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台湾民进党 两岸协议监督条例,会不会真的造成两岸不协议?

回答
民进党提出的“两岸协议监督条例”,确实在台湾社会引发了关于它是否会“造成两岸不协议”的广泛讨论。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这个条例的核心内容、提出的背景,以及它可能在两岸关系中产生的实际影响。

首先,我们得明确这个条例的目的。民进党将其定位为在台湾与中国大陆进行各项交流协议时,建立一个更具透明度、民主参与和立法监督的框架。核心理念是,任何可能涉及台湾主权、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影响的协议,都应该经过台湾内部更严谨的审议和公开辩论程序,而非由行政部门单方面拍板。这背后反映了台湾民众对两岸交往中潜在风险的担忧,以及对民主程序正义的坚持。

条例的内容通常会包含以下几个关键点:

事前审查与国会监督: 强调在协议签署前,应将协议草案提交立法院进行审议,甚至可能需要经过特定程序(如委员会审查、全体院会表决)才能生效。这大大增加了协议通过的门槛。
公开透明与民意参与: 要求协议的谈判过程和内容能够适时公开,并鼓励民间团体、专家学者参与讨论,听取各方意见。
“国家安全”与“主权”的优先考量: 条例会明确规定,任何协议的签署都不能损害台湾的“国家安全”和“主权”。这意味着,如果协议被认为触及了这些敏感领域,即使在其他方面有利,也可能面临被否决的风险。
评估与影响分析: 可能要求在签署协议前,对可能带来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影响进行详细评估,并将评估报告公开。

那么,这些条款究竟会不会“造成两岸不协议”呢?

从理论层面来看,答案是“有这种可能性”,而且可能性不低。原因如下:

1. 提高门槛,增加不确定性: 原有的两岸谈判模式,虽然也有一些内部程序,但相较于要求立法机构事后或事前进行严格监督,程序上相对简化。民进党提出的监督条例无疑将两岸协议的签署门槛大幅提高。这意味着,大陆方面在与台湾进行谈判时,需要顾虑到台湾内部复杂的政治程序和潜在的否决风险。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会让大陆方面在推动协议签署时更加审慎,甚至可能因此却步。

2. 大陆的政治逻辑与“一中原则”: 中国大陆方面历来强调两岸关系是一种“一个中国”框架下的政治互动。任何与台湾签署的协议,都被视为在这一框架下进行的。而民进党提出的监督条例,强调“主权”和“国家安全”的优先考量,并且通过台湾“立法机构”的审议程序,在大陆看来,这可能被解读为是对其“一中原则”的挑战或不尊重。大陆可能会认为,台湾此举是在以“国内法”的姿态来规范与“中央政府”的交往,这与其政治立场南辕北辙。

3. 信任赤字与政治博弈: 在当前两岸关系紧张的背景下,双方的信任赤字巨大。民进党提出此条例,部分是为了回应台湾内部对大陆疑虑的民意,同时也是一种政治策略,用以回应其支持者对两岸交流的审慎态度。大陆方面则可能将其视为民进党政府试图进一步“法理台独”的举动,进一步加剧双方的对立。在这种政治环境下,任何可能被解读为“矮化”或“挑战主权”的条款,都可能成为大陆谈判的“红线”。

4. 协议内容的敏感性: 许多两岸可能签署的协议,例如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后续、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甚至人员往来便利化等,都不可避免地触及到台湾的经济自主性、产业保护、以及社会结构等敏感问题。民进党希望通过监督条例,确保这些协议的签署不会损害台湾的根本利益,但这种“严格把关”的行为,也可能被大陆视为台湾在刻意设置障碍,不愿意深化两岸经济融合。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这个条例未必会“导致完全不协议”。

