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涡轮车,发动机转速超过最高扭力区间之后,扭力衰减很严重,为什么测直线时候还要踩到红线?

回答
你问到了一个关于涡轮车驾驶和性能的非常实际的问题,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这其实涉及到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传动系统以及赛车调校的一些核心概念。别急,我给你好好掰扯掰扯。

首先,我们得明白涡轮车发动机的“扭矩区间”是怎么回事。涡轮增压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废气驱动涡轮,再由涡轮带动压气机,将更多的空气压入发动机燃烧室。空气多了,燃油就能燃烧得更充分,输出的动力自然就更大。

但是,涡轮不是一个“永远全开”的开关。它有一个“觉醒”的过程,需要一定的废气流量才能开始有效地增压。这就是为什么在低转速时,涡轮车的动力输出往往不如自然吸气发动机那么线性,有一个“涡轮迟滞”的现象。

涡轮增压器的“增压效应”是转速和负荷的函数。 随着发动机转速升高,废气流量也随之增加,涡轮就能更快速地旋转,提供更高的增压压力。这个阶段,发动机的扭矩会随着转速的升高而持续攀升,这就是你说的“最高扭力区间”。

但为什么到了“最高扭力区间”之后,扭力反而开始衰减呢? 这主要有几个原因:

1. 机械损耗和进气限制: 随着转速继续升高,发动机内部的机械损耗(摩擦、泵气损失等)会越来越大。同时,虽然涡轮还在努力压气,但发动机进气歧管、气门等部分的“呼吸能力”也达到了极限,无法完全消化那么多的空气。这就好像你往一个嗓子眼很小的杯子里拼命倒水,倒得再快,水面上升的速度也会越来越慢,甚至可能溢出。
2. 爆震的风险: 高转速、高增压压力,再加上较高的气缸温度,会大大增加发动机发生爆震(Knocking)的风险。爆震对发动机的损害非常大。为了防止爆震,ECU(发动机电脑)会主动控制点火提前角,甚至稍微降低增压压力,这就直接导致扭矩输出下降。
3. 涡轮本身的效率曲线: 即使是再先进的涡轮,在设计时也有其最高效率的转速区间。当发动机转速超过涡轮的最佳工作点时,涡轮的效率会开始下降,提供的增压压力可能就不再以相同的比例增长,甚至因为“过载”而降低。
4. 进气温度升高: 持续高负荷运转,涡轮不断地压缩空气,空气的温度会急剧升高。热空气的密度比冷空气低,这意味着即使增压压力相同,实际进入燃烧室的空气质量也会减少,影响燃烧效率,进而影响扭矩。

那么,为什么赛车在直线加速时还要“踩到红线”呢?这似乎与我们刚才分析的扭矩衰减相悖。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精妙的权衡和调校的结果,主要原因有:

