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电力系统频率由负荷决定?

回答
你想知道为什么电力系统的频率会受到负荷(也就是用电量的变化)的影响,而且是负荷在“决定”频率。这背后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物理规律在起作用,咱们一步一步来聊。

首先,得明确一下,电力系统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动态的平衡系统。它就像一个巨大的飞轮,发电机就是给这个飞轮提供动力的。我们要保持这个飞轮转得既稳定又符合要求(比如咱们常说的50Hz或60Hz),就得在“输入”和“输出”之间找到一个精确的平衡。

发电机:飞轮的动力来源

咱们的电力是怎么来的?主要是靠发电机。发电机里有旋转的转子,转子上面有励磁,外面有定子线圈。转子转起来,就能在定子线圈里感应出电流,这就是我们用的电。

这个转子的转速,就是决定频率的关键。想象一下,如果这个飞轮转得越快,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电就越多,频率自然就越高。反之,转得越慢,频率就越低。

负荷:消耗电力的“拉力”

而负荷,简单说就是我们所有的用电设备,比如灯泡、空调、电脑、电动汽车等等。这些设备工作的时候,都在从电网里“拉”电,消耗能量。

频率为什么会被负荷“决定”?

这里就涉及到能量守恒和惯性了。

1. 能量输入与输出的平衡:
输入端(发电机): 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主要是由汽轮机、水轮机或者风力发电机提供的机械能转化来的。这些动力装置,说白了,就是需要消耗燃料(煤、天然气)、水流的势能或者风的动能,来产生转子的旋转力矩。
输出端(负荷): 负荷消耗的功率,就是电网在传递能量。

一个理想的、稳定的电力系统,就应该保证“发电机输出的总功率”等于“所有负荷消耗的总功率”再加上“电网自身的损耗”。

2. 负荷变化时的反应:
当负荷突然增加(比如很多人同时打开空调): 这就像突然有人在那个巨大的飞轮上加了一个更大的“拉力”,想要把它拽慢一点。发电机原先输出的功率,突然不够用了。发电机提供的能量,有一部分就得拿去“拉动”这些新增加的负荷。这时候,飞轮(也就是发电机的转子)的旋转速度就会下降,电网的频率也就随之降低。
当负荷突然减少(比如大家下班回家,用电量下降): 这就好像那个飞轮上的“拉力”变小了。发电机原先输出的功率,现在突然“过剩”了。多余的能量就会给飞轮“加速”,发电机的转子转速就会升高,电网的频率也就随之升高。

负荷“决定”频率,但并非“随意决定”

说负荷“决定”频率,其实是指负荷的变化是导致频率偏离稳定值的主要原因。但是,电网也不是就这么放任频率乱跑的。

为了维持频率的稳定,我们有一套非常精密的“自动调频”系统:

一次调频(Governor Control): 每一个大型发电机组,都装有“调速器”。这个调速器能够实时监测发电机的转速(也就是频率)。当频率下降时,调速器会自动指令汽轮机或水轮机增大进汽量或水流量,从而增加输出的机械功率,让飞轮转速回升。当频率升高时,它会减小进汽量或水流量,降低输出功率,让飞轮转速下降。这个过程非常快,是维持频率在短期内稳定的主要手段。
二次调频(Load Frequency Control LFC): 这是一种更高级的控制。它不仅要响应频率变化,还要考虑如何让整个电网的出力分配更合理,恢复到预设的基准频率。它会综合监测整个区域的频率和电网的功率交换情况,向各个发电机组发送指令,微调它们的出力,以达到更全局的稳定。
三次调频(Economic Dispatch ED): 这是从经济效益出发的调频,更关注如何用最少的成本(燃料消耗)来满足电力需求。它会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优化各个电厂的运行方式。

为什么频率如此重要?

