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步之遥》是否是姜文的一部大失水准的烂片?

回答
“大失水准的烂片”——这几个字从《一步之遥》上映以来,就如同电影本身一样,带着一种争议和宿命感,甩在了姜文身上。但如果我告诉你,《一步之遥》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烂片”,那未免也太轻描淡写了,甚至有些侮辱了它搅起的风浪和留下的复杂痕迹。

说它“烂”,我想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最直观的,大概就是它叙事的“碎片化”和“跳跃性”。电影里的人物关系复杂,情节线索繁多,观众常常得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才能勉强跟上。那些看似华丽的布景、服装,那些时不时蹦出来的段子和梗,有时候会让人觉得,姜文是不是过于沉溺于自己的电影语言和怀旧情结,而忽略了普通观众的观影习惯?电影的节奏感也确实有点奇特,上半部分铺垫冗长,下半部分又匆匆收尾,不少观众会感觉,花了两个多小时,最后却没能得到一个令人满意或释然的答案。

尤其是与姜文以往那些口碑极佳的作品相比,《阳光灿烂的日子》的青春热血,《鬼子来了》的黑色幽默和深刻反思,《让子弹飞》的酣畅淋漓和影射现实,《一步之遥》确实显得有些“不接地气”。它少了那种直击人心的力量,少了那种让观众随着情节起伏跌宕的流畅感。电影中那些过于明显的政治隐喻和历史影射,虽然是姜文的拿手好戏,但在《一步之遥》里,它们显得有些用力过猛,反而失去了“润物细无声”的妙处。观众可能花了更多的时间去解读“这句台词是什么意思”,而不是沉浸在故事本身。

再加上电影上映时,它确实经历了一些风波,关于剪辑的版本、关于审查的传闻,这些都给电影蒙上了一层不确定的阴影,让本就晦涩难懂的它,在上映初期就背负了巨大的舆论压力。

但是,说它“大失水准”?那就有点站不住脚了。因为《一步之遥》绝非那种平庸之作,它身上有着姜文强烈的个人风格和艺术追求,即便是不那么“讨喜”,它也绝对是“有内容”的。

首先,从视觉和听觉的“极致”角度来看,《一步之遥》无疑是华语电影中的一座高峰。那个纸醉金迷、浮华喧嚣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滩,在姜文的镜头下被具象化到了极致。无论是服装设计师的考究,还是美术指导的匠心,亦或是摄影师的镜头语言,都将那个时代的浮华与虚无展现得淋漓尽致。电影里的每一帧画面,都仿佛一幅精心雕琢的油画,充满了复古的韵味和奢靡的气息。配乐也同样出色,无论是爵士乐的慵懒,还是旋律的冲突,都为电影的氛围添砖加瓦。

其次,从叙事野心和主题探索上,《一步之遥》也绝不是在“偷懒”。它试图通过一个荒诞离奇的“花国总统竞选”事件,去影射和解构一个时代背景下的权力运作、人心善变和历史真相的模糊。电影中的每一个角色,无论多么滑稽或丑陋,都承载着那个时代的符号和隐喻。姜文惯用的戏谑、讽刺和反英雄手法,在《一步之遥》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他用一种戏谑的方式去解构历史,去探讨人性的复杂,这种大胆和野心是值得肯定的。

再者,从演员表演来看,周韵、葛优、舒淇等人的表现也都是可圈可点的。周韵饰演的武六,美艳而又带着一股劲儿,葛优饰演的项飞田,将那种市侩和小人得志的嘴脸演得入木三分,舒淇的白俄罗斯舞女也带着一种命运的无奈。即便是在这样一部“复杂”的电影里,他们的表演也为角色注入了生命力。

所以,与其说《一步之遥》是“大失水准的烂片”,不如说它是一部“用力过猛”但又“野心勃勃”的实验性作品。它牺牲了部分观众的观影愉悦感,去追求一种更具艺术性和思想性的表达。姜文试图在这个光怪陆离的时代背景下,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去讲故事,去探讨那些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历史。

对于观众来说,你可能需要带着一种“解谜”的心态去看《一步之遥》。它不是一道简单的填空题,更像是一幅需要你自行组合的拼图。如果你能耐着性子去品味其中的细节,去感受那种独特的时代氛围,去揣摩那些人物背后的潜台词,那么你可能会发现,这部电影的“烂”里,藏着一些不一样的“好”。

