历,可稀罕了。整个电台她就烦俩人,一个这位摔牌骂色子的,还一位净充能耐梗还把听众噎得嗝喽嗝喽的棱子。
白羊这回栽了,估计是大姨夫来了,气儿不顺,正赶上低潮期吧。
这事儿说下大天来我也觉得人家王琳没毛病,就是白羊太爱抬杠了,总是习惯性否定别人,还总带着不屑的情绪,这很让人不舒服,这毛病是得改改。所谓情商不是圆滑,而是让与你沟通的人如沐春风,哪怕意见完全不同,也不会觉得被藐视了。
尤其是这种提到其他城市的时候,本来就是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其实只要不提中超,天津北京相处得蛮好的,互相串门儿也方便,说什么美食荒漠也不是故意挤兑谁,但是白羊话里话外的实在太得罪人了。烤鸭还不算美食,多好吃啊那个,我自己能吃少半只。这玩意儿本来就是挺主观的印象,反正我们家从小给我的影响就是,聊天得给别人留面儿。你这倒好,人家提一个,你否一个,提一个你否一个,关键还是这种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王琳估计就是我这种脸薄的,总不能拦观众啊,就拦着点儿你吧,结果你还夺门而出了?!什么操作这是。不说同事情谊,你这专业素养就不行啊。赶紧把门给人还回来!
我是不会觉得这事特别重大,结果好象还全国皆知了。。。我也是有点儿没想到。
我看还有好多人说王琳做得不对的,第一,王琳一直和风细雨地说话,并且一直试图岔开白羊对北京美食带着蔑视的抨击,我觉得没毛病;第二,白羊发飙那刻起,王琳的声音丝毫没有波动,专业素养上就高他一块;第三,有人觉得是王琳拱火,我还觉得是白羊一直给听众拱火呢,我要是跟他们互动的听众,早骂街了。第四,这事跟男女没关系,性别反转我照样也是这么认为。
还有啊,不同意见不要紧,好好说话,要是上来就打男拳打女拳的,别怪我卷你。
就是杠。
北京菜再难吃,有广州难吃?有上海难吃?
谢邀。前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出身的我,看到这个消息五味杂陈。。。
真的实在难以想象,节目主持人摔门跑路了是个什么概念。
不知道大家看过直播间的照片么?
这是以前我所在那个台的环境,我一共前后换了三个台,基本都大差不差,区别不大。
两个主播对播的节目,肯定有一个人是主控。一般来说,主控位的人来调控大推子,既节目中的垫乐和人声的搭配。
退一万步讲,两人遇到突发情况,完全可以一句话说完,然后把垫乐拉上去,人声关掉再沟通啊?
绝对浪费不到两秒钟的,但是男播却选择节目中直接爆了,然后摔门出去了。。。出去了。。。后面真的就只剩女播一个人做完了节目。
电台节目,看似只面对的是机器,是冷冰冰的话筒。但是作为主播该有的对象感,去哪里了?
不说多的,真的最后就想问男主播一句,你心里真的还装着,那么多隔着电波正在收听你节目的听众么?
这种话题本身就是需要抬杠的,你拿来一个辩论题目,然后正反双方特别投缘的观点一致,那叫辩论吗?观众在旁边听俩主持人互相吹捧互诉衷肠?有点火药味也正常,听得多了就会发现。这种本来就没有固定答案的话题确实容易点燃激情。
不过估计男主持人心里有啥事,一点就着,掌握住火候就是烟花,现在变tnt了。
本来能露脸的,现在把屁股漏出来了。
这没啥说的,太不敬业了,
类似的情况好比学生上课顶嘴老师当场暴怒拂袖而去。
手术期间医生发现患者没按照教科书描述的那样生病当场崩溃摔门而出。
你说遇到以上情况咋解决?
此外,直播必须要有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主持人情绪崩溃胡言乱语。
上一次遇到类似的直播还是在上次。
这么反常的情况,没人切换,没人圆场,没人进行疏导?
已修改
——————
更一个
男主持人联系上了
我觉得他还没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
这可不叫真诚啊。
这解释不就是网上说的那个,
我抽烟喝酒打架骂街但是我真诚,
你好好听课认真完成作业尊敬老师每天学习都是用虚伪掩饰你内心的肮脏。
啊呸。
别用真诚去做没素质和不敬业的挡箭牌好吗。
导购员心里想的这个丑b但是嘴上说的帅哥美女,服务员心里想的这群货咋还不走但是嘴上说的大哥您还点点什么菜吗,特朗普以外的领导人心里想的你们这帮垃圾谁都不如我但是嘴上说的是共同发展,
你把真心话说出来试试啊?
这个叫,
论迹不论心。
不管你心里真诚的想法是啥,你在镜头前和广播那必须必须保持端庄敬业,就算你觉得自己受了委屈也要维持住形象,暴怒摔门就是不专业。
想起一个故事。
斯大林对儿子不满意,质问儿子,你以为你是斯大林?
