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在想,当题主爸爸外地出差回来累得要死,坐在饭桌旁盯着题主的脸痛批中国青年时,题主其实可以为他倒杯茶捶捶背做个饭刷个碗展示一下中国青年的风采的……
王尼玛在大事件里的一段话深有同感
(以下出自于暴走大事件)
一直以来啊,总有人批评80后90后如何思想堕落,如何离经叛道,如何的扶不起来。
还有人说他们是道德毁掉的一代人,是“垮掉的一代”。我特别的不理解,自顾自跳广场舞扰民的不是他们,不让座就拳脚相加的也不是他们,碰瓷耍赖的不是他们,炒高房价的不是他们,开黑心食品加工坊的不是他们,建小工厂乱排污的更不是他们。
是谁自己道德缺失,反过来教育下一代人说这就是现实呢?
是谁自己跌倒了,还要反讹把自己扶起来的年轻人,这到底是谁扶不起来?
当然那些值得尊敬的长辈们给八零后九零后树立了榜样,让他们不断的成长,不忘自我反省,于是我们能看到身边大多的80、90后都能够遵守公序良俗,他们会主动的让座,会羞于插队,最坏的行为也就是在电梯里面按亮所有的楼层。
如果要给绝大多数80后90后一个整体的印象,我可以这么说:他们是刚一就业就被延迟退休,他们是干20年都买不起房,结不起婚,却每天努力工作的一代人。
他们是吃着各种黑心食品长大,却每天茁壮成长的一代人,他们是顶着恶劣的就业环境,自然环境,顶着高高的房价,住在北上广出租屋里却没有怨天尤人,每天还在追求自己理想追求自己想要生活的一代人,如果谁硬要说他们是“垮掉的一代人”那么是被现实压垮的。
然而,即使是跪着 前方的路,他们也会一起走完。
以下是我关于为什么现在农村大学生越来越难以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的回答,希望对各位知友也能有所帮助
https://www. zhihu.com/question/2673 41371/answer/328072154
完
2017年12月6日更新,兼回应朋友们关于“中医”的质疑,详见文末处。
2017年12月8日更新,兼回应朋友们关于“分析能力”、“阅读理解”、“算命”的提问和好奇心,详见文末处。
~~~~~~~~~~~~~~~~~~~~~~~~~~~~~~~~~~~~~~~~~~~
题主还是个未成年人吧?首先,我对你和你哥表示同情。
其次,令尊的话,我帮忙翻译一下,你就懂了。
原话:“中国现在的年轻人没吃过苦,我当年16岁就出去打工,你们受这点苦都不算啥”
翻译:
第一,令尊没读过什么书,学历不高;
第二,令尊小时候家境不好;
第三,令尊很小的时候就外出谋生,日子过得很艰辛;
第四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令尊的确吃过不少苦,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并不认同这种苦,他在潜意识里认为,这些所谓的“苦”,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是“难”。
—— 他并不是真的以这段艰难的人生经历为骄傲,而是从心底里感到痛苦、悔恨。或许,他还对自己的父母、也就是你的爷爷奶奶没能更好地照顾他心有不满。忽视、漠视下一代成为了你们家族的“传统”,他曾经是这个传统的受害者;现在,他又在无意之中把这个传统继续向下传递。
原话:“中国都在倒退,中国教育太差了。”
翻译:
第一,你们家的生活一定比原来好;
第二,令尊的生活也一定比原来好;
第三,令尊没有什么主见,人云亦云,很容易被别人带节奏;
第四,令尊在社会底层呆的时间太久了,接触了太多负面的东西;最关键的是,他从少年和青年时代起就过早地暴露于社会,错过了树立积极价值观的最好时期;
第五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令尊在过去二十到三十年、同时也是中国飞速发展的时期内,很不幸地被边缘化了。他虽然在生活上享受到了科技进步、文明发展、社会繁荣的巨大成果,但是在思想和意识上掉队了、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 他感觉被社会主流抛弃了,内心产生了巨大的挫败感。他很痛苦、他需要宣泄这种痛苦,于是不惜以否定整个国家与社会来释放胸中的苦闷。
