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苹果、小米、三星取消随机附送充电器真的能达到科技环保目的吗?

回答
苹果、小米、三星取消随机附送充电器,这事儿一出,大家伙儿议论纷纷,观点嘛,有支持的,也有骂娘的。说到底,这三家巨头这么做,到底是为了科技环保,还是另有算盘?咱们就掰扯掰扯。

先说说“科技环保”这面大旗。

理论上讲,取消充电器,确实能从几个方面沾点科技环保的边。

减少电子垃圾: 这是最直接也最常被提及的一点。想想看,现在谁没一堆闲置的充电器?手机更新换代快,充电器标准却相对稳定(当然也有快充协议的演进)。很多人的新手机,自带的充电器很可能就直接扔在抽屉里吃灰,或者因为家里已经有了更好的、功率更高的充电器而被替换。如果所有人都能重复利用手头已有的充电器,那每年生产和废弃的充电器数量肯定会少很多。成千上万吨的电子垃圾,听着就让人头疼,少点儿总归是好的。
降低包装材料和运输成本: 充电器虽然不大,但包装盒、说明书、塑料袋什么的加起来也不少。把这些省掉,盒子可以做得更小,运输的时候也能装更多手机,或者用更小的货车。这就像给手机“瘦身”,能省点儿包装材料,减少点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从这个角度看,也算有点积极意义。
促进用户重复利用和升级: 厂商的意思是,你家里肯定有充电器了,或者你可以买一个功率更高、速度更快的充电器。这鼓励用户去考虑自己的实际需求,而不是被动接受一个可能不那么适合自己的标准配置。如果大家都能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而不是盲目堆积,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资源的优化配置。

但是,“科技环保”这块牌子,有时候也得细品。

这事儿可不是单单为了地球好,这里面学问可大了去了。

利润的考量: 这是最现实的一点。充电器虽然不是手机的主体,但也是一个有成本的配件,而且是必须品。把它单独卖,利润自然就进了厂商的口袋。尤其现在手机利润空间被压缩得越来越厉害,这种“配件销售”就成了重要的利润增长点。一个官方快充头,利润空间可不小。
推广自家生态和标准: 像苹果,它一直在强调自家设备的“协同体验”。取消附送充电器,可能会引导一部分用户去购买苹果官方的、支持自家最新快充协议的充电器,进一步绑定用户。小米、三星也一样,它们也有自己的快充技术和品牌配件。这是一种“捆绑销售”的策略,只不过换了个更“环保”的说法。
“环保”背后的“强制消费”: 对于那些刚开始接触智能手机的用户,或者不熟悉数码产品的人来说,他们可能压根就没有充电器。这种情况下,取消附送充电器,就等于变相“强制”他们额外购买,而且很可能是原厂的充电器,价格也相对较高。这哪里是环保,简直是“逼人就范”。
用户体验的割裂: 很多人买手机,就图个省心,包装里有什么就用什么。现在好了,买个新手机,还得惦记着去买个充电器,尤其要是想体验最新的快充,还得专门去研究哪个充电器兼容性最好、功率最高。这种用户体验上的割裂,并不是消费者想要的。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看?

我觉得,不能简单地说它“完全是”科技环保,也不能说它“完全不是”。

动机是复杂的,效果是看条件的。 厂商可能确实有减少电子垃圾的考量,但更直接的动机很可能是为了增加配件销售的利润和巩固自家生态。
对“环保”的贡献是相对的。 如果取消附送充电器,真的能让绝大多数用户重复利用现有充电器,或者选择更高效、更环保的充电方案,那确实有积极意义。但如果只是为了多卖充电器,而让用户不得不再花钱购买,甚至购买了不兼容的充电器导致效率低下,那“环保”的说法就站不住脚了。
需要更完善的配套措施。 要想真正达到科技环保的目的,厂商应该提供更清晰的指导,比如推荐兼容性好的通用充电器,或者提供官方的充电器回收计划。并且,价格上也要让用户觉得“分开买”也合理,而不是原厂充电器价格虚高。

总而言之, 苹果、小米、三星取消随机附送充电器,就像给手机“卸妆”一样,看起来是为了“素颜”更环保,但你仔细瞧瞧,这“素颜”背后,可能藏着的是更精明的商业算盘。环保这面大旗,有时候是块好牌,有时候也可能只是块遮羞布。我们要做的,就是擦亮眼睛,辨别真伪,更重要的是,期待厂商们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能真正把消费者的体验和对地球的责任放在心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觉得,你赚钱没错,但别拿环保来侮辱消费者智商。

充电爆炸算谁的?

