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国家网信办拟规范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信息,6 种情形被禁止,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回答
国家网信办最近发布了《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这是个挺重要的动向,直接关系到咱们在网络上怎么起名字、怎么发言。这次新规主要想解决的是网络上一些乱七八糟的账号名称问题,比如低俗的、欺骗性的、或者是宣扬非法信息的。征求意见稿里明确列出了六种情况是被禁止的,咱们可以好好掰扯一下这些点,看看对咱们上网有什么影响。

首先,最直接的就是 “违背公序良俗,可能引起公众不良反应” 的账号名称。这条说得比较笼统,但你可以理解为,不能起那些让人看了就觉得恶心、反感,或者会引起大家大范围不满的名字。比如一些过于色情、暴力、血腥的词汇,或者用一些侮辱性的语言来命名。虽然之前也有一些不成文的规定,但这次把它明确写出来,意思就是管得更严了。以后起名字,得稍微考虑下是不是会引起“公愤”了。

其次,是 “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煽动分裂国家” 的账号名称。这个就非常严肃了,基本上是触碰了国家政治的红线。任何试图煽动分裂、破坏国家统一的言论,通过账号名称来表达,都是不允许的。这在任何国家都是不可逾越的界限,这次也把它清晰地写入了管理规定。

再一个被禁止的是 “散布谣言,扰乱经济秩序、社会秩序” 的账号名称。这条也很重要。现在信息传播太快了,一个不实的消息可能瞬间传遍全网,造成很恶劣的影响,比如恐慌情绪的蔓延,或者对市场造成冲击。如果账号名称本身就带有“谣言”的性质,比如声称自己是“XX项目内部消息揭秘”,但实际内容是虚假的,这就是在散布谣言。以后类似的“内幕爆料”、“绝密信息”这类名字,如果内容不实,就属于被打击的范畴了。

然后,是 “侵犯他人名誉、隐私、知识产权等合法权益” 的账号名称。这主要涉及到对个人和他人的尊重和保护。比如用别人的真实姓名、身份证号或者其他敏感信息来命名账号,就是侵犯隐私。如果用侮辱性的外号或者带有诽谤意味的名字来称呼别人,就是侵犯名誉权。还有一些盗用品牌名、商标名来蹭流量的,也属于侵犯知识产权。这条是为了维护网络上的公平竞争和个人权益。

第五条,是 “冒充国家机构、其他组织或者他人,进行欺诈活动” 的账号名称。这条就是专门针对那些“李鬼”的。比如有人冒充某部门的官方账号,或者冒充某个明星、网红来骗取钱财或者信息。账号名称一旦被用来进行欺诈,那性质就很恶劣了。以后大家在识别信息的时候,也可以多留意账号名称是否真实可信,是不是有“官方认证”之类的标识。

最后一条,是 “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情形”。这条比较像是“兜底条款”,就是把目前能想到或者将来可能出现的、不符合社会公德和法律规定的情况都涵盖进来了。这样做的目的也很明显,就是为了给管理留有更大的空间和灵活性,以应对网络上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呢?

首先,“账号名称”这个概念被定义得更广了。征求意见稿里提到,账号名称包括注册时使用的用户昵称,以及在平台展示的任何其他名称。这意味着,不仅仅是你在注册时起的那个名字,如果你在其他地方显示的名字也属于账号名称的范畴,只要它违反了规定,都有可能被处理。这让管理更加全面和彻底。

其次,“真实性”和“规范性”将成为重要考量。这次新规,背后传递出来的信息是,国家希望网络环境更真实、更健康。账号名称作为用户身份和行为的直接体现,它的规范性对整个网络生态有很大影响。所以,以后大家起名字,可能需要更加谨慎,避免那些擦边球或者有潜在风险的词汇。

第三,用户和平台双方都有责任。征求意见稿里也提到了平台方的责任,平台需要对账号名称进行审核和管理。这意味着,如果平台审核不严,导致大量违规账号名称出现,平台也会受到处罚。反过来,作为用户,我们也应该自觉遵守规定,不使用违规名称。

第四,“征求意见”阶段很关键。虽然是“征求意见稿”,但它代表了监管部门的初步想法和方向。我们普通网民也可以在这个阶段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说不定能影响最终的规定。所以,关注这个话题,并了解相关内容,也是参与网络治理的一种方式。

总的来说,这次网信办的动向,是为了给网络空间“正名”。从账号名称这个最基础的点入手,旨在构建一个更安全、更文明、更值得信赖的网络环境。对于我们普通用户来说,这意味着上网需要更加自觉地遵守规则,起名字也要更有分寸感。而对于平台来说,则意味着要承担起更多的管理责任。未来网络上的账号名称会更加规范,也更加有利于信息的真实传播和健康的交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第八条 互联网用户账号服务平台应当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要求互联网用户账号使用者在注册账号时提供真实身份信息。”

“第十二条 互联网用户账号服务平台应当以显著方式,在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页面展示账号IP地址属地信息。境内互联网用户账号IP地址属地信息需标注到省(区、市),境外账号IP地址属地信息需标注到国家(地区)。”


这第八和第十二我怎么觉得有点冲突呢,到底是前台强制显示地区还是可以隐藏?

user avatar

那么我这ID是不是乳那些叫“XX螳螂”、“螳螂XX”,是不是在阴阳怪气什么政治行为了?

是不是应该全网封杀?

user avatar

从专业的角度说的话,你必须假设提交的信息都是真实的。

可是实际上,无论是借贷宝也好、三和大神也好,免费的身份证库多到爆。

而且很多游戏借“防沉迷”为名,收集了大量的身份证库。理论上说,当你没办法对身份证数据验真的情况下,填写这些数据就没用。

现在假设,我实名认证,用张三的资料,除非我本地有一个可联网的二代身份证阅读器,并且还能联网进行人脸识别,否则你都无法通过系统来判断,我就是张三。即便如此,如果张三是一个三和大神,那么只要我给一些钱,让他在现场完成这个认证也是可以的。

说难听点,网信办现在想的东西吧,那就是孙权打合肥——屁都不是。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