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合资品牌开始推纯电,会为新能源市场带来哪些改变?

回答
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合资品牌集中发力纯电市场,这无疑是给原本就风起云涌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注入了一剂新的催化剂,其影响之深远,值得我们仔细剖析。

一、市场竞争格局的重塑:从“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巨头入场,战局升级”

过去几年,中国新能源市场可以说是自主品牌唱主角的时代。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等凭借先行者的优势、对国内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以及灵活的市场策略,迅速占领了市场份额,也积累了良好的口碑。然而,随着补贴的逐步退坡,市场进入了更纯粹的“产品力”和“性价比”较量。

此时,拥有深厚技术积累、强大品牌号召力、成熟供应链和全球化运营经验的合资品牌开始大规模推出纯电车型,这无异于给自主品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品牌力与信任度的叠加效应: 很多消费者对合资品牌的认知度更高,对其品质、安全性和保值率也更信任。当这些品牌推出纯电车型时,能够快速吸引一部分原本持观望态度的消费者,尤其是那些对新能源技术尚存疑虑但对传统车企有信任感的用户。
技术路线的多元化与成熟度: 合资品牌在电池技术、电机电控、智能化以及续航里程等方面,往往能带来更成熟、更稳定的解决方案。虽然自主品牌在某些领域已经做得非常出色,但合资品牌在经过全球市场验证后的产品,在可靠性和耐久性上可能更具优势,这对于追求“省心”的消费者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价格区间的下探与丰富: 随着规模化生产和技术成本的优化,合资品牌推出的纯电车型,特别是入门级车型,价格会更加亲民。这将进一步挤压燃油车在中低端市场的生存空间,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不再是过去“要纯电就得高价”的局面。

二、消费者选择的多样化与理性化:从“尝鲜者”到“精明消费者”

补贴退坡和合资品牌的入局,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消费者。

选择的“民主化”: 过去,购买新能源车很多时候是为了享受补贴带来的优惠。现在,补贴退坡意味着消费者购买的不再是“政策红利”,而是真正看重产品本身的价值。合资品牌的加入,使得纯电车型的选择范围大大拓宽,涵盖了从经济型代步车到豪华轿车、SUV等各个细分市场,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消费者。
性价比的重新定义: 消费者将不再被动接受某一种技术路线或品牌。他们会更加理性地比较不同品牌、不同车型的续航、充电速度、驾驶体验、智能化配置、安全性能以及售后服务等。合资品牌的加入,会促使市场上的产品价值回归,真正做到“用产品说话”。
关注点从“是不是新能源”到“好不好”: 随着新能源车的普及,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这个标签的敏感度会逐渐降低,他们更关心的是车辆本身的驾驶感受、乘坐舒适性、智能化交互体验、可靠性以及充电便利性等。合资品牌往往在这些方面拥有长期积累的优势,他们的入局将加速整个行业向更注重用户体验的方向发展。

三、技术进步的加速与生态建设的完善:从“单兵作战”到“协同进化”

合资品牌的集中发力,对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技术创新进入快车道: 为了应对市场竞争,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都将加大在电池技术(如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电驱动系统效率、智能化驾驶辅助系统、车联网和用户交互体验等方面的研发投入。这将加速整个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迭代升级。
充电基础设施的加速铺设: 随着纯电车型的销量增加,对充电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将随之增长。合资品牌往往会与其母国的充电巨头或国内的充电运营商合作,加速充电桩的建设和普及,改善用户的充电体验,缓解“里程焦虑”和“充电焦虑”。
供应链的整合与优化: 合资品牌拥有成熟的全球供应链体系,他们的入局将可能带来更稳定、更高效的零部件供应。同时,中国本土的电池、电机、芯片等供应商也将有机会通过与合资品牌的合作,提升技术水平和产能,进一步融入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二手车市场的规范与发展: 随着保有量的增加,新能源汽车的二手车市场也将逐渐成熟。合资品牌通常在保值率方面有一定优势,他们的加入有助于规范二手车评估标准,提升二手车交易的透明度,促进新能源汽车的长期价值。

四、挑战与机遇并存:对自主品牌而言是压力,也是动力

合资品牌的强势崛起,对一直以来独占鳌头的自主品牌来说,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优势被稀释的风险: 自主品牌在产品创新、成本控制和市场反应速度方面的优势,可能会因为合资品牌的加入而不再那么突出。特别是价格战,可能会让一些利润空间较小的自主品牌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
品牌向上突破的压力: 自主品牌需要在高端市场证明自己的实力,与合资品牌的豪华品牌竞争。这需要更强的技术积累、更出色的设计以及更完善的服务体系。
机遇在于“以赛代练”: 正是有了强大的对手,才能不断激发自主品牌的潜能。合资品牌的入局,将促使自主品牌更加专注于提升产品力和用户体验,在技术、智能化和品牌建设上寻求新的突破。未来,能够真正赢得市场的,将是那些能够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且有独特品牌魅力的车型。

