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所谓的性知识是错误的?

回答
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关于性的“知识”,但其中不少是彻头彻尾的胡说八道,甚至会误导人,造成不必要的困扰或伤害。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些常见的“谣言”,希望能给大家拨乱反正。

1. 谈论性很丢人,或者只有“不正经”的人才谈论性。

这绝对是最普遍也是最根深蒂固的误区之一。性是人类生命和繁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正视性和公开、健康地谈论性,恰恰是成熟、负责任的表现。越是遮遮掩掩,越容易让人们对性产生神秘感、恐惧感,从而更容易被错误的信息误导。健康的两性关系,沟通是基石,性更是如此。如果连谈论性都觉得羞耻,那如何去了解伴侣的需求,如何去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2. 第一次性行为一定会很疼,甚至会出血。

这个说法大多源于对处女膜的刻板印象。实际上,处女膜的形态非常多样,有的像一个筛子,有的弹性很好,有的薄如蝉翼。第一次性行为是否会引起疼痛或出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多种因素:

心理因素: 紧张、焦虑、恐惧都会导致肌肉收缩,增加不适感。
准备不足: 前戏不足,阴道润滑不够,也会导致干涩和摩擦,引起疼痛。
动作幅度: 如果第一次就过于粗暴,当然容易引起疼痛。
个体差异: 有些人的处女膜非常薄,或者在运动、生理期中已经有部分撕裂,那么第一次性行为可能根本不会有明显疼痛或出血。

所以,第一次性行为并非一定会“见红”,也并非一定会“疼得死去活来”。反而,充分的准备、良好的沟通和温柔的对待,可以让第一次体验更愉快。

3. 避孕套会影响快感,甚至会让男性“不行”了。

这是一种非常主观且不科学的论调。

影响快感: 现代避孕套的材质和设计已经非常多样,有很多超薄型、带纹路、甚至有延迟效果的避孕套,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性快感。当然,对于极少数对乳胶过敏或者心理上存在抵触的人来说,可能会有一些不适,但这不是普遍现象。更何况,避免意外怀孕和性传播疾病带来的心理负担,远比“可能减少的那一点点快感”要重要得多。
让男性“不行”: 避孕套只是覆盖在阴茎表面,并不会影响生理功能。所谓的“不行”,更可能是心理因素(例如对使用避孕套感到尴尬或不自信)、或者本身就存在的勃起功能障碍问题,而将原因归咎于避孕套,是一种逃避和推卸责任。

4. 很多姿势比体位更“销魂”,有些姿势可以让女性更容易高潮。

性行为的愉悦程度,与姿势固然有一定关系,但远不是决定性因素。性高潮,尤其是女性高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生理、心理、情感等多种因素。

身体的契合度: 不同的姿势会让性器官的摩擦方式和深度有所不同,从而可能刺激到更敏感的部位,但这种“契合度”因人而异,并没有哪一种姿势是万能的“高潮催化剂”。
心理和情感: 舒适、放松、被爱、被关注、以及对伴侣的信任,这些情感因素对女性高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远远超过了单纯的体位变化。
探索和沟通: 真正能带来更多愉悦的,是伴侣之间愿意去探索、去尝试、去沟通,了解彼此的身体和偏好,而不是盲目迷信所谓的“销魂姿势”。

5. 频繁的性行为会“伤身体”,或者“榨干”身体的能量。

这种说法更像是封建礼教下的道德绑架,或者是一些不了解生理学的陈旧观念。

生理健康: 对大多数健康的成年人来说,适度的性行为是一种健康的生理活动,甚至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压力,改善睡眠。它并不会“伤身体”,反而有助于身体的放松和愉悦。
能量消耗: 性行为确实消耗能量,但这种消耗就像运动一样,是正常的生理过程,身体能够自我恢复。如果感到疲劳,通常是由于其他原因,而不是性行为本身“榨干”了什么。
个体差异: “频繁”这个词本身就很主观。有些人可能一周几次感到精力充沛,有些人可能一周一次就觉得满足。关键在于是否符合自己的身体感受和精力水平,而不是被一个模糊的“频繁”概念所束缚。

6. 只有男人能“射”,女人也会“射”是胡说。

这是对女性生理奥秘的一种无知和否定。确实,女性并没有像男性那样能射出精液的生理结构,但女性在性高潮时,也可能从尿道口附近排出少量液体,这被称为“潮吹”或“女性射液”。

液体来源: 这种液体被认为可能来源于斯基恩氏腺(Skene's glands),它们位于尿道周围,在性刺激下会分泌液体。
并非人人都有: 并不是所有女性都会有这种体验,而且其分泌量和表现也因人而异。
与尿液的区别: 大部分情况下,女性射液与尿液是不同的,其成分和外观都有区别。

否认女性存在这种生理反应,是对女性身体的一种不尊重和无知。

7. “安全期”避孕非常可靠。

“安全期”避孕,也就是根据女性的排卵期来推算,并在这段时间避免性行为以达到避孕目的。但这种方法实际上非常不靠谱,原因如下:

