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看一份数据。这是1996年东亚及东南亚主要国家的人均GDP数据。请猜一下,哪一个数据是中国?
答案是:第一列。
按照表格中的顺序,从前往后排这几个国家分别是中国、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印尼。
当然了,当时的东南亚国家与日本、韩国还有一定的差距。但面对中国,就算是今天我们瞧不上的印尼,也算是高人均GDP的国家,更不用说人均GDP甩开中国三四倍的泰国和马来西亚。
这是今天五个国家的人均GDP数字:
90年代的时候,中国人出国旅游特别喜欢去新马泰三国,原因是这些地方相对发达、离得近而且花钱不多。当然,今天我们再说去泰国旅游……反正至少在北上广的很多人看来,跟下乡的感觉也差不多吧。
回过头来说,不是东南亚发展水平不如东亚,而是在过去20多年里有个国家把大多数东南亚国家都甩在身后。
开发得晚,没有建立起来一套资源利用体系,包括技术与政治。
中、日、韩,智商在105左右。东南亚,除了新加坡105左右,其它没有超过95的。个案可能翻身,但是作为族群,总体上老天爷已经决定了。别扯啥天时、地利。
给个思考题:同样有华人,马来西亚为啥搞不好?新加坡为啥搞得好?马来华人,绝对量超新加坡,但是比例小么。混在一起过,聪明的少数总是“被公平”。在马来,各大学已经想尽办法把华人弄出去,把马来人弄进来。但是,舆论还是大骂:华人占尽了便宜。
别气愤他们欺负华人,想想国内你就明白了。吴语区智商115,远高于中国平均。但是吴语区大学录取名额不断划拨给外省。各省还大骂好处都让沿海拿去了。这就是马来人的心态。
东南亚整体不错的,并不是东南亚失败了,而是这才是第三世界的常态。
亚洲人口最多的三个板块,东南亚人均4902美元,而南亚则只有2034美元。古印度地区也算四大文明之一,现在被东南亚甩开这么远,可见东南亚不差的。
缺乏合适的机会,是东南亚整体上在现代没有超过东亚的主要因素。
1945年以后,任何国家想要繁荣,就需要获得超级大国的扶持。一个落后国家,如果没有获得大国给予的技术、市场、资本,就不可能完成经济的腾飞,不论是欧洲还是亚洲,这一点都成立。
东南亚则普遍缺乏这样的机会,1945年以后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都面临长期战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局势不断动荡,文莱体量不足。只有泰国和新加坡有较稳定的发展环境(马来西亚超过泰国就是另一回事了)。
因为贫穷,导致人才持续外流,这些因素削弱了他们的国家竞争力。不论是美国还是俄国,都是以利用为主,没有哪个列强想给东南亚一个和平的环境,整个冷战期间,东南亚始终战争不断。没有和平的环境,也会阻碍经济发展的步伐。
这个世界是属于富国的,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的差距已经非常惊人。他们只有14%的人口,却有73%的财富。在这种分配体系下,东南亚除了新加坡这个异类,其他国家是永远无法翻身的。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统计,在东南亚国家中,菲律宾、新加坡、越南三国,有将近10%受过高等教育的公民移居OECD国家。老挝、柬埔寨则是有更高的15%。即便东南亚国家近年经济成长表现卓越,仍挡不住人才外流的趋势。
高端人才外流严重,普通人也大量奔赴海外充当劳工。印度尼西亚有600万海外劳工在亚洲富裕国家工作,而著名的菲律宾菲佣,也有200万以上。
2019年,东盟各国在雅加达召开的东盟安全移民运动会议(ASEAN Safe Migration Campaign)上公布,当前东南亚各国总计有超过1300万海外工作者。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在2017年时表示:“全球化下,菲律宾精英前往先进国家发展,对菲律宾发展不利”。并为此出台了科学家返国计划(Balik Scientist Program),其他如马来西亚、越南都有相似的计划,但外移人口愈来愈多。
