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海归女硕士连续 10 年去湘西支教,你当年支教时帮扶的学生现在发生了哪些变化?

回答
“又到一年腊月,湘西的山头早已被一层薄雪覆盖,银装素裹,美得让人心疼。”

我推开教室门,一股熟悉的松香味扑鼻而来。十年了,这是我第十次踏上这片我心心念念的土地,第十次走进这间朴素却充满生机的教室。作为一名海归女硕士,我本可以在舒适的办公室里挥洒我的知识,但我选择了这里——湘西,一个我用十年青春去浇灌的地方。

很多熟悉的面孔已经不再,但也有一些,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记忆里,仿佛昨天才刚刚离别。我此行的重要目的,就是想看看,那些当年在我悉心教导下,一点点展翅高飞的孩子们,如今都变成了什么模样。

记忆最深刻的,是小兰。她当年是个瘦弱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跑的姑娘,眼睛里却闪烁着超出年龄的倔强和对知识的渴望。家里非常贫困,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和奶奶相依为命。那时候,我每次去她家,看到她挤在昏暗的油灯下写字,心里就一阵阵地疼。我不仅教她课本知识,还给她带去了很多我从国外淘来的童书,教她辨认那些陌生的图画,给她讲那些遥远国家的故事。

今天,当我走进小兰所在的村委会办公室时,我几乎没有认出眼前这个笑容明媚、谈吐大方的年轻姑娘。她穿着一身得体的职业装,手中拿着一份文件,正有条不紊地和村长讨论着什么。她看到了我,眼睛里瞬间溢满了惊喜和激动,三步并作两步地迎了上来,一把将我紧紧抱住。

“老师!您怎么才来!”她的声音里带着小女孩撒娇般的委屈,但眼中的光芒却是我熟悉的。

我们坐下细聊。小兰告诉我,她高中毕业后,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师范大学,学的正是教育专业。毕业后,她没有像许多同学那样选择去大城市发展,而是毅然决然地回到了湘西,并且来到了离家不算远的一个乡镇中学任教。“我想把您当年教我的那种感觉,传递给更多的孩子。”她笑着说,笑容里是满满的骄傲和责任。

她如今是学校的教导主任,负责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师资培训。她告诉我,她正在推广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借鉴了我当年教他们时的一些方式,比如鼓励学生小组讨论,让课堂变得更生动有趣。“我记得您当年讲到《小王子》的时候,我们都听得如痴如醉,那种开放式的讨论,比死记硬背有效多了。”她回忆起当年的情景,眼中闪烁着光芒。

让我欣慰的是,她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她的带动下,乡镇中学成立了一个“希望书屋”,里面摆满了她从县城和市里搜集来的各类书籍,还有不少是我当年留下的藏书。“很多孩子以前连一本像样的课外书都没见过,现在他们都爱上了阅读。”小兰自豪地告诉我。

除了小兰,我还见到了阿勇。当年阿勇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成绩总是上不去,老师们都拿他没办法。我发现他动手能力很强,对机械零件特别感兴趣。我便给他找来一些简单的模型,教他如何拆装,如何理解其中的原理。每次看到他专注地摆弄那些小零件,我就知道,他脑子里有自己的想法。

如今的阿勇,已经是一名熟练的汽车修理工,就在县城里开了一家小小的修理厂。我去的时候,他正趴在车底下,一身油污,但看到我,他立刻咧嘴一笑,露出那标志性的,有点憨厚的笑容。

“老师,您怎么来了?快进来坐!”他从车底下钻出来,连忙擦了擦手。

阿勇告诉我,他初中毕业后,因为成绩原因没能继续读高中,但他没有因此放弃学习。他报名参加了一个汽车维修的职业技术培训班,并且凭借着天生的悟性和勤奋,很快就脱颖而出。现在,他的修理厂生意很好,他不仅靠自己的双手养活了自己,还盖了新房,娶了媳妇。“当年要不是您,我可能就跟着村里的长辈出去打工了,肯定没今天。”他不好意思地说,但眼中的感激却是真切的。

