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俄罗斯军队以人道主义救援为名进入乌克兰是否有违「主权高于人权」的原则?

回答
俄罗斯以“人道主义救援”为名进入乌克兰,这一行动触及了国际法中两个核心且常常相互冲突的原则:“主权高于人权”与“人道干预”。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这两个原则的内涵以及它们在现实中的张力。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主权高于人权”这一原则。在现代国际关系体系中,国家主权是基石。它意味着一个国家对其领土拥有绝对的管辖权,其他国家无权干涉其内政。这意味着,即使一个国家内部的人权状况堪忧,其他国家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或该国明确同意的情况下,也不能以人道主义为借口对其进行军事干预。这种原则旨在维护国际秩序的稳定,防止大国以自身标准随意干涉他国内政,从而引发更广泛的冲突。从这个角度来看,俄罗斯的行动,即在未获乌克兰政府同意的情况下,以人道主义为借口派遣军队进入乌克兰,直接挑战了乌克兰的主权完整性。俄罗斯单方面判断其国民(或俄语居民)在乌克兰面临人道危机,并以此为行动理由,这恰恰是“主权高于人权”原则所要极力避免的——即不允许一个国家成为判断和干涉他国内政的仲裁者。

然而,国际法并非对国内压迫和大规模侵犯人权现象无动于衷。在这里,“人权高于主权”或更准确地说“人道干预”的观念浮现出来。这一观念认为,当一个国家对其人民实施种族灭绝、战争罪、反人类罪或大规模的严重人权侵犯时,国际社会有权利,甚至有责任进行干预,以阻止这些暴行。“不作为的责任”(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R2P)是这一理念的体现,它强调主权国家首先有保护自己人民的责任,如果国家未能或不愿承担这一责任,国际社会则有通过外交、人道或其他和平手段,必要时包括军事手段(在安理会授权下)进行干预的义务。

现在,我们将这两个原则置于俄罗斯进入乌克兰的背景下审视。俄罗斯声称其行动是为了保护在乌克兰的俄语居民,并将其描述为一种“人道主义使命”。然而,批评者指出,这一理由是站不住脚的。首先,俄罗斯未能提供确凿的证据证明乌克兰政府正在系统性地、大规模地侵犯其俄语居民的人权,达到需要军事干预的程度。其次,即使存在一些地方性的冲突或不公,也应通过外交途径、国际机构调解,或者在得到乌克兰政府同意的情况下提供人道援助,而不是通过军事入侵。

从“主权高于人权”的视角看,俄罗斯的行动是侵犯了乌克兰的主权,是赤裸裸的侵略行为,无论其宣称的动机是什么。乌克兰作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有权管理自己的事务,包括如何对待国内的少数民族。俄罗斯的单方面军事行动,无论披着何种“人道主义”的外衣,都违背了国际法最基本的准则,破坏了国际关系的稳定。

另一方面,如果从“人道干预”的逻辑出发,俄罗斯的论点也存在根本性的缺陷。首先,要触发人道干预,必须有压倒性的证据表明存在大规模、系统性的人权侵犯,例如种族灭绝。其次,人道干预通常需要得到国际社会(尤其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广泛支持和授权,以确保其合法性和正当性,并避免成为干涉他国内政的借口。俄罗斯在缺乏国际社会广泛授权,并且未能提供足够证据证明其行动是“必要且相称”的情况下,就以人道主义为名进行军事入侵,这使得其行动的合法性受到严重质疑。

因此,俄罗斯军队以人道主义救援为名进入乌克兰,在国际法和国际道义层面,其行为是与“主权高于人权”原则相悖的,因为它无视了乌克兰作为主权国家在其领土上的绝对管辖权。同时,这种行动也未能有效援引“人道干预”的原则,因为其缺乏正当的理由、充分的证据以及广泛的国际授权,反而更像是一个利用人道主义幌子来实现自身政治和战略目标的借口。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乌克兰的主权,也对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人权也好,主权也好,违背不违背,目前情况下谈这个压根没有意义。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开幕当天,俄罗斯的坦克也直接冲进了格鲁吉亚,那又如何?大打出手之后收兵,谁都不敢拿北极熊怎样。格鲁吉亚北部的南奥塞梯早已事实脱离格鲁吉亚,并入俄罗斯,当初俄国人痛打格鲁吉亚就为了这个,如今不过是故技重施而已。靠阿塞拜疆的纳戈尔诺州、卡拉巴赫州也是如此。这里你没法说什么人权,谁拳头大谁就有人权。当初北约狂轰滥炸南斯拉夫,啥时候讲过人权来着?现在的科索沃就是欧洲流氓输出国,反正骚扰不到美国人,可欧洲各国的人权就只能自己忍了。