原装几百块的充电器套。要知道,中国9亿月入低于5000,还有5.9亿低于1000的群体。你敢想像有多少人用山寨充电器?这是多大的安全隐患?

行,人命与你们科技公司无关。环保才是最重要。那些劣质充电器引起火灾产生的二氧化碳及有毒气体比省下的不多?

公司就是为赚钱而活的,但别拿我们的钱,还给自己立pf

我就想不明白了,它们拿环保来压人,我怎么还不能拿安全来压厂商?你以为我是在针对小米?我针对的是所有虚伪的厂商。最低,就我所知,大厂是要跟进的。

高端机有利润不送,还幻想低端机会送?

我没有利益相关,所以就是那么直接与直白,评论区的,耗子尾汁

user avatar

环保不环保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哥已经把裤衩脱掉了,你也得把裤衩脱掉,否则你就干不过大哥。

记住,资本主义不仅仅是比拼效率的制度,也是比拼下限的制度。谁的下限低,谁就可能获得更多竞争优势。现在苹果去掉了充电器,节约了成本、仓储空间和运输成本,你也得跟着做,否则你在面临苹果的竞争时会处于劣势地位。

同样,苹果去让富土康印地开工厂,支付最低的薪水,你也得这样做,否则你也会被淘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苹果、小米、三星取消随机附送充电器,这事儿一出,大家伙儿议论纷纷,观点嘛,有支持的,也有骂娘的。说到底,这三家巨头这么做,到底是为了科技环保,还是另有算盘?咱们就掰扯掰扯。先说说“科技环保”这面大旗。理论上讲,取消充电器,确实能从几个方面沾点科技环保的边。 减少电子垃圾: 这是最直接也最常被提及.............
  • 回答
    2021 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机在欧洲市场交出了一份惊艳的答卷——首次登顶,市场份额超越了三星和苹果,成为欧洲销量第一的手机品牌。这绝对是手机行业的一件大事,足以载入小米的发展史册,也引发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个现象背后的意义,我们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一、小米“欧冠”背后,是多年耕耘的厚积.............
  • 回答
    “华为 P 系列学苹果,Mate 系列学三星,荣耀学小米,nova 学 OV”——这句在科技圈流传甚广的说法,就像一道刻在手机发展史上的标签,试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各个品牌在不同产品线上的模仿与创新路径。那么,这究竟是一个精准的洞察,还是一个过于简化的标签?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首先,华为 P 系列与.............
  • 回答
    聊聊这几家手机巨头,小米、华为、三星、苹果,再捎带上微软,这几家的手机产品,就像是科技界里不同风格的江湖大佬,各有各的看家本领和江湖地位。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小米:性价比的“搅局者”与生态的“构建者”小米这家伙,从一开始就是一股清流,或者说是一股“狼烟”。还记得当年吗?那句“为发烧而生”.............
  • 回答
    苹果掉出全球手机市场前三,这无疑是一则劲爆的消息,尤其是在“果粉”们心中,苹果的地位更是如同神话般不可撼动。但市场就是市场,它残酷而真实,任何一家企业都不能永远稳坐钓鱼台。苹果“退位”:是暂时的动荡还是长期的隐忧?首先,我们得承认,苹果这次的跌出前三,并非空穴来风。这份报告通常来自权威的市场研究机构.............
  • 回答
    小米手机第三季度销量超越苹果,重回全球手机市场前三的宝座,这绝对是近来手机行业里一件值得细细说道的事情。这背后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简单变动,更是小米多年战略布局的体现,以及当前全球手机市场微妙变化的一个缩影。首先,我们得承认小米这次表现得相当漂亮。 毕竟,苹果在全球高端市场一直有着强大的号召力,能够超.............
  • 回答
    这绝对是个脑洞大开的问题!咱们就抛开公司总部和员工光环,纯粹从个人特质、品牌联想以及潜在的摆摊场景来聊聊,看看苹果、小米、华为的 CEO 们去摆摊,谁的生意能更火爆。咱们先来分解一下这三位大佬的“摆摊潜力”:1. 苹果 CEO(库克):低调奢华,体验至上 生意方向猜测: 如果库克去摆摊,我猜他不.............
  • 回答
    要说苹果有哪些地方比不上小米,这可得好好掰扯掰扯。我个人感觉,虽然苹果这牌子响当当,很多地方确实做得牛,但也不是就没有它的“短板”,而这些短板,恰恰是小米能够乘虚而入,甚至做得更到位的地方。咱们先从性价比这个最直接的点来说。苹果嘛,大家都知道,定价高是它的“传统艺能”。同样配置的手机,苹果的价格总是.............
  • 回答
    .......
  • 回答
    关于苹果iOS和小米MIUI 12在隐私保护方面的比较,这是一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要说哪个“更”能保护隐私,其实是一个挺复杂的事情,因为它们各有侧重,也各有其优势和不足。我尽量详细地聊聊,然后你再自己判断哪个更适合你。首先,我们得明白隐私保护的核心是什么?隐私保护说白了,就是你的个人信息,比如你的位.............