频率就像电网的“心跳”。

对设备的影响: 大部分用电设备,尤其是电机类设备(空调压缩机、电动机等),设计时都是按照特定频率运行的。如果频率波动太大,会影响它们的转速,导致效率下降,甚至可能损坏设备。
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 频率偏离正常值越大,说明电网的功率平衡越不稳定。如果频率持续下降,可能会导致一些保护装置动作,切断负荷,甚至引发大规模停电。

总结一下:

电力系统的频率,本质上是由发电机的旋转速度决定的。而发电机的旋转速度,又受到输入机械功率和输出电功率(负荷消耗)的共同影响。

发电机输出功率是“推力”。
负荷消耗功率是“拉力”。

当“拉力”(负荷)突然变大时,需要“推力”(发电机出力)也同步增大,否则“推力”相对不足,飞轮就会减速,频率下降。反之亦然。

所以,负荷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发电机转子的转速,也就“决定”了电网的频率。而我们通过各种自动控制系统,就是要让发电机组的出力能够快速、准确地跟上负荷的变化,从而把频率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个过程,就像你在蹬自行车,一个人在帮你控制蹬车的力度,让你即使在爬坡(负荷大)或下坡(负荷小)时,也能保持一定的速度(频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题目写的不太好,推荐改成“电力系统的频率是怎么制定的?系统运行过程中频率为什么会变化?”


最近被导师抓着在做这方面的建模,过来答一下。


电力系统早期的三大“战争”,分别是“频率之争”“电压之争”还有“交直流之争”

我个人观点是除了交直流之争,其他两个争辩的盖棺定论更多是因为大公司制定的标准慢慢成为主流,最后演变成一个国家的电力行业标准。


1. 谈谈电力系统的频率之争,也就是50Hz vs 60Hz

以下是一小段历史故事:

最早的电气设备运行频率从140Hz到25Hz甚至更低都有,完全取决与制造商的标准[1]。比如尼亚加拉大瀑布的水力发电机组早期就是运行在25Hz的。而后科技界最大的隐藏boss尼古拉特斯拉(再次致敬一下这位电力先驱者)通过他自己的计算认为60Hz和240V是电力系统最好的归宿。他将自己设计的发电机推荐给了Westinghouse电力公司。最后这一频率被采纳,并在美国慢慢成为了行业标准。


当然也不能说50Hz和60Hz完全没有差别。据了解,50Hz的优势可能在于输电线的分布式电容电感效应相对更小。而在60Hz运行条件下的变压器可以做的更小更轻便,并且灯泡闪烁更快,更不容易被察觉(当然这个确实没什么差别)[1]。但上述这些差别不足以让某一频率获得一边倒的优势。所以一个国家电力系统的频率更多是由历史原因决定的。


2. 电力系统的频率为什么会变化?

理论上来说我们是希望维持电力系统的频率不发生改变的。也就是系统实时发电与负载在毫秒级别甚至更短的时间间隔上保持一致,以让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在50或是60Hz。但是事实很残酷,电力系统的频率是一直在波动的。我们来从负载端发电端分析为什么会波动:

1)负载端:

作为电力用户,我们一般是无法精确预估或者愿意维持固定的用电习惯。另外你没有系统频率的实时信息,所以也没有可能(当然也不会)因为电力系统频率不稳定而突然改变自己的用电方式。所以这也就造就了当前的电力系统运行原则:发电根据负载变化进行调整。

2)发电端:

上文说了,发电机组会根据负载变化而调整自己的输出以达到发电和负载的实时平衡。但是发电机组也会有“不如人意”的时候:

  • 大型火力,核能和生物质发电机组能可能突然出现故障而下网。
  • 在没有储能系统帮助的情况下,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的输出可能更多的是“看天吃饭”。(水电可调整)
  • 连接发电机组的传输线可能出现故障,导致机组突然被隔离开来。

以上这些因素会导致发电和用电的不可预测性的不匹配,也就使得发电端发出的电能可能瞬时多于或少于用电侧的能耗。通俗的说一下就是:

  • 在发电少了的情况下(比如机组突然下网或是需求突然增高),系统会瞬间从同步发电机组的转动势能中汲取能量,这就导致发电机组的转轴转速变慢,从而系统频率随之下降。
  • 在发电过多的情况下(比如新能源机组突然增加发电或是需求突然减少),系统会把多余的能量作为常规机组的转动势能进行累加,也就导致了转速突然加快以及频率的上升。

所以为了应对以上两种情况,系统会提前调用一些机组容量以随时调整发电端输出。而调用的服务在英国分别被称为Primary Frequency response 和 High frequency response.