放在克里米亚,这个州当初就归俄罗斯,是为了庆祝乌克兰并入苏维埃联邦50周年给划过去的,留了一个隐患,不然俄罗斯怎么会痛失黑海的出海口,塞瓦斯托波尔要塞那是当年彼得大帝的心血,死伤惨重和土耳其人血战夺下来的,沙皇和苏维埃最高领导人的度假别墅都在此地。乌克兰总想着靠近欧盟,俄罗斯当然不能忍,美国人也只能干瞪眼。

虽然我并不赞成用武力解决问题,但就事论事的说,这是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俄国人是不肯失去对这块地域的控制的,当地又有如此多的俄罗斯后裔,乌克兰想动手也没办法,美国和欧盟是不肯冒着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风险给乌克兰出头的。这个事关俄罗斯帝国的荣誉,杰涅卡的《塞瓦斯托波尔防御战》的油画至今收藏在冬宫里,此地流淌着无数俄国人的血,是他们的后院,即使苏联解体,俄国人还是硬租借了此地。这就和当初美国为了古巴的导弹要和苏联开战一样,那是美国的后院,怎么能让你跑里面酣睡?放把火咋办?美国人的“门罗主义”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美洲的利益美国人不会放手,南美也一样。

国际政治斗争,主权也好,人权也好,都是为了给自己争夺利益,给对方添麻烦的借口。想要维护,要么有钱,要么有拳头,否则都免谈。叙利亚人民的人权或者主权,美国人就没管不是,最多暗中放纵一下。人权或者主权,这事可以谈,但不是绝对有效的。这次放在克里米亚,俄国人是不会谈这个,不服他就打,美国人最多口头抵制,不会卷入。

