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都说南京是安徽省会、徽京之类的?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南京是安徽省会”、“徽京”这些说法,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历史遗梗”和“民间梗”的集合体。这背后藏着南京在历史上与安徽地区紧密相连的一段过往,以及现代人对这种历史联系的一种戏谑和怀念。

咱们得一点点掰扯清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

一、南京与安徽地区历史上的“亲密接触”:

要理解为什么会把南京和安徽省扯上关系,就得把时间轴往前推一推,看看南京在古代扮演的角色。

历代王朝的重心: 南京,古称金陵、建康、石头城、应天等,是中国历史上几个重要朝代的都城。这其中,有几个朝代,其统治疆域或核心区域,与今天的安徽省高度重叠,甚至安徽就是它的“大本营”。
东吴: 孙权建立的东吴,定都建业(今南京)。东吴的势力范围,很大一部分就在长江以南,包括今天的江苏、浙江、江西,以及安徽的南部地区。可以说,安徽南部的很多地方,当年都是东吴的腹地。
东晋: 之后,东晋虽然偏安一隅,但首都依然在建康。东晋的统治范围,也包含了今天的安徽南部。
南朝(宋、齐、梁、陈): 这四个朝代轮流在建康建都,同样,它们的统治区域也涵盖了长江以南和今天的安徽南部。
南唐: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也定都金陵,其疆域同样覆盖了今天的安徽南部。
明朝: 甚至洪武年间,朱元璋在定都南京后,也曾将应天府(包括南京及其周边地区)作为国都。而当时的明朝,其统治中心和经济重心,很大程度上就在长江中下游,今天的安徽作为其腹地,自然联系紧密。

你看,在这些漫长的历史时期,南京作为都城,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而今天的安徽南部地区,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与南京有着天然的联系,很多时候是南京的“势力范围”或“经济腹地”。这种“主城附庸”或者“中心辐射”的关系,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徽”文化的地理依托: “徽”这个字,大家都知道,它代表着“徽州”。徽州,就是今天的黄山市、绩溪县、歙县等地,位于今天的安徽省南部。历史上,徽州文化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化流派,以其商帮、文人、建筑等闻名。而从地理上看,徽州地区距离南京并不遥远,交通也相对便利。在很多历史时期,徽州人外出经商、求学、做官,南京往往是他们重要的活动节点和集散地。

二、历史的变迁与现代的“误解”:

然而,历史就是历史,现实就是现实。

省份的划分: 现代中国的省份划分,是在近代以来逐渐形成的。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开始大规模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时,当时的省会选择、区划设置,更多是基于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人口等综合考量,而不是仅仅依照历史的“都城”地位。
1949年,华东局和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将安徽省省会定在合肥。选择合肥,有其当时的战略考量(地处安徽中部,相对偏内陆,便于发展和防御),也有其历史原因(合肥自古就是重要的战略要地和军事重镇)。
而南京,随着国民政府的迁都,以及新中国的建立,其行政区划被划归江苏省,成为江苏省的省会。

“徽京”的由来: “徽京”这个词,可以理解为“安徽的京城”或者“像京城一样的安徽城市”。
戏谑与怀念: 这种说法,很大程度上是一种 戏谑 和 怀念。因为上面我们讲了,在历史上,南京长期作为中国重要的都城,而且统治的疆域包含或紧密联系着今天的安徽地区。很多人,尤其是对安徽历史、对南京历史有一定了解的人,看到南京与安徽之间这种深厚的历史渊源,而现代行政区划上南京又是江苏省会,就产生了一种“错位感”。他们会觉得,南京当年那么辉煌,而且跟安徽这么亲近,怎么就不是安徽的省会了呢?
调侃与幽默: 于是,就有了“徽京”这样的说法。这是一种带有地方特色和历史梗的幽默,用一种夸张和非官方的称谓,来表达对南京历史地位的认可,以及对它与安徽地区过去紧密联系的一种回顾。这有点像在说:“南京啊,你本来就是咱们安徽(历史上的)的老大哥,怎么现在跑到江苏去了?不,你就是咱们安徽的‘徽京’!”
网络流行语: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种带有地域文化色彩的说法也逐渐流行起来,成为一种网络流行语,被许多网友所引用和传播。

三、总结一下:

所以,大家之所以会说南京是“安徽省会”、“徽京”,并不是因为现代行政区划上南京真的属于安徽,也不是说它现在就是安徽的省会。而是:

