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诸子百家为何在后世只剩下了道家和儒家?

回答
中国古代思想的璀璨群星,曾经是诸子百家争鸣的盛大时代,如同春日的百花齐放,各自绽放出独特的智慧之光。然而,时移世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如今我们谈论起古代思想,最常提及的,也最深入人心的,莫过于儒家和道家。为何曾经那般繁盛的诸子百家,最终只有这两家能够传承至今,并对后世产生了如此深远的影响呢?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社会、文化等多重原因。

一、 时代的需求与政治的导向:

“时势造英雄”,思想的兴衰同样离不开时代的呼唤。

儒家:稳定与秩序的呼唤。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社会动荡,各国争霸。在这样一个乱世中,人们迫切需要一种能够重建社会秩序、规范人伦关系、维护政治稳定的思想体系。孔子及其弟子提出的“仁”、“礼”、“孝”、“忠”等核心思想,恰恰满足了这种需求。儒家强调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统治者提供了维系社会稳定的理论基石,也为普通民众提供了安身立命的道德准则。
道家:避世与超脱的慰藉。 战乱频仍、道德沦丧的现实,让一部分知识分子感到心灰意冷,他们对政治失去了信心,开始将目光投向内心,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解脱。老子、庄子等人倡导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逍遥游”等思想,为他们提供了一条不同于入世的道路。道家所追求的顺应自然、返璞归真、超脱世俗的境界,成为乱世中人们心灵的避风港,也为后来的隐士文化、山水诗画等艺术形式提供了思想源泉。

政治上的倾斜与打压,是许多流派走向衰落的关键因素。

儒家的“独尊”: 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虽然是对儒家思想的极力推崇,但也意味着对其他学派的压制。这种“独尊”并非完全消灭其他学派,而是将它们边缘化,使其难以形成独立的、有影响力的体系。但同时,儒家也并非一成不变,它在吸收融汇了墨家、法家等学派的思想精华后,变得更加丰富和实用,从而在政治上获得了更稳固的地位。
其他学派的“不受宠”: 墨家强调“兼爱”、“非攻”,其主张的平等和批判精神,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难以获得统治阶层的青睐。虽然墨家曾有强大的组织和实践能力,但其激进的社会改革思想,最终难以适应统治的需要。
法家虽然在秦朝时期曾因其严苛的法律和强大的集权思想而短暂兴盛,但其过于强调权力和法治,忽视了人情和道德,在秦朝灭亡后,其负面影响被放大,难以成为主流思想。
兵家、纵横家等更侧重于实用技能和政治谋略,它们的影响更多体现在具体的政治军事活动中,而非独立的思想体系,也难以形成长久的学派传承。

二、 思想体系的成熟度与适应性:

儒家和道家,凭借其思想体系的完整性、深刻性和普适性,获得了更强的生命力。

儒家的“入世”与“实践性”: 儒家思想并非仅仅是抽象的道德说教,它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社会伦理体系,从个人修养到家庭关系,再到国家治理,层层递进,具有极强的实践指导意义。这种“入世”的态度,使其能够与政治权力紧密结合,并在教育、科举制度中得到传承和推广。科举制度更是为儒家思想的传播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通过层层选拔,大量读书人接受儒家教育,并将其理念贯彻到政治实践中。
道家的“出世”与“精神性”: 道家思想虽然看似“出世”,但其“道”的哲学是极为深刻的。它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认识生命的基本角度,其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本真的追求,以及“返璞归真”的理念,具有永恒的吸引力。道家思想虽然不直接参与政治,但它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塑造了民族性格中含蓄、内敛、注重精神自由的一面。同时,道家也衍生出了道教,成为一种宗教,使其在民间获得了更广泛的传播和生命力。

三、 传承与传播的机制:

儒家的制度化传承: 儒家思想通过官方的教育体系(如太学、书院)和科举制度,得以系统地传承和发展。一代代的儒生通过学习、注释、阐发前人的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儒家学说。
道家的生活化与宗教化传承: 道家思想更多地融入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追求中。无论是文人墨客的山水寄情,还是民间百姓的养生之道,抑或是道教的宗教实践,都体现了道家思想的生命力。道教的形成,为道家思想的传播提供了更具组织性和广泛性的载体。