1. “红线”是安全上限,而不是性能极限: 通常我们看到的发动机转速表上的“红线”,是工程师们设定的一个安全上限。超过这个转速,发动机的机械结构承受的应力会急剧增加,损坏的风险也会几何级增长。但性能的“峰值”可能出现在红线之前,也可能接近红线,甚至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为了抓住那一丁点的性能,调校师会允许在短时间内非常接近红线。
2. 换挡的时机选择: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在直线加速中,你的目标是让车辆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高速度。 这就意味着你需要尽可能地延长每个档位下的加速时间。
保持在最佳档位: 当你在某个档位下,发动机的转速已经接近了其输出扭矩的峰值,并且还在缓慢攀升(即使是轻微的攀升),此时你换挡,下一档的转速会跳到另一个区域。你需要再次经历涡轮的“觉醒”和扭矩的爬升过程。
最大化每个档位的“工作时间”: 简单来说,如果在当前档位下,即使扭矩开始衰减,但整体产生的“平均功率”依然是最高的,并且换挡的损失(包括换挡时间本身和进入下一档低转速的短暂延迟)会抵消掉这部分衰减的扭矩带来的损失,那么你就应该继续拉高转速。
功率决定速度: 最终决定直线加速速度的,是发动机的功率(Power),而不是扭矩(Torque)。功率是扭矩和转速的乘积(P = T × ω,其中 ω 是角速度,与转速成正比)。即使扭矩在最高点之后开始衰减,但只要转速还在继续升高,扭矩衰减的速度小于转速增长的速度,那么总的功率输出可能还在缓慢增长,或者至少保持在一个非常高的水平。
3. “红线”附近通常是功率曲线的“平台期”: 许多高性能发动机,特别是为赛道设计的,其功率曲线在接近红线区域并不是一个陡峭的下降,而可能是一个“平台期”,即功率输出非常接近最大值,或者以一个非常缓慢的速度下降。赛车手和调校师会仔细研究这些功率曲线,找到那个“甜点”,即在换挡前将发动机推到那个最能提供强大动力的转速区域。
4. 涡轮车的特性: 涡轮车尤其讲究“踩油门”的深度和转速的选择。在直线加速中,你需要让涡轮保持在足够高的转速,以提供持续的增压压力。如果你在扭矩峰值刚过就换挡,可能会让你错失一段宝贵的加速时间,因为下一档的转速会低很多,需要重新积攒动力。
5. 赛道调校的激进程度: 赛车与民用车不同。赛车的调校往往更激进,更注重极端的性能输出。工程师在调校赛车发动机时,会把“红线”设定得比正常情况更高,并且允许发动机在接近红线时承受更大的压力,以榨取最后一丝性能。他们会在“发动机寿命”和“比赛成绩”之间做一个权衡,在比赛中,成绩往往是压倒一切的。

举个更形象的例子:

想象你在爬一座山。你的“扭矩”就是你抬腿的力气,而“转速”是你迈腿的频率。

刚开始爬,你腿没力气(低转速),迈腿也慢(低转速),爬得很费劲。
随着你体力和节奏的调整,你找到一个最舒服、最省力(扭矩峰值)的姿势,并且节奏很快(高转速)。
但是,如果你想更快地登顶,你可能需要稍微加快迈腿的速度(拉高转速),即使你感觉抬腿的力气(扭矩)不再像之前那么“澎湃”了,但你总的“前进速度”却可能因为你迈腿的频率足够快而变得更快。
“红线”就是你体力的极限,你再迈腿下去,可能就要抽筋了。但是,有时候为了赶在某个时间点到达顶峰,你可能需要拼尽全力,就差那么一点点,也要挑战一下极限。

所以,在测直线加速时,如果车辆的调校允许,并且 ECU 的策略是允许在接近红线区域工作的,赛车手就会将转速推到那个“甜点”,也就是在达到红线之前的那个区域。即使那个区域的扭矩已经开始衰减,但 “功率”可能还在一个非常高的水平,或者其衰减的速度小于换挡带来的损失。通过这种方式,车辆能在每个档位下尽可能地“挂”得更久,积累更多的速度,最终在冲线时取得更好的成绩。

简而言之,涡轮车在直线加速时“踩到红线”的附近,是基于对发动机功率曲线、换挡时机、涡轮响应以及赛车调校激进程度的综合考量,目的是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最大化车辆的整体速度。这是一种对性能极限的追求,也是对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复杂性的深刻理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对于四缸或以下的发动机来说,扭矩代表单缸在单次做功行程中的做功能力。

