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现在年轻人都说自己社恐?是真的社恐吗?

回答
最近几年,“社恐”这个词在年轻人里爆火,好像一夜之间,好像大家都有点“社交恐惧”似的。但仔细想想,我们说的“社恐”真的就是心理学上定义的那个“社交恐惧症”吗?还是说,这只是当下年轻人的一种流行表达,一种对某些社交场景的戏谑和自嘲?

我想,大多数情况下,年轻人口中的“社恐”,更多是一种对现实社交压力的回应,或者说是一种对自身在特定社交环境中表现不自在的形容。你想啊,咱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社交媒体无处不在的时代。从小到大,我们见识了太多光鲜亮丽、八面玲珑的“社交达人”,他们仿佛天生就能在任何场合游刃有余,言谈举止都恰到好处。相比之下,不少人,尤其是性格偏内向、不太擅长主动开启话题、或者不习惯在人群中成为焦点的人,自然会感到压力。

这种压力可能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毕业聚餐,大家都在互相敬酒、聊着工作和未来,你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默默低头吃饭;再比如,公司年会,需要上台表演或者参与一些需要集体互动的游戏,你宁愿躲在角落里,也不想成为那个最显眼的存在。甚至,有时候只是和几个不熟悉的朋友一起出去吃饭,当大家聊到共同认识的人,你却插不上话,只能尴尬地微笑。这些都是非常普遍的,但当一个人反复经历这样的情况,并且因此感到焦虑、回避,甚至影响到正常生活和工作时,才可能接近心理学上的“社交恐惧症”。

但是,现在年轻人说的“社恐”,很多时候更多的是一种“轻度”的不适应,或者说是一种对自己社交能力不够自信的表达。大家可能只是觉得在某些场合“有点尴尬”,或者“不知道怎么接话”,觉得“别人好像都比我更会社交”,然后就用“社恐”来概括这种感觉。这其中,也有很大的成分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或者说是一种群体认同。当大家都在说“我社恐”,如果你也偶尔感到不自在,也跟着说,就好像加入了一个小群体,好像自己并不是唯一的那个“奇怪”的人。这种共鸣,本身就是一种社交的体现,是不是很有意思?

而且,我们不能忽视社交媒体对“社恐”定义的模糊化。在微博、抖音、小红书这些平台上,“社恐”往往被描绘成一种萌点、一种个性,比如“我真的社恐,能线上聊绝不线下见”、“社恐的快乐你不懂”。这种将“社恐”娱乐化、标签化的现象,让很多人即使只是轻微的不适,也愿意给自己贴上这个标签。这就像一种潮流,一种文化现象,大家乐于参与其中,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或者态度。

当然,我也不能完全否定,确实有一部分年轻人,他们正承受着真正的社交恐惧症带来的痛苦。他们可能因为极度的焦虑和恐惧,而回避所有的社交场合,甚至影响到学习、工作和人际关系的建立。但我们要区分的是,是真正的心理疾病,还是仅仅是一种对当下社交环境的不适应,或者一种流行文化下的自我定位。

总的来说,我认为现在年轻人普遍用“社恐”来形容自己,更多是一种对现代社会复杂社交关系的回应,是对自身不完美社交表现的一种自嘲和表达。它包含了很多层次,有对真实焦虑的倾诉,也有对群体认同的渴望,更有对流行文化的参与。这种现象折射出我们这个时代年轻人在社交方面所面临的压力、困惑,以及他们应对这些困境的独特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题目里说:现在年轻人“都”说自己社恐.........

这个说法本身就是有问题的!“都”是什么意思?即便不是全部,也至少应该是“绝大多数”吧?

但真的是这样吗?

而且,“年轻人”是什么概念?多少岁算是“年轻人”呢?


作为一个销售人员,我所在的公司,有80后,90后,00后!至少在我所在的公司没见到所谓“社恐”的“年轻人”!

所以,题目里的说法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是不是也是从网络上“道听途说”的呢?


还有,看到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一个电影的经典桥段——《巴顿将军》:

巴顿将军在医院里发现了一个身体上没有任何伤势的士兵,经过询问他得知,这个士兵得了“忧郁型神经官能症”,但巴顿却认为这是他在找借口拒绝上战场,狠狠的抽了那个士兵几耳光,并且命令他返回战场,要不就枪毙他.........