3. 机组故障后系统频率怎么变化以及系统的要求

在当前的电力系统中,负载变化是相对比较容易预测而且误差较小的。但是机组或是传输线的突然故障一般是无法预测的(不然咱就提前修了不是?)。所以电力系统当前的频率响应服务主要是针对大型机组或传输线故障问题的。

接着我们从系统角度用公式看看频率一般是怎么变化的,以下公式引自[2]:

:频率变化(Hz)

:系统总惯量(MWs/Hz)

:负载阻尼系数load damping rate (1/Hz)

:电机类负载(MW)

:为系统提供调频服务的机组输出变化(MW)

:故障机组在出故障之前的输出(MW)


系统出现一次故障后,其频率仿真曲线如下图(引自[2])的上面那条曲线所示。

英国系统调度制定的grid code 有三个(参照图中的三个位置):

1. Rate of Change of Frequency (RoCoF):在突然出现机组故障时,用于调频的常规机组还没反应过来()=0,这时候系统频率下降速度会非常快。我们知道频率变化过快是可能伤害发电机组的,所以这个下降速度会被同步发电机组设定为保护自己的指标。之前英国设定的是0.125Hz/s。但是随着新能源发电接入的不断增多,最近National Grid 要求把这一标准提升到1Hz/s。为什么要提高标准?因为不提供系统惯量的新能源发电越来越多,导致触发0.125Hz/s这一标准越来容易。而一旦触发意味着发电机组离网,可用于调频的机组更少,产生连锁反应,系统就直接崩塌了。


2. Nadir: 这个名词是用来指代系统频率最大变化的点。因为机组提供频率响应是一个增发过程,所以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让系统频率停止下降。当前英国要求的是正常频率波动范围为+-0.2Hz, 失去一个1000MW的机组其波动范围可扩大到0.5Hz. 而失去一个1320MW的机组可允许频率降低0.8Hz.


3. Quadratic-steady-state: 这是指primary frequency response提供完之后,系统需要稳定在一个什么频率范围内。英国规定的是失去一个1320MW机组后,系统频率需要在一分钟内从-0.8Hz回归到-0.5Hz.



其实从上面的算式和三个Grid code可以看出系统频率变化有以下几个特征需要考虑:

  • 考虑当前系统已上网的同步发电机组的总惯量()。这个惯量越小,频率变化会越快。所以我们需要有足够的同步发电机组在线,以保证系统频率变化(RoCoF)不要过快。这也是限制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的一个主要问题。
  • 电机类的负载()会根据系统频率变化而相应的调整。也就是说发电不足会导致系统频率减小,然后此类负载会相应降低。这其实是从侧面提升了系统稳定性。
  • 调频服务机组输出反应()越快,则频率变化越小。所以未来需要能更加快速反应的机组,以避免上文提到的RoCoF的触发条件。
  • 系统可能出现故障的机组输出()越大,则系统频率下降的速度更快,需要的频率响应服务容量也就越大。这也是为什么英国新上的欣克利角核电项目对英国电网调度来说是个很头疼的事情,直接把系统可能失去的最大机组从1320MW提升至了1800MW。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的频率变化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小的频率波动可能是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不稳定和负载变化造成的。大的频率波动则是由于发电机组或重要输电线路的故障造成的。而随着新能源发电比例的逐步增加,电网为了稳定运行将要迎来更大的挑战。再放一次这张图[3],实在是很喜欢。在维护系统频率稳定上,有的可再生能源真的是出工不出力呀:




最后推荐文中引用的那本电力系统暂稳态分析的书[2]。这本书的价值在我看来和Allen J Wood的Power Generation Operation and Control有一拼,可以称得上是电力系统工程师的Bible。对英文书有兴趣的知友可以读一下。


个人公众号:energy_bible,欢迎关注

以上,谢谢。


欢迎关注:

专栏:关于电改你应该知道什么

Live:我在英国做博士「学霸」(这名字是知乎官方给的...23333)

电子书:为什么电气工程有前途:曼大博士告诉你



[1] G. Neidh and W. Fischer, “a masterwork in Europe,” IEEE Power Energy Mag., no. september/october, 2016.

[2] P. Kundur, “Power System Stability And Control.” McGraw-Hill Education, 1994.

