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哈里王子夫妇宣布请辞王室一线成员身份?

回答
哈里王子夫妇(哈里王子和梅根·马克尔)于2020年1月宣布辞去王室高级成员身份,这一决定在英国乃至全球都引发了巨大的讨论和关注。要深入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他们的动机、王室的反应、公众舆论、以及这对夫妇未来的发展方向等。

一、 辞职的背景和主要原因(哈里夫妇的视角):

1. 追求更独立的生活和财务自由: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常被提及的原因。作为王室一线成员,他们的生活受到严格的监督和限制,个人隐私极少。他们希望能够拥有更多自主权,能够通过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来获得经济上的独立,而不是依赖纳税人的钱(Sovereign Grant)。

2. 媒体的过度关注和负面报道: 尤其梅根,自嫁入王室以来,她就饱受英国媒体的严苛审视和大量负面报道。这些报道不仅涉及她的个人生活、出身、家庭,甚至对她的性格和行为方式进行揣测和批评。哈里王子对此感到非常不满,他认为媒体对梅根的态度带有种族歧视的色彩,并且正在重演他母亲戴安娜王妃当年遭受的媒体围追堵截的悲剧。他认为王室在保护家人方面做得不够。

3. 保护个人隐私和心理健康: 媒体的持续骚扰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他们希望为自己和未来的孩子(当时阿奇还小)创造一个更健康、更少压力的成长环境,保护他们的隐私不受侵犯。

4. 希望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发挥作用: 哈里夫妇希望能够更自由地在国际舞台上就他们关心的社会议题发声,例如心理健康、环保、慈善事业等,而无需顾虑王室的传统束缚和政治敏感性。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平台,在非洲等地区开展更多有意义的工作。

5. 家庭内部的压力与分歧: 虽然哈里夫妇没有公开详细说明,但外界普遍猜测,他们在王室内部也感受到一定的压力,并且在某些方面与王室体制存在分歧。一些评论认为,梅根作为一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职业女性,其价值观和对王室的期待可能与传统的王室成员有所不同。

二、 王室的反应和处理方式:

1. 初期的震惊与不解: 这一决定无疑让伊丽莎白女王和英国王室感到意外和失望。王室是一个高度重视传统和责任的机构,突然面临两位重要成员的“脱离”,对其声誉和未来运作都产生了影响。

2. 协商与“梅开二度协议”(Sandringham Summit): 在宣布辞职后,哈里王子与女王、查尔斯王子(当时的威尔士亲王)以及威廉王子(当时的剑桥公爵)在桑德灵厄姆庄园举行了一场重要的家庭会议。这次会议旨在就他们的未来身份、财务安排以及承担的职责等问题达成一致。会议结束后,女王发布了一份声明,表示理解他们的决定,并同意了一项“过渡期”安排,允许他们在保留部分头衔和职责的同时,逐步实现独立。

3. “脱离”后的具体安排:
财务: 他们不再接受公共资金(Sovereign Grant)的支持,并将偿还用于翻修温莎家园的公共资金。他们将通过自己的商业活动和私人投资来维持生计。
职责: 他们不再以王室成员的身份履行官方职责,不再代表女王出席公开活动。他们将放弃一些荣誉军衔和王室赞助人身份,但会保留一些私人联系。
头衔: 他们保留了王子和公爵夫人的头衔,但不再使用“殿下”(His/Her Royal Highness)的敬称。这象征着他们与王室的疏远。

4. 王室对媒体的处理态度变化: 在哈里夫妇辞职后,王室在与媒体打交道的方式上似乎也做出了一些调整,更加谨慎地对待信息发布,并试图在透明度和保护隐私之间找到平衡。

三、 公众舆论的分歧与影响:

1. 支持者(主要集中在哈里夫妇的支持者群体和部分海外观众):
认为他们为追求个人幸福和自由而努力,打破了僵化的王室传统。
赞赏他们对媒体侵扰的抗争,认为他们有权保护自己和家人。
支持他们希望在更广泛的领域做出贡献的愿望。
认为这是时代发展和个人选择的体现。

2. 批评者(主要集中在英国本土的一些王室支持者和保守派):
认为他们背弃了王室的责任和义务,辜负了女王和民众的期望。
指责他们“贪婪”,既想享受特权又不愿承担义务。
认为他们的行为损害了王室的形象和团结。
批评他们对媒体的指责带有表演成分,未能展现出足够的成熟和担当。
对他们未来依靠商业化运作赚钱的方式表示担忧,认为这有损王室的尊严。

