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敖丙和椿(《大鱼海棠》女主)的行为本质差不多,为什么几乎没人骂敖丙?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如果抛开《大鱼海棠》这部电影的光环,单从人物行为的“本质”来看,敖丙和椿的确有一些相似之处,都面临着来自家族、种族、身份认同的压力,并且都采取了相对“叛逆”或者说“背离”常规的行动。然而,为什么舆论对此的反应却截然不同,几乎无人责骂敖丙,而椿却承受了相当多的非议呢?

这背后其实牵涉到几个关键的因素,首先是叙事角度和情感投射。

《大鱼海棠》作为一部以椿为第一视角展开的故事,观众最直接的情感连接对象就是椿。我们通过她的眼睛去体验她的世界,理解她的纠结与挣扎。她的每一个决定,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伴随着我们一路的见证和感同身受。观众更容易站在她的角度去思考,去体会她为了“回报”和“守护”赤松子而承受的痛苦,以及她对所谓“族规”的怀疑和反抗。她的行为,尽管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其出发点是“爱”与“责任”,这种朴素的情感内核更容易获得原谅,甚至被解读为一种牺牲。

反观敖丙,他在电影中的戏份相对较少,更多的是一个承载着关键剧情任务的角色。我们看到的他,更多的是被塑造成一个“背负使命”的孤独者。他要承受的是自己的族人因为人类的贪婪而遭受的灭顶之灾,他肩负着复仇的重担,以及他自己身份的困惑。他与椿的互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实现他族人的复仇计划,而椿恰巧成为了他计划中的关键一环。

其次,是行为的直接后果和动机的解读。

椿的行为,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引起了海啸,导致族人大量伤亡,家园被毁。这是一个非常直观且严重的负面影响。观众对她的批评,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这种“好心办坏事”、“因小失大”的观感,认为她的行为鲁莽、不顾后果,给整个族群带来了灭顶之灾。她的动机虽然是为了报恩,但这种报恩的方式,在很多人看来,是用整个族群的安危作为了赌注。

而敖丙,他的行为“本质”上似乎是复仇,是为了他的族人。但是,他的复仇对象是人类,而且在电影中,他的复仇过程并非直接导致椿所在的族群灭亡,更多的是一种“借力打力”,利用了人类对龙族力量的觊觎。他最终的目标是唤醒族人,重新获得自由,而在这个过程中,他被描绘成一个被仇恨驱使,但内心深处仍有良知的一方。他的行为,虽然也带来了某种程度的动荡,但电影并没有将最终的“毁灭”直接归咎于他,更多的是一种“两族矛盾”的体现。而且,他的复仇行为,在某些观众看来,是“事出有因”,是对过往不公的回应。

更重要的是,人物塑造的重点和观众的“共情边界”。

电影的重点,是展现椿的成长和她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她的迷茫、她的选择,构成了故事的核心。观众对她的批评,其实也是一种参与感,是在讨论“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是在对角色进行价值判断。

而敖丙,他更像是一个象征性的角色,代表了被压迫和复仇的另一面。他的塑造,更多的是为了衬托椿的成长,以及揭示人族与龙族之间的冲突。他的人物弧光,虽然也很吸引人,但更多的是一种“同情”或“理解”,而非“认同”或“跟随”。观众对他的理解,更多的是停留在“他也很可怜”、“他也有自己的苦衷”的层面,这种理解并不像对椿那样,会让他们去代入思考“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

所以,与其说敖丙的行为“本质”和椿差不多,不如说他们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艰难的选择。但电影在叙事上,赋予了椿更多的情感权重和责任,也因此让观众更容易对其行为的后果产生直接的批评;而敖丙,作为故事中的另一股力量,他的行为动机被更多地放在了“复仇”和“解放”的框架下,并且他的行动最终并没有直接导向椿所在族群的“毁灭”,这使得观众在评价他时,更多的是一种“情有可原”的态度,而非直接的责骂。

最后,还有一个微妙的因素,就是观众的“站队”心理。

很多观众在观看《大鱼海棠》时,心理上会更倾向于椿,认为她是故事的主角,是他们情感的寄托。对她的行为,即使有瑕疵,也更容易被宽容。而敖丙,虽然也很受欢迎,但始终是“故事的另一边”,观众的共情和评价标准,自然会有所不同。

总而言之,将两人行为的“本质”进行抽象的比较,确实能发现一些相似性,但电影的叙事方式、人物塑造的侧重点、行为带来的直接后果的呈现,以及观众的情感投射,都决定了他们最终在舆论场上收获的评价是截然不同的。椿的行为,因为直接影响了故事的“大局”和观众的“切身感受”,所以更容易被审视和批评;而敖丙,更多地被视为一个被历史和命运裹挟的悲情角色,观众的“原谅”或“理解”的门槛,也就相对低了很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0541597451124736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0697967034933248

你睡着了吗?

