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如果2049知乎还在,这个题目下面的很多回答无疑是最好的打脸帖。
---------------------------------------------------------------
哈耶克说过:对人类的未来抱有乐观的情绪会使得人看起来浅薄。
是的,一般来说,讲坏消息,悲观预测才能显得自己高大上。即使,那些坏消息全部落空,也能落得一个好名声。 另一方面,人类天生喜欢坏消息,大脑的杏仁核对“危机”的反应是优先反应的。 所以,这个问题下面的回答必然是悲观的回答获得高赞。
我觉得大家都应该看一看《理性乐观派》这本书,其实人类的发展历史都是被“吓大”的,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你能看到的危机往往都不是真的危机,历史“预测”落空的概率非常高,比如:1968年,一群这世界上最好的头脑汇聚到一起,探讨人类的未来,他们的结论是:这日子没法过了,还出版了一本书《增长的极限》,大致意思:各种资源都会在30内耗尽,结果我们现在过得好好的。再比如,19世纪末的伦敦被马粪堆满,大家觉得空气没法呼吸,大家得被马粪淹死,然后汽车出现了,空气问题突然被解决了。再来一个例子,美国资源局每过个几年发布一次资源预测,1910,1920的时候都说资源快用完了(10年内)。最近一次这个dead time已经是百年了。历史告诉我们,所有关于资源的悲观预测都会落空,因为资源的储量会被探明得越拉越多,资源的利用会越来越有效了,随着发展,资源的种类必然是越来越多的,因为旧有的废物会变成资源。
回到中国的预测上来,中国“崩溃论”每年都有,每年被打脸。 我还是看好中国的未来三十年的发展,首先是中国的后发优势没有用完,中国的体量非常大,这一点保证了中国的玩法很多。比如,一个大胖子可以用对子的方式发展。这个世界的很多产业已经被中国个碾压了,这个死亡名单只会越来越多。 中国的产权问题还没完全下放,中国的开放还没做到完全,中国的市场仍然有继续自由的空间。换句哈说,中国的经济潜力仍然没有完全激发。这里我提到的每一点都是我看好中国未来的原因,当然了,我个人水平有限,这些都是我零零碎碎学的。我无法展开,只供大家参考。
学历史的好处就是不会动不动被吓到,大家可以多看看各种“预言”的历史。悲观预测的错误在于它们很少预测未来的发展,只预测未来的问题。
己巳年九月初五,建国一百周年。今日无事。——说居士的工作日志
1.
今年,克莱登大学中国分校校方的文件终于下来了,决定开设国学院,第一年招收国学、国学师范这两个专业的本科生。其理由是“响应中央号召,满足我国基础教育对国学教师的迫切需求”。
原本这事和身为南极洲文学史教师的 @文艳霞 是没什么关系的。但院长却告诉她现在学校人手不足,让她去带大一新生的专业课。
这完全是赶鸭子上架!文老师半辈子都在研究南极洲文学史,工作越做越窄、越做越细致,到现在除了企鹅什么都不认识了,根本不能胜任《普通国学》这种广博、空泛的课程教学任务。
但为了来年前往南极的经费,文老师还是“上架”了。
想到自己年近五旬,却为了区区每年十万的研究经费而折腰,还要等别家科考船的时间,她忽然感到十分悲哀。
因为个人生活作风问题,文老师失去了所有晋升机会,现在的岗位都是好不容易保住的。
或许,这次带新生的课并不是一件坏事呢。
2.
文老师依稀记得自己小时候就已经有了每日三省的说法,但那时它还没有变成强制的。
她望着广场上千百名学生并排正坐,在十几米高的孔子像下高声诵读着《诗经》。
美好的一天,从洒扫庭除、晨诵诗经开始。
3.
文艳霞走进教室的时候着实吃了一惊。
文艳霞从研究生时期给师兄代课开始教学已二十余年,但从来都是面对三五个昏昏欲睡混学分的学渣,从没见过一百多个精神饱满的少年男子盯着她的场面。
与此同时,教室里的少年们也吃了一惊:
“怎么是个女的?”“现在大学里还有女先生吗?”“克大中校果然是西洋分校,非比寻常。”
文老师拿戒尺拍了一下讲台,全场寂然无声。然后文老师开始点名了——这也是她拖延时间的方式。当她点到一个叫“艾君周”的名字时,站起来的却是一个高鼻深目卷发的少年。
文老师“咦”了一声,而艾君周好像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熟练地解释道:“先生,家父名讳奥布力塔力甫·艾克热米江,学生随父亲姓艾。君周则出自《论语》。”
众同学都嬉笑起来,有人问道:“你是不是有个兄弟叫艾君义、艾君坦什么的?”
艾君周也笑起来:“舍妹艾君美。”
众同学发出“哦——”的长音,脸上都露出“果真如此”的表情。
文老师已经在讲台上凌乱:他们在说些什么啊!我忘记这些孩子都是从小国学发蒙的!我特么连三字经都不会背!
4.
两节课在胡扯中度,文老师松了一口气。还好自己有先秦文学史的底子,而先秦文学的一大特征就是文史哲不分,总算蒙混过关。
这些少年几乎都出生于2030年前后,是从小受着尊师重教、上课不能向老师发问的教育过来的。有至少三分之一的学生干脆从小上的是封闭的国学班。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
文老师在桌上伸手点了一下,开始看每日新闻。
新闻每天都差不多,无非是些“全真教道长与莫斯科牧首拟合办全球变暖祈福仪式”、“非洲小伙来华学算卦 回乡创业年入百万”、“极端组织点燃原油处决沙特亲王”之类的日常。
5.
几个小时之后,文老师的师兄说居士正在校图书馆里推着小车踱步。
说居士因为十几年前在课堂上发表反动言论,因此被学生举报,不得不提前退休了。师兄的“退休”腾出了新的位置,这也是文老师能保住自己工作岗位的一个原因。
之后说居士在图书馆还有个闲职,每天负责把书放回架子上码齐。南极洲文学史的工作已经彻底搁下了,仿佛克大中校从来没有过这个人一样。
要下班了,说居士翻了翻图书查询目录:
甲子 国学
乙丑 哲学、宗教
丙寅 社会科学总论
丁卯 政治、法律
……
他长叹一声,在工作日志上写道:
己巳年九月初五,建国一百周年。今日无事。
(完)
参考:
北京四中收费近10万组织学生赴南极科考(国学班相关的东西实在太多,我就不继续列了)
孔子学院在非洲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