原话:“你们现在这领导算什么领导,我们当初的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喝多了你都得伺候人家。”
翻译:
第一,令尊很不幸地进入了盛行“丛林法则”的世界,崇拜力量和权威,信奉绝对的等级制;
第二,很明显,令尊在那个世界里并没有能够出人头地;
第三,令尊对这样的人生既不满意、不甘心,却又无可奈何;
第四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可以看出,他对“当初的领导”其实是心怀怨恨的,否则也不会过了这么多年还耿耿于怀、念念不忘。
—— 他既痛恨被领导压迫、同时又渴望像领导一样拥有权力。他过去在工作场合积攒了多年的委屈和怨气,始终没能得到宣泄,他需要找到一个出气口。很不幸,他的子女成为了这个出气口。
原话:“现在你们都懒惰,我们当初打算盘,练字”
翻译:
第一,令尊对能力、对社会的认知,还停留在上个世纪;
第二,令尊对现代科技感到陌生、不适应、甚至是恐惧和反感;
第三,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令尊很可能对中医有近乎盲目的崇拜和笃信;
第四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他最骄傲的时候就是“当初打算盘、练字”的时候。这倒不是说打算盘、练字本身有多大的意义,而是那个时候他有目标、有方向,并且愿意为之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努力。
—— 而在那之后,他很可能就失去了人生的目标,随波逐流、得过且过。人一旦闲下来,就很容易胡思乱想、怀疑自己。他的那句“现在你们都懒惰”,实际上是说给他自己听的,他真正的意思是“当初我多么努力啊”。本质上他不是在指责你和你哥,他其实是在怀旧。因为他非常享受当初有人生目标、努力工作学习、生活过得非常充实的“流金岁月”。
原话:“我这素质当初人人都相中,我把门擦的干干净净的,领导来住我屋我水都烧好...你要没点素质谁看的起你啊”
翻译:
第一,令尊过去的日子的确过得太可怜、也太屈辱了;
第二,令尊过早地离开了学校、没能接受到正规教育,对于平头老百姓而言,这就失去了改变命运最好的机会、也是最大的捷径;
第三,令尊在工作场合也没能交到好运气,他缺少一位可靠的师傅(或者说贵人)指点迷津。其实看得出来,他的骨子里还是有一股子拼劲儿的、手脚又勤快,如果遇到合适的高人点拨,上可以成为领导心腹、借势上位,中可以培养眼界人脉、倒腾买卖,下可以钻研一门技术、勤劳致富。
—— 很可惜,令尊似乎没能遇到这样的贵人。这就造成了他不接地气的浮躁心态,还沾染上了明明不是官、却喜欢摆架子的坏习惯。我敢断言他的社交能力也存在缺陷,不能心平气和地跟别人相处,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的人生道路。
最后,希望你和你哥能够引以为鉴。
至于我的建议,有三点,供你参考:
第一,在生活上多关照一下你父亲、多嘘寒问暖,他很不容易,需要关怀;
第二,在学习、工作、社交方面,他可能无法为你们提供太多的成功经验,所以一方面你和你哥要加强学习、特别是注意跟时代接轨,另一方面尽量避免和父亲产生争论、不要刺激他的痛处;
第三,具体怎么做,我在上边已经提到了。希望你和你哥能够自立自强,今后关心、爱护好你们的下一代,让家族的“传统”在你们这一代终结。
————————————————————————————————————
2017年12月6日更新内容
首先,我写这个回答本来是想对题主的私人困惑有所帮助,没想到有这么多朋友都很关注,答主受宠若惊。看来许多朋友都有类似的遭遇,题主的问题引发了大家的共鸣。总体看来,大家都能就事论事、认真讨论问题,有朋友说“这才是知乎应该有的样子”,答主何德何能、不敢当此谬赞,只希望能以题会友,相互沟通、交流看法,也不枉大伙儿耗费精力于此。
其次,有不少朋友对回答中“令尊很可能对中医有近乎盲目的崇拜和笃信”一句有所疑问,答主在此试做澄清。
其一,我本人对于看病就医的观点是,站在纯粹的诊疗角度,只有患者和医者、医术、医学之分。能诊断、能看病、能治疗、经得起验证的,就是医。我和家人看病也并不排斥中西医、或者其他什么医,毕竟作为患者、作为医疗服务的消费者,“别看广告,看疗效”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不是部分朋友所说的“中医黑”。
