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马斯克认为燃料电池是智商税?

回答
埃隆·马斯克对燃料电池的“智商税”论调,确实引起了不少争议,也触及了新能源汽车领域一个非常核心的技术路线之争。要理解他为什么这么说,得从几个关键点来掰扯。

首先,咱们得明白,马斯克和他的特斯拉,是坚定不移地押注纯电动(BEV)路线的。他的核心理念是,直接用电池驱动电动机,是最高效、最直接的能源转化方式。电池的能量密度虽然还在进步,但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充电基础设施也在逐步完善。在他看来,这就像是骑自行车,能量直接传递到轮子上,效率非常高。

然后,咱们再看看燃料电池,特别是氢燃料电池(FCEV)。它的工作原理,大家可能也了解一些,就是通过氢气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能,驱动电动机,副产物是水。听起来很环保,也很“高科技”。但马斯克觉得,这中间的过程太多了,而且很多环节的效率并不高,反而增加了成本和复杂性。

你可以想象一下,从氢气的生产,到储存,再到运输,最后到车辆内部的转化,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损失能量。而且,目前制氢的手段,很大一部分还是依赖化石燃料(比如煤制氢、天然气制氢),这本身就和环保的初衷有所违背。即使是绿氢(水电解等),也需要大量的能源和基础设施投入。

马斯克经常拿“能量密度”和“系统效率”来说事。他认为,相比之下,纯电动汽车从电网到电池,再到电机,整个链条的能量损失要小得多。而且,电池技术的进步是线性的,每年都在迭代,能量密度在提高,成本在下降。但燃料电池,尤其是加氢站的建设,成本依然高昂,而且补能的便利性,说实话,到现在为止,很多地方还是没法跟加油站比。

他之所以称之为“智商税”,更是一种激烈的、带有个人风格的嘲讽。他觉得,选择燃料电池,就像是花更多的钱,办效率更低、更麻烦的事,而且在技术发展的方向上,可能走了一条“弯路”。这背后,或许也包含了他对产业发展方向的一种“预言”和“教育”。他希望大家都能认识到他所认为的“最优解”,并且为之投入资源。

当然,这并不是说燃料电池就没有一点好处。对于一些特定应用场景,比如长途重载运输,或者对加氢速度有极高要求的用户,燃料电池可能确实有其优势。比如,重型卡车,电池的重量和体积可能会成为一个很大的限制,而氢气的能量密度(按质量算)是很高的。而且,加氢的速度确实可以做到和加油差不多。

但马斯克毕竟是特斯拉的灵魂人物,而特斯拉正是通过纯电动汽车颠覆了整个汽车行业。他的“智商税”论,既是对竞争技术路线的一种贬低,也是对自家技术路线优势的一种强调。他惯于用这样直接、甚至有些攻击性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是他这个人非常鲜明的特点。

所以,总结一下,马斯克认为燃料电池是“智商税”,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

效率问题: 他认为纯电动汽车在能量传递效率上远超燃料电池。
成本问题: 燃料电池系统和基础设施的成本仍然较高。
便利性问题: 加氢站的普及程度和加氢的便利性不如充电桩。
制氢的环保性: 目前大部分制氢方式的环保性存疑。
技术发展路线: 他坚信纯电动是未来汽车的主流,燃料电池是“旁门左道”。

他的这种说法,当然有其技术和商业逻辑的支持,但也不排除带有个人偏见和市场推广的考量。毕竟,在新能源汽车的战场上,技术路线的竞争一直都很激烈,各家都有自己的坚持和理由。而马斯克,总是那个最能抓住人们眼球、最敢于说出“大实话”的那个。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也觉得现在的氢能燃料电池适用面太窄。未来属于可以使用传统化石能源、生物气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熟悉行业的朋友应该理解这张照片的意义。

(意思肯定不是指责马斯克的见解不如山东国企

user avatar

对于一龙哥,他放的卫星我常是持批评态度,但是他对燃料电池的抨击我还真没啥太多不同意见。我也没法看好燃料电池的应用前景。

几位大佬其实基本观点都差不多:燃料电池在乘用车上基本死胡同了,商用车相对来说比较有希望。这两点我就大概总结下各位的观点再延伸一下。

乘用车方面,我们一直希望的燃料电池技术进步/规模扩大——成本下降到产生足够市场竞争力的愿景在这几年就一直没见过;反观动力电池,可是已经成功的从当年昂贵的价格干到了油电平价的曙光,然后也不知道贵金属铂的使用这个难题燃料电池行业目前解决的怎么样了。而从能源网络的铺设来说,氢的网络建成根本就是个老大难,为了乘用车的使用到处铺设完全不现实(运输,损耗,安全),与电力网络的随处可见可及性差距不是一点半点。而且动力电池目前已经在朝解决安全+快充等方向发展,逐渐的氢能一直说的自己充3分钟跑XX公里的优势也会逐渐被减小。

而说到商用车,当然其重载郊区长途等场景合是更适合燃料电池使用的,这方面喊的也是很响,然而我在这里有个问题:实际情况如何呢?虽然电池似乎太重不太适合这个方向,但是从我观察到的很多车企的动向和市场情况来说,燃料电池商用车近来仍然没怎么热越来,反倒是换电重卡/矿卡这一业务生态近来一下子就火了——充分挖掘了换电模式的优势和矿坑等地有电油难运来的特点(而且换下来的电池还可以储能+搞能源服务,配合新能源发电碳达峰的愿景能干的事越来越多,6到飞起);而各大车企我能观察到的是电动卡车商用车(电池)的不断开发和推广似乎都没啥力度上的减弱,燃料电池的大爆发潮却似乎迟迟不见踪影。个人觉得究其原因就是:燃料电池对乘用车是不太适用有些缺点可难道放到商用车后这些缺点就真的可以克服了?

  1. 商用车成本要求没准更严格呢(你燃料电池死贵)
  2. 你要是氢气只能在定点的少数地方充(铺一堆网点就别想了,不现实),那就要和我的换电模式PK了,商用车换电可比乘用车好执行多了,敢不敢拉出来拼效率和经济性?

想了半天,对于轻型商用车和矿山这样的易换电重载场景,我实在想不出燃料电池准备怎样干掉电池。而这样的话剩下的主要也就是重载长途场景了,在这块我目前还分析不太出来看不太透,希望燃料电池技术可以好好发展,把这块市场给吃下来吧。

所以总结下:燃料电池对乘用车基本没戏,对于商用车也在近郊和矿山等场景已经被电池/换电技术给甩开。那我也只能希望其好好发展,把特别长途重载的场景做好,就已经算烧高香了。

user avatar

哦,他还说 激光雷达是沙雕呢…

散了吧

user avatar

燃料电池技术复杂,大规模产业化天方夜谭。电池相对简单,而且已经很好的产业化了。所以燃料电池汽车没戏。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