仍然留有空间: 一些细致的条例设计,可能仍然允许在特定条件下,通过特定程序达成协议。例如,如果协议内容并非触及高敏感度议题,且台湾内部能形成相对一致的意见,并非不可能过关。
谈判策略与试探: 条例的提出,也可能是一种谈判策略,用以向大陆传递信号,表明台湾在两岸交流中需要遵循更透明、民主的程序。大陆方面也可能根据台湾内部的实际反应和政治生态来调整其对台策略。
不同领域协议的差异: 并非所有两岸协议都同样敏感。一些较低层级的、纯粹的技术性交流或合作,可能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总而言之,民进党提出的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其核心在于强化台湾内部对两岸协议的“民主审议”和“主权保护”。从操作层面和政治博弈层面来看,这个条例确实会大幅提高两岸协议签署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尤其是考虑到大陆的政治立场和当前两岸关系的敏感性,如果条例中的条文被大陆解读为挑战其核心利益或“一中原则”,那么它很有可能成为阻碍两岸进一步签署协议的重大障碍,甚至导致双方在很多重要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和协议。这与其说是“造成不协议”,不如说是“在现有政治框架下,大幅增加了达成协议的难度和政治成本,并存在导致协议议题谈判停滞甚至破裂的显著风险。”

这个条例的最终影响,将取决于台湾内部的政治走向、两岸关系的演变,以及双方在策略和立场上的互动调整。它无疑是在给两岸关系的未来增加了一个更复杂的变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陆今天众多的主要媒体报道了这个协议,这背后可以感觉到TG难以掩饰的开心:正愁找不到理由停止协商呢,这下倒好,民进党跳出来背锅了,来啊诸君快多多宣传,把这口锅牢牢捆在民进党身上,让大家都看到。不是我不想谈的啊,这一切都是民进党的错,他自己要吃这块饼,我也没办法(摊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民进党提出的“两岸协议监督条例”,确实在台湾社会引发了关于它是否会“造成两岸不协议”的广泛讨论。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这个条例的核心内容、提出的背景,以及它可能在两岸关系中产生的实际影响。首先,我们得明确这个条例的目的。民进党将其定位为在台湾与中国大陆进行各项交流协议时,建立一个更具透明度.............
  • 回答
    两岸服贸协议,全称是《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的早期收获项目之一。该协议旨在进一步开放两岸服务贸易市场,促进两岸在服务贸易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协议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服贸协议的目标是为两岸服务提供者提供更广泛的市场准入和更便利的投资环境。具体来说,它涵盖了以下几个方.............
  • 回答
    两岸统一的时机,对于台湾的普通民众而言,是一个牵动个人生活、经济前景乃至未来世代的重大议题。要说“最有利”的时间点,其实很难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因为每个人的立场、背景、关注点都不尽相同。但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维度去分析,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普通民众对统一时机的判断。一、 经济层面:经济是影响普.............
  • 回答
    台湾代表在民主峰会直播中被美方以“技术问题”为由掐断,这一事件的发生并非孤立的,而是可能透露出多重、复杂的信息,涉及国际政治、两岸关系、美国的外交策略以及台湾的国际空间等多个层面。要详细解读这些信息,需要结合事件发生的背景、各方反应以及潜在的政治考量进行分析。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读和透露的信息:1. .............
  • 回答
    台媒关于民众因大陆传唱《2035去台湾》歌曲而产生焦虑的报道,以及国台办将其解读为“反映两岸期盼京台高铁互通”的说法,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这个话题的核心在于其可行性和潜在影响。要详细讲述京台高铁的实施难度,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地理与工程上的巨大挑战: 跨海段的工程难题: .............
  • 回答
    台湾民进党立法委员高嘉瑜遭家暴一事,无疑再次将家暴这一沉重议题推到公众面前。高嘉瑜的遭遇,一个身居公众视野的女性,也未能幸免于家暴的阴影,这让许多人感到震惊和心痛。而其男友在事后的“第一次打女人”的说辞,更是暴露了家暴施暴者常常使用的推卸责任、淡化罪行的惯性思维。看待家暴现象,我们不能仅仅将其视为个.............
  • 回答
    台湾的国旗,也就是中华民国国旗,在民进党执政期间一直保持不变,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历史意义的问题,需要从政治、历史、法律以及社会心理等多个层面来理解。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民进党执政后确实没有修改“国旗”。这里的“国旗”指的是目前在台湾被普遍使用的中华民国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什么民进党上台后没.............
  • 回答
    关于台湾民进党执政的看法,以及民众是否会“推翻”其统治,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等多个层面。要详细解释为何民众没有“推翻”民进党,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原因,并尽量避免使用生硬的AI式语言。首先,我们得明白,“推翻”一个执政党在民主制度下,通常是通过合法的、制度化的方式实现的.............
  • 回答