其二,然而很遗憾,上边所说只是理想情况。实际上,中医这个本该属于医学领域的“筐”装了太多本不该它承载的“果”,它变成了集医学、文化、思想、甚至ZZ等为一身的杂糅综合体。相信大家能够认同我的这个判断。
其三,基于第二点,许多人,特别是民族主义情绪浓烈、思想偏保守、对现代文明接受程度较低的群体,往往会在对待中医的态度上,表现出超乎寻常、超越了看病程度的热情与喜好。中医这个词本身,成为了他们心目中的某种图腾与象征,扮演了精神信仰的角色。这些群体就是大家平时所说的“中医粉”。
—— 所以,我的本意实际上跟医学没有半点关系,而是结合题主父亲的情况,推断他大概率会从属于上边提到的群体。顺便说一句,我的家族里,也有不少铁杆中医粉。经验告诉我,年纪越大、受教育程度越低、以及不发达地区的人,符合上述情况的几率越高。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关于对这个群体的态度,也就是题主问题中最重要的四个字“如何看待”,我的观点是:努力理解、表达善意、尽量沟通、求同存异。
努力理解,也就是运用我们所学、所见、所闻、所想,换位思考,分析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言语、思想,因为理解是沟通与合作的基石。
表达善意,也就是我们要尽量按捺住内心急于说服、改变、甚至是改造对方的冲动,对于跟我们不同思想、认识、价值观的人,保持风度、并给予应有的尊重。每个人都有拥有独特看法的权利,尊重他们的这项权利,也就是尊重我们自己。
尽量沟通,也就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大家就事论事、开诚布公,只做讨论、不站队、不搞人身攻击,真理越辩越明。
求同存异,也就是宽容、包容。说的拢自然好、谈不到一块儿也没关系,特别是跟家人、跟长辈、跟领导,不必强求所有人都统一认识,人又不是砖头,怎么可能都四四方方的呢?
————————————————————————————————————
2017年12月8日更新内容
首先再次对朋友们的支持和评论表示感谢,包括赞成的、鼓励的、质疑的和反对的声音。每一条评论我都会仔细阅读,所以请大伙儿踊跃留言。
还有不少朋友发来私信,有的是希望结交题主,有的是咨询问题。
关于结交,题主混迹知乎就是为了讨论问题和结交朋友的,所以咱们既然能在这里遇见、就是缘分,欢迎找题主互动。
另一方面,一些老粉丝可能知道,题主开了个同名的微信公众号,也写过一些胡言乱语的东西,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瞅瞅。不过由于个人原因,目前公众号处于停更状态。等有了合适的机会,题主会再次更新的,到时候一定在第一时间通知大家。
至于线下交往,我觉得可能目前还没有特别好的机会,所以咱们就先在线上交流吧。
关于咨询问题,如果是比较私人的,题主会在私信里回复;如果是具有代表性的,题主会在回答里更新,欢迎大家经常回来看看。
废话不多说,接下来回应朋友们提出的问题。先声明一下,我不是算命先生,也不懂算命,不过亲戚里边有对命理、卦象感兴趣的,他们喜欢跟我讲,我似懂非懂、也不会特别排斥,更多的还是当作一种文化传统来听,听个热闹。至于阅读理解,就放到下边一并讲吧。
关于“如何培养分析能力”,鉴于大多数网友都是学生党、新鲜社会人士,我给大伙儿提供几条建议,供参考:
第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绝对不是客套话。根据我自己的经验,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是绝对核心,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你未来的发展基础。这三门课学好了,今后涉及脑力活动的学习和工作,很快就能够上手。
为什么呢?因为语文对应的是我们人类交流的代码,特别是当我们跟交流对象之间有时空的隔阂之时,语言和文字作为信息的重要载体,就显得极为重要。拿知乎来说,绝大部分的交流都是通过文字来进行的。优秀的回答,必定是建立在对问题的准确理解、对提问者心理活动的高度把握基础之上,方可达成。