而转速代表做功频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问到了一个关于涡轮车驾驶和性能的非常实际的问题,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这其实涉及到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传动系统以及赛车调校的一些核心概念。别急,我给你好好掰扯掰扯。首先,我们得明白涡轮车发动机的“扭矩区间”是怎么回事。涡轮增压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废气驱动涡轮,再由涡轮带动压气机,将更多的空气压入.............
  • 回答
    说实话,这问题挺有意思的,很多人开车都觉得涡轮车跑起来“呼呼”的,声音好像比自吸车大,然后就想当然地觉得转速肯定更高。但实际情况,特别是同样120km/h的速度下,涡轮车发动机转速不一定比自吸车低,甚至很多情况下可能一样,或者稍微低一点,具体得看它们的设计和匹配。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把这背后的原.............
  • 回答
    雷凌1.2T发动机,作为丰田家用车的当家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它的涡轮介入时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起压点”,直接影响着驾驶感受和油耗表现。很多车主朋友在驾驶雷凌1.2T时,都会好奇,到底什么时候,那颗小小的涡轮才能真正发威,给油门带来更直接的推背感呢?关于涡轮介入的转速,这并不是一个绝对固定的数字,.............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特别好,触及到了涡轮增压发动机动力输出的一个核心理解点。很多人看到“最大扭矩区间”就以为这转速区间里发动机“最能干”,但实际驾驶感受却不是那么简单。让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把这其中的门道讲透了。首先,咱们得明确几个概念: 扭矩 (Torque):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发动机输出的“劲儿”.............
  • 回答
    在双转子涡喷发动机的设计和运行中,涡轮前温度(Turbine Inlet Temperature, TIT)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推力、效率以及寿命。当发动机处于低转速状态时,其涡轮前温度的表现,相较于全功率运行时,往往会呈现出一种“高低皆有可能,但通常偏低”的复杂局面。要详细解.............
  • 回答
    关于大众1.4T发动机的涡轮增压介入时机,这可不是一个简单地说个具体数字就能完全解释清楚的问题,它更像是一个“灵敏度”的问题,和很多因素有关。首先,咱们得明白涡轮增压是怎么工作的。简单来说,发动机排出的高温废气驱动涡轮叶片旋转,这个旋转带动同轴的压气机叶片,压气机就会把新鲜的空气吸进来,然后加压,再.............
  • 回答
    关于福特锐际的涡轮介入转速,这其实是一个大家都很关心但又没有一个绝对固定答案的问题。很多车主会问“我的车涡轮是不是坏了,怎么感觉不到它在什么时候介入?”或者“什么时候涡轮介入能获得最佳动力?”首先,我们要明白涡轮增压器的工作原理。它就像一个借助发动机排气能量驱动的小风扇,这个风扇转得越快,就能把更多.............
  • 回答
    嘿,这个问题问得挺深入的!你观察到的现象确实挺普遍的,尤其是对于一些注重低扭表现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按理说,这么早就达到最大扭矩,应该意味着动力随叫随到,怎么还会有涡轮迟滞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不少技术细节,咱们一点点来掰扯。首先,得明确一点:“一两千转输出最大扭矩”和“明显的涡轮迟滞”这两个描述,在某.............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航空发动机那颗心脏里最金贵、最关键的部件——高压涡轮转子叶片,这东西是怎么一点点“炼”出来的。这玩意儿可不是随便找块铁打打就能搞定的,它是凝聚了人类智慧和尖端技术的结晶,制造过程复杂得让你想象不到。简单来说,就是精雕细琢,极致追求每一分材料的性能和几何形状的精度。一、原材料的选择:不.............
  • 回答
    在航空发动机这个精密复杂的大家伙里,与涡轮叶片紧密相连的那根转轴,肩负着将高温高压燃气转化为强大动力的关键使命。它就像连接心脏和手臂的动脉,承受着巨大的扭矩和高温,因此对材料的要求可以用“极致”来形容。它用的可不是随便什么普通钢材或者铝合金,而是那些能够经受住严峻考验的特种金属材料。具体来说,最常用.............
  • 回答