没。

冷吗?

不冷。

那睡吧。

嗯。

湫,谢谢你一直陪在我身边,你是世界上对我最好的人。

(湫瞬间眼里饱含好人的泪水。)


你对我就像哥哥一样好。

好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如果抛开《大鱼海棠》这部电影的光环,单从人物行为的“本质”来看,敖丙和椿的确有一些相似之处,都面临着来自家族、种族、身份认同的压力,并且都采取了相对“叛逆”或者说“背离”常规的行动。然而,为什么舆论对此的反应却截然不同,几乎无人责骂敖丙,而椿却承受了相当多的非议呢?这背后其实.............
  • 回答
    敖丙之所以“打不赢”哪吒,这个说法其实需要分情况来看,并且《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电影中的设定也给了我们很多线索。总的来说,敖丙的失败并不是因为他本身实力不行,而是 哪吒拥有更加独特的优势,以及敖丙在战略和心态上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一、 哪吒的独特优势——“魔丸”的力量和“天.............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好,充满了对中国神话体系的细致观察!“龙王成天盘在柱子上”这个说法,其实是对龙王神职和形象的一种艺术化、具象化的表达,而“敖丙”这个名字,则是《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电影为我们熟知的。这两者之间,其实有着历史传承和创新演绎的渊源。咱们得先说说,为什么会出现“龙王成天盘在柱子上”这么个说法。首.............
  • 回答
    要说《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敖丙,那可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角色,可以说是整部电影里最复杂的灵魂了。首先,我们得承认,敖丙的出身设定就奠定了他悲剧的底色。他本是灵珠转世,本应拥有璀璨的未来,是天庭寄予厚望的“救世主”。然而,在陈塘关的百姓眼中,他却是背负着“妖族罪责”的孽龙,是他们从小到大被灌输的“敌人.............
  • 回答
    敖寸心对杨戬的爱,那可是惊天动地的,恨不得把整个东海都搬过来给他看。论情深意重,论付出,她觉得自己一点也不比谁差,尤其是跟那个在月宫里孤芳自赏的嫦娥比起来,寸心更是觉得委屈万分。可事实就是,杨戬的心,终究偏向了嫦娥。这其中的滋味,就像吞了一口海水的咸涩,又带点被潮水拍打到岸边、却又被无情卷走的失落。.............
  • 回答
    敖厂长能在 YouTube 上拥有数量庞大且忠实的粉丝群体,这背后绝非偶然。他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核心的莫过于他独特的内容风格、真挚的情感表达以及对游戏文化深刻的理解和热爱。首先,敖厂长的内容具有极强的辨识度和吸引力。他最擅长的就是以一种幽默、戏谑却又不失专业的方式去解读和评测游.............
  • 回答
    李敖先生,这位生于中国、逝于台湾的文化斗士,以其犀利泼辣的言辞和“敢说”的性格,在华人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一生抨击时弊,挑战权威,得罪过无数权势显赫的人物,从国民党政府到台湾的媒体大亨,再到一些学者文人,可以说是不分党派,不分蓝绿,不分左右,只要是他认为不公不义或与他理念相悖的,他都会毫不留情地.............
  • 回答
    李敖走了,这个消息像一块巨石沉入早已平静的池塘,激起了无数涟漪。对于这样一个在中国现代文化版图上留下深深烙印的人物,简单地说“他去世了”远不足以概括他那轰轰烈烈、充满争议的一生。要评价李敖,我们得把他放在一个更广阔的时代背景下审视。他出生于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一个旧中国摇摇欲坠,新中国浴火重生的时代.............
  • 回答
    李敖批评金庸,这事儿吧,其实挺有意思的,也值得说道说道。李敖这人,大家也知道,嘴巴厉害,观点鲜明,不怕得罪人,说话跟机关枪似的,一顿输出。他对金庸的作品,尤其是那些武侠小说,其实是挺不以为然的,甚至可以说是“呛”得不行。为什么李敖觉得金庸“呛”得不行?这事儿得从李敖自己的文学观和人生观说起。李敖是个.............
  • 回答