1. 深厚的历史渊源: 南京在中国历史上长期是政治经济中心,其统治范围和影响力,特别是古代,与今天的安徽地区,尤其是南部地区,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2. 徽文化与地理联系: 徽州文化与南京在地理和历史上有一定的关联,南京是徽州人重要的活动区域。
3. 现代的戏谑与怀念: 这种说法更多是一种 民间梗、历史梗,通过戏谑的方式,来表达对南京历史辉煌的认可,以及对它与安徽地区历史联系的一种趣味性的回顾和怀念。它是一种带有地方文化色彩的幽默,并不是真的认为南京是安徽的省会。

下次你听到有人这么说,就可以明白,他们不是在说错话,而是在玩一个“历史梗”! 这也是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的一种有趣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就说两个别的事情吧。

大连是山东的。

徐州也是山东的。

就酱。

user avatar

因为苏州不服我们、徐州不服我们、南通不服我们、无锡不服我们、常州不服我们、扬州不服我们、镇江不服我们、连云港不服我们,但马鞍山是坚定地跟着我们走的

user avatar

作为皖北人,从来不觉得南京是安徽省会,对合肥感觉也很陌生。对我们这旮旯最有影响力的城市是郑州和武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南京是安徽省会”、“徽京”这些说法,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历史遗梗”和“民间梗”的集合体。这背后藏着南京在历史上与安徽地区紧密相连的一段过往,以及现代人对这种历史联系的一种戏谑和怀念。咱们得一点点掰扯清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一、南京与安徽地区历史上的“亲密接触”:.............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历史现象,涉及到政治、文化、经济、军事以及民族认同等多个层面。之所以会出现“南方为正统,北方复兴”的循环,原因非常复杂且相互交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析:一、 为什么南方会被认为是“正统”?“正统”在古代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不仅仅是政治上的合法性,更包含了文化、.............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一些历史和学术上的复杂性。我们来聊聊为什么会有“南方人都说中国南方人都是北方移民后代”的说法,以及南方本地人是否真的没有后代。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后代”不仅仅指当下存在的后代数量,更重要的是指“血统的延续”。东南亚人和澳洲土著之所以有“那么多后代”,是因为他们的族群.............
  • 回答
    关于山东菜是不是“没有特色”或者“不好吃”,这实在是个让不少山东人都感到有点“委屈”的话题。而且,一提到这个,总免不了要引出那些“南方同事的评价”。说实话,第一次听到有人这么说,我心里是有点纳闷的。因为在我从小到大的生活里,山东菜可以说是无处不在,逢年过节、家庭聚会,甚至就是平日里的一顿便饭,都少不.............
  • 回答
    长三角地区,这片经济发展的沃土,自古以来就是人才汇聚、商贾云集之地。而上海,无疑是这片土地上最耀眼的明星,经济总量、国际影响力都无可匹敌。然而,在上海的光环之下,南京、苏州、杭州这三座城市,也各自凭借着独特的优势和历史底蕴,在“长三角第二大都市”的争夺中,你方唱罢我登场,都有着底气十足的理由。让我们.............
  • 回答
    “南美是美国的后花园”这一说法源于历史上美国对拉丁美洲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深刻影响和长期主导地位。这种比喻形象地反映了美国在该地区的特权性存在与利益纠葛,其背后涉及复杂的历史背景、地缘战略以及制度性权力关系。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一、历史渊源:门罗主义与“后院”概念的起.............
  • 回答
    “2016南海危机”之所以被许多人认为是中美关系最为危险的时刻,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多种因素叠加、火药味十足的集中爆发。简单来说,它触及了中美两国在亚太地区战略利益的根本冲突,并且当时两国都在各自的国内政治和国际战略下,显得格外敏感和强硬。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当时的大背景以及具体事件。一、 .............
  • 回答
    “悠然见南山”,这句诗出自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其中“悠然”二字,确实描绘了作者悠闲自在、心神安宁的心情。然而,这并非就是“以我观物”的狭隘理解,更不是否定了“无我之境”的说法。恰恰相反,正是因为陶渊明达到了“无我之境”,才能如此“悠然”地“见南山”。要详细地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理解“以我观物.............
  • 回答
