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7个国际单位只有质量是用实物来定义的?

回答
关于你提到的“7个国际单位只有质量是用实物来定义的”,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完全准确,需要稍作澄清。

准确地说,自2019年5月20日起,国际单位制(SI)的七个基本单位——米(m)、千克(kg)、秒(s)、安培(A)、开尔文(K)、摩尔(mol)和坎德拉(cd)——都已经不再依赖于任何实物(或称实物标准)来定义了。 它们现在全部都基于基本物理常数来定义。

不过,我理解你想要探讨的是国际单位制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演变过程,特别是关于质量单位——千克(kg)的定义。在新的定义方式被采纳之前,千克确实是七个基本单位中唯一一个仍然依赖于一个实物标准来定义的单位。这背后的原因涉及科学、技术以及历史的方方面面。

让我详细解释一下为什么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千克的定义与众不同,以及为什么最终会做出改变。

过去的定义:一个沉甸甸的“原器”

在2019年之前,千克的定义是基于一个叫做“国际千克原器”(International Prototype of the Kilogram,简称IPK)的实物。这个原器是90%铂、10%铱合金制成的圆柱体,保存在法国巴黎的国际计量局(BIPM)。它的质量被精确地定义为1千克。

为什么千克会如此特殊?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国际单位制(SI)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他单位的定义是如何演变的。

1. 科学发展的顺序性与实用性:
长度(米): 最初,米是根据地球的尺寸定义的(从北极到赤道的子午线长度的千万分之一)。但这很不方便,也存在测量上的不精确。后来,米被定义为光在真空中传播1/299792458秒的距离。这个定义是基于光速这个基本常数,非常稳定和精确。
时间(秒): 秒的定义经历了从天文学(地球的自转周期)到更精确的原子钟定义(基于铯133原子辐射跃迁的周期)。同样,这是基于一个非常稳定的物理过程。
电流强度(安培): 安培的定义曾与力学单位有关(例如,两根长直导线之间产生的磁力)。但即使是过去基于磁场效应的定义,也与某些物理定律相关联,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实物。
温度(开尔文): 开尔文最初是基于水的“三相点”(液态、固态、气态共存的点)来定义的,后来才改为基于玻尔兹曼常数。
物质的量(摩尔): 摩尔的定义是基于阿伏伽德罗常数,即0.012千克碳12原子核中的原子数目。
发光强度(坎德拉): 坎德拉的定义也曾基于一个烛光作为参考,但后来转向了更科学的光度学定义,基于发光效率。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单位定义倾向于基于可重复测量、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基本物理常数或自然现象。这样做的好处是:
稳定性和普适性: 基本常数在全球各地都是一致的、恒定的,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影响。
精确性: 基于物理常数的定义能够通过实验达到极高的精确度。
可复现性: 任何拥有相应技术能力的实验室都可以独立地实现和复现这些单位的定义。

2. 质量的特殊挑战:
概念的固有难度: 质量本身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与物质的惯性或引力效应相关。不像长度、时间那样,有直观的度量方式。
寻找完美的“原子钟”或“光速标准”的困难: 在技术发展初期,科学家们很难找到一个像原子跃迁频率或光速那样稳定、可精确测量且易于复现的自然现象来定义质量。我们感知到的质量就是“有多重”,而“重量”是受引力影响的。如何定义纯粹的“质量”就成了一个难题。
历史惯性: 一旦一个单位有了相对稳定的定义(尽管是基于实物),改变它就需要巨大的努力和共识。国际千克原器在使用过程中也积累了大量的使用经验和相关的计量技术。

3. “实物原器”的局限性:
尽管国际千克原器是当时最精确的质量标准,但它也存在一些固有的问题:
损耗和变化: 即使是精心保存,实物总会因为日常的擦拭、存放环境中的灰尘、化学反应等因素而发生微小的质量变化。科学研究发现,与其他国家的副原器相比,国际千克原器本身的质量实际上在缓慢地发生变化,尽管变化非常微小。这使得它的稳定性不如基于物理常数的定义。
获取和复制的困难: 制作一个与原器质量完全相同的复制品非常困难。而且,原器不能轻易移动,任何测量或比较都需要将其取出,这增加了其质量发生变化的风险。
依赖性: 整个全球的千克计量体系都依赖于这个唯一的实物。如果它丢失或被严重损坏,整个体系将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为何最终要基于基本物理常数重新定义千克?