东南亚除新加坡外,普遍缺乏实力强大的本土企业,这也让东南亚经济发展的红利许多由外国资本享有。越南68.8%的出口额由外资企业完成,而柬埔寨与老挝为东南亚对外资依赖最高的国家。
东南亚有3.6亿网民,但大多数互联网企业均为外资企业,而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全部为外国资本控制。这也意味着互联网这个创造巨大价值的新兴产业,东南亚各国几乎没有得到任何油水。
不论是专利申请量,还是科技创新融资,都远远低于欧洲与美国,这也让他们的科技水平差距更大,更不可能追上。科技是核心生产力,科技没有,就只能当西方国家的倾销市场和廉价劳力。
有时候就差一步,结果却天差地别。马来西亚与新加坡仅隔一桥,但发展轨迹截然不同,太多因素决定命运。
如果我说朝鲜和蒙古,这算不算是伪命题?原来东亚只有中日韩三大经济体及隶属于中国的港澳台三小经济体。其中以2019年计,得益于金融业,中国澳门世界人均GDP第5.达8.41万美元,随后是中国香港世界人均GDP第20,达4.87万美元,然后才是以实体经济为主的日本4.03万美元,韩国3.18万美元,中国台湾2.59万美元,中国大陆1.03万美元。而东南亚位于万元户地位不止新加坡还有文莱与马来西亚,其中新加坡占据12位为6.52万美元,文莱3.11万美元,马来西亚1.07万美元。如果把东南亚即东盟十国作为一个整体,这个经济体GDP总量为2.95亿美元,人均GDP达到了4500美元。
东南亚地区被大海和山脉切割的支离破碎,而且在历史上曾被不同殖民国家划区域殖民从而基本上确定了现有国家形态。东南亚主要平原是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湄南河下游平原和和三角洲,红河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四大平原。以近来势头较好的越南为例,国土被长山山脉拦腰截断,其中北越地区红河三角洲1.5万平方公里,南越湄公河三角洲达4.4万平方公里但有部分在柬埔寨境内。与之相比较,中国三大平原中东北平原35万万平方公里,华北平原30万平方公里,长江中下游平原20万平方公里。较大的关中平原4万平方公里,珠江三角洲平原1.1万平方公里,日本关东平原1.6万平方公里。所以说越南经济在东南亚起飞是有依据的,但是较东亚来说,缺乏必要的承接地。像是粤北粤西作为邻近珠三角的地区还不如内陆的一些地区。相比之下,中国与东南亚相比,并不担心交通问题。即使是连接长江中下游平原与珠江之角洲的南岭山脉,也比长山山脉短不少。越南经济首尾不能相顾,只能说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最后就是野蛮生长,事倍功半。像印尼空有191万平方公里,结果各岛之间联系并不紧密。
在政治上,中国以汉民族为绝对主体,所以说有认同感。而东盟各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伤害。像是泰国主体民族就是中国傣族,越南主体民族就是中国京族等。马来西亚华裔占比接近1/4,印度裔占比7.3%,泰国华裔占比12%,而主体泰族占比仅为约40%。缅甸主体民族缅族为65%,总人口仅为5200万而人口过百万的少数民族达七个。此外还有自治的佤邦和掸邦。政治上仰慕日韩,急于摆脱中国因素的打出去中国化的大牌的东南亚各国实际上陷入了经济不得不依靠,政治上不得脱离的两难局面。国内亲华派与反华派互相攻讦和伴随中国崛起是整个东南亚经济的大难题。目前的打压华族经济的马来西亚己经连年不振,而曾爆发过两次驱华热潮的印尼在面对中国问题更是举步维艰。
在制度上,除了泰国外均为曾为殖民地。像英国殖民地还好点,荷法西三国殖民地不仅收割经济还收割思想。像是菲律宾曾与大部分拉丁美洲国家同属西班牙殖民地,西班牙的殖民地是以生产金银和农产品为主,没有工业,自然比较落后。再说西班牙本身也是一个工业比较落后的欧洲国家,自然更无法在殖民地发展工业了。像英国人好歹有什么资本输出,修修铁路什么的。荷法西好像只有对其原料掠夺,并没有什么倾销工业品之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