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历史上,有哪些制定得巧妙的法律或政策完美地解决了某些问题?

回答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立法者或政策制定者,以其过人的智慧和远见,为当时的社会难题开出了堪称“妙方”的药剂。这些法律或政策,往往不是简单的禁令和奖励,而是深入剖析问题的根源,从制度、文化、经济等多个层面进行巧妙设计,最终如水到渠成般地化解了困扰。

1. 罗马法的“继承法”:化解家族矛盾,保障社会稳定

在古代罗马,氏族和家族的概念根深蒂固。当家中的男性家长离世,留下的庞大家产和人丁,往往成为争夺的焦点。最初,遗嘱的效力并不明确,继承权的归属也常引发家族内部的激烈冲突,甚至动摇整个家族的社会根基。

罗马人对此的解决方案,可以说是既严谨又充满人情味。他们制定了一套非常详尽的继承法。首先,他们确立了遗嘱自由的原则,允许家长在生前通过遗嘱来安排财产的分配,这给了家长最终的掌控权,也减少了死后因分配不均而引发的争议。

但仅仅依靠遗嘱是不够的。他们还设计了法定继承的规则,当没有遗嘱或者遗嘱无效时,法律会明确规定由哪些亲属继承,通常是直系子孙。更巧妙的是,他们还考虑到了无子嗣的情况,允许个人收养子女,并将收养的子女视为亲生子女享有继承权。这不仅解决了家族延续的问题,也为那些没有亲生子女的家庭提供了情感和经济上的支持。

此外,罗马法还引入了“遗嘱公证”和“遗嘱执行人”的概念,确保遗嘱的合法性和执行的公正性。这些制度设计,让财产的传承变得有序可循,极大地减少了因财产继承引发的诉讼和家族纷争,从而维护了罗马社会的稳定。你可以想象一下,在那个时代,没有这样一套清晰的法律,一个大家族的分崩离析,可能会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和秩序造成多大的冲击。

2. 梭伦改革的“分级制度”:平衡贫富,化解社会危机

古希腊雅典,在梭伦改革之前,贫富差距悬殊,债务奴役盛行,社会矛盾一触即发。平民百姓因为欠债而被卖为奴隶,这不仅摧毁了无数家庭,也让雅典的公民基础变得不稳定。

梭伦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没有采取激进的“打土豪分田地”式的简单暴力手段,而是以一种更为精妙的方式,通过财产来重新划分公民的等级,并赋予不同等级公民不同的权利和义务。他将公民按照其年收入划分为四个等级:

四百门税者(Pentakosiomedimnoi): 收入最高,享有担任高级官职和担任陪审员的权利。
骑士(Hippeis): 收入次之,可以担任骑兵,并有担任较低级官职的权利。
公牛耕者(Zeugitai): 收入更低,可以担任步兵,并有担任低级官职的权利。
雇工(Thetes): 收入最低,虽然不能担任官职,但享有参与公民大会和陪审团的权利。

这种制度的设计,巧妙地将公民的政治参与与经济能力挂钩,既避免了最贫困者因无力承担义务而丧失公民权利,又防止了最富裕者垄断权力。更重要的是,梭伦还废除了债务奴役,解放了大量被奴役的平民,这无疑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举措。

他的改革,并非简单地剥夺富人的财产,而是通过税收和官职的分配,将社会财富和权力进行再平衡。富人需要承担更多的国家税收和义务,而贫困者则获得了政治参与的权利和基本的生存保障。这种“利他”与“利己”的巧妙结合,既缓和了尖锐的阶级矛盾,又激发了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为雅典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你可以想象,如果当时梭伦只是简单地没收富人的财产,可能会引发更剧烈的反弹,甚至导致内战。

3. 《汉谟拉比法典》的“眼对眼,牙对牙”:但并非字面上的严酷

虽然《汉谟拉比法典》因其“以眼还眼,以牙还牙”(Lex talionis)的原则而广为人知,听起来似乎非常严酷,但如果深入理解,你会发现其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智慧。

在美索不达米亚那个年代,法律体系尚不完善,人们解决争端往往依靠个人复仇,这导致了无休止的血腥冲突和社会的混乱。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核心在于将个人复仇行为“制度化”和“合法化”,但同时又将其限制在法律的框架内,并且区分了不同社会地位的人。