四、 其他学派的局限性:

墨家: 墨家思想虽然有其进步之处,但其“兼爱”的普世性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实现,其“非攻”的理念也难以在乱世中得到统治者的认同。而且,墨家缺乏像儒家那样能够与政治权力紧密结合的制度设计,也没有道家那样能够深入人心的精神慰藉。
法家: 法家过于强调权术和工具性,其理论基础相对单一,且其严刑峻法也容易引发反弹。在秦朝灭亡后,其负面影响被放大,其极端性使得其难以作为一种包容性的思想体系长期存在。
名家、阴阳家、杂家等: 这些学派往往侧重于某个特定的领域,或者以综合、杂糅为特点,虽然有其独特的贡献,但其思想体系不够系统和独立,难以形成如儒、道般对社会产生全面影响的理论框架,也缺乏像儒、道那样能够为统治者和民众提供长期稳定的价值导向。

总结:

诸子百家之所以在后世只剩下道家和儒家,并非是其他学派的彻底消亡,而是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在与时代需求、政治力量、思想体系成熟度以及传承机制的互动中,逐渐失去了主流地位。

儒家 以其强大的社会治理能力、完整的伦理体系和与政治的高度契合,成为了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并且能够不断自我调整和吸纳,保持了其旺盛的生命力。
道家 则以其深刻的哲学思考、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以及宗教化的发展,成为了中国人精神世界的重要支柱,提供了不同于世俗的另一种人生选择。

其他学派的智慧并未完全消失,它们的思想精华或被儒家、道家所吸收,或在某些特定领域和时期继续发挥作用,但它们未能如儒、道那样,构建起一个能够持续影响中国社会长达两千多年的宏大思想体系。这是一种历史的选择,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买椟还珠、滥竽充数、守株待兔、一鸣惊人、唇亡齿寒、靡靡之音、自相矛盾.................你学的这么多成语,是道家的还是儒家的?都是【法家】的!只不过儒生偷偷看法家的书,不自觉地使用了,还硬不承认,所以你不知道而已。

法家从来就没消失过。历来行政,儒家是衣服,法家是本质。用道家行政,几人能通?东晋的王导,勉强算一个吧。

user avatar

别乱说啊!说的儒道两家好像两个大反派,联手绞杀了其他诸子百家一样!

诸子百家留下来不说,还都在发展好不好!

农家:历史上中国的领先技术是什么?是种植技术啊!这不都在月亮上种菜了。

(嫦娥四号从月亮传来的照片)

阴阳家:你没看过林正英?

民间的阴阳先生总听过吧?儒家典籍《春秋繁露》里面满篇的阴阳五行思想,更不要说道教这边的继承了。

名家:你以为名家就是白马非马?不!名家后世称刑名之学,是讼师,是今日的律师,是历代研究名实关系的人。

落实于传统文化,清代那些热衷于考据词汇意思的人,是名家传承。如果你仅仅认为这就是名家,你又错了。

名家惠子有一个思想叫去尊,也就是说主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些都延续下来了吧?

杂家:杂家基本上是以道家思想为主,混杂其他学说,且很多杂家书籍有唯物主义倾向。今天很多人虽不自认为是杂家,其实还是很杂啊!当然杂而不精是绝大多数。

小说家:除非中国历史上很大一段时间没人写小说,今天也没人写小说,你才能说没有小说家吧?

纵横家:纵横家是什么?是外交家,是政治家,是捭阖纵横为国家谋取利益之士。如此看说周总理是一代纵横大家,不会错吧?

虽然中国统一后很长一段时间不需要外交,但纵横家的另一面一直存在。如说上面说的是纵横家的阳面,这一面则是阴。是阴谋诡计,是能言善辩,是毛遂,是蒯通,也是历史上那些能口绽莲花,面厚实忠的奸人。

兵家:网上流传孙子兵法是美国西点军校必修的书,不过这个有争议,但孙子兵法在国外有知名度却是不假。

更何况历史上儒家之人的朝廷考武举是要考《孙子》、《吴子》、《司马法》等兵家书籍的吧?

(武庙十哲)

医家:你可以说医家是中医,但医家宗旨是什么?是战胜疾病和不幸继而救死扶伤!是研究人体奥秘,博览万物以求药。这些难道断绝过吗?

