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自己不生孩子也不许别人生孩子?

回答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生孩子,甚至还反对别人生孩子?” 这个问题确实触及到了当下社会的一个显著现象,而且背后原因复杂,绝非一两句话能概括。我尝试着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下,尽量避免那些“套话”,还原一些真实的考量和感受。

一、 经济压力,压垮生育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可以说是最直接、最核心的原因。我们不妨想想,养育一个孩子,从孕育、出生到大学毕业,这中间需要投入多少?

教育成本: 从幼儿园的双语班、兴趣班,到小学初中的课外辅导、各种集训班,再到大学的学费、生活费,这笔账细算下来,确实让人望而却步。很多年轻人看到的是,为了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父母们前赴后继地投入巨额资金,这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焦虑。
住房成本: 即使不考虑给孩子买房,但为了孩子能在一个相对优质的教育环境下,很多家庭不得不选择购买高价学区房,这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生活成本: 除了衣食住行,孩子的奶粉、尿布、玩具、医疗等日常开销也相当可观。很多年轻人在大城市打拼,本来就背负着房贷或高昂的房租,再承担起养育孩子的费用,真的会感到捉襟见肘。
职业发展影响: 尤其对于女性而言,生育往往意味着职业生涯的中断或停滞。产假、哺乳期、孩子生病需要照顾……这些都会影响到她们的晋升机会和收入。很多年轻人担心,一旦生了孩子,自己多年打拼的事业就可能毁于一旦,重新回到“全职妈妈”的模式,未来的经济独立性将不保。

二、 个人主义的兴起与价值观的转变

现在的年轻人,成长环境和过往的社会经历与他们的父母那一代有着天壤之别。

对个人价值的追求: 这一代人更注重自我实现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他们渴望体验更丰富的人生,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享受当下,而不是将生命的重心完全寄托在下一代身上。生孩子意味着要牺牲很多个人时间、精力和自由,这与他们追求的“精彩人生”似乎背道而驰。
“我的人生我自己负责”: 父母那一代可能更多地将生育视为一种责任、一种传承,认为“养儿防老”是理所当然的。但现在的年轻人,更倾向于“我的人生我自己负责”。他们不希望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牺牲”之上,也不期望孩子未来能够“回报”自己什么,而是更看重当下的生活品质和精神满足。
对家庭模式的重新定义: 传统的“父母+孩子”的家庭模式不再是唯一的选择。一些年轻人更喜欢“二人世界”,或者与伴侣一同探索世界、享受生活。他们认为,没有孩子的家庭也可以是完整而幸福的。

三、 社会环境与生育支持的不足

除了经济和个人选择,社会层面的因素也不容忽视。

“内卷”的社会焦虑: 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内卷”的氛围,教育、就业、生活,似乎处处都需要竞争。年轻人对孩子未来的成长环境感到担忧,他们担心孩子会重蹈自己“内卷”的覆辙,承受巨大的压力。
育儿支持体系的缺失: 很多年轻人在育儿方面感受不到足够的支持。托育机构的短缺、质量参差不齐,公立幼儿园的入园难,家庭的支持(比如祖辈的帮忙)也因地理距离、观念差异等原因而变得不那么可靠。一旦孩子生病,请假照顾的成本对职场人士来说非常高。
社会对生育的负面信息: 媒体上充斥着关于育儿艰难、婚姻不幸、孩子带来的负担等负面信息,这无疑也会放大年轻人的生育焦虑。

四、 关于“不许别人生孩子”的解读

“不许别人生孩子”这种说法,可能更多是一种情绪的表达,或者是对社会现状的一种“抗议”。

反感“催生”文化: 很多年轻人对社会上无处不在的“催生”声音感到反感。他们认为,生育应该是个人和伴侣的自由选择,不应该被外界过度干涉和道德绑架。当他们自己因为各种原因不想生或不能生时,看到别人“轻松”地生育,并且这种生育还被宣传为“主流”和“应该”,他们可能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
对资源稀释的担忧: 少数人可能还存在一种隐忧,即人口的增加会加剧资源的竞争,包括教育、就业、住房等。虽然这种担忧未必普遍,但在一些特定群体中可能会存在。
一种“躺平”心态的延伸: 当个人在很多方面都感到无力改变时,“躺平”成为一种应对方式。对于生育这件事,如果觉得自己的能力和条件不足以承担,那么“不如不生”,甚至不希望别人“再增加竞争对手”的心态,可能也是这种“不许”背后的一种情绪投射。