又指了指自己,你以为我是斯大林?
然后指着墙上的斯大林画像说,他才是斯大林。
这就叫敬业。
斯大林会为了墙上的斯大林去做一些事和不做一些事,
同样,
也希望主持人能为了节目中的主持人去做一些事。
因为这个时候,你已经不是单纯的你自己了。
————
介个就是乾隆白菜。
当然是凉菜…
麻酱加芝麻拌在白菜嫩叶上。
麻酱可不能用火锅蘸料,一般是甜口的,粘稠,爽滑,细腻,带着巧克力酱般的口感,略带咸味,配合着新鲜嫩白菜叶的蔬菜特有清甜,非常适合作为一些重口味硬菜的调剂品。
严重的播出事故,情绪失控极不专业。交通广播台的节目聊美食,本身就是为了让堵车的人听着解闷儿的,谁用得着你给上课呢。
但你要说这大哥是因为头天晚上中国队平了阿曼出现希望渺茫才歇斯底里的,那就有点意思了。
这俩人把自己带入专家角色了,忘了自己的本分就是在那好好聊天,好好把控节奏吸引听众。
所以任何时候都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千万别乱越界,否则容易翻车。
直接对比隔壁相声广播就能明白了。男主持白羊确实没对得起“职业素养”这几个字。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长期收听相声广播晚上六点的《笑笑江湖》,也是直播,长期固定的搭档是穆岩和张宸。就今年夏天时候,有一期节目,因为穆岩播报天气预报被张宸吐槽,俩人在直播里出现了火药味。就明显能感觉出来是真的生气了,看直播也能看出俩人放歌的时候谁也没理谁。
但是!“职业素养”并没有让他们真的爆发出来,反而把当天的互动话题引到了抬杠还是什么上面来了,然后说他俩刚才是在给大家做示范。后面调整了状态,把节目正常进行了下去。
同样是直播,同样是情绪上头,穆岩张宸的处理方式就体现出了职业素养和对观众的认真负责。
而白羊这边,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损了几句北京烤鸭,导致评论里有骂他的而上火了,毕竟中间一大段他都在语无伦次。而王琳这边估计也很无语,一直在提醒话题是“北京不是美食沙漠”,是要夸,而不是要损,还念了网友的留言想要把话题往“夸”了引。但白羊一个劲的纠结这吃食大不大众什么的,就还非得说烤鸭不算“美食”的划分,爆肚不算“美食”的划分。
后面乾隆白菜,他说是“凉菜”,言下之意也没资格去评它算不算“美食”,然后王琳才说了他“杠”。
其实着重点不在于乾隆白菜是不是凉菜这个事情,而是白羊觉得啥啥都没资格去评它算不算“美食”,说一个否一个说一个否一个,就觉得没一样东西能称得上是“菜”。王琳说的“杠”指的是这个。我也不知道为啥好多网友死揪着“凉菜”的定义不放。
我猜想,白羊的情绪估计会和评论区有关,但是,无论你再怎么有情绪,你得知道你现在在干嘛,下了节目,你骂街拍桌子,我们都管不着,但你当着各位的面直接开耍,那就真的是极度的不尊重听众和粉丝了。
话说,官方给的声明里,说的是“涉事主持人已停职”。要是王琳也跟着停职了,那真是太冤枉了。
这个问题的关键根本就不在乾隆白菜是不是凉菜上。
而且两个主播或者主播和听众也压根儿没争论这个问题。
那一期节目是在直播的时候和听众朋友讨论,“北京不是美食荒漠”这个话题。
这种直播节目最重要的地方,就是要提高听众的参与度,要让听众不管是在微博等各种应用下写评论,还是发短信,打电话,总之就是参与讨论的听众多,在互动中产生了不少有趣的内容,这节目就算成功,体现的是一个参与感。否则直接一个人从头说到尾,甚至直接录播就行了。
但是呢,男主播白羊一开始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认为北京就是美食荒漠,没有自己的美食。
像这样,主持人表明观点,不认同主题,也没太大问题,但做这个节目,关键是要让听众参与进来,体现出参与感。
但白羊的表现就是,听众提名一道北京美食,白羊就滔滔不绝反驳一番,证明那玩意儿不能算美食。
我觉得整个直播过程,女主播王琳已经在极力挽回局面了,就是提醒,你滔滔不绝的看法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看看听众朋友都说什么。
结果,在王琳念了几个听众的发言后,白羊依然在反驳,说那都不算美食,爆肚是小吃,乾隆白菜就一凉菜。
这时候,王琳已经没办法再用委婉的方式去挽回局面了,只能说,您怎么不管听众说什么,你都杠一下呢?