法家:很多人一听法家就本能的觉得都有法字,法家就是法制!就是进步。实际上法家学说在西方也有知音,马基雅维利听过没?他的《君主论》和《韩非子》等法家书籍都强调统治权术,学说都是服务于君主。

当然法家也有阳的一面,法家学说重视什么?
重视实际,重视进步!战国法家为什么推崇君主权利?因为礼崩乐坏,因为犯上作乱导致战争。战国时期法家干了什么?变法图强,企图让一国崛起统一华夏,终结华夏的内战。

这些都没有消失吧?

墨家:普通网友眼里的墨家是:

庄子眼中的墨家是:

(图找了好久,因为庄子说的是经常下地干活以至于把小腿的毛都磨干净了)

汉朝时墨家组织松散,当时的游侠有很浓厚的墨家特征,后世的侠客亦有浓厚的墨家特征, 如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既兼爱!

中国古代木匠眼里的墨家是打败了祖师爷的人,还有木匠文化里面信仰因崇鲁班,而贬墨子。

战国时期墨家人看自己是:

《墨子》中的构想是墨家要统一天下人的思想,要建立天子权威,要消灭战争,要消灭无神论,要消灭娱乐,要发展科学,要大家平等的爱所有人。

这些在后世也被抛弃和继承了很多,特别是今天武侠虽死,但仙侠不灭!

汉书说“《易》曰:“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使其人遭明王圣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