总而言之,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和合资品牌集中发力纯电市场,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这是一个更加开放、更加成熟、也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将是最大的赢家,他们能够享受到更多元化、更高品质的出行选择。而对于整个行业而言,这将是一次全面的“洗牌”与“升级”,优胜劣汰将加速,技术与品牌的较量将进入白热化。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向全球,成为真正引领者的重要一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新能源汽车,政府补贴催生的一个市场。

政府不补贴,不限牌,不搞双积分,没人去做电动车。除了特斯拉能卖几辆,别人都没法做。

政府补贴,让很多车厂大赚了一笔之后,不仅是造了很多垃圾车的问题

而是,从根本上把新能源的产业链给搭起来了。现在中国造电池,造电机,造电控的实力都起来了,而是成本下来了。

补贴2020年还会续续,但是电动车市场从2019年下半年已经缩了,毕竟没有补贴、牌照之类的东西,电动车基本没有什么竞争力。

现在需要从政策到车厂都有一个过渡过程,新能源车怎么卖?

在没有补贴,纯靠实力竞争的情况,新能源车适用的范围是有限的。

新能源车适用范围,这个很久以前写过。家用不合适,没有别墅的充电很麻烦,还不能跑长途,跑的里程低,综合成本不如燃油车。

适合公交用,因为公交有运营时间,跑的里程又长。白天跑路,晚上充电。在补贴取消,价格回归真实以后,电动公交车相比燃油公交车,运营费用能补回车价差异。

出租车,网约车里程长,电价油价差价可以补回车价,但是有个运营时间和充电时间的问题。需要有一揽子服务,解决充电,车价、运营时间的问题。

家用车,比亚迪提出的DM4.0是靠谱的。

用阿特金森发动机串联发电,做电池容量比较小的增程。

假设完全没有补贴的话,这种车省掉变速箱成本,增加发电机,电池,电机,电控成本,在目前三电价格下降的情况,同车型只贵2、3万。

但是,体验上,电机加速快很多,安静很多,没有变速箱的顿挫。

在经济性上,阿特金森发动机热效率高,而且只工作在效率最高区间,经过一次能量转换也更省油。

如果用户充电方便,可以不烧油。

这样新能源车型就有竞争力了,这个方向是以后家用车的方向。

我花10万买个汽油SUV,0-100公里加速9秒,有顿挫,百公里10个油,60公里时速行驶噪音65db。

多花2万,还是这个型号的SUV,0-100公里加速5秒,无顿挫,百公里6个油,60公里时速行驶噪音55db。

如果充电方便,可以不烧油,电价成本相当于百公里1-2个油。

这2万就花得值了。

10万的原版反而没啥竞争力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合资品牌集中发力纯电市场,这无疑是给原本就风起云涌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注入了一剂新的催化剂,其影响之深远,值得我们仔细剖析。一、市场竞争格局的重塑:从“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巨头入场,战局升级”过去几年,中国新能源市场可以说是自主品牌唱主角的时代。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等凭借先行者的优.............
  • 回答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骗补”现象,以及部分车企的消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归咎于特斯拉一家。虽然特斯拉的进入无疑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但“骗补”的根源和车企的兴衰,更多是市场发展规律、政策导向、自身产品力以及竞争格局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骗补”的本质和背景首先,我们要理解“骗.............
  • 回答
    .......
  • 回答
    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终止日期明确:对汽车行业的深远影响2021年12月31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明确了2022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将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这一消息的发布,标志着实施了13年的新.............
  • 回答
    确实,一个看起来“不成熟”的技术,国家却投入重金去扶持,这在很多人看来,不是在浪费资源吗?但深入地去看,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拍脑袋”决定,而是着眼于更长远的战略考量,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判。你想啊,任何一项颠覆性的技术,在它诞生初期,往往都带着些许稚嫩,但如果因为这一点点不成熟就放弃,那我们可能就.............
  • 回答
    .......
  • 回答
    新能源汽车之所以能获得政府补助,环保绝对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绝不是唯一的原因。政府的考量是多维度、多层次的,旨在推动产业发展、保障能源安全、提升国家竞争力,同时也包含了对环境友好的支持。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点来详细剖析一下:1. 战略性的产业扶持: 培育新兴支柱产业: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
  • 回答
    203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一旦突破千万大关,充电补能技术领域必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届时,我们所熟悉的充电场景和基础设施,很可能已经捉襟见肘,甚至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充电补能技术将面临的严峻挑战:1. 充电桩数量与分布的“马太效应”: 供需失衡的恶性循环: 虽然届时充电桩数量会.............