结果就是这句话点燃了白羊的爆点,一下子就爆发了。然后就发生了在新闻中看到的事情。
我觉得女主播王琳的做法没啥问题,面对这种情况,你能怎么做?你作为一个主播,要对节目的质量负责,肯定不能为了搭档说得爽就由着他发挥下去,那这么搞下去,直接后果就是,本来正在听直播的听众就换台了,或者干脆关掉不听了。
王琳绝对算是老主播了,连我以前读书的时候,都听过几年的1068夜航班,就是很好的陪伴类型的节目。
白羊的节目我以前也听过,那时候天津新成立了一个娱乐广播,里面不少主播都是那几年新进台的,白羊就是其中一个,那时候听娱乐广播的娱乐新闻,还是觉得挺有意思的。
但是这些年,广播和纸媒一样,都慢慢衰落了,现在还会坚持听广播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也就一些出租车司机和一些学生,老人家偶尔会听一下,老人和学生主要是为了打发时间,出租车司机则主要是为了听一下新闻和路况。
而且这些功能也都在被各种智能应用所取代。
所以,如果这个时候做直播节目,一个需要与听众亲切互动的节目,还要为了自己说的爽,去跟听众杠的话,最后就是彻底没人听了。
当然,广播电视台是体制内,即使一个听众都没有了,有编的主播也能照拿工资,有些人也觉得不关自己的事儿,反正只要他自己一个人觉得爽,觉得合适就行。
听片段我觉得女的脑子进水,听完完整的我发现男的纯一个人形自走ETC。
女的可能是挺艮的,但你是ETC啊,你俩根本不是一个物种啊!你的职业道德呢!
我严重怀疑这俩主持人本来就有仇或者互相看不顺眼,结果直接炸了。
幕刃的PUA话术罢了:“你怎么什么都杠啊?”“我说乾隆白菜是个凉菜!”
人家确实只是陈述啊,这是个凉菜。
据我猜测,这俩主持人,应当是一个住荣吉大街瑞福里四号,另一个住丁字沽十二号楼四门三零幺。
要我说啊,这北京菜不是有一道什么腰果鸡丁吗?侯震老师都说了:“我最爱吃腰果鸡丁,因为它有腰果有鸡丁所以它叫腰果鸡丁。腰果往嘴里一嚼嘎吱吱嘎吱吱倍儿香,鸡丁往嘴里一嚼嘎吱吱嘎吱吱倍儿香。这两样往嘴里一嚼嘎吱吱嘎吱吱倍儿香。但是今天的菜有问题,有两块肉看的不像鸡丁,像肉丁。当然腰果肉丁也不难吃。肉丁往嘴里一嚼嘎吱吱嘎吱吱倍儿香。但是我想吃腰果肉丁何必点腰果鸡丁呢,就因为腰果鸡丁比腰果肉丁好吃。要都腰果也行啊,里面还有几个花生呢。当然花生鸡丁也挺好吃的,花生往嘴里一嚼嘎吱吱嘎吱吱倍儿香。要纯花生也行啊,这里面怎么还有松子呀?”
如果单纯作为听众,肯定就直接换台了
我又不是来找虐的,我来应和你的主题“北京不是美食荒漠” 给你留言互动,结果你反驳。那我换个菜给你留言互动,你依旧反驳。大哥,我又不是神经病,我只是打发时间和你们聊聊天,应和应和你的主题,结果变成批评教育?我还不如趁早换台。
而且,男主播如果不赞同节目的主题,男主播就应该和领导提议换个主题,或者换了自己,既然已经接下这个主题,为什么还要在节目里连续反驳观众3次?况且,女主播若应和了男主播的反驳,话题则彻底跑偏,不应和男主播的反驳,节目怕要更劲爆。
所以,男主播一直反驳节目的主题是为了什么呢?
如果不是知道这个主题,我还以为男主播是要聊聊北京是个美食荒漠呢。
奥对了,大家猜猜,如果下次把聊天主题换成:北京是个美食荒漠 男主播会不会拿烤鸭,爆肚,乾隆白菜来论证呢?
开玩笑。
这个打什么拳有关系?这是饭碗好不好?
你丫一天津主持人在节目里拿着大喇叭说北京人吃的都是猪食?北京人就做不出好吃的?
你要死啊?
你不怕被举报,有人怕好吗?
我沈阳的我都听不下去好不好?
谁还没点儿穷人乐吃了?都不叫美食,你算干嘛的?烤鸭不好吃?烤鸭不好吃我们沈阳的鸡架怎么办?我们也荒漠?就你天津不荒漠?
我也没觉着你们那狗不理就比马家烧麦高级嘛。
这个选题是个引战吸流量的题材,那你主持人捧一踩一在那里拱火啊?你不得装个和事佬把两边喷子都念念,然后你再和稀泥。
有病就去吃药,买不起药就申请救济,不想干了就直接离职,人家姑娘说你杠是轻的,换别的杠精来直接把你打成行走的五十万了。
你想煽动京津人民出点什么矛盾啊?
再说了,我就喜欢吃凉拌白菜心,谁敢说凉菜不是美食?有种你去日料店门口拿着喇叭喊去。
装什么逼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