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评!昏迷几天刚苏醒,确认晚了,非常满意!
2、同事看见我的手术刀疤也好喜欢,都推荐他们来了。
3、下单之前一直担心,上手术台之后太惊喜了,连着小半个肝一起切出来12*12cm的肿瘤,体内干干净净没有癌细胞残余,大夫很认真负责一直在答疑,哈哈哈以后会一直关注你家的。
4、真是没有想到第一次看性病就找到了这么超值的医生,闺蜜说下次也要来你们家看。
5、特意吃了几年药再来评论,不错,是正品!
6.之前胰腺癌晚期,一直在你们家姑息治疗,现在癌细胞扩散了,大概还能活2个星期,我很满意,这家医院的护士小姐姐都又温柔又可爱!
7.昨天带儿子来你们家打针,儿子对你们医院的针爱不释手,一直缠着我说什么时候才能再生病,他还想来打针。
8.安排手术特别快,特别超值,想来开刀就快冲,去晚了医生就休假了!
9.等了好久的一场手术,送给朋友的生日礼物!虽然晚了7天但一点不影响!我和朋友都是痔疮患者,你们家的刀法,爱了爱了
10.我的截肢手术特别成功!连我妈那么挑剔的人,看到我双手双脚截肢留下的疤痕,都连连说漂亮!小区邻居投来了羡慕的眼光
这个问题问的……现在市场上很多互联网医疗平台,采用的就是让病人评价医生的方式。
比如京东健康、阿里健康这些平台,你在上面选择医生进行问诊,问诊结束之后就可以选择以匿名或者非匿名的方式进行评价。
这里面的医生基本都是现实中各大医院的医生,你要是想了解医生的口碑,直接去平台上搜一下也还挺靠谱的。
但目前来看,这种评价主要还是局限于常见病,这种病一般不会出现太多误诊,且花费不会很高。对于患者来说,只要医生回复及时、态度好,解答的相对简单易懂,基本上就可以给好评。
有一说一,这些平台上很多医生的服务,甚至比现实中还好。比如说,同样一个医生,在三甲医院里挂号费50,他可能看三分钟就结束了,但在这些互联网平台上,50块钱却可以让他们看15分钟,解答的还比线下看病详细。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种评价制度如果要大规模推广,存在的一个典型困难,就是疾病医疗是一个高度依赖医生个人经验和能力的“非标品”。在缺乏足够医学知识的前提下,大多数人只能评价医生的服务态度,而无法进行更深的评价。
比如,你做了个手术,但术后比较疼,你能判断出这是你个人体质原因还是大夫的技术水平有问题么?你吃了医生开的药,但是不舒服,你能判断是医生误诊了还是药物的副作用?
而这么一来,最容易出现的是什么情况呢?当然是那些能忽悠且服务态度好的医生最受欢迎。现在很多所谓的民间神医,不都是这么口口相传传出来的么。
能,我们团队正在做。
患者的任务并不是评判医生或医院的医术,而是描述自身的感受和健康状况。
这个项目难度很大,但是可以被实现。
反正,死人是不会投票的……
不是我说,至少以当下国情里,居民的医学知识储备和素质修养水平,根本就不具备科学评价医生医疗行为的能力,更没有客观评价医生医疗服务水平的态度。
这是一位微博大V昨天发在微博的动态,大意就是他的妻子发烧去了A医院检查,A医院只给开退烧药不给输液,妻子服用退烧药后仍然反复发烧,而与此同时,社区医院的医生和他的表嫂都告诉他很严重需要输液,他由此而认定A医院不负责任,为此感到很愤怒。
其实这事很简单,在很多人的生活经验里,发烧就得赶紧打针输液,才能好的快。确实输液能好的快,毕竟药物“一次性”“大剂量”地直接进入体循环,不存在被消化系统吸收的过程,发挥药理作用会非常快。但是但一发烧就想着要输液,这是非常错误的。
首先静脉输液是侵入性操作,本身存在诸多风险如感染、静脉炎、药物渗漏、电解质失衡等
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年度监测报告》,静脉注射给药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占整个药物不良反应的57.8%,远超于口服和肌肉注射。
"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这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出的用药原则。
其次,普通的病毒性感冒本身就是一个自限性疾病,不管是口服退烧药物还是输液都只是缓解症状,并不是说输液就能输上杀死病毒的特效药。有时候感觉打完针输完液立马就退烧了,是因为输液中加入了磷酸地塞米松注射液,也就是糖皮质激素(也叫类固醇激素)。
有人可能就说了:啊?加激素啊!
没错,就是加激素,这是静脉输液“治疗”感冒的唯一比口服更“有效”药物。发烧输液时,成年人只需要加入5毫克类固醇激素,在30分钟内体温就开始降低,全身的酸痛不适会突然一下子缓解甚至完全消失,输完液后更是满血复活感觉就像没事人是的。这就是目前国内静脉输注类固醇激素“治疗”感冒发烧大行其道的秘密。
大医院之所以不肯给你输液不给你用类固醇激素,并不是为了摆你一道,更不是不负责任,相反这恰恰是负责任的表现。类固醇激素具有很强的而免疫抑制性,而感冒或大多数其它发烧,常常是由感染引起的,类固醇激素的使用抑制身体免疫反应,存在诱发感染加剧甚至无法控制的情况。因此,对于原因未明的发烧,医学上严格禁止类固醇激素的使用。同时,类固醇激素具有很多,有的是很严重的副作用。
最最重要的是,感冒本身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没有必须用上类固醇激素治疗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更不需要特意去挂个急诊输液。而除了类固醇激素,其他药物口服和静滴的效果基本一致。
所以你觉得社区医院愿意给你输液是认真负责药到病除,而实际上你才是被你卖了还给人数钱的典型大傻子.....