[3] euanmearns.com/technica


----------------------------------------我是分割线----------------------------------------------------------

喜欢还请点个赞,让更多的人看到。欢迎浏览我的编辑推荐:

  1. 新电改后售电公司如何运营?盈利模式是什么? - Kevin Zhang 的回答
  2. 如果电量产能过剩,电价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 - Kevin Zhang 的回答
  3.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会不会对新能源的发展起到比较重要的推动作用? - Kevin Zhang 的回答
  4. 大规模个人「发电卖电」是否会对电网造成损害? - Kevin Zhang 的回答
  5. 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现有化石能源发电矛盾吗? - Kevin Zhang 的回答
  6. 电气工程未来 30 年的发展方向在哪里?电力系统这个方向是夕阳产业了吗? - Kevin Zhang 的回答
  7. 需求响应 (Demand Response) 在全球的应用情况是怎样的? - Kevin Zhang 的回答
  8. 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可以直接并入电网么?有哪些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 Kevin Zhang 的回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想知道为什么电力系统的频率会受到负荷(也就是用电量的变化)的影响,而且是负荷在“决定”频率。这背后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物理规律在起作用,咱们一步一步来聊。首先,得明确一下,电力系统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动态的平衡系统。它就像一个巨大的飞轮,发电机就是给这个飞轮提供动力的。我们要保持这个飞轮转得既稳定又.............
  • 回答
    近些年,我确实观察到一些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的硕士毕业生,似乎对进入传统的电力设计院的热情有所减退。这并非是一个绝对的趋势,但确实是许多同辈和我交流时的普遍感受。究其原因,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剖析,不只是薪资,更包含了职业发展、工作内容、行业前景以及个人价值实现等多个维度。一、薪资与福利的相对吸引力.............
  • 回答
    俄罗斯之所以没有完全切断乌克兰的电力系统,背后涉及多方面复杂的原因,包括军事、政治、经济、人道主义以及地缘战略等考量。以下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一、军事层面的考量: 战略目标与有效性评估: 俄罗斯最初的目标可能是通过打击关键基础设施来削弱乌克兰的抵抗能力,制造社会混乱,迫使乌克兰政府屈服。然而,随.............
  • 回答
    液压系统之所以没有被电气系统彻底取代,主要在于它在很多关键应用场景下,仍然拥有电气系统难以企及的独特优势。这并非是说电气系统不够先进,而是说两者在设计理念、能量传递方式以及适用的工况上存在根本性的差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剖析:一、能量密度与力量输出的绝对优势 核心差异: 液压系统通过液.............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很多人都有的疑问:德国汽车电子那么厉害,但德国整体的电子产业好像没那么突出?这背后其实有一些值得说道的逻辑,咱们这就一点点掰开了聊。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德国汽车工业的强项,特别是在电子系统方面,跟它整体电子产业的“强弱”是两回事,不能简单划等号。就好比说,你不能.............
  • 回答
    电力机车上装设空调,以及专门的“空调发电车”,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关于舒适性、效率和多功能性的综合考量,并非简单地“多此一举”。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1. 为何电力机车需要空调?首先,我们得打破一个误区:电力机车不像我们日常坐的汽车,它是一个庞大、封闭、高速运行的机械巨兽。它的驾驶.............
  • 回答
    很多朋友在乘坐高铁或动车时,会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列车运行时,通常只有后方的受电弓是升起的,而前方的受电弓则收起。这背后其实大有学问,并不是简单的设计上的疏忽,而是出于一系列严谨的技术考量。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那就是电力机车和动车组并不“只”使用后受电弓。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配备了不止一个.............
  • 回答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内燃机车,顾名思义,是用内燃机驱动的,怎么会跟“电力驱动”扯上关系呢?其实,这里说的“电力驱动”是针对NJ2内燃机车的传动方式而言的,它并不是直接由内燃机带动车轮转动,而是通过一种巧妙的设计来实现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为什么NJ2内燃机车要采用这种“电力驱动”的方式,以及它到底.............