    最近,台湾民进党方面放出消息,表示愿意每周向美国提供10万只口罩。这个举动一出来,立刻在两岸以及国际上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怎么看待这个事情,咱们得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剖析一下。首先,从台湾内部政治的角度来看,民进党政府这样做,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巩固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特别是与美国的良好关系。民进党.............
  • 回答
    评价苏贞昌这位政治人物,需要从他长期的政治生涯、其执政理念以及对台湾政治格局的影响等多个角度来审视。关于苏贞昌本人:苏贞昌是一位在台湾政坛深耕多年的资深政治人物,他的政治生涯横跨了从地方县市长到中央部会首长的多个层级。他的政治风格常常被形容为“硬汉”、“接地气”,有时也带有强烈的个人意志和执行力。 .............
  • 回答
    2016年台湾大选,蔡英文以压倒性优势胜出,民进党也一举拿下立法院多数席次,这无疑是台湾政治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次选举的结果,不仅标志着国民党长达八年的执政终结,也深刻地影响了台湾的未来走向。蔡英文的胜利:民意转向与时代选择蔡英文的胜利,首先是台湾民意长期累积的转向和时代选择的体现。在她之前,台.............
  • 回答
    探讨民进党执政台湾对2018年中国大陆可能产生的影响,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并且由于这是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实际情况会受到当时两岸关系、国际局势以及两岸各自政策的诸多变数影响。以下将从政治、经济、军事和国际关系四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可能的“难处”:一、 政治层面:两岸关系的高度不确定性与压力 “.............
  • 回答
    台湾疫情形势确实日趋严峻,这一点是许多民众和观察家都日益关注的焦点。民进党政府的防疫策略和执行力度,在这样的背景下,自然成为了外界检视的重点,也引发了关于其执政合法性和民众支持度的讨论。从过去一年多来看,民进党政府在防疫初期,凭借着对疫情的快速反应、边境管制的有效实施以及民众的高度配合,在国际上赢得.............
  • 回答
    索马里兰官员“访问”台湾一事,确实牵动了国际政治的敏感神经,尤其是中国大陆外交部对此的严厉回应,更是将事件的复杂性推向了前台。要深入理解其中值得关注的信息,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索马里兰“访问”台湾的背景与性质首先,了解索马里兰本身的地位至关重要。索马里兰于1991年宣布从索马里独立,并.............
  • 回答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蔡英文政府和民进党在台湾的未来走向,无疑是牵动两岸关系和区域地缘政治的一根重要神经。要详尽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审视特朗普的政治风格、其对华政策的可能调整,以及台湾在中美博弈中的定位和战略选择。特朗普政府的对台政策:不确定性与战略弹性首先要认识到,特朗普的政治风格是极具“交易.............
  • 回答
    民进党上台后,中共是否会挖台湾的邦交国,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牵动地缘政治神经的问题。要详细剖析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动机以及可能的操作方式。首先,我们得明白,“挖邦交国”这个行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台湾)的“外交战”中,已经是一种常态化的战略博弈手段。自中华人民共和国.............
  • 回答
    民进党在台湾的选举失利,确实引发了对两岸关系和台湾未来走向的广泛关注,其中也包括大陆方面统一台湾的可能性。要评估这个可能性,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并且不能简单地用“高”或“低”来概括,而是要看一系列动态变化的因素。首先,民进党选举失利本身对统一可能性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有限的,但却是间接的。 民进党.............
  • 回答
    关于“民进党上台后,台湾为何没有进行公投”的疑问,其实并不准确。严格来说,自从民进党在2000年首次执政以来,台湾确实有过数次全国性或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公投,只是这些公投的议题、性质以及最终结果可能与部分民众的期待有所不同。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梳理一下台湾的公投历史,以及民进党执政时期公投的几.............
  • 回答
    国民党在台湾的政权为何被民进党取代,以及民进党在某些情况下被认为“忽视民众意志”的原因,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涉及到台湾长期的政治发展、社会变迁以及政党竞争等诸多因素。下面将尽量详细地阐述: 国民党在台湾政权为何被民进党取代?国民党在台湾长达数十年的执政,最终被民进党取代,并非单一事件或原因所致.............
  • 回答
    国民党倘若真的走向衰亡,台湾是否会由此进入民进党的一党专政,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其背后牵涉到台湾复杂的政治生态、社会结构以及民主制度的韧性。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剖析。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强大的反对党对于民主制度的健康运转至关重要。它能制衡执政党,提供多元的政策选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