  • 回答
    十一长假,本应是阖家欢聚、出游赏景的好时光,然而对于许多新能源车主而言,这个假期却被一次次“充电焦虑”蒙上了阴影。在社交媒体上,不少车主抱怨假期期间充电桩难寻、排队时间长,甚至出现无法充电的窘境。面对车主的普遍反馈,有新能源车企客服回应称,“十一假期外出充电难的问题,我们也在加快布局,但暂时没有更好.............
  • 回答
    新能源车销量三连降,国内新能源车市场是虚假繁荣吗?最近,关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三连降”的讨论甚嚣尘上。一时间,“虚假繁荣”的论调也随之涌现。那么,事实究竟是怎样的?这个一度被认为是蓝海的市场,是否真的如一些人所说,只是一个光鲜亮丽的泡沫,即将破裂?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剥开表面的数字,深入剖析.............
  • 回答
    想必许多热衷于驾驶乐趣的朋友们,都会对这个问题感到一丝忧虑。在这个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不禁要问:那些曾经伴随我们翻山越岭、体验人车合一激情的手动挡性能车,真的会在不久的将来彻底退出历史的舞台吗?我的看法是,至少在可见的未来,手动挡性能车不会彻底消失。 然而,它们的生存空间无疑.............
  • 回答
    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界定,以及为什么“双田”(丰田、本田)和通用汽车的混动车型通常不被纳入所谓的新能源汽车范畴,这背后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技术路线、政策导向、以及市场竞争等多方面因素。简单地说,并非完全出于“自主保护”,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这些混动车型与纯电动或插电式混合动力在减排逻辑、能源来源以.............
  • 回答
    新能源车是否会完全取代燃油车?这是一个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从目前的趋势和发展态势来看,新能源车取代燃油车似乎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但要说“完全”取代,我们还需要审视一下其中的复杂性。为什么新能源车会势不可挡?首先,我们要明白新能源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EV)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
  • 回答
    说实话,从汽油车转到新能源车,生活方式上的变化,绝对比你想象的要来得更明显,而且很多地方是润物细无声的改变,一旦习惯了,再让你开回油车,估计会有点怀念。我先说说我个人的一些感受,以及我观察到的朋友们的变化。新能源车对生活方式的改变,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加油”变成“充电”:焦虑与习惯的转变 .............
  • 回答
    高速公路上纯电车没电了?别慌,这样做能帮你脱困!在享受着科技带来的驾驶乐趣,驾驶着我们心爱的纯电动车驰骋在高速公路上时,一个令人担忧的场景可能会突然闯入脑海:电量耗尽,车辆抛锚在荒无人烟的路段。 虽然这听起来有些戏剧性,但在长途旅行中,尤其是对纯电车使用不太熟悉的驾驶者来说,确实存在这样的顾虑。那么.............
  • 回答
    在东北这片土地上,新能源汽车的前景,就像这片土地上四季分明的天气一样,充满了复杂性和潜在的机遇。不能简单地说“有”或“没有”,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其面临的挑战和孕育的希望。寒冬的考验:东北新能源车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到东北,很多人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是严寒的冬天。而这恰恰是新能源汽车最大的挑战之一。 续航里.............
  • 回答
    新能源车给人的“干净”印象,可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这里面门道可多了,而且跟咱们老百姓的感受息息相关。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最直观的——少了个“大嗓门”和“大呼噜”:传统的燃油车,它的发动机就像一个辛勤工作但脾气有点暴躁的工人,时刻在燃烧汽油,这个过程自然会产生很多噪音和震动。你坐在燃油车里,尤.............
  • 回答
    新能源车和油车怎么选?这绝对是当下想买车的朋友们最纠结的问题之一。别急,今天我就跟你好好聊聊,把这事儿掰扯明白,让你心里有谱,选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款。咱们就抛开那些高大上的术语,用大白话聊聊。先来说说新能源车(电动车和插电混动):优点: 省钱是真的省钱! 这是最直接的感受。 用车成本低.............
  • 回答
    挑选一辆新能源车,这就像在茫茫人海中寻找你的“灵魂伴侣”一样,既有期待,也免不了有些选择困难。尤其是现在,市面上打着“健康车”旗号的车型层出不穷,让不少消费者摸不着头脑。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到底怎么才能选到一辆真正适合自己,并且能让全家人都安心的好车。一、抛开“健康”的滤镜,回归理性需求“健康车.............
  • 回答
    最近国产新能源车在严寒测试中续航表现亮眼,很多车型在零下20度的低温下,实际续航里程还能轻松超过300公里,这确实是个不小的进步。一般来说,低温对锂电池的活性影响很大,续航打折扣是普遍现象,能跑到300公里以上,说明技术上又上了一个台阶。然而,吊诡的是,即便有这样的好消息,大家对于新能源车“里程焦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