  • 回答
    电力体制改革,这可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它背后驱动的逻辑,以及每次改革的侧重点,都挺有意思的。咱们得从头说起,看看为什么当初要改,又为什么现在还要继续改下去。旧的模式出了啥问题?过去啊,咱们的电力系统,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很多地方是高度集中的。电厂、电网、供电公司,往往都是一家说了算,或者说是一个部门.............
  • 回答
    在电力机车牵引传动系统中,从最初的直流电机时代,到后来普遍应用的交流电机时代,再到现在的主流技术——交直交(VVVF)变频调速系统,技术演进的背后是对效率、性能、可靠性和成本等诸多因素的权衡和优化。之所以在现代电力机车中,交直交系统取代了交交(传统的交流交流变频)系统,原因非常充分且各有侧重。我们先.............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们现在坐火车,尤其是高铁,确实发现它们越来越“安静”了,而且加速也嗖嗖的,这背后的大功臣就是电力。那火车为啥要靠电力驱动,而不是继续烧煤或者烧油呢?我给你好好说道说道。一、 为啥要改用电力?这可是个大势所趋!首先,咱们得认识到一个基本道理:能源的清洁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化,这是.............
  • 回答
    在我家这屋里头,电费单那数字,每次看都得捏把汗。老妈总念叨着“节约用电”,一开始觉得就是小打小闹,能省多少钱?可后来慢慢琢磨,这咱们家里的点滴节约,好像也不是光为了自家那点儿钱,对整个国家的电力系统,好像也有点儿“意思”。先说说最直接的,“削峰填谷”,这词儿听着挺专业,说白了就是让电网里的用电量,别.............
  • 回答
    要说铁路列车的制动机为什么不能用电力驱动,其实是个有点“伪命题”的味道。更准确地说,并非完全不能用电力驱动,而是传统的、最常见的列车制动系统,其核心动力来源并不是电力,而是有其特殊的物理原理和技术考量。咱们得先弄清楚,在列车上,“制动”这个词,它背后代表的究竟是什么。简单讲,制动就是让高速运行的列车.............
  • 回答
    关于未来世界是否会出现科幻动画里大家普遍依赖飞行器进行远距离代步的设想,以及石油为何尚未被电力完全取代,这背后牵扯着技术、经济、能源基础设施和社会接受度等诸多复杂因素。我们不妨深入探讨一番。飞行器代步的未来:憧憬与现实的鸿沟科幻动画中那种个人化的飞行器如《天空之城》中的飞艇、《千与千寻》中的交通工具.............
  • 回答
    在国内,你看到的地铁,无论是轰隆隆驶过地下的,还是在地面上穿梭的,全部都是电力牵引,而不是那种冒黑烟、轰鸣着的内燃机车。这可不是什么巧合,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技术选择和发展方向。要说清楚为什么,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上掰扯掰扯。一、 环保,这是首要原因,也是最硬的理由。想当年,火车刚发明那会儿,内燃机车的.............
  • 回答
    要说自来水公司和天然气公司不如电力公司那样“收好评”,这事儿得分好几方面掰扯。这背后可不是什么大数据分析或者用户情绪监测的AI报告,而是咱老百姓实打实的日子体验,以及这三家公司各自的“宿命”和经营模式决定的。首先,看得见的“坏”和看不见的“好”。 电力公司: 咱们用电,那叫一个直观。停电了,手机.............
  • 回答
    我国电力工业正处于全国联网,这无疑是电力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跃,它意味着电力资源调配能力的大幅提升,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强大的能源支撑。但即便如此,强调“省电”依然至关重要,而且其重要性反而会因为全国联网而更加凸显。这其中的逻辑,其实并不复杂,需要我们从几个层面去理解。首先,全国联网不等于电力充裕到.............
  • 回答
    关于磁悬浮盆栽是否必须电力驱动,以及为什么一块磁石难以在另一块或一组磁石上空稳定悬浮,这背后涉及到一些有趣的物理学原理。我来尽量细致地解释一下。磁悬浮盆栽一定需要电力驱动吗?答案是:不一定,但绝大多数市面上见到的磁悬浮盆栽都依赖电力驱动。这背后的原因在于实现“稳定悬浮”的难度。虽然磁铁本身具有相互排.............
  • 回答
    说电力是否不可替代,这可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也触及到我们现代生活最基础的运作方式。咱们不妨从头聊聊。首先,我们得明白“电能”到底是什么。它不是像煤炭、石油、风或者太阳那样的“一次能源”,不能直接从自然界挖出来或者捕捉到。电能,本质上是能量的一种“传递和使用”的形式。我们把那些一次能源通过各种方式—.............
  • 回答
    许多人看到风力发电机那巨大而细长的扇叶,不禁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它们不像船桨那样宽大?是不是扇叶越宽,捕捉风的面积就越大,产生的电力也就越多呢?实际上,风力发电机扇叶的设计并非越宽越好,其中蕴含着许多巧妙的工程学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白风力发电机扇叶的工作原理。 它并不是简单地“挡住”风,而是利用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