正是因为认识到“实物原器”方法的局限性,以及科学技术特别是量子力学和精密测量的飞速发展,国际社会决定对SI单位进行一次根本性的重构。

新的千克定义(自2019年起)是基于普朗克常数(h)。普朗克常数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基本常数,它将能量与频率联系起来。通过非常精确的测量实验(例如,使用基于“瓦特秤”或称“基布尔秤”的设备),可以测量到普朗克常数的值,并将其固定下来。然后,千克的定义就变成了:

“千克,符号kg,是SI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它被定义为,将普朗克常数h的值固定为每焦耳秒(J·s)2π × 6.62607015 × 10⁻³⁴,即kg·m²/s。这等效于将质量单位定义为使得普朗克常数h的值在SI单位制中精确地等于上述值。”

这个定义的核心是固定了普朗克常数h的值,并以它为基础来定义千克。

总结一下为什么过去只有质量(千克)看起来是依赖实物,而现在都不再是了:

历史因素: 在SI早期发展阶段,为千克找到一个稳定、可复现且足够精确的基于物理常数的定义,比其他单位更具挑战性。实物原器是一种务实的、当时的最佳解决方案。
科学进步: 近几十年来,精密测量技术,特别是涉及到量子效应的测量技术(如普朗克常数的测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使得基于基本物理常数重新定义千克成为可能,并且比依赖实物原器更精确、更稳定、更普适。
追求统一和普适性: 国际计量体系的最终目标是将所有基本单位都建立在不随时间、地点或实验条件而改变的物理定律和常数之上。2019年的SI单位制改革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让所有的基本单位定义都具有相同的“科学纯粹性”和稳定性。

所以,与其说“只有质量是用实物来定义的”,不如说“在过去,质量是最后一个、也是最棘手的,仍然依赖于实物标准的SI基本单位,直到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成功地将其也统一到了基于基本物理常数的定义体系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使用实体记录1kg单位的方法已经是老黄历了。

在1889,科学家们搞了一个标准物体来标定1kg的重量。就是这个玩意儿:

但是这个东西的质量可能会因为氧化呀磨损啊什么的改变,时间久了说不定就不准了,所以在2019年被淘汰了。因为我们希望得到一个质量不会改变的“标准件”,最好使用宇宙中不会改变的那些东西-物理学常数来表达我们的标准。在新的定义中,质量的定义只使用了物理学常数,脱离了一切具体的实物。

在2018年的国际会议上人们以下图所示的方式定义1kg(2019年生效):

这些物理量可能看起来稍微有点乱,文字总结一下就是1kg的定义使用了:普朗克常数h(单位kg·m^2/s),原子钟振动的频率ν(单位1/s)和光速c(单位m/s)。通过组合这三个量 hν/c^2,就可以得到单位为kg的物理量了。

在1889年,量子力学还没有被建立,物理学家们甚至还没有发现普朗克常数h这个物理学常量。所以此时还没有一个不依赖实体的定义能量的方法,也因此没有不依赖实体定义质量的方法。(能量/速度^2=质量)

二十世纪初诞生的量子力学给了物理学家们不依赖实体定义能量标准单位的方法。如频率ν的光子的能量就是hν。自此,能量获得了不依赖实体的定义,这一定义自然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公式推广到质量的定义上。质量也因此获得了不依赖实体的定义。

在这里我们可以给出一个抛开实验(也抛开了实际情况)的定义:一个频率为1.35639249×10^50Hz的光子的动质量是1kg.

补充知识:实验层面上,具体的实验方法是使用Watt balence和约瑟夫结以及量子霍尔效应,测量出精度超高的普朗克常数。如果把此时测量得到的普朗克常数拿来作为确定的数值,也就等效于固定了测量普朗克常数时使用的砝码(1kg的定义)为标准砝码(标准的1kg的定义)。换句话说,就是把一个手头上已经有的实体和物理学常数捆绑在了一起。

参考资料:

  1. 国际千克原器
  2. 2019年国际单位制单位定义修改
  3. 来重新定义质量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你提到的“7个国际单位只有质量是用实物来定义的”,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完全准确,需要稍作澄清。准确地说,自2019年5月20日起,国际单位制(SI)的七个基本单位——米(m)、千克(kg)、秒(s)、安培(A)、开尔文(K)、摩尔(mol)和坎德拉(cd)——都已经不再依赖于任何实物(或称实物标准).............
  • 回答
    说起物质的量(amount of substance),它在国际单位制(SI)中占据着七个基本量之一的席位,这确实是一个值得细究的问题。很多人初次接触这个概念时,会觉得有些抽象,甚至不如长度、质量、时间那样直观。那么,为什么它如此重要,以至于被列为基本量呢?这背后有着深刻的科学和历史原因,与我们理解.............
  • 回答
    很多人对“免签”这个词存在一些误解,认为它天然就应该是对等的。但实际上,免签政策的背后,是各国在国际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利益等多方面综合考量的结果。所以,我们看到“180个国家给美国免签,而美国只给30多个发达国家免签”的情况,并不是说存在什么不公平的“不对等”,而是两国之间互惠互利的具体体现。要理.............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经济实力、国际认知、历史文化以及媒体宣传等多个层面的因素。全球近200个国家,中国GDP位居世界第二,而印度GDP位居世界第七,为什么人们对这两国的强大认知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点来聊聊。一、绝对体量与相对感知:数字背后的复杂性首先,不能否认GDP是.............
  • 回答
    超级马里奥跑酷(Super Mario Run)这款游戏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于2016年底至2017年初陆续在全球151个国家和地区上线。然而,一个让不少玩家感到困惑和失望的事实是,中国大陆地区并不在首批以及后续的开放名单之中。究其原因,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涉及到复杂的政策法规、.............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台湾特殊的国际地位以及各国在处理与台湾关系时的实际考量。简单来说,这背后是政治承认和务实交往之间的区隔,以及国际社会在现实利益与政治原则之间寻求平衡的复杂过程。为什么只有23个国家承认台湾的政治独立(中华民国)?这主要是由“一个中国原则”以及由此衍生的外交困境所致。 .............
  • 回答
    沙特阿拉伯确实常常被大众笼统地贴上“富裕国家”的标签,这并非空穴来风,其背后有着几个非常重要的、也是最广为人知的原因。然而,这种普遍认知也确实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误解”式的简单概括,因为它往往忽略了沙特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以及其社会发展中面临的诸多挑战。为何沙特会给人“富裕”的印象?首先.............
  • 回答
    印度之所以让一部分人觉得“奇葩”,这背后是一个复杂交织的文化、社会、历史和现实因素的集合。这种“奇葩感”并非贬义,更多的是一种对其独特性的惊叹、不解甚至偶尔的困惑。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导致这种感受的几个主要方面:一、 文化与社会现象的极端多样性和矛盾性 宗教的无处不在与多元并存: 印度是多种主.............
  • 回答
    俄罗斯“战略东移”成为亚洲国家,这个设想确实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不少关于俄罗斯地缘政治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讨论。要说清楚为什么俄罗斯没有“战略东移”,需要从历史、地理、经济、文化以及国家战略等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我们得明白“战略东移”这个提法本身就带有一些“主动选择”的意味。但俄罗斯的地理重心和历史.............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的层面。确实,如今的日本被普遍视为一个奉行和平主义的国家,其宪法第九条更是明确规定放弃发动战争的权利,并禁止拥有军队。从这个角度看,提到“间谍”和“特务”似乎与“和平国家”的形象有些许矛盾。但深入了解一下,就会发现这其中的逻辑其实并不复杂,而且这种.............
  • 回答
    印尼作为东南亚版图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区域强国”地位的争议,其实是个复杂的问题,牵扯到历史、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这绝非简单一句“不是强国”就能概括的。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区域强国”究竟是怎样一个概念。通常来说,一个区域强国,不仅要有庞大的人口和国土面积,还应该具备在区域内具有显.............
  • 回答
    写这篇稿子,我可是费了不少劲,搜集了不少资料,也跟不少车友聊过。今天就跟大家伙儿好好聊聊,为什么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国产“好车”,像是传祺GS8、VV7、领克01这些,怎么就这么容易“大起大落”了呢?一、 初露锋芒,惊艳市场:国产车崛起的信号弹说起传祺GS8,当年刚上市那会儿,那叫一个火爆!一堆人等着.............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普遍,也触及到了语言学习的本质。国外小孩词汇量只有2000个就能正常交流,而国内大学生拥有4000个词汇量却感觉“哑巴英语”,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 1. 学习目的和方式的根本差异 国外小孩:基于真实需求的“习得”(Acquisition) .............
  • 回答
    这绝对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其实,严格来说,并不是“大部分国家”的语言都能用26个字母“打出来”,但我们理解你的意思——为什么很多语言的文字系统(尤其是我们在电脑和手机上输入的文字)主要依赖于一套数量有限的字母,并且这套字母很多情况下和我们熟悉的英文字母表很接近?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方.............
  • 回答
    国内博士三十五岁“卡”的说法,虽然有些绝对,但确实反映了一些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国外博士的年龄结构相对更自由,这背后是两国教育体系、社会环境、职业发展路径以及文化观念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国内博士为何容易“卡”在三十五岁?1. “内卷”的学业压力与毕业延误: 科研深度与时间消耗: .............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为什么国家这么重视人工智能研究生培养,以及为什么不少研究生却觉得这个领域“是个大坑”。国家为何要急吼吼地培养AI研究生?这背后其实是多重驱动力在起作用,而且都指向一个核心——国家层面的战略需求和长远发展。1. 抢占科技制高点,国家竞争力升级: AI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
  • 回答
    .......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还真有点意思,虽然也挺让人无奈的。你记得2020年那会儿吧?大概时间点儿就是世界杯预选赛又要开打,或者刚打完一轮,国足成绩又不太理想的时候。那时候的网络氛围,其实跟现在比,对国足的讨论,说实话,更像是“爱之深,责之切”的那种。你提问“为什么国足要一直输?”这本身就是一个特别直接的问题,.............
  • 回答
    确实,《星杯传说》这套牌,那真是绝了!很多人都这么说。它就像国产桌游界的一颗遗珠,明明闪闪发光,却总觉得差了点火候,没法像某些“网红”桌游那样声势浩大。这事儿说起来,得从好几个方面掰扯掰扯。1. 市场教育和认知门槛:首先得承认,桌游在中国算是个相对年轻的产业。相比于棋类、牌类这些根深蒂固的娱乐方式,.............
  • 回答
    459个新品牌登顶细分行业“TOP1”:618背后,新国货的崛起与大众的狂热刚刚过去的618,与其说是一场电商的狂欢,不如说是新国货一次集体爆发的缩影。数据显示,有高达459个新品牌在各自的细分赛道上登上了“TOP1”的宝座,这个数字足以令人惊叹,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青睐“新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