3. 媒体的角色: 媒体在事件的传播和舆论的形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英国媒体,特别是小报,对事件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并且倾向于放大对哈里夫妇的批评声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公众的分裂。

四、 哈里夫妇辞职后的发展:

自宣布辞职以来,哈里王子和梅根·马克尔积极寻求新的发展道路:

与Netflix、Spotify等公司签订了巨额媒体合作协议, 制作纪录片、播客等内容,展现他们的生活和事业。
出版了梅根的儿童绘本《The Bench》。
哈里王子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Spare》(备用)。
成立了Archewell基金会, 致力于慈善事业和倡导社会议题。
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关注心理健康、退伍军人支持、女性赋权等领域。

五、 事件的深层意义和反思:

王室制度的现代化挑战: 哈里夫妇的辞职是现代社会个人价值观与传统制度冲突的典型案例。它迫使人们思考,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君主制机构如何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保持其相关性和吸引力,如何平衡传统与创新,如何适应新生代成员的需求。
个人自由与公共责任的权衡: 这次事件引发了关于个人自由与公共责任之间界限的深刻讨论。当个人追求与公共身份产生冲突时,应该如何取舍?
媒体伦理与隐私保护: 媒体在报道名人事件中的角色及其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如何在满足公众知情权和保护个人隐私之间取得平衡,是媒体和整个社会都面临的挑战。
多元化在王室中的体现: 梅根作为一位非白人、美国籍的女性,她的加入本身就为王室带来了多元化的元素。她在王室的经历以及最终的选择,也折射出文化差异和融入问题可能带来的挑战。

总结来看, 哈里王子夫妇辞去王室一线成员身份是一个复杂且具有多重影响的事件。它既是这对夫妇个人选择的结果,也是对现代社会个人主义兴起、媒体力量强大、以及传统机构面临变革挑战的集中体现。这次辞职不仅改变了他们自己的生活轨迹,也对英国王室的未来发展以及公众对君主制的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如何评价他们的决定,这都是一次关于个人自由、家庭责任、媒体伦理和社会变迁的深刻讨论的催化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通知其实是对王室的威胁。

逼迫女王及亲王与他们谈判。

两个原因。

其一,梅根是美国人,导致英国王室可以被美国税务局查税。之前王室对此很愤怒,关系比较紧张……

哈里王子继承自戴安娜王妃的遗产也要向美国纳税,而且按法律规定五年内退出不了,美国是全球征税,退出国籍后还有追溯期一样要交

而且俩人孩子16岁前也得向美国交税。

其二,

梅根生活奢侈、饱受诟病,估计王室里有人肯定是不满的,尝试干预过。他们声明里面强调说财务要独立的,验证了很可能和王室因为税务等财务支出相关的问题发生了不愉快。梅根不满于受到责备,借这机会以理由摆脱王室义务,顺便将了王室一军。

哈里挺傻的,这种事情都由梅根出来发言。他自己不会说话么?隐在后面。梅根变成了他的代理人,一定程度上,他像个人质而己。王室身份和义务被拿来当筹码。

梅根赌的就是王室丢不起这脸面、

就算他们不履行义务,如果真潦倒了伤的还是王室的声誉。

这则没有和女王及亲王商议就发出来的通告,是付价还价的威胁。

1 王室如果让他们留下,以后就不能再干涉她花钱和再抱怨她带来的税务麻烦;

2 王室如果同意他们退出高级王室身份,但保有称号、王室房产、及亲王的资助,那等于她摆脱了义务、而权利一个沒少。


梅根发的声明表面上谦卑、说以后还会配合女王出席王室活动,而真正的台词是在要求保留王室身份和影响力。怕被剥夺掉还特意在声明里说出来強调,这样女王和其他人反而不好不让她参加了。

之前从沒注意过她,但看了这则声明,任何聪明人都不会喜欢她。 彻底的损人以利己的行事风格,完全没有顾及到别人。

梅根给王室的这2个选项,无论哪个对她都有利, 而对英国及王室有长远的损害。唯一破解的方法就是不在她给的选项里选:

彻底取消掉哈里王子和她的所有王室身份,并不再使用王室财产资助他们。

这件事里,哈里就是个人质。


奥巴马的老婆是这场婚姻的介绍人,哈里和梅根有点类似于相亲认识。感觉英国王室被人摆了一道、娶了梅根是引狼入室了 =。= ~


看完今天这个王室八卦,突然感觉作为一个普通人还是有点心得的:

1对有祖产的人来说,嫁娶美国人之前要考虑到美国的税收政策,也不要加入美国国籍,(因为按照美国那种全球到处追着要钱的征税政策,哪怕选择放弃美国国籍,还有追溯期一样要交税;而且美国还有一种放弃国籍的资本利得税,是根据资产按比例交的);