诸子百家皆“股肱之材已”一个都不能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古代思想的璀璨群星,曾经是诸子百家争鸣的盛大时代,如同春日的百花齐放,各自绽放出独特的智慧之光。然而,时移世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如今我们谈论起古代思想,最常提及的,也最深入人心的,莫过于儒家和道家。为何曾经那般繁盛的诸子百家,最终只有这两家能够传承至今,并对后世产生了如此深远的影响呢?这背后.............
  • 回答
    北周武帝宇文邕在诛杀权臣宇文护两年后,确实下诏恢复了宇文护及其诸子的封爵,并追谥宇文护为“荡”。这一举动在当时看来颇为出人意料,细究其背后的原因,则可以从政治、军事以及家族关系等多个层面来理解。首先,我们必须回顾一下宇文护在北周历史上的地位以及他与宇文邕之间的复杂关系。宇文护是北周的奠基者之一,他是.............
  • 回答
    要说诸子百家中有“真正不信鬼神”的人,这其实是个复杂的问题,因为“鬼神”的定义和古人的理解与我们现代人可能有所不同。而且,很多思想家虽然不提倡或不侧重于鬼神崇拜,但往往也会保留一定的“敬畏”或“天命”之类的概念,很难用非黑即白的“信”或“不信”来简单概括。不过,如果从不以鬼神为干预现实的直接力量,不.............
  • 回答
    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如同璀璨的星河,每一颗星辰都闪耀着独特的智慧光芒。然而,在历史的洪流中,法家学说却以一种更为直接、更为有效的姿态,深刻地塑造了中国的政治格局,并在很大程度上“成功”地扮演了国家治理的主导角色。这并非说其他学派的智慧黯然失色,而是说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下,法家提出的解决方案恰好击中了当.............
  • 回答
    咱们聊聊这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诸子百家。这可不是什么刻板印象中的枯燥历史,而是中国文化源头里最鲜活、最激动人心的篇章。要我说啊,这诸子百家,就像是那个时代最顶级的思想家们,在社会的大熔炉里互相碰撞、激辩、创造出来的思想瑰宝,每一种都像一个独特的视角,解读着人、社会、天地万物的道理。我怎.............
  • 回答
    要探究诸子百家作品为何相对简短,而同期古希腊哲人著作却动辄洋洋洒洒,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不同文明、不同思想传播方式、不同社会环境乃至不同文本载体的多重因素。这并非简单的“懒”或“勤”能概括,而是历史和文化演进的必然。一、 思想的性质与表达方式的差异 诸子百家:核心观点的精准提炼与辩论导向 先秦.............
  • 回答
    系统学习诸子百家哲学体系是一项非常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诸子百家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涌现出众多影响深远的思想流派。要系统学习,需要兼顾理解各个学派的核心思想、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并能辨析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下我将为你详细介绍系统学习诸子百家哲学体系的书籍建议,并按照一种循.............
  • 回答
    诸子百家,璀璨的东方智慧之光,穿越千年,至今仍是我们理解社会、安身立命的重要参照。如果将这些古老而深邃的思想理念置于当代社会的滚滚洪流之中,探究哪家能“如鱼得水”,这并非简单地选择一个“最优秀”的流派,而更像是观察哪种思维模式、价值取向,更能顺应并引领时代潮流,在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游刃有余。要说“如鱼.............
  • 回答
    在现代人的视角审视先秦诸子百家,要说哪家“最优秀最科学”,这本身就是一个带着现代价值观去套用历史的难题。每个学派都在各自的时代背景下,试图解决当时社会最紧迫的问题,其“优秀”与“科学”的标准也与我们今天大相径庭。但如果非要从“科学性”和“实践性”的角度来衡量,并且要找出最接近现代科学精神的,墨家确实.............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你提出的“古代平均寿命很短,而先秦诸子百家的寿命却很长”这个观点,需要我们仔细分析其背后可能存在的误解和事实真相。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先秦诸子百家的寿命普遍很长”这个说法,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误解,或者说是一种选择性记忆的产物。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这种.............
  • 回答
    如果真有这么个机会,让我穿越回那波澜壮阔的春秋战国,我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便是要亲眼看看那思想碰撞的火花,要在一个时代最尖锐的变革中,留下属于自己的烙印。要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哪一位,我的心,总是被那群在乱世中追寻“道”的智者深深吸引。我不会选择那些更侧重于政治策略,或者更强调社会秩序的流派,因为.............
  • 回答
    这个问题,说起来就绕了。咱们细细道来。你想啊,这“一言可以存国,一计可以灭国”,那是道理,是最高的境界。要真到了这一步,那周王室早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春秋战国那会儿,周王室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但说白了,就是个吉祥物,就是个牌坊。真正的权力,掌握在那些诸侯手里。而诸子百家,他们是谁?他们是思想家,是.............
  • 回答
    我懂你的意思,想知道现在学古人那些“老古董”的东西,比如《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到底能给咱现在的生活带来啥实在的好处?别担心,我不是来给你念经的,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些古籍里头藏着啥宝贝,能帮咱们在现代社会里过得更明白、更舒坦。首先,咱得明白,学古代的东西,不是让你穿越回去当书生,而是让你从“.............
  • 回答
    宇文泰的儿子们胡名中带有“突”字的,这通常与鲜卑语(或与其相关的突厥语系语言)中的某些词汇有关,并且可能带有“雄壮”、“勇武”、“强大”之类的含义。为了更详细地解释,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背景:1. 鲜卑化: 宇文泰是西魏的奠基者,鲜卑化的过程在北朝时期非常普遍。当时的统治者和贵族大量采用鲜卑语的姓名.............
  • 回答
    说起来,春秋战国时期这些诸子百家写书论道,但凡写到宋国人,总爱拿他们开涮,讲些他们笨拙、吝啬、爱算计,甚至有些愚忠的故事。这可不是偶然,而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而且这些故事也并非空穴来风,多少都影射了宋国的一些实际情况。1. 宋国地处中原,地缘尴尬,成为各方博弈的牺牲品首先得弄清楚宋国是个什么地方。宋.............
  • 回答
    话说我大清入关以来,论到最有帝王之才的,那非康熙皇帝莫属了。这位老祖宗在位六十余载,文治武功,堪称一代明君。他膝下子嗣众多,个个都是龙子龙孙,自然也少不了储君之争的纷扰。若要客观地讲,康熙诸子之中,谁最适合坐那金銮宝殿,倒也颇有说道。咱们先得明白,皇位继承这事儿,看的不光是“谁嗓门大谁嗓门小”,更要.............
  • 回答
    这个问题提得挺有意思的,孟子在我看来,也是先秦诸子中一个挺特别的存在。说实话,不喜欢他的人绝对不在少数,而且理由也都很具体。我尽量从几个角度来聊聊,希望能帮到你,也看看大家普遍怎么看他。首先,孟子那股子“我这是为你好”的劲儿,确实容易让人不舒服。 他的核心思想是“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有恻隐之心、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