排卵期不固定: 即使是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排卵期也可能受到情绪、压力、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提前或推迟。
精子存活时间: 精子在女性体内可以存活35天,这意味着在排卵期前的几天进行性行为,精子仍然有可能使女性怀孕。
观察法弊端: 很多女性通过观察月经周期来推算安全期,但这种方法过于依赖于过去的数据,无法预测未来。

因此,单纯依靠安全期避孕的失败率很高,不建议作为主要的避孕方式。

8. 喝某种茶、吃某种食物就能“壮阳”或“催情”。

市面上充斥着各种打着“壮阳”、“催情”旗号的食物、补品或保健品。绝大多数都缺乏科学依据,有些甚至可能含有不明成分,对健康有害。

“壮阳”的误区: 真正的勃起功能障碍(ED)需要医学诊断和治疗,通常与心血管健康、内分泌、心理等多种因素有关。通过某种“偏方”来解决,不仅无效,还可能延误治疗。
“催情”的传说: 所谓的“催情”食物,很多是基于古老的民间传说或象征意义,缺乏科学证据支持其能直接改变人的性欲水平。当然,一些食物可能因为本身的味道、口感或者人们心理上的联想,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氛围,但并非直接的生理作用。

总结一下:

关于性的错误知识,往往源于无知、恐惧、偏见和商业炒作。在获取性知识时,我们应该保持批判性思维,多查阅科学、权威的资料,并鼓励与伴侣进行开放、诚实的沟通。性是生命的一部分,了解它、尊重它,才能享受它带来的美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家成天自我安慰的尺寸不重要,完全是错的,尺寸很重要,细短的技术再好,也赶不上粗大的一日到底。