2 子孙的教育一定要教育好。找对象是第二次投胎,哪怕是王子找的对象不好也一样的危害整个家族。哈里这个婚姻为葬送温莎王朝加了块砖。女王死后,余下的成员没有足够的品格来维护声誉,澳大利亚脱离英联邦的可能性也大大加大了。

3 介绍人介绍的不一定是门当户对的。

——————————-

附录可怕的美国税法:

严格的美国税务规定可能意味着哈里王子的钱也会受到税务人员的威胁。这是因为《美国公民指南》(guidelines notes for US citizens)中写道,“无论你的收入是否在你的账户,你通常都要对你的收入征税。””因此,苏塞克斯公爵的2000万信托基金,设立与金钱,他继承已故的戴安娜王妃和女王的母亲的遗产,梅根身为哈里王子的妻子,所以也要承担被查账号的危险。

这个账户产生的收入每年300000的34岁的王子,他已经支付英国所得税。如果这还不够糟糕,王室助手们最近对《星期日快报》(Sunday Express)表示,税务调查还可能进一步深入到王室内部,并对女王和查尔斯王子(Prince Charles)也产生影响,因为他们都为这对夫妇提供资金。一名助手透露:“我们看到的是皇室从未面临过的财务风险。这是皇室家庭最糟糕的噩梦。

user avatar

只说几点很多中文媒体自都没搞清楚的地方……


1、哈利夫妻想要辞王室“高级身份”senior member 是指什么?

“高级身份”在法律上特指女王的国务顾问,即在她无法出席的场合,可以代表她履行公务的人。这个公务不是指出来剪彩看马会,而是指代签相关国务文件及出席枢密院会议。具体指女王的配偶和成年(满21岁)的前四位继承人。

哈利虽然是英国王室第六位的继承人,但由于威廉的儿女们都没有成年,所以他仍在国务顾问之列。 白金汉宫的声明中说哈利夫妻“虽然他们不能再正式代表女王”,也即是侧面证明,已经答应了哈利的这个诉求。

哈利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我并不想做你看守内阁的大臣了“。但辞掉王室的高级身份,并不代表着退出王室,这是两码事——广义上的王室高级人员,指全职从事王室工作者,他们有权利从议会拿到津贴,以及从女王那里获得拨款,视同公务员。

女王的堂弟格罗斯特公爵夫妻,就是典型的例子——格罗斯特公爵本身是乔治五世的孙子,天然的王子。夫妻俩都是王室成员、HRH,公爵,并不因其辞去国务顾问身份而退出王室。

2、是否因为哈利辞去王室”高级身份“,英国皇室就应该剥夺他们夫妻的头衔和爵位?要求他们退还财产?

从法理和情理上都不太能。

首先英国存在着不少不承担王室公务,但享受王室爵位和头衔的人,比如爱德华王子的儿女,伊丽莎白二世王的妹妹玛格丽特公主的儿子林莱子爵一类。

其次英国君主子女和孙子女的头衔(HRH等)和爵位从惯例上是根据其血缘而天生获得的,从法律上是由1917《英王制诰》这样有宪法意义的法律文件规定的。除非女王正式发布《英王制诰》剥夺,那么哈利夫妇的头衔和爵位会一直保持。(例,1937年5月27日,乔治六世颁布英皇制诰,规定温莎公爵之头衔和尊称“仅限其本人享有,其夫人及任何子裔均不得享有、继承对应头衔和尊称”,事实上禁止了温莎公爵夫人使用HRH。注意,这里也仅仅是禁止而不是剥夺,因为公爵夫人从来就没有获得过。如果不是严重刑事犯罪或离婚,现代英国王室几无剥夺一个已经获得HRH称号的可能。同时,温莎公爵夫人因其婚姻关系天然拥有被称为公爵夫人的权利,只是不能被称为HRH-温莎公爵夫人殿下),这和现在英国女王通过白金汉宫发的个人声明是两回事。

问题是女王为什么要剥夺?哈利夫妻一有前例二没犯法啊。论伤害国家,温莎公爵那么伤害了还是HRH,论舆论形象不佳,卡米拉这个通奸转正的仍然是HRH。

 另外,白金汉宫的声明里写明”WILL NOT USE“ 他们的HRH TITLE。人家只是选择不使用,但在法律文件上,他们还是HRH。这些改变并不影响他们的王室成员地位和王位继承权。

 (此点参见康沃尔公爵夫人卡米拉,她只是选择不使用威尔士亲王妃头衔,但在法律上,她就是威尔士亲王妃。说什么查尔斯继位后她只有”伴妃“而当不上王后称号的,多半都是被小报给骗了。

 此点也可以参见爱德华王子在03年选择给自己的女儿不使用HRH公主称号,而直接使用Lady Louise Windsor。爱德华王子的申请和哈利夫妻的申请一样,得到了女王的批准。)

3、是否是英国纳税人的钱在养哈利夫妻?