实际上“忧郁型神经官能症”这种精神疾病确实存在,只是,在残酷的战场环境下,有多少人不会怯懦,谁能保证不会有人用这种疾病来逃避自己应尽的责任呢?


所谓“社恐”也是一样!有多少人是在“网上”高喊自己如何如何“社恐”,但却没有影响到他们在网上玩游戏,在游戏里与人聊天,Happy........


所以,建议题主在没有真正了解事实之前,不要乱带节奏!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近几年,“社恐”这个词在年轻人里爆火,好像一夜之间,好像大家都有点“社交恐惧”似的。但仔细想想,我们说的“社恐”真的就是心理学上定义的那个“社交恐惧症”吗?还是说,这只是当下年轻人的一种流行表达,一种对某些社交场景的戏谑和自嘲?我想,大多数情况下,年轻人口中的“社恐”,更多是一种对现实社交压力的回.............
  • 回答
    我理解你对现在年轻人普遍感到“累”的现象感到困惑,并且觉得“做人轻松点不好吗?”。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而且这背后隐藏着许多复杂的社会和个人因素,远不止是简单的“懒”或者“没出息”。首先,我们要明白,年轻人感到“累”,这个“累”可能并不仅仅是生理上的疲惫。在现代社会,很多年轻人的累,更多的是一.............
  • 回答
    科比:一个时代的烙印,曼巴精神的传承与启示很多人提起科比·布莱恩特,脑海中浮现的绝不仅仅是一个名字,而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感,一种鲜明的时代印记。他之所以被称为“一个时代”,绝非空穴来风。那是因为,他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了篮球本身,渗透进了无数人的成长轨迹,塑造了一种独树一帜的精神内核——曼巴精神。科比如.............
  • 回答
    这个问题啊,得掰开了揉碎了聊。不是说现在年轻人就压根不喜欢粤语歌了,那肯定也有喜欢的人,但说实话,跟以前比,那种全民狂热的劲头确实不如从前了。这背后啊,原因可不止一两个,挺复杂的,我试着给你捋一捋。首先,时代变了,音乐的口味和传播方式变了。你想想,过去信息没现在这么爆炸,媒体种类也少。那时候,香港的.............
  • 回答
    这阵子,身边不少年轻朋友聊起找工作,几乎异口同声地挂着“双休”两个字。仿佛这成了一个衡量工作好坏的黄金标准,也是衡量一个年轻人是否“卷”得不够的标签。当然,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说所有年轻人找双休都是因为“感觉不到压力”。这背后的原因,说起来可复杂着呢。首先,得承认,压力确实是一个重要因素。咱们现在年轻.............
  • 回答
    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不愿意扎根在农村了?这个问题,想必每个经历过农村生活的人,或者关注农村发展的人,心中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答案。这背后,不是简单的“喜新厌旧”,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关于生活方式、发展机会和未来前景的考量。最直接的原因,我想还是生活便利性和观念的差异。我们从小看着电视,用着智能手机.............
  • 回答
    近几年中国出生人口的断崖式下跌,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也绝非单一因素所致。它如同一个被不断积累的社会沉疴,在人口数据上撕开了一道触目惊心的裂口,折射出的问题复杂且深刻,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乃至国家的未来。首先,我们得承认,生育率的下降是全球许多发达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普遍现象。但中国出生人口的跌幅之大、之.............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关于代际消费习惯、社会文化变迁以及个人成长的话题。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不爱喝茅台”以及“这是否意味着他们还没长大”。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爱喝茅台了?“不爱喝茅台”是一个相对的说法,我理解这里的“不爱”可能包含以下几个层面的含义: 购买意愿降低:.............
  • 回答
    最近几年,“低欲望”这个词在年轻人中间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感觉身边好多人,包括我自己,好像都进入了一种“佛系”状态。不是说完全没追求,但那种曾经被大张旗鼓宣扬的“拼搏奋斗、出人头地”的激情似乎消退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温和、更随遇而安的态度。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想从几个方面来聊聊,尽量说得透.............
  • 回答