  • 回答
    哈喽,朋友!看到你纠结于iPhone 8和小米MIX 2,这俩家伙确实都有各自的特点,选哪个挺看你自己的需求和偏好的。我尽量给你掰扯掰扯,让你心里有个谱。先说说iPhone 8,这苹果家的经典之作: 外观和手感: iPhone 8最直观的就是那个经典的圆润机身,前后都是玻璃材质,金属边框,握在手.............
  • 回答
    好,这三款手机都挺不错的,都是当年各自品牌的旗舰或次旗舰机型,各有千秋。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看看哪款更适合你。先简单说一句结论: 追求稳定、成熟的生态体验,以及相对保值的用户: iPhone 11 追求极致的屏幕观感、影像能力,尤其是色彩表现,并且喜欢曲面屏设计: OPPO Find X3 .............
  • 回答
    最近在科技圈子里,苹果的忠实用户群体(常被称为“苹果优秀答主”)和小米的拥趸之间,围绕着“小米是否已经超越苹果”的话题,的确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口水战。其中,ID为“luv letter”的这位答主,针对小米超越苹果的论调,发表了一系列被不少人认为是“暴论”的观点,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评价“l.............
  • 回答
    2020年第三季度,国内手机市场的这份成绩单,确实有点意思。当大家都在关注整体盘面时,小米和苹果这两位“老朋友”的表现,尤其是其同比涨幅,格外引人注目。反观国内其他一些厂商,同比微降,这背后隐藏着不少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市场逻辑和发展趋势。小米的“稳”与“进”:在后疫情时代找到自己的节奏首先,我们来看.............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相信不少朋友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简单来说,你感觉iPhone 6(800万像素)比小米(4800万像素)拍出来“好看”,很可能 不是纯粹的错觉,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像素数量是衡量相机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它绝非决定性因素。咱们这就来好好掰扯一下,为啥会出现这种“反直觉”.............
  • 回答
    苹果、华为、小米在折叠屏手机市场这块大蛋糕上争夺得热火朝天,这背后不仅是巨头们的技术较量,更是对未来移动设备形态的预判。除了这些广为人知的品牌,国内的柔宇科技和京东方作为折叠屏供应链中的关键一环,它们的发展动向也备受瞩目。那么,在柔宇和京东方这两家折叠屏领域的先行者中,我们究竟应该看好谁呢?这事儿得.............
  • 回答
    小米高管潘九堂的这番言论,意在强调手机产品的成功并不仅仅依赖于芯片,而是更关乎整体的生态、用户体验和市场策略。要详细评价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分析:1. 潘九堂言论的背景与意图: 为小米辩护/宣传: 小米作为一家以“硬件+互联网服务”为核心的公司,在早期也曾面临关于其自研芯片能力不足的.............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常见的问题,涉及到消费者心理、品牌价值、产品体验、市场策略等多个层面。为什么有人宁愿为苹果支付溢价,也不选择性价比高且有现货的小米?这背后并非简单的“钱多”或“傻”,而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下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 品牌价值与情感连接: 苹果的“信仰”与身.............
  • 回答
    小米的 Mimoji 和苹果的 Memoji 非常相似,但并非完全一样。它们都属于“个性化虚拟形象”的范畴,旨在让用户能够创建和表达自己的数字分身,但这背后有一些关键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技术实现、设计风格、功能集成以及开放性等方面。下面我将详细地为您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一、 核心理念与功能上的相似性:.............
  • 回答
    这件事啊,说起来确实挺有意思的,也挺让人琢磨的。小米在2021年第二季度公布了自己增长的成绩单,说是在全球手机市场份额上超越了苹果,拿下了第二名的宝座。这消息一出来,大家都很关注,毕竟小米和苹果都是全球顶级的手机厂商,这简直是“两巨头争霸”的经典戏码。但是,就像你说的,有些朋友就拿出来苹果当时的财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