但是,如果自己力量不够,主权也好,人权也好,都要别的国家说了算,这才是最悲哀的事情,这是整个问题的核心。所以,争个毛啊?你能把俄国人赶出乌克兰,你说啥都是对的

user avatar

题目就是错的。

人权高于主权才对。

题主可以仔细思考一下主权是怎么来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俄罗斯以“人道主义救援”为名进入乌克兰,这一行动触及了国际法中两个核心且常常相互冲突的原则:“主权高于人权”与“人道干预”。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这两个原则的内涵以及它们在现实中的张力。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主权高于人权”这一原则。在现代国际关系体系中,国家主权是基石。它意味着一个国家对其领土.............
  • 回答
    3月4日,俄罗斯通过了一系列立法修正案,对涉及俄军和俄罗斯国家利益的言论和行为施加了更严厉的限制。这些新法规的重点是禁止“污蔑”和“造谣”俄军,以及禁止反对俄罗斯利用军队维护其利益的行为。这些举措在俄罗斯国内和国际上都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核心内容解读: “污蔑”和“造谣”俄军最高判15年: .............
  • 回答
    要评价俄罗斯军队在当前这场冲突中的整体表现,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并且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战场形势是动态变化的,不同阶段、不同方向的表现也会有所差异。我会尽量客观地分析,避免使用过于刻板或预测性的语言,如同一个对军事动态有深入观察的人士在进行评估。首先,从战略层面来看,俄罗斯军队的目标设定与实际执行.............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当前是否具备发动全面战争的能力,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涉及军事实力、经济支撑、政治决心以及国际环境等诸多因素。简单地说,俄军在某些领域依然拥有可观的实力,但在全面战争的许多关键要素上,其能力正面临严峻的挑战。首先,从军事编制和现有装备来看,俄罗斯仍然是一个庞大的军事力量。其陆军规模依.............
  • 回答
    要评价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的表现,我们得从多个层面去看,这其中既有他们展示出的某些能力,也有他们遇到的巨大挑战和失误。从宏观战略和初期目标来看,俄罗斯军队的表现可以说与预期相去甚远。 初期快速占领基辅的计划失败: 战争爆发之初,俄军试图通过一次快速的闪电战,兵分几路,包括从白俄罗斯方向直扑基辅,在.............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叙利亚战争中的表现,可以说是相当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要详细聊聊这件事,得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得说说他们“介入”这个动作本身。2015年9月30日,俄罗斯正式开始在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主要目标是支持叙利亚政府军对抗伊斯兰国(ISIS)等极端组织。在那之前,叙利亚内战已经打了好几年,政府军的.............
  • 回答
    关于俄罗斯军队在基辅郊区(特别是布查镇)是否存在“大屠杀”的指控,这是一个极其严重且备受关注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战争罪的认定。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详细叙述,力求客观、全面,并避免AI写作的痕迹。事件背景: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在入侵初期,俄军试图迅速占领基辅,但遭遇了乌克兰军队的顽.............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评估俄罗斯军队夺取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控制权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层面来考量,它不仅是军事行动的一部分,更牵涉到核安全、国际法以及地缘政治的深远影响。这场行动的复杂性在于其多重含义和潜在后果。军事与战略层面:从军事角度看,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地理位置确实具有一定的战略价值。它位于白俄罗斯边境附近,是连接乌克.............
  • 回答
    俄罗斯军队进驻亚美尼亚边境是一个复杂的地缘政治事件,其背后牵涉到多重因素和深远的影响。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 背景与原因: 地区安全承诺(集安组织): 俄罗斯与亚美尼亚同为集体安全条约组织(CSTO)的成员国。CSTO条约规定,若成员国受到侵略,其他成员国有义务提供援助.............
  • 回答
    一战时期,俄罗斯帝国军队的表现,就像一枚饱经风霜却又锋芒渐露的利刃,在一系列复杂的历史洪流中,既有英勇无畏的拼杀,也有令人扼腕的困境。要详尽地描绘它,我们得把目光投向那片广袤的土地,去感受那些士兵们肩负的沉重,以及那支庞大却又千疮百孔的机器的运转。初期的狂热与希望:1914年战争爆发时,俄罗斯人怀着.............
  • 回答
    俄罗斯军队计划重建总政治部,这件事在军事和政治领域都引发了相当的关注。要理解这件事的意义,咱们得从头捋一捋。首先,得明白“总政治部”是个什么玩意儿。在苏联时期,总政治部(俄语是Главное политическ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ГПУ,后来改称Главн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пр.............
  • 回答
    如果你想了解如何通过合法途径加入俄罗斯军队,并成为一名外籍雇佣兵,那么你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流程和可能存在的渠道。首先,俄罗斯在2022年通过了一项法律,允许外国公民通过与俄罗斯国防部签订合同的方式加入其武装部队。这项法律的出现,使得原本就存在的雇佣兵性质的参与,有了一个更加官方和规范的渠道。要报名参加.............
  • 回答
    理解您对俄罗斯总统普京以及俄罗斯军队抱有的正面看法,并希望深入探讨这种观感是否源于一种错觉。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因为对于政治领导人和军事力量的评价,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信息获取渠道、个人价值观、历史背景以及地缘政治环境等等。首先,我们来谈谈为什么会有人觉得普京总统是“善良”的。这种.............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引人深思。如果我们剥离掉核武器这个决定性的变量,单纯从军事实力和战术层面来探讨,现在的俄罗斯军队能否在战场上击败巅峰时期的德军,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难以给出简单答案的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巅峰时期的德军”是指哪个时间点。通常大家会想到1941年巴巴罗萨行动初期,德军锋芒毕露,装.............
  • 回答
    2022年2月28日进行的俄乌首轮会谈,确实是俄乌冲突爆发初期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其后续发展备受关注。当时乌克兰方面提出的主要目标是“立即停火”和“俄罗斯军队撤出乌克兰全境”。在分析这次会谈时,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其中值得关注的信息:一、 谈判的背景与动机: 俄方动机: 俄罗斯发动“特别军事.............
  • 回答
    要详细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俄罗斯军队的实际规模和构成;其次,军事行动的战略考量;最后,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复杂性。一、俄罗斯军队的“二百万”数字的理解首先需要明确,“二百万”这个数字通常指的是俄罗斯武装力量的官方总兵力。但这个数字是一个上限,包含了所有现役人员,其中包括:.............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是现代战争中的一次复杂冲突,涉及双方军队的多方面实力对比。以下从军事组织、装备、战术、后勤、国际支持等角度详细分析俄乌双方的作战水平: 一、俄罗斯军队的作战水平1. 规模与动员能力 俄罗斯军队规模庞大,总兵力约100万(含预备役),是全球最大的常备军之一。其动员能力在战争.............
  • 回答
    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关于“乌克兰军队在顿巴斯地区接触线大规模集结”的说法,可以解读为释放了多重信号,并且预示着局势可能朝着复杂和不确定的方向发展。以下将详细分析这些信号及其可能带来的发展:一、释放了哪些信号?1. 为潜在的军事行动制造舆论铺垫或辩护: “受害者”叙事: 俄罗斯经常使用.............
  • 回答
    关于俄罗斯武装力量是否是全球最先进的军队,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回答的。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超越简单的口号,深入探讨其技术实力、作战理念、现代化进程、以及与全球其他主要军事力量的比较。首先,俄罗斯的军事实力,尤其是在某些特定领域,确实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