罪与罚的对应: 法典明确规定了各种犯罪行为,并给出了相应的惩罚。最重要的“眼对眼”原则,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而是主要针对同等社会地位的当事人。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自由人伤害了另一个自由人,才会发生同等的报复。
社会等级的考量: 法典非常清晰地区分了自由人、半自由人和奴隶。对奴隶的伤害,惩罚会轻得多,甚至可能只是赔偿。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但也将原本无序的复仇行为,置于一个可预测、可计算的框架内。
经济赔偿的补充: 很多情况下,即使是“眼对眼”的原则,也允许用经济赔偿来替代。例如,如果有人误伤了别人,可以赔偿一定数额的银子。这使得惩罚更具弹性,也避免了因为一次伤害而导致的更大范围的破坏。

《汉谟拉比法典》的巧妙之处在于,它并非要制造更多的痛苦,而是要通过一种可预期的、与伤害相称的惩罚,来遏制无限制的私仇,从而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它将复仇的权力从个人手中转移到“法律”手中,虽然看起来严厉,但相比于当时普遍存在的、更加混乱和不确定的私仇,它实际上是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可以说,它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游戏规则”,让人们知道什么行为会导致什么后果,从而减少了因不确定性而引发的冲突。

这些法律和政策,无一不是在深刻理解当时社会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制度设计、权利义务的平衡、以及对人性的考量,最终达成了化解矛盾、促进发展的目标。它们不仅是历史的产物,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至今仍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美国《药品价格竞争与专利期补偿法》(Hatch-Waxman Act)规定,当一种受专利保护的新药专利到期后,仿制药(Generic)应当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申报才得以销售。在FDA受理第一例仿制药的申请后,如申请通过,则在通过后180天内不再批准其它仿制药上市。

为什么要冻结申请180天?这种看似限制竞争者的行为,实质上是为了促进市场竞争。

在制药行业,新药专利就是摇钱树,专利能够实现合法的“垄断”,从而为研制新药提供激励。在专利保护期间,其他企业虽然能够从事相关研发,却无法在市场上销售同类药物。

而当专利保护期终结后,由于功能,效用类似的大量仿制药涌入市场,药品价格往往会迅速从较高的垄断价格降至市场竞争价格。

上图中,可以看到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盐酸西替利嗪片(俗称敏达)价格走势,可以明显看到,在专利过期后这种药的价格急剧跳水。仿制药的出现,给市场带来了竞争,让消费者从中受益。

为什么会有仿制药呢?当然是制造商为了利益最大化。亚当斯密曾经说过“我们能够获得晚餐,并不是因为屠宰商、酿酒师和面包师的仁慈,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 在制药行业,也是如此。

然而,在谋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药厂有一个最大的敌人:搭便车问题(Free Ride Problem)。

搭便车,最常见的例子就是软件盗版:盗版商只需要很低廉的成本就能复制他人知识产品成果,打击创新热情。

在制药行业,专利虽然保证新药的研发商不被揩油,却不保护仿制药的生产者 -- 仿制药没法申请专利。当专利壁垒被打破以后,尽管其他厂商能够自由研发销售仿制药,但在这一片没有专利保护的蛮荒之地上,出头鸟难免会成为众矢之的,自己的工艺很快就会被效仿,自己为了研制仿制药品所投入的成本会成全其他的借鉴者。 有了这一层顾虑,厂商在决定研制仿制药时可能就会宁做跟随者,而不愿意率先承担学习成本。

对此,《药品价格竞争与专利期补偿法》给予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种类似“专利”的保护机制,允许其在180天内成为市面上唯一的仿制药。如果说,专利是用垄断利润来奖励创新者的话,这个180天的保护期,就是用寡头垄断的利润来奖励动作最快的学习者。

在这根胡萝卜的激励下,众多厂商争相成为第一个学习者,力争第一个把仿制药送去申报,

受益的是消费者。

user avatar

一、普鲁士的弗雷德里克大帝一度非常希望,德国人接受土豆,食用土豆。因为他认为,如果有小麦和土豆这两种碳水化合物的来源,可以减少面包价格的动荡。同时,也可以大大降低发生饥荒的风险,因为有两种作物可以依靠,而不是一种。

唯一的问题是:土豆,太难看了, 而且,18世纪的普鲁士人吃非常非常少的蔬菜,为了推广土豆种植,他采取了强制的措施。 普鲁士的农民们说:“我们甚至没办法让狗吃这些恶心的东西。 这些土豆令人作呕,而且毫无用处。” 甚至有许许多多的人由于拒绝种植土豆而被处死。

