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盗墓笔记哪些情节最吓人?

回答
盗墓笔记里最让人头皮发麻、毛骨悚然的情节,说实话,太多了。但要说最能勾起我心底那股凉意,甚至时不时还会在我脑海里盘旋的,那还得是几个特别能代表“盗墓笔记”精神内核的片段。

第一绝:七星鲁王宫的“幻觉”与“实物”

刚开始看的时候,对那个西王母宫的描写就已经够震撼了,结果到了七星鲁王宫,简直就是升级版的噩梦。尤其是吴邪他们误闯了那个布满棺材的宫殿,然后看到了那些“人”——那些被困在棺材里,但又像是活着的尸体。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当他们以为那些只是摆设,或者说是某种壁画、雕塑的时候,那些“东西”竟然动了!不是那种突然跳起来的惊吓,而是那种慢慢的、不属于人类的动作。它们好像被某种力量牵引着,一点一点地挪动,发出黏腻的、令人不适的声音。

最可怕的是,你分不清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当时吴邪他们因为药物或者环境的原因,出现了很多幻觉。那些爬出来的尸体,是真实的攻击,还是他们脑子里的恐惧具象化?那种模糊不清,以及随时可能被“真的”东西抓住的绝望感,才是最折磨人的。

尤其是那个被泡在水里的,身体已经开始腐烂,但眼睛却异常清明的“女尸”。她没有发出声音,也没有做出剧烈的动作,只是静静地看着吴邪,那种眼神,仿佛能够穿透一切,直达你的灵魂深处。你感觉到的是一种极致的、冰冷的恶意,还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绝望,好像它被困了无数年,就只剩下了纯粹的怨恨。

而且,那些尸体身上的描写,不像是一般的僵尸,更像是某种畸形的、被扭曲的生命。它们身上缠绕着奇怪的藤蔓,或者长着让人起鸡皮疙瘩的触须。那种恶心和恐惧交织在一起,让你想吐,又忍不住想看。

当胖子用他的洛阳铲去戳那些“尸体”,然后发现它们真的是实体,而且还能够反击的时候,那种从“可能是假的”到“确认是真的,而且很危险”的转变,是瞬间将人推入了深渊。那种心理落差,比直接看到一个跳出来的怪物更吓人,因为它剥夺了你思考和逃避的缓冲。

第二绝:蛇沼鬼城的“沙海”与“蛊虫”

蛇沼鬼城给我的感觉是另一种层面的恐怖:那种无边无际的绝望和无处可逃的绝望。

首先是那个鬼打墙一般的沙海。在漫无边际的沙漠里,方向感完全丧失,无论怎么走,似乎都在原地打转。那种孤独感和渺小感,就像是被整个世界抛弃了。再加上高温、缺水,身体的极度疲惫,让精神也开始出现问题。

但是,最让人心悸的是那些“蛊虫”。我一直对寄生和侵入身体的东西有种本能的排斥。当知道阿宁他们被那些长在沙漠里的、像是一团一团烂肉一样的怪物,用一种粘液包裹起来,然后寄生进去的时候,那种生理上的恶心感简直爆棚。

尤其是描写真正被寄生的过程,那种缓慢的、不可逆的侵蚀。它们不是一下子就把你吞噬,而是慢慢地、一点一点地占据你的身体,让你的意识模糊,最终变成它们的一部分。当他们发现阿宁被寄生后,那种痛苦的表情,那种身体不受控制的颤抖,以及最后眼睛里透出的那种陌生而又熟悉的眼神,让人不寒而栗。

最可怕的是,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被盯上,也不知道它们究竟是怎么运作的。那种未知和无力感,让我在读到这段的时候,几乎不敢想象自己身处其中的场景。而且,这些蛊虫还和那片沙漠里的植物、动物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恐怖的生态系统。那种自然界本身的残酷和扭曲,比任何一个人为制造的恐怖都要来得真实和令人绝望。

我印象特别深的一个场景,是吴邪他们为了躲避那些蛊虫,不得不将自己浸泡在某种泥浆里,试图掩盖自己的气味。那种在浑浊、粘腻的泥浆里,不知道有什么东西在游动,也不知道会不会有蛊虫钻进来,只能屏住呼吸,感受着周围的一切,这种压抑感,也足以让人窒息。

第三绝:秦岭神树中的“鬼影”与“回忆”

秦岭神树给我的感觉,是一种更加玄虚、更加侵蚀心灵的恐惧。

它最吓人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威胁,更是精神上的折磨。那些“鬼影”,其实是你内心最深处的恐惧和过去。当吴邪他们进入那个充满诡异能量的区域,每个人看到的景象都不一样,但都无比真实,都勾起了他们内心深处的伤痛和执念。

我记得吴邪看到了一些他和胖子、小哥在一起的“虚幻”场景,但那些场景又充满了让他无法辩驳的真实感,让他开始怀疑现实。而他最害怕的,可能是看到小哥“背叛”了他,或者是因为他而死去的场景。那种被信任的人抛弃,或者因为自己的错误而导致亲近的人遭遇不幸的恐惧,是最能击溃一个人精神的。