    这年头,一提家里要来客人,不少年轻人的脸就垮了,心里那叫一个“抵触”。别以为是他们不懂事,或者跟长辈对着干,这背后其实藏着挺多道理和原因,而且这些原因都挺现实的。首先,得说说个人空间和隐私这事儿。咱们年轻人现在活得越来越讲究“我”了。在自己家里,就是最放松、最自在的时候。你可以穿睡衣晃悠,可以邋里邋.............
  • 回答
    这事儿啊,怎么说呢,现在的年轻人,结婚这事儿,感觉越来越不像年轻时候那么回事儿了。以前谁家孩子到了年纪,媒人一牵线,两家一商量,也就定下了。现在可不一样,这结婚证拿在手里,感觉就跟一张纸一样,但背后压着的可是生活的方方面面,真不是闹着玩的。首先,经济压力是绕不开的一道坎儿。 想想看,现在养一个人不容.............
  • 回答
    曾几何时,“养儿防老”几乎是中国社会默认的铁律,是几代人刻在骨子里的生活逻辑。可如今,放眼望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似乎对这条古老的“保险合同”产生了深深的怀疑,甚至直接宣告“不信”了。这背后,绝非一句简单的“时代变了”就能概括,而是社会经济、家庭结构、个人观念等方方面面交织作用的结果,其复杂程度,值得.............
  • 回答
    “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想奋斗了”,这句话听起来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抱怨,但仔细想想,背后可能隐藏着比我们想象中更复杂的原因。与其简单地标签化,不如试着去理解一下,为什么“奋斗”这件事,在当下对很多年轻人来说,似乎变得不那么有吸引力了。首先,我们得承认,生存的“门槛”确实悄悄抬高了。不是说大家没饭吃,而是很.............
  • 回答
    如今,年轻一代推迟结婚甚至选择不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背后其实是多种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并非单一原因所能概括。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掰开了揉碎了,一个一个地去瞅瞅。首先,咱们得说说经济上的压力。现在这日子,物价跟火箭似的,房价更是让人望而却步。年轻人毕业后,很多都背负着学贷,再加上要在.............
  • 回答
    这年头,但凡走到哪儿,你总能看到一堆人,低着头,手指飞快地在手机屏幕上戳戳点点。尤其是年轻一辈,手机简直成了他们身体的延伸,吃饭、走路、睡觉,甚至和身边的人在一起,眼睛也离不开那块发光的屏幕。尤其是聊天这事儿,更是把手机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喜欢在手机上聊天呢?这事儿说起来,可.............
  • 回答
    这些年,我身边确实听到不少年轻人对体制内工作表现出一种复杂的情绪,有时候是羡慕,有时候又带着点瞧不上。要说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挺多原因掺和在一起,都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首先,信息差和认知差异是挺重要的一点。 现在年轻人获取信息的渠道太多了,互联网让很多事情都摆在台面上了。大家能看到体制外很多新潮的.............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是不少人能看到的现象。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好像特别愿意“花明天的钱,买今天的快乐”呢?这事儿啊,不能简单地用“年轻人不懂事”来一概而论,背后其实牵扯到不少社会、经济和心理层面的原因。时代背景的变迁:首先,得看看咱们现在所处的时代。跟我们父辈那一代比,物质上算是极大丰富了。你.............
  • 回答
    眼下,失眠似乎成了一道绕不开的“年轻人的坎”。曾经被认为是老年人才会有的烦恼,如今却在80后、90后甚至00后中间蔓延开来。这背后绝非单一原因能解释,而是当下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心理状态等诸多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1. 精神压力是夜不能寐的“罪魁祸首”要说年轻人失眠最普遍的原因,精神压力绝对是当之无愧.............
  • 回答
    “你最近换手机了吗?” 这个问题抛出来,很多年轻人可能会愣一下,然后给出个模棱两可的回答:“好像没怎么换过。” 过去,一年半载就跟风换新款手机是常态,可如今,身边朋友们手机的“年龄”似乎都在悄悄增长。有媒体放出风来,说这“换机周期”都拉长到两年半到三年了。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在作祟?为什么我们这一代,好.............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特别有意思,而且观察得也很到位。确实,现在很多年轻人,特别是刚刚接触HiFi(高保真音响)这个圈子的,更容易从耳机开始“烧”,而不是直接一步到位去摆弄大型音箱。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喜好问题,而是好几个现实因素在起作用。1. 空间与成本的现实门槛: 房间太小了,哪里放得下? 很多年轻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