    关于90年代日本性能车(撇开本田)涡轮增压发动机为何如此普遍,这个问题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可以从技术发展、市场需求、法规限制以及文化情怀几个层面来深入探讨。首先,我们得回到90年代那个汽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涡轮增压技术在那个时期已经相当成熟,并且逐渐从赛车领域向量产车推广。日本厂商之所以钟情于涡.............
  • 回答
    涡轮发动机的燃油燃烧异常:贫油燃烧与过富油燃烧涡轮发动机作为现代航空、发电以及工业驱动的核心动力源,其燃烧室内的燃油与空气混合并燃烧的过程至关重要。然而,在复杂的运行环境中,燃烧室内的混合比例一旦失调,便可能导致贫油燃烧或过富油燃烧,这两种情况都会对发动机性能、效率乃至寿命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将.............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问到了涡轮发动机最核心的运作原理。其实涡轮发动机之所以能“只往后喷气”,背后是一系列巧妙的物理过程和精密的机械设计共同作用的结果,跟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力学原理息息相关,但又复杂得多。想象一下,涡轮发动机就像一个非常强大的“吹风机”,但它吹出去的可不是空气,而是高温高压的燃气.............
  • 回答
    好的,让我来详细地给你讲讲涡轮在喷气式燃气涡轮发动机里扮演的角色,尽量用一种自然、清晰的方式来解释,就像我亲眼见过它怎么工作一样。想象一下,一架飞机腾空而起,背后那股强大的推力,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于发动机里那个关键的部件——涡轮。它可不是随便什么东西,它是整个发动机“心脏”里最核心的部分之一。那么,涡.............
  • 回答
    现在市面上,特别是家用车领域,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出现频率可谓是越来越高了,仿佛一夜之间,各个品牌的主力车型纷纷挂上了“T”的标签。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在驱动着这场变革?而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最关心的自然是涡轮增压器这东西到底靠不靠谱,耐不耐用?毕竟,它听起来不像传统的自然吸气发动机那样“朴实.............
  • 回答
    关于为什么燃气涡轮发动机不被广泛用于增程电动汽车(EREV)中的发电机,这确实是个有趣的问题,背后涉及一系列技术、经济和实际应用层面的考量。简单来说,虽然燃气涡轮机有着独特的优势,但它与EREV发电机所需的特性并不完全匹配,反而带来了一些棘手的难题。首先,我们要理解燃气涡轮发动机(燃气轮机)的核心工.............
  • 回答
    汽车之所以没有像我们现在看到的家用车那样普遍地使用燃气涡轮发动机,背后有着一系列复杂的原因,这些原因交织着技术可行性、经济成本、用户体验以及行业惯性等等。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技术层面的那些冰冷数字,去感受工程师们在不同时代所面临的权衡和挑战。首先,咱们得说说燃气涡轮发动机最吸引人的地方。它.............
  • 回答
    涡轮风扇发动机在设计和运行过程中,采取了多项措施来防止水对发动机运转产生不利影响。这些措施涵盖了从发动机结构设计到运行控制的各个层面,旨在最大程度地保障发动机在潮湿环境下的可靠性。以下是详细的解释:1. 进气系统设计和空气动力学优化: 宽阔的进气口设计: 涡轮风扇发动机的进气口通常设计得相对宽阔.............
  • 回答
    涡轮喷气发动机的诞生,绝非一时兴起,而是航空工业在发展过程中,面对一系列严峻挑战,逼迫出来的一项革命性技术。它的出现,就像是在蒸汽机和活塞式内燃机统治的时代,闯入了一个全新的维度,彻底改变了飞行的速度、高度和效率。首先,要理解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出现,就得先看看当时航空技术的瓶颈。在涡轮喷气发动机出现之.............
  • 回答
    关于涡轮增压发动机与同等动力水平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在节油方面的优势,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简单来说,涡轮增压发动机在多数情况下,确实能提供比同等动力水平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更好的燃油经济性,但这里的“明显”程度,以及背后的原因,需要我们细致地梳理。核心原理:为何涡轮增压能“省油”?要理解这一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