至于数学,它是为数不多的具有“多次抽象”特点的学科,而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又历来缺乏对数的敏感、对逻辑的培养和锻炼,所以数学能力的高低,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强弱。我打个很粗糙的比方,你的数学越好,你的大脑就越近似于电子计算机。
而为许多知乎大V所提倡的英语,除了能够帮助我们开拓眼界、了解科研的最新动态之外,我认为,对于普通人而言,英语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起到提升一个人思维的“兼容性”和“平衡性”的作用,而这两点对于分析能力也非常关键。
所谓“兼容性”,就是对于某些事物,看似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实际上采取不同的视角、站在不同的立场、运用不同的思路,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结论,“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培养我们解读难题、解开“死局”的能力。我再打个很粗糙的比方,假如我们的大脑是一台电子计算机,出厂时安装的是“中式操作系统”;通过学习英语以及来自其他文化背景的语言,我们可以再安装一套“英式操作系统”,丰富自己的智力军火库。
而“平衡性”,更多地跟文化和传统有关。我个人觉得,咱们的思维偏感性,西方的思维偏理性,遵循老祖宗的阴阳调和之术、以及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给偏感性的“中式思维”里兑一点儿“西式思维”,可以使我们不那么偏激、面对问题不急于站队撕咬打嘴炮。
—— 要知道,冷静本身也是分析能力的体现。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请大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二,多积累社会经验,多向他人学习、多向生活请教。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发现,知乎上有太多的人“唯书本论”。看书当然是好事,但书籍不应该成为我们获取知识、学习提高的唯一途径。有不少朋友找我推荐书单,我一般都不会推荐,因为推荐了你也不会看。况且,有的人天生对读书就不敏感,那么你需要找到自己学习起来最舒服、最有效率的方式。
根据我在学校、职场和社会的经验,有的人更适合听、有的人更适合看、有的人更适合做、还有的人更适合在群体中学习。所以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基础上,极可能多地去实践。实践就是攒经验,我还是打那个很粗糙的比方,实践相当于给你大脑这台电子计算机建立了数据库,并且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增长,数据库也日益丰富、庞大、系统化。
—— 那么,当你拥有了具备高度运算能力的大脑、又安装了“双系统”乃至“多系统”,再配上强大的数据库,分析问题还会困难么?我举一个粗俗的例子,当年在大学里我有个室友,特别爱好看小电影,阅片无数。后来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他可以光看大腿就说出某位日本女艺术家的名字,而且八九不离十。这就是数据库强大的一种表现,他可以说是“眼里没裤,心中有库”。
我发现广大学生朋友有一个特点、或者说偏好吧,就是格外重视理论的东西,比如公式、道理、模型、方法论、技巧之类,而对经验不太感冒、甚至是忽视。怎么说呢?如果说你在学校里呆着、或者搞科研,可能这个特点和偏好是优势,但如果是在社会上混,最好尽早进行调整,提高对经验的重视程度。
我说一个观点,大家可以留心一下:基本上越是在社会上呆的久、混的好的人,对经验的重视程度越高,你们可以自己去验证一下是不是这样。
第三,就是多做、多练、多犯错。刚开始肯定会不靠谱,分析出来的东西距离真相十万八千里,但是没关系,多总结、多反思、多积累经验。分析能力更多的是靠历练磨出来的。
——————————
更多精彩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