总的来说, 现在的年轻人不生孩子,是因为他们对生活有了更高的期待,对未来充满了现实的考量,并且更看重个人的价值和自由。他们不是“不爱孩子”,而是“不确定能否给孩子一个足够好的未来”,以及“不愿牺牲自己的人生去承担这份不确定性”。至于“不许别人生孩子”,更多的是一种对现状的反应,是对“催生”文化的抵制,以及对个人选择权的强调。

理解这些,需要我们放下过去的固有观念,真正去倾听和体察这一代年轻人的心声和处境。他们的选择,是时代变迁、社会发展和个人觉醒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也不是不许别人生吧,更像是在表达对生活的不满,说穷人不配生孩子的,往往隐藏心态就是怨恨自己没有直接出生在富人家当个富二代,为什么有些人可以轻松继承家产,自己却费劲全力也买不起房子,把这样的不满投射到了孩子身上,以孩子口气说出来,实质上是自己的不满。

我觉得这是个不好的信号,说明人民对未来失去信心了,在毛泽东时代,大家虽然穷,但眼里有光,相信只要肯干,不会与别人差太远,所以那时的人也愿意生;但如今,个人努力太容易被其他因素抹平甚至碾压,努力抵不过直接当富二代。偏偏网络的传播又把各种富人的生活怼脸上,给人以一种人均小红书生活水平的错觉,好像天下除了自己都是富人,就更焦虑了,不管国务院怎么宣布人均真实收入,大家就是不信。