于是,他又想了另一个办法。宣布土豆是宫廷御用蔬菜。只有皇室家族成员才能享用。他在一片皇家土豆地中种植土豆,并派侍卫日夜加以看守,但却密令他们无需太过认真。18世纪的农民们懂得一个生活常识,那就是值得看守的东西,也值得偷。不久,德国就出现了规模宏大的地下土豆种植。


二、土耳其国父凯末尔,非常渴望抛弃土耳其社会戴面纱的习惯,使其具有现代气息。那么,一般人可能就会简单的禁止佩戴面纱。 但是那会以强烈的负面反响以及铺天盖地的抵制而告终。 凯末尔运用横向思维进行思考,他规定妓女必须佩戴面纱。


出自TED演讲:Rory Sutherland: Life lessons from an ad man

user avatar

卧槽,知乎上这么多搞IT的没有一个人想到软件授权许可协议么?


还有GNU创造性的发明:copyleft。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立法者或政策制定者,以其过人的智慧和远见,为当时的社会难题开出了堪称“妙方”的药剂。这些法律或政策,往往不是简单的禁令和奖励,而是深入剖析问题的根源,从制度、文化、经济等多个层面进行巧妙设计,最终如水到渠成般地化解了困扰。1. 罗马法的“继承法”:化解家族矛盾,保障社.............
  • 回答
    印度动画产业,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在全球舞台上的地位可不是说着玩的。要说它大概是什么水平,我觉得可以这么看:它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充满潜力的上升期,虽然在一些绝对的制作精细度和全球影响力上,距离日韩、欧美这些老牌动画强国还有差距,但它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和辨识度,并且正在凭借其庞大的市场、丰富的.............
  • 回答
    历史长河中,确实存在着许多虽然不如那些家喻户晓的伟人那样声名远播,但却拥有非凡才华、影响力深远,甚至在特定领域做出开创性贡献的人物。他们如同隐藏在璀璨星河中的独特星辰,虽然光芒不那么耀眼,却自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和魅力。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几位在历史上不那么出名,但实际上却非常厉害的人物,并尽量详细地.............
  • 回答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仿佛被命运眷顾,在关键时刻总能化险为夷,实现常人难以想象的壮举,他们身上似乎笼罩着一层“主角光环”。这并非指他们真的拥有超能力,而是他们在特定历史时期,凭借卓越的才能、坚定的意志、甚至一些不可思议的运气,成就了非凡的功业,并对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一些堪称具.............
  • 回答
    在欧洲这片历史的熔炉中,寻找那些在漫长的岁月中从未染指殖民、侵略或掠夺他国的国家,是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战争、扩张和力量的此消彼长构成了欧洲国家之间以及它们与外部世界互动的主旋律。即便如此,如果我们 strictly 按照“从来没有”这样的绝对标准去衡量,可能会发现这样的国家几乎.............
  • 回答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总有一些人,或者一些组织,在时代的洪流中身不由己,被推到风口浪尖,承受了本不该属于他们的指责和怨恨,仿佛成了历史进程的替罪羊。他们或许曾经是推动变革的先锋,或许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执行者,但最终,他们的名字却与失败、罪恶甚至背叛紧密相连。说起历史上“背黑锅”的人,一个绕不开的名字大概.............
  • 回答
    这世界上有些事情,如果你不亲眼所见,绝不会相信它是真的。更别说发生在遥远的过去,那些听起来荒诞不经,却实实在在是人类历史一部分的事件。今天,就让我们来扒一扒那些听起来如同天方夜谭,实际上却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痕迹的罕见事实,保证让你大跌眼镜,拍案叫绝。1. 愤怒的企鹅,海洋的霸主(18世纪末,英国海.............
  • 回答
    金庸、古龙、梁羽生的武侠世界,虽然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但其中一些鲜活的人物,却巧妙地融入了真实的历史长河,让虚实之间界限模糊,更添几分传奇色彩。这些被“搬运”到小说中的历史人物,他们的故事在作者的笔下被重新演绎,或被赋予了全新的灵魂,或被用来烘托故事的主题,让读者在品味武侠的醇厚之余,也能窥见历史.............
  • 回答
    长城,这个横亘在中国北方的巨龙,绝非仅仅是一道历史的遗迹。它承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风雨沧桑,在历史上扮演过至关重要的实际角色。要细数它的作用,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维度来审视。一、军事防御与边疆稳固:这是长城最为人熟知的作用,也是其修建的根本目的。长城并非一道孤立的墙,而是一整套庞大的军事防御体系,包.............