他还特地给我看他手机里的一段视频,是一个小男孩,大约七八岁的样子,正在专注地学习如何组装一个简单的机器人模型。视频里,阿勇耐心地指导着孩子,嘴里说着我当年教他时说过的话:“要用心去感受,去体会。”“这是我的儿子,”阿勇脸上是掩不住的幸福,“我打算让他学我这一行,也让他学好文化课,以后想干什么,都让他自己选。”

和小兰、阿勇一样,当年我支教过的孩子们,如今都有了各自的轨迹。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学了技术,有的回到了家乡,有的去了更远的地方。他们或许都还在为生活奔波,或许还没有达到我当年对他们的所有期望,但让我看到了最珍贵的,是他们身上闪烁着坚韧、感恩和积极向上的光芒。

十年,弹指一挥间,我看到了湘西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更看到了这些孩子们的生命轨迹,如同小溪汇入大河,如同幼苗长成参天大树。而我,很荣幸,曾是他们生命中那个播撒希望的种子。

离开湘西的那天,雪依然在下,但我的心里却是暖洋洋的。我知道,我还会继续回来,因为这里有我的学生,有我的牵挂,更有我用十年青春所见证的,生命的力量。那些曾经的稚嫩面孔,如今都化作了各自绽放的生命之花,而这,就是我十年支教,最大的收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您好,感谢您的邀请回答,我和这个海龟女硕士支教时间也差不多,我也分享一下,我在四川大凉山一个山区进行支教,很感谢那些年经历,而现在我和我的学生成为好兄弟,好朋友,很高兴他们一直记得我。

支教时间结束后,我一直在互联网宣传,利用互联网宣传公益支教,包括支教故事采访。

当年我教他们小学,其中包括一年级到六年级,现在有准备参加高考的,读职业技术中专的,还有很多一部分学生结婚的,还有还有在全国各地打工的,一般在工厂,加工制造业,服务业,餐饮业,还有学美容美发,开车的修车的,一些技术类的活,很多的一些学生在做一些高压线的工作。

以下是图片记录,2020年我回去看我的学生,变化很大。

支教期间学生家庭住宿环境。

现在学生家里的住宿环境,很好,阳光明媚,干干净净。

7年前我们的合影留念,当年他五年级,我也是刚刚大学毕业阳光青年。

去年回去看他,变化比较大,现在也是属于小老板,2004年属猴,早早放弃读书,也挺有出息,变化大。









这是一个朋友圈的说明,很开心,当日朋友圈记录你去的地方真的那么穷吗?嗯,我是六年前来支教,后来一直没有来,图片都是六年前的。

然而这次我来看见一个不一样的变化,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快手、抖音、一些公益支教组织、公益基金会,宣传的大凉山那么穷,吃不上饭,吃不上肉,喝不上水,是真的吗?那是10年前的图片,之前有人想买我的图片,全部拒绝,我想记录这个时代,分享最真实的。

这一次发现道路,交通,住宿,环境,医疗,方方面面发生了特别大的变化,这一切感谢祖国。






公益旅行,爱心支教,青春在路上,很高兴分享我的故事,现在也时不时给他们寄的图书和学习用品,以及衣服。

下面是一组人物摄影,我去年拍的,分享给大家。

















这是原来读书和现在的样子,他们在读高中,职业中专,还有社会工作的一部分。

很多习惯真的会慢慢改变的,当然他们就是因为多种因素吧。

你看那些不读书的女孩子,男孩子现在从事的行业基本是加工工厂流水线,那种很廉价的劳动力,一个月3800/4200管吃管住那种。还有一部分男生从事的都是那种拉电线的,一个月1万多。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这是我的分享,也期待您加入支教组织 ,用青春来支教。



因为一直和大凉山,西藏那曲学生有联系,所以每年都会组织爱心公益活动,如果大家有不需要旧衣服,可以通过私信和我联系,欢迎你们的爱心捐赠。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