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的,央视用词是“越界进入”,全文没提到“入侵”二字。
人民日报倒是用了“入侵”的标题转载,问题是这种事媒体说什么都不算数,一切以外交部发言为准。前两个月央视还用了“勿谓言之不预”呢,现在也没见打起来啊?
外交部官网的标题和央视的一样,并未提及“入侵”二字。
再看外交部原文,全文对于印度的行为,用词均为“越界”和“非法滞留”,只有两处使用了“侵入”这个词,并未提及“入侵”二字。出现点为原文的8、9和13段,内容如下:
那么这里的“侵入”和“入侵”是否是一个意思呢?考虑到外交部的这篇文章实际上是给印度而非国人看的,我们去看看这篇文章的英文版是怎么说的:
可以看到,只有第9段使用了invade,但第9段是在引用3314号决议的原文,而不是对印度的行为进行定性。而第8、13段的“侵入”则被翻译成了“intrude”,我们来看看剑桥对这两个词的翻译:
很明显,外交部至今对印度的行为定性都是“闯入”而非“入侵”,希望各位莫要偏听偏信。
抛开词意不谈,如果外交部真的想将事态升级,又何必煞费苦心的将“入侵”二字藏在犄角旮旯里,而不是明白的写在标题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