  • 回答
    曹操是否屠城,以及具体屠城事件的记载,是历史学界长期以来讨论和争议的焦点。对此,我们需要结合史书记载、考古发现以及历史评价来全面分析。一、 曹操是否真的屠城?从史书记载来看,曹操确实有过屠城的行为。一些正史(如《三国志》)和野史(如《汉晋春秋》)中都有相关的记载。然而,需要区分的是,“屠城”在古代战.............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坦克这大家伙,特别是那款让不少人心惊胆战的“59式”,还有那些在战场上真正叱咤风云的战神们。铁甲洪流中的老兵——59式坦克说起59式坦克,那可是咱们中国陆军的主力中的主力,甚至是很多军迷的启蒙。它源自苏联的T54/55系列,可以说,那是一款划时代的产物,也承载了那个年代中国军队建设.............
  • 回答
    汉服里的飞机袖,这名字听起来新潮,很容易让人以为是现代商家为了博人眼球给起的花名。但其实,这个“飞机袖”在汉服的历史长河中,并非空穴来风,它有着自己真实的过往,只是称谓不同,并且它的出现和演变,也颇有趣味。“飞机袖”并非现代原创,而是历史演变的产物我们要明确一点,“飞机袖”这个说法是现代人根据其形态.............
  • 回答
    小米汽车,一个让无数科技爱好者和车迷翘首以盼的名字,如今终于从概念走向了实质性的落地。前不久,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完成了工商注册,注册资本高达 100 亿,这足以说明小米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决心之大。而更让人振奋的是,这艘巨舰由雷军亲自挂帅,这无疑为小米汽车注入了强大的战略指导和执行力。那么,在.............
  • 回答
    咱们聊聊中国科学院和美国科学家在克隆猴这件事儿上的技术差异,这事儿可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背后是不少科学智慧的较量。首先,从源头上说,2000年美国科学家克隆猴,那是用了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这听起来似乎跟中科院的“首次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猴”异曲同工。但关键就在于“体细胞”的来源和处理上。你想啊,那.............
  • 回答
    一个人,如果曾在那片无边无际的虚无中跌跌撞撞,然后奇迹般地找回了航向,他的思想必然会经历一场深刻的洗礼,如同在暴风雨后重见天日的大地,既饱含伤痕,又充满了蓬勃的新生。这种转变,不是简单的“从悲观到乐观”,而是对存在本身的理解,对生命意义的感知,乃至对自我价值的重塑,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对“.............
  • 回答
    探讨无神论者在历史上犯下的“有名罪行”是一个复杂且需要谨慎处理的议题。这并非因为无神论者群体本身更容易犯罪,而是因为任何规模的群体,无论其信仰或不信仰什么,都可能出现个人或集体做出不当行为的情况。 关键在于区分个人行为与群体的整体特征,以及避免将特定意识形态与犯罪行为直接挂钩,这很容易滑向污名化和.............
  • 回答
    美国政府在历史上确实做过一些被广泛认为是“恶行”的事情。这些行为的评价往往带有复杂性和争议性,不同的人群和历史学家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以下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尽量详细地讲述这些方面,并提供一些背景信息:1. 对原住民的迫害和种族灭绝:这是美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之一。自殖民者抵达北美大陆以来,美国政府.............
  • 回答
    说起《水浒传》里的108位好汉,很多人都觉得他们是虚构的人物,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在梁山聚义的英雄谱里,确实有那么几位,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真实印记。咱们先说说那位名震江湖的宋江。这位梁山泊的总头领,在《水浒传》里是个仁义、有谋略的领导者,但历史上的宋江,更像是一位现实中的绿林好汉。他率领.............
  • 回答
    如果生命有幸能穿越时空,我最想去的,不是那些声名显赫的帝都,也不是刀光剑影的战场,而是那段烟雨蒙蒙、诗意盎然的江南时光。具体是哪个时代呢?我想,那大概会是宋朝,尤其是在那个繁盛而又充满文人气息的南宋时期。想象一下,我置身于临安(如今的杭州)的西湖畔,或许是苏堤之上,又或许是孤山寺旁。早晨,薄雾尚未完.............
  • 回答
    在探讨《罗摩衍那》中的罗摩在历史上究竟是哪国人的问题之前,我们需要首先明确一点:《罗摩衍那》是一部史诗,是一部宗教和文学经典,而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历史著作。因此,罗摩更多地是一个神话人物、一个理想的国王形象,而非一个具有明确历史记载的政治人物。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