再者,我们感冒发烧,本质上是一种生理性保护机制,受下丘脑体温调节机制调控。这也是为什么发烧时即使不做任何处理,最高体温也会一个限值,到达这个限值之前自己会降下来的原因。
下图是细菌脂多糖诱导的动物实验性发烧体温变化的自然过程,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当然,如果疾病没有痊愈,致热源还会产生,体温还会上升,这就是感冒时反复发烧的原因。而我们前文说的很清楚了,普通的病毒性感冒是自限性疾病,这个痊愈的过程需要自身的免疫系与入侵的病毒进行一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战争,只要免疫系统打赢了,那发热便不治自愈,这个战争过程往往需要3-7天。
我完全能理解这个大V作为丈夫,看到妻子一直高烧不退时的焦虑和担心,但是也不得不批评他一下,关心则乱且是非不明。大部分人单从生活经验中积累的医学常识很多时候都是错的,比如他文中提到的这个表嫂还有这个水平并不怎么高的社区医生。这种情况下,这位大V认定了A医院是在坑他,如果有套淘宝评价系统供他打分,真不敢想象A医院的接诊医生要蒙受多大的误会和冤屈。
我之前说过,太多社区医院、赤脚医生和药店售货员过于追求“药到病除”“妙手回春”的好口碑,而滥用抗生素、激素,这就导致大量无知群众们早已认定了这套治病模式,到了大医院接受正规治疗时反而就会怪起医生不负责任,治病缓慢,没有效果。在这种前提下,让他们来给医生护士打分,我真的不敢想。
我以前听过一个故事,XX村庄里有一个口碑很好的老中医,十里八乡的居民都很信任他依赖他,找他看病的人都要提前好久预约。有一老头得了胃癌儿子们带他来大医院接受治疗,他破口大骂儿子们不孝,明明家里那个老中医就很管用为什么要带着他做手术做化疗遭这大罪。最后儿子拗不过他,带他回家看了老中医,治了不到两个月就去世了,死前千叮咛万嘱咐他的儿子们千万不要找老中医去闹事,不是老中医给治得不好,而是他命该如此。
听听,多么和谐有爱的医患关系,着实让人羡慕。可就是这样一位老中医,去年被查出来非法行医,没有执业证书也没有营业执照,动辄给病人开大方,靠着苦药汤子加激素的万能药方赚的盆满钵满(给他儿子在深圳买了两套房)。反正不管哪里痛,加激素就对了,药到病除,吃完一帖还想再来十帖。
老中医的黑诊所被取缔后,村民们痛骂ZF黑心,都是因为挡了医院的财路才不让这样一位妙手神医继续行医了,他们不知道什么叫非法行医也不知道什么叫滥用激素,他们只知道一吃老中医的药就管用,不吃就难受。
为什么我喝醉酒摔一跤来医院缝个针,你却让我先去做个头颅CT?为什么我来洗个牙,你却给我开了好几百块钱的艾丙梅检查?我就个小小的感冒来拿点药,你却先让我去化验个血常规?孩子感冒发烧都快39度了,你怎么还只开退烧药不给输液?
这些事情我们跟普通患者每天都要解释上那么几遍,可是他们压根不关心为什么,他们只会觉得医生坑他们多做检查多花了几百块钱,不负责任,,然后反手一个大差评:这个医生不行,没有医德。
老年患者摔了一跤,碰了头。
送医院大夫瞅瞅,开了个颅脑CT。
患者子女骂骂咧咧,黑心大夫,RNM,退钱!!然后差评。
回家小伤成大病,不久老人仙去。
患者子女大怒,这么大事儿都看不出来,庸医,RNM,赔钱!!然后差评加举报。
日久,所有正经大夫均因投诉过多被系统拉黑及隐藏连接和接入方式。
平均寿命从78一路狂飙39,极大程度缓解了社保和养老压力。
我们成功的摆脱了老龄化危机。
值得庆贺。
emmm......其实早就有了
互联网先迈出了这一步。但是,这个网站上能发现一个显著趋势,那就是看得病越重,越是救人于水火的医生,评分越低:
重症医学科是患者能不能活下去的终极保障,如果重症医学科都没办法了,那就真的要操办后事了。也正是这个原因,重症医学科肯定是患者死亡率最高的科室,也是最不招患者和家属待见的。
那么相对应的,越是癣疥之疾,越是让你不舒服,但对健康威胁较小的科室,医生评分普遍很高。以同一家医院皮肤科、烧伤整形科为例:
所以啊,期待医院也像网络问诊平台那样给医生评分的诸位啊,你们应该庆幸医院的管理层再怎么糊涂也没出这样的昏招。真这么玩儿,几年后重症医学科就没医生了,能改行的肯定去做风险相对较低的内科。如果你或者你的家人真到了生命危急的时刻,可能医院还有ICU,但医生人数不够用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