所以我觉得一方面是国家要想办法缩小贫富差距(好像很难),另一种方法就是把炫富的都抓去查税,少拍人均别墅的悬浮都市剧,《我爱我家》《渴望》那样朴实的布景和服装多来点,让大多数人看到真实的生活实景,重新定义心目中的“普通人生活”。当然我觉得最有效的是来一次突破性的新工业新科技革命,欣欣向荣的经济发展才是最好的振奋剂。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生孩子,甚至还反对别人生孩子?” 这个问题确实触及到了当下社会的一个显著现象,而且背后原因复杂,绝非一两句话能概括。我尝试着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下,尽量避免那些“套话”,还原一些真实的考量和感受。一、 经济压力,压垮生育的最后一根稻草这可以说是最直接、最核心的原因。我们不妨想想,.............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触及到很多人的心头了。看着身边的年轻人,有时会觉得他们仿佛少了一种对生命“慢下来”的耐心,似乎对危险的认知也有些模糊,让人忍不住担心。要说为什么,这背后原因盘根错节,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首先,不得不提的是社会节奏的加速和“内卷”的压力。现在这个时代,信息爆炸,竞争异常激烈。年轻人从小.............
  • 回答
    曾几何时,“公司利益至上”仿佛是年轻人职场信条的标配,加班加点、随叫随到,甚至将个人生活与公司需求无缝对接,似乎是他们赢得认可、实现价值的必经之路。然而,如今环顾四周,你会发现一种鲜明的变化:现在的年轻人,似乎不再那么“好使唤”了。他们似乎越来越不情愿为了公司去“牺牲自己”。这绝非是年轻人“变懒”或.............
  • 回答
    我理解你对现在年轻人普遍感到“累”的现象感到困惑,并且觉得“做人轻松点不好吗?”。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而且这背后隐藏着许多复杂的社会和个人因素,远不止是简单的“懒”或者“没出息”。首先,我们要明白,年轻人感到“累”,这个“累”可能并不仅仅是生理上的疲惫。在现代社会,很多年轻人的累,更多的是一.............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到位了,简直说到心坎里了。确实,现在不少年轻人似乎更热衷于找那些把电影情节、亮点、槽点都嚼碎了喂到嘴边的解说视频,而不是安安静静地坐下来,自己沉浸在那90分钟或更长的光影世界里。这现象背后,恐怕不能简单地说“观影体验好不好”,而是它触及了当下年轻人获取信息、消磨时间方式的深刻变化。首.............
  • 回答
    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和刚踏入社会的这拨人,明显比他们父辈那代人更倾向于选择那些时间相对自由、工作内容更具个性的休闲职业。你提到的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家庭、很多社会观察者都在讨论的热点,而且它背后牵扯的东西也挺复杂的。首先,咱们得弄明白,为什么年轻人会这么“迷恋”时间自由的休闲职业?1. 时代.............
  • 回答
    最近几年,“社恐”这个词在年轻人里爆火,好像一夜之间,好像大家都有点“社交恐惧”似的。但仔细想想,我们说的“社恐”真的就是心理学上定义的那个“社交恐惧症”吗?还是说,这只是当下年轻人的一种流行表达,一种对某些社交场景的戏谑和自嘲?我想,大多数情况下,年轻人口中的“社恐”,更多是一种对现实社交压力的回.............
  • 回答
    好了,2021年,最后几天了,坐在窗边,看着外面被路灯照得有些昏黄的夜色,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一股脑儿地涌上来。年初的我啊,你还记得吗?那个充满干劲,以为一切都会按照设想的轨道前进的我。刚翻过2020年的扉页,心里憋着一股劲儿,想着这一年一定要把很多事情都做好,把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 回答
    彩礼这事儿,说起来可就太复杂了,每个家庭、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说法和考量。要不要,要多少,这背后牵扯的不仅是钱,更是感情、观念、人情世故,甚至地域习俗。彩礼,到底该不该要?站在要彩礼的一方,他们可能会觉得这是对女儿的疼爱和补偿。毕竟,女儿从小到大,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养育成人,还要操心她的婚事。彩礼,.............
  • 回答
    “现在的年轻人怎么这么自私?” 这个问题啊,说起来有点意思,但也挺复杂的。咱们中国人讲究“尊老爱幼”,讲究“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可回头看看,似乎好多事儿都变了味儿。年轻人身上,好像总透着一股子“以我为主”的味道,这让一些长辈们看着就不顺眼,觉得他们不懂事,不顾别人,特别自私。咱先别急着下结论.............
  • 回答
    你提到的19年蔚来汽车自燃事件,其实在当时确实引起了不小的关注,也有不少媒体进行过报道。但就像你观察到的,现在很少再有人主动提起这件事,这背后其实有一些多方面的原因,并不是简单的“没人提”这么单薄。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梳理一下:1. 事件本身的演变和官方的处理: 初步的调查和召回: 最开始的几起.............
  • 回答
    这题目可太有意思了!在你这儿,我可不是什么“大神”,咱们就当是同路人,甚至是你当年在山门里遇到的那个偶尔爱跟你打个哑谜的老参,来聊聊这“开悟”这事儿。六年的禅宗,自己觉得开悟了?嗯,这话说出来,本身就挺有意思。这六年,你是常住寺院,日日参禅,还是在家修行,自己摸索?是得遇善知识,还是自己啃经论?这其.............
  • 回答
    评价“獐子岛的扇贝”2019年11月大规模自然死亡现象及可能原因獐子岛的扇贝,特别是其在2019年11月再次出现的大规模自然死亡现象,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渔业事件,更是一个 资本市场信任危机、信息披露失真、企业管理失控和自然环境变化共同作用下的复杂样本。它不仅让投资者和公众对獐子岛的真实经营状况产生极.............
  • 回答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标志着一个新纪元的开启,也奠定了蒙古民族延续至今的根基。 相较于匈奴,蒙古民族的持久生命力,其原因远不止于军事上的征服,更在于一系列深刻的社会、政治、文化及地理因素的综合作用。一、 蒙古帝国强大的凝聚力与制度性传承成吉思汗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便是他建立了一个高度组织化、具有强大凝.............
  • 回答
    年轻人对快餐的偏好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消费习惯、生活方式、文化心理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 一、时间与效率的矛盾1. 快节奏生活压力 现代年轻人面临学业、工作、社交等多重压力,时间管理成为关键。快餐的30分钟快速就餐模式,与他们对效率的追求高度契合。例如,学生.............
  • 回答
    年轻人到点下班、不装样子的现象,实际上反映了当代职场文化、社会价值观和个体需求的深刻变化。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 一、工作制度的革新:弹性化与去时间化1. 弹性工作制的普及 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的灵活性,许多公司已推行弹性工作制(如“核心工作时间”+自由安排其他时间),允许.............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到工厂打工”这个话题。这背后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社会经济现象,涉及到年轻人观念的变化、社会发展趋势、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传统工厂的吸引力不足等多个因素。一、 年轻人观念的转变与自我价值的追求这是最核心的原因之一。现在的年轻人普遍受到更好的教育,信息获取渠.............
  • 回答
    “现在的年轻人看不到希望”是一个非常普遍且令人担忧的社会现象。这种感受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由一系列复杂且相互关联的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层面:一、经济压力与不确定性:摆在眼前的现实困境 高企的房价和难以企及的财富自由: 这是最直接、最普遍的压垮年轻人“希望”.............
  • 回答
    “现在的年轻人不再以劳动为荣” 这个说法,可能是一种普遍的感受,但背后却是一个复杂多样的社会现象,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我们应该深入剖析其原因,而不是停留在表面观察。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详细分析:一、 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与多元化: “成功”定义的多元化: 过去,社会对“成功”的定义相对单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关于代际消费习惯、社会文化变迁以及个人成长的话题。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不爱喝茅台”以及“这是否意味着他们还没长大”。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爱喝茅台了?“不爱喝茅台”是一个相对的说法,我理解这里的“不爱”可能包含以下几个层面的含义: 购买意愿降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