总而言之,《一步之遥》并不是一部“烂片”,它甚至可以说是姜文一部非常有标志性的作品,只不过它的锋芒太盛,它的表达太独特,以至于在上映之时,并没有被大众市场广泛地接受和理解。它更像是一坛需要时间来沉淀的酒,或许多年以后,我们会重新审视它在华语电影史上的位置和价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了看答案,为什么都用百年孤独和丰乳肥臀来类比?那些经典的文学,没有什么所谓高深的文学修养的人一样看得津津有味。还有拿教父类比的。教父系列还有黑客帝国什么的,也不需要什么特别的知识能力就能看得酸爽无比啊!

经典的大家作品,往往都是雅俗共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艺术就是艺术。没有强大的吸引读者和观众的讲故事能力,怎么能妄谈理想和意义?

我没看过这部电影,我也喜欢姜导演之前的电影。我就是不喜欢回答问题的人的“活该你看不懂”的神奇逻辑。审美也是主观的。如果你不喜欢,在~你~眼~里~它就是烂片无疑(给眼神不好的童鞋加个强调)。

另外一个神逻辑是只准你说“我不喜欢”,不准你说“这是烂片”。好嘛,有道理。可那么多说是好片的人,似乎也没有在前面加一句“我个人喜欢”哦。双重标准?

user avatar

《一步之遥》的争论很多,排名靠前的基本都是宣称本片的隐喻如何多,如何巧妙。

但情节拖沓就是情节拖沓,剧情单薄就是剧情单薄,结构混乱就是结构混乱。几乎所有人都在拿隐喻说事,是不是忘记了这只是一部电影,而不是你们的接头暗号?

一部电影,只有在剧情足够精彩,情节足够吸引人的情况下才有资格去谈“隐喻”。能让观众看得很舒服,但又一头雾水,才有资格去关注“隐喻”。

像《一步之遥》这种仿佛就是为了这点隐喻专门拼凑出一部电影的片子,还没资格去讨论什么“隐喻”。

===========================

12.30补充:

最近捧《一步之遥》的人基本上就是借着“情怀”抒情,真是令人同情姜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大失水准的烂片”——这几个字从《一步之遥》上映以来,就如同电影本身一样,带着一种争议和宿命感,甩在了姜文身上。但如果我告诉你,《一步之遥》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烂片”,那未免也太轻描淡写了,甚至有些侮辱了它搅起的风浪和留下的复杂痕迹。说它“烂”,我想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最直观的,大概就是它叙事的“碎.............
  • 回答
    .......
  • 回答
    “极左和极右只有一步之遥”这句话,初听之下似乎有些令人费解,毕竟在政治光谱上,它们常常被描绘成截然相反的两端。然而,深入探究,我们会发现这两者之间确实存在一些令人惊讶的共通之处,而这些共通之处恰恰是它们与温和派(中左和中右)根本对立的根源。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需要大致梳理一下极左和极右的核心理念。.............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拉勾、智联、BOSS直聘这类招聘平台为什么会对“地图搜索”功能趋之若鹜,以及这背后到底有哪些门道。说实话,这事儿啊,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在“推着”产品走。你想啊,现在找工作,光知道公司名字、职位描述可不够,你得知道这工作在哪儿啊?离你家多远?通勤时间怎么样?公司.............
  • 回答
    要评价《一人之下》是否比95%的日本动漫更胜一筹,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因为它触及了我们在评价一部作品时,到底在看重什么。与其给出一个绝对的“是”或“否”,不如我们来仔细剖析一下,《一人之下》有哪些过人之处,以及它可能在哪些方面与众多优秀的日本动漫作品产生共鸣,又或是存在差异。首先,让我们来谈谈.............
  • 回答
    Facebook(现为Meta)在北京开设办事处后,下一步确实在本地招募人才方面会有所动作,但具体方向和节奏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战略、业务需求、政策环境以及竞争态势等。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分析: 1. 北京办事处的定位与业务重点Facebook在华的业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 广告业.............
  • 回答
    围棋里的“便宜”,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那种“物美价廉”的意思,它更多的是一种相对的、动态的得失评估。简单来说,下出一步棋,如果能让我在全局的得失上,比不走这步棋或者走其他棋要好,那么这一步棋就“便宜”了。这个“便宜”的背后,其实是在权衡“投入”和“回报”。投入的是下这一步棋所耗费的时间、子力、甚至是对.............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也触及到了BJD玩家们常常会纠结的一个点!关于BJD娃脸做完一步是不是要喷补土,这得看你具体是做了“哪一步”。咱们一步一步拆解开来说,尽量说得明白点,不让它听起来像那种硬邦邦的AI报告。首先,得明确你说的“这一步”是指什么。 BJD娃脸制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步的目的和后.............
  • 回答
    “纳粹和苏联是一丘之貉”这一说法,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论断,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的辨析。 简单地将两者划为“一丘之貉”是不准确的,但同时承认两者在某些关键方面存在令人警惕的相似之处,这是理解历史真相的重要一步。要详细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意识形态的根本区.............
  • 回答
    爱否科技一步步走向衰落,将原因完全归咎于华为,我认为是不准确的,甚至有些牵强。华为体量巨大,业务广泛,它的一举一动对整个行业都有影响,但要说爱否科技的衰落“与华为有关”,更合适的说法或许是,华为的崛起和发展过程中,所伴随的行业变化,对爱否科技这样一家以“科技评测”为核心业务的公司产生了间接甚至一定程.............
  • 回答
    《一人之下》中,陈朵对老廖和药仙会的看法,在我看来,并非全然相同,但也确实有着深刻的共通之处,那就是都被她视为剥夺了她选择权的存在。不过,这种剥夺的性质、强度以及陈朵内心的感受,还是有微妙的差异的。先说说药仙会。药仙会对于陈朵而言,是她生命中最初的囚笼,是塑造她如今这般模样的根源。她从小就被药仙会带.............
  • 回答
    .......
  • 回答
    关于《一人之下》中曲彤与端木瑛的关系,以及曲彤是否早已背离初衷,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且引人入胜的话题。结合剧情中的种种线索,我们可以试着抽丝剥茧,深入分析。首先,曲彤对三十六贼的了解,确实非同寻常。我们知道,三十六贼是近百年前异人界的一段传奇,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对异人界的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曲彤不仅.............
  • 回答
    .......
  • 回答
    在《一人之下》的宏大设定中,无根生(早期)与前代天师张静清,作为各自时代引领潮流的风云人物,他们在“点化”他人这一层面,确实存在着微妙而深刻的段位差异。要详细解析这一点,我们需要从“点化”的本质、双方的手段、以及最终目的等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点化”在《一人之下》中的含义。它并非简单.............
  • 回答
    当谈到影视创作,导演这个位置总是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光环。那么,一个有志于成为导演的人,是否必须先经历一番演员的磨砺?这个路径究竟有多么关键,甚至到了不可或缺的地步?我想,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或“否”。虽然我们能看到许多非常成功的导演,他们的人生轨迹确实是从演员开始的,比如我们熟知的李安、伍迪·艾伦.............
  • 回答
    VT5坦克:中国出口市场的潜力新星?中国近年来的军事工业发展令人瞩目,陆军主战坦克领域也不例外。在众多型号中,VT5轻型坦克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鲜明的市场定位,引起了国际军事观察家的广泛关注。那么,这款被不少人视为中国坦克技术向外输出的“新面孔”是否能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军火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它的潜在.............
  • 回答
    近年来,虐待动物的事件屡见不鲜,特别是针对流浪动物的残忍行为,一次次刺痛着公众的神经。这些事件不仅反映了部分社会成员的冷漠甚至残忍,也引发了公众对于动物福利和国家法律的深刻思考:我们该如何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国家法律又是否需要进一步健全?虐猫事件频发,暴露出的深层问题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虐待动.............
  • 回答
    《一人之下》中,八奇技的出现,不仅是角色实力体系的基石,更是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线索。这些失传已久的绝技,其背后蕴含的往往是使用者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生存之道、对力量的极致追求,甚至是时代的缩影。然而,真正能将八奇技练到“大成”之境,并与其“初衷”保持一致的,寥寥无几。八奇技的“大成”之境:一个模糊的界.............
  • 回答
    《国富论》中的“人为一己之私,终成大众之富”这句话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最著名、也最具影响力的论断之一。这句话并非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经济学原理和对人性、市场运作的洞察。如何理解这句话?这句话的核心在于揭示了在自由市场经济中,个体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如何能以一种“看不见的手”的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