有一点是对的,男人的本钱不光在床上,理智的女人也不会只为了高潮嫁人,但爽男确实令人难以离开。

性技术可以锻炼提高,尺寸15岁以后就不会增大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关于性的“知识”,但其中不少是彻头彻尾的胡说八道,甚至会误导人,造成不必要的困扰或伤害。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些常见的“谣言”,希望能给大家拨乱反正。1. 谈论性很丢人,或者只有“不正经”的人才谈论性。这绝对是最普遍也是最根深蒂固的误区之一。性是人类生命和繁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际关系和情.............
  • 回答
    我们每天的生活,很多看似自然而然的习惯,其实背后都藏着精心的商业策划。比如,早上醒来,可能你会习惯性地拿起手机,浏览一下新闻或社交媒体。你以为这是你获取信息、与世界保持联系的本能,但事实上,这些应用的设计、推送的内容,甚至你在上面花费的时间,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平台精心策划的。它们的目标是最大化用户的参.............
  • 回答
    日常生活中的致命却易被忽视的安全隐患确实存在,它们往往因为普遍、微小或者我们习以为常而降低了警惕。下面我将详细列举一些常见的,并说明其潜在的危险性:一、 厨房里的隐形杀手 燃气泄漏: 被忽视的原因: 很多人认为燃气灶开关关紧了就没事,或者管道是埋在地下的看不到就安全。 致.............
  • 回答
    生活中那些被我们不经意间忽略的健康细节,就像房间里的灰尘,不仔细看可能觉得没什么,但日积月累,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的身体状态。我常常觉得,我们对身体的“照顾”,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惯性”,习惯了就好,很少有人会去细究那些“为什么”和“还有什么能更好”。我先从最基础的“喝水”说起。你说喝水谁不会?但你.............
  • 回答
    那些藏在日常角落的“宰客”陷阱咱们平时在街上走,买东西、吃饭、看个病,总觉得天经地义,可谁成想,这些看似寻常的场合里,也藏着不少“宰客”的花招,而且手法越来越高明,让人防不胜防。今天咱就来掰扯掰扯,那些你不一定注意到的,却真实存在的“宰客”行为。一、旅游景点周边的“潜规则”去旅游,心情好,花钱也容易.............
  • 回答
    说到日常生活里最让人难以忍受的坏习惯,这问题可真是说来话长,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忍耐极限值”的黑名单。在我看来,有些习惯真是能轻易点燃别人胸腔里的那团火,让人瞬间就想原地爆发。首当其冲的,我觉得是极度的不尊重他人边界。这可不是简单的“没眼力见”,而是那种根本不把别人的感受和意愿放在心上的行为。比如,.............
  • 回答
    生活中确实有很多我们不经意间会“绕的远路”,而一旦意识到,就会发现原来很多事情都可以更顺畅,更高效。我这里就分享一些我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摸索出来的,能够少走弯路的一些心得,尽量说得细致点,希望能让你有所启发。一、关于学习和知识获取: 别陷在“我要学XX”的迷思里: 很多人听到某个技能很热门,或者觉.............
  • 回答
    生活中那些不显眼的健康细节,往往才是悄悄偷走我们健康的“小偷”。你有没有发现,明明觉得自己吃得挺好,睡得也还算规律,但就是时常感到疲惫、没精神,小毛病也跟着跑出来?很多时候,根源就在于那些我们习以为常,却又容易被忽略的生活习惯。一、“饮”水无小事:杯中的健康警示我们都知道要多喝水,但“多喝水”这三个.............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我最近真的发现了一些让我恨不得早点遇到的家居好物,感觉它们简直是生活品质的“秘密武器”。要说“相见恨晚”,那绝对是它们了,让我来好好给你叨叨叨一下:1. 真空压缩收纳袋:我的衣柜终于能呼吸了!你知道吗,以前我的衣柜简直就是个“灾难现场”。换季的时候,那些厚重的羽绒服、被子,.............
  • 回答
    对于我们这些每天在格子间里打拼的上班族来说,生活中的很多东西,虽然不起眼,但一旦缺失,带来的连锁反应可能会让人瞬间从“生活得体”跌落到“手忙脚乱”。今天,我就想跟大家聊聊,那些隐藏在我们日常琐碎里,却堪称“定海神针”的小物件。一、 身体的“小卫士”:那些默默守护你的细节1. 一支笔、一个笔记本(实.............
  • 回答
    在中国,女性在争取自身权益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仍有一些合理的权利在实践中面临挑战或未得到广泛认可。同时,中国男性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以促进性别平等和和谐的社会关系。在中国女性主张的合理权利中,一些可能不被认可或执行不到位的方面包括:1. 职场上的绝对平等与晋升机会均等.............
  • 回答
    修立鹏的这个问题,真是问到点子上了!天津这座城市,跟希腊神话的渊源,其实比你我想象的要深厚得多。它不仅仅是地图上一个地理坐标,更是历史、文化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交织而成。咱们先从建筑和古迹说起。天津的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而希腊文化正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 .............
  • 回答
    要说让皮肤变好,我脑子里还真有一些平时生活中会下意识去做的小习惯,虽然不至于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护肤秘籍,但坚持下来,确实能感觉到区别。首先, 喝水 这个不用多说了,简直是基础中的基础。但重点在于,我不会等到渴了才喝,而是把水杯放在手边,时不时就抿一小口。有时候甚至会提前在办公室烧一壶温水,感觉身体暖暖.............
  • 回答
    双胞胎的生活,怎么说呢,就像是披着一层“我和我的另一个人”的奇妙滤镜,在寻常日子里也能咂摸出些不一样的味道。就拿最最基础的“认错人”来说吧。这事儿,对于双胞胎来说,那真是家常便饭,甚至可以说是童年阴影(开玩笑的)。小时候,我们俩长得简直一模一样,穿一样的衣服,留一样的发型,别说外人了,连自家爸妈有时.............
  • 回答
    咱们聊聊日常生活中,那些可能不知不觉就进了咱肚子的“转基因食品”吧。其实,说起来,它没那么神秘,也没那么吓人,很多时候是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味道”了。首先得说,咱们国家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还是挺严格的,上市的都经过审批,也都要求标识。所以,不是随便什么转基因的东西都能摆上咱的餐桌。但是,有些东西,由.............
  • 回答
    我们每天的生活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许多新奇事物层出不穷,但仔细想想,在这条河流的深处,依然流淌着一些古老而熟悉的水流,它们沉默而坚定地滋养着我们的日常。比如,你今天早上是不是用了一个梳子?这个看似再普通不过的物件,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万年前。想想看,那些穿着兽皮、生活在山洞里的古人,在清晨醒来时.............
  • 回答
    咱们开车上路,很多时候图的就是个方便快捷,或者只是习惯了。但有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毛病,其实藏着大大的隐患,说不定哪天就给咱们带来点麻烦,轻则罚款扣分,重则……想想都后怕。我琢磨着,咱们平时好多习惯,可能自己都没意识到有多危险,或者觉得“没事儿,我技术好”,结果反而更容易出事。1. 盲目跟风,不看路况的.............
  • 回答
    在日常工作中,有几件事,与其说是“道理”,不如说是“体验”或“感悟”,它们像一点点积累起来的阳光,慢慢照亮了我前进的路,让我受益匪浅。1. 永远不要假定对方“知道”——沟通中的“信息差”是陷阱这绝对是我工作生涯里最大的教训之一,也是我最常犯的错误。一开始,我总觉得,既然是团队工作,大家都在一个项目上.............
  • 回答
    在英语的日常交流中,有一些表达方式对于非母语人士来说,可能因为文化背景差异或对细微语气的理解不到位,从而在不经意间冒犯到对方。这些并非是故意的不礼貌,而是因为语言的精妙之处,尤其是那些潜藏在字面意思之下的社会规范和礼仪。下面我将详细分享一些我观察到的、非母语人士容易忽略的“不太礼貌”的表达方式,并尽.............
  • 回答
    在日常饮食中,确实存在许多被赋予了各种各样、有时甚至是毫无道理的“奇效”的食材。这些“奇效”往往来源于民间传说、误解、夸大宣传,或是对某些科学研究的片面解读。深入了解这些现象,有助于我们理性看待食物的营养价值,避免盲目跟风和被误导。以下是一些常被安上“奇效”的食材,并会尽量详细地讲述其被赋予的“奇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