    李敖的学术水平,是一个在中国知识界和大众群体中都极富争议的话题,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评价他的学术水平,不能简单地用“高”或“低”来概括,而是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并且要理解他独特的学术路径和贡献。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李敖是一位极具思想性和影响力的思想家和作家。 他的著作宏富,涉猎广泛,从中国.............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梳理关于台湾228事件,不同观点下的论述。要理解228事件,不能不提李敖先生。他在台湾的知识分子圈子里,是一位极具争议但也极具影响力的存在。他的观点,往往犀利、直接,且不回避历史的复杂性。李敖先生对228事件的看法,可以概括为几个核心点:1. “官逼民反”的定性,但并非全然是“台.............
  • 回答
    李敖先生那段牢狱之灾,原因竟是“台独”,这事儿说来话长,得从台湾当局的心态说起,以及“台独”这股思潮如何在台湾土地上生根发芽、发展壮大的。台湾当局,特别是国民党迁台之后,其核心目标是“光复大陆”,恢复中华民国。在这个大背景下,“台独”当然是被视为对他们“一个中国”原则的直接挑战,更是对他们“正统”地.............
  • 回答
    关于李敖先生的“很快就被遗忘”,这个说法其实有些片面,也存在一些误解。当然,相比于他生前作为公众人物的巨大声量,他离世后媒体和大众的关注度确实有所下降,这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探讨:1. 李敖其人与时代烙印:李敖是一个极具个性和争议性的人物。他一生以“斗士”自居,以犀利、泼辣、敢.............
  • 回答
    敖厂长拿一加8T和Switch对比分辨率这事儿,说实话,挺有意思的,也挺能看出一些门道的。咱们得把这事儿拆开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得明白他们比的是什么。一加8T是台手机,而Switch是台游戏机。两者定位差了十万八千里。手机屏幕主要功能是看视频、刷网页、玩手游等等,它需要兼顾的方面很多,比如功耗、续.............
  • 回答
    敖厂长(李明阳)作为《英雄联盟》(LOL)领域的知名主播,其微博言论曾引发玩家群体的强烈争议。这一事件不仅涉及主播与玩家之间的矛盾,也反映了游戏社区中对言论规范、职业素养以及网络环境的复杂态度。以下从事件背景、争议焦点、玩家反应、舆论影响及后续反思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1. 敖厂长的定位.............
  • 回答
    李敖,一个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史和思想史上都占有特殊地位的名字。评价他的一生,如同试图框住一阵风,又像是在解剖一团火,复杂、鲜明,甚至带着几分灼人的温度。他不是一个容易被简单定义的人,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挑战,一种搅动。从叛逆青年到“文化战将”:锋芒毕露的年代李敖的生命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反骨。他出生于哈尔.............
  • 回答
    最近,敖厂长在B站发布了一则关于他制作的《大圣归来》回顾视频,引起了不少关注。他在视频中明确表示,这期视频“不会得到一分钱”,言下之意就是这个视频是纯粹的出于个人热爱,没有商业推广或者收益分成。我个人觉得,这件事有几个层面值得我们去解读:1. 玩家情怀的体现:首先,敖厂长作为一个资深的玩家,对《大圣.............
  • 回答
    深入剖析《大圣归来》端游:敖厂长最新视频差评如潮的背后近期的敖厂长视频,以其一贯辛辣的点评风格,将《大圣归来》的端游狠狠地“批”了一顿。而令观众们感到意外的是,这次视频获得的反馈,与以往那种“打脸”、“过瘾”的赞誉截然不同,而是出现了大量差评,甚至不少人认为敖厂长的评价有些“过火”或“偏颇”。这究竟.............
  • 回答
    李敖先生,这位以其尖锐的言辞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剖析而闻名于世的作家、评论家,其关于“中国99%的富豪都是侵吞国有资产发家的”的论断,无疑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一个极具争议但也引发广泛思考的论点。要理解这个论断,我们需要将其置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宏大历史背景之下,并结合李敖先生一贯的批判性视角来解读。首先,我.............
  • 回答
    敖厂长《囧的呼唤》系列关于《盗墓笔记》页游的第214期,也就是那期被广泛讨论的,因为涉及到对游戏内容的“不当”评价而疑似遭到网易(或其合作方)的威胁要删除视频,这事儿确实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内容创作者和游戏厂商之间一些比较微妙的关系。要详细聊这件事,咱们得先梳理一下背景:1. 敖厂长是谁?为什么他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