基本上不是这样……并不是政府拨给王室的钱就是来自于纳税人的钱。

光荣革命对于王室财政的影响可以写好几十篇论文,简单来说就是政府几百年前就跟王室签了合同,规定政府拨给君主的钱是”君主拨款”(Sovereign Grant),而这些钱的来源是英国王室拥有的地产。根据1952年的《王室费用法》,其中不到四分之一拨给君主,其余归国家。女王所占的便宜是这些部分免税而已。这些是以法律形式规定下来的。

英国不是共和制,而是君立立宪制,在”私人财产受法律保护“”尊重协议“这两个大前提下,哈利和梅根用于装修房间的钱即便来自”君主拨款”,也和纳税人的钱没多大关系。王室其余私产,是正常按税务制度纳税的。

哈利夫妻的年收入本身来自于君主拨款(约5%)+母亲戴安娜的遗产信托基金+伊二母亲王太后的遗产信托基金+个人其他财产(总计约三千万英磅)的孳息+老爸查尔斯康沃尔公爵领地的拨款(康沃尔领地属于王储私产)+梅根的收入。

除了那5%是“公产”之外,其他都是私产。而5%的公产,事实上也是“私产”。查尔斯继不继续给钱是一回事。但哈利夫妻本身靠三百万英镑的利息收入也可以生活得不错,更遑论他们还可以自己注册sussexroyal产品做生意。(哈利这行为算不得上石破天惊,查尔斯早就注册了自己庄园名字的品牌 Highgrove Cuvée卖酒,还有DuchyOriginals 公爵原味食品,都有康沃尔公爵纹章)

可以说哈利是二世祖,但人家现在选择退还君主拨款的装修款项,也退出王室高级成员的公务行列,本身这个行为也做到了权利和义务相对等吧。(有些文章狂赞的约克的Beatrice公主姐妹是自己有工作,为王室非全职工作人员,但她们也是从老爸那拿钱啊,靠祖产过活本来就是英国贵族的传统好吧……要不然唐顿里为什么说“你的家具是买的,而我们则靠继承”)至于说保留TITLE,那是基于其血缘,总不能说某人不想年年出席家庭聚会,就要剥夺他已经继承的财产吧?人安德鲁王子搞出性侵丑闻,也只是退出公务,女王也没说要剥夺他的爵位和TITLE以及拨款啊。

TITLE这个东西,更多意义上是女王的私器,不是国家能管得到的公器。女王想怎么用,固然需要考虑到民众的想法,但事实上也可以不听民众的建议。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对于被废除的希腊王室,王室官方文件中仍然称他们王子、殿下,并不需要考虑现在希腊政府。英国民众怎么闹都管不到多大的用,更遑论隔着大洋吃瓜的其他人了。

一件英国王室有诸多先例的事情被炒得这么厉害,估计也是因为现在上网的人多了/社交媒体更爱炒吧。

PS:本人对哈梅两人都没什么好感,也不想展开说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只是基于事情本身讨论。不当之处,还请懂行的人指证。

如果觉得英国王室制度腐朽太烂,可以号召英国人民起来公投推翻它嘛——虽然在现行的英国法律体制下这是不可能的。

但你要说哈梅特别烂,我就太不同意了。他们真没做什么过分的事,因为前头的,更烂。

user avatar

所谓追求自由、独立自主、自食其力、获得隐私都是借口。。我认为哈里王子是要躲事,或者惹事儿了。。黛安娜王妃靠着颜值圈粉无数,但她自己也不干净,脑子更不清醒,所以被灭口了。。哈里王子没那么傻。。


黛安娜跟司机乱搞,还想保留王室身份的前提下(或打着这个旗号)改嫁某哥布林贵族。这种事英国王室绝对不允许。再看哈里家那口子,血统上不溶于王室的。真不愧是一脉相承,都喜欢“串串”。另外,哈里也不是没惹事。


那么他可能惹了什么事呢?

哈里王子站台的慈善机构利用食物诱逼贫穷国家的女童出卖肉体,并有计划的给恋童癖输送幼童以此牟利。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