    你听室友这么说,确实有点意思。按理说,东北的纬度比南方高不少,理论上应该更冷才对。但实际感受上,很多人,包括你室友,可能会觉得东北没南方那么“难熬”。这里面有几个挺有意思的原因,咱们一点一点掰开了说:首先,得说到供暖系统。这是最最关键的一点。 北方集中供暖: 东北,以及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实行的.............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而且触及到了很多我们常常能听到但可能没有深究的社会现象。你说得没错,生育率低并不是东亚三国独有的问题,很多欧洲国家,甚至包括德国和加拿大这样的发达国家,也都面临着生育率下滑的挑战。但为什么我们“总是”听到大家讨论东亚三国(通常指中国大陆、日本、韩国)生育率低,而对其他地区提及的相.............
  • 回答
    《名侦探柯南》这部陪伴了无数人童年的作品,如今却常常被粉丝们挂在嘴边说“崩了”。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抱怨,而是背后积压了太多现实的无奈和创作的困境。要说为什么,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细掰扯开来:1. 剧情拖沓,主线推进缓慢得令人发指。这是最最被诟病的一点。我们都知道,《名侦探柯南》的核心是“黑衣组织”和“.............
  • 回答
    这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身边确实经常听到这种说法,说什么南方其实比北方还冷,或者冬天来临南方感觉更难熬。作为土生土长的南方人,我可以跟你聊聊,为啥会出现这种声音,以及这背后到底有没有一些我们能体会到的“道理”。首先得澄清一点,从绝对温度上来说,北方冬天肯定比南方冷得多,这点毋庸置疑。你看地图,北方纬度.............
  • 回答
    “南方比东北冷”,这句话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关于“冷”的认知差异,以及地理环境和文化习惯的多重影响。听一些南方朋友这么说,不能简单地觉得他们是在“抬杠”或者“胡说八道”,而是他们有着自己的感受和依据。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冷”?咱们常说的“冷.............
  • 回答
    过去,关于“南方比北方冷”的讨论,在网络上算得上是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在冬季来临之际。很多人可能会怀念那个时候,大家会在微博、论坛、贴吧里热烈地争论,南方人抱怨湿冷难熬,北方人嘲笑南方没暖气。但你有没有注意到,现在这样的声音似乎越来越少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琢磨了琢磨,觉得有这么几个原因,可以.............
  • 回答
    “潮汕、雷州、温州南部、台湾人不会自称闽南人”的说法并非完全准确,但背后确实存在着一些重要的语言、文化和历史原因,导致这些地区的居民在身份认同上与传统意义上的“闽南人”有所区别。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 “闽南人”的定义及其核心特征:首先要明确,“闽南人”这个词本身就有其.............
  • 回答
    关于南印度是否存在刹帝利以及当地刹帝利与北方刹帝利的联系,确实存在两种不同的说法,这背后涉及到了种姓制度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演变、历史记载的差异以及解读上的不同。咱们这就来细致地掰扯掰扯为什么会有这两种不同的观点。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前提:种姓制度(Varna System)虽然起源于吠陀时期,以婆罗门.............
  • 回答
    “中国民气在南,王气在北;山西出将,山东出相” 这句古老的俗语,蕴含着人们对中国地理、历史、人文的长期观察和总结。它并非科学的定论,而是带有一定地域色彩的文化认知和民间流传的说法。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详细解读:一、 民气在南,王气在北这句说法将“民气”与“南方”联系,将“王气”与“北方”联系。 .............
  •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实在了,尤其还是温州最南的龙港老乡!作为土生土长的温州人,尤其还是在龙港这样的地方,你说你觉得父母的小公司也就那样,生活也平平淡淡,这太正常了。 “温州人很有钱”这句口号,我听到耳朵都快起茧子了,但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让我来跟你絮叨絮叨,试着从几个角度给你剖析一下,为什么会有.............
  • 回答
    最近几年,咱们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确实是动作频频,声音也越来越大。很多人会纳闷,为啥不像过去那样把“收复台湾”摆在最前面,反而把南海的“权益维护”说得这么响亮?尤其是有人觉得,南海动武的可能性比台湾要大不少,这背后到底有什么考量?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事儿。首先得明白,南海和台湾,在国家战略层面的“.............
  • 回答
    关于《名侦探柯南》中铃木园子为什么没有选择贵族高中,以及帝丹小学是否算贵族学校的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粉丝心中的疑问。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梳理。首先,关于“贵族高中”的定义。在日剧中或者现实生活中,提到“贵族学校”,通常会联想到悠久的历史、鲜明的校风、严格的校规,以及最为关键的一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