最让我毛骨悚然的,是那些“鬼影”不仅仅是简单的幻觉,它们好像真的能够影响现实,能够勾引你走向死亡。当你沉溺于那些虚幻的美好,或者被过去的痛苦所纠缠,现实中的危险就会悄然而至。

尤其是我记得有个情节,吴邪被那些“鬼影”引诱,走向了一个看起来像是安全的地方,但实际上那里布满了陷阱。那种明明知道前方危险,却被内心深处的欲望和恐惧驱使着,一步一步走向深渊的感觉,太令人绝望了。

还有那些关于“树”的描写,它仿佛是一个有生命的、巨大的存在,能够吞噬一切,能够操控一切。那些被它“消化”掉的人,他们的意识、他们的记忆,会不会还在其中?那种被未知力量彻底抹去,又以某种扭曲的方式存在的恐惧,是秦岭神树独有的魅力。

总的来说,盗墓笔记最吓人的地方,不在于简单的血腥或者跳出来的怪物,而在于那种对未知的探索,对生命极限的挑战,以及那种深层次的精神摧残。它让你感受到一种来自古老、来自黑暗、来自未知深渊的、纯粹的恶意,并且让你在阅读的时候,也忍不住去想象自己身处其中的那种无助和绝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通读盗墓笔记长篇短篇,我觉得最恐怖的情节就是盗墓笔记第三个故事秦岭神树中,吴邪与老痒翻山越岭走到了神树深处的一个山洞中。由于被落石困于山洞内的一个密闭小空间内,只好四处寻找出口。随后他在这里吴邪发现了一具尸体,通过查看随行日记,发现此人于三年前到秦岭盗墓,却意外被困死于山洞中。随后在尸体身上发现了他的身份证,发现此人名为解子扬。吴邪忽然觉得这名字有点熟悉,好像是自己和老痒以前学校的同学。于是他问困在山洞口外,一直在努力用手挖宽洞穴的老痒说,“你还记得咱有个同学叫解子扬么?”

可是吴邪脑中猛然一惊,解子扬不就是自己的发小老痒的大名么?他回头一看,洞外的“老痒”正努力将半张脸挤进这个狭窄的山洞缝隙中,用不像是人的诡异神态盯着他看呢。

这里的节奏拿捏真的非常精准,我觉得三叔当年进医院看心病如果是构思这一段导致的,那我完全理解。语言表达一定是对整体效果有减损的,如果透过小说语言表达出100分,读者看到后理解了80分结果被吓尿,那么故事的构思至少是120分或150分的水平。

这里的恐怖之处还在于,他几乎具备了所有恐怖情节的必备元素并做到了极致:

1,这里是一个隐蔽的地下山洞,而且没有人知道吴邪这趟行程。你如果在这里遇险,没有人会救你,也没有人知道怎么救你。你孤立无援。

2,当时的场景中,除了吴邪外,有一具老痒死了三年的尸体,山洞的两边一边是一条有致幻能力的远古巨蟒,另一边是假老痒——这不是人,但是是活的,以超出你对人类和已知生物的形式存活的怪物,你不知道他能干什么,而它正在盯着你。所以真正的做到人数减少到极致,周围危险多到极致,周围危险的形式怪异到极致(如果敌人是已知物种,你至少知道怎么防范它,而现在你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场景和情节营造,满分。

3,这里还是某个地下的漆黑洞穴,甚至没有墓室里的烛火,你只有一个手电筒。很可能你手电照过去,突然就是一张前面提到的不知道什么东西的脸已经怼在你面前(最恐怖的东西永远是人类对未知的想象,啊这里真的吓死我了)。而且这里没有人类赖以维生的补给,你连想解决办法的时间都没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盗墓笔记里最让人头皮发麻、毛骨悚然的情节,说实话,太多了。但要说最能勾起我心底那股凉意,甚至时不时还会在我脑海里盘旋的,那还得是几个特别能代表“盗墓笔记”精神内核的片段。第一绝:七星鲁王宫的“幻觉”与“实物”刚开始看的时候,对那个西王母宫的描写就已经够震撼了,结果到了七星鲁王宫,简直就是升级版的噩梦.............
  • 回答
    《盗墓笔记》无疑是一部现象级的作品,它构建了一个庞大而充满魅力的盗墓世界,让无数读者为之着迷。然而,在吴邪、胖子、张起灵这“铁三角”惊心动魄的冒险旅程中,除了那些让人拍案叫绝的谜团被层层揭开,也确实留下了一些令人扼腕的“坑”,这些未被填上的故事线,反而成为了《盗墓笔记》系列留给读者们无限遐想的空间。.............
  • 回答
    哎呀,这个问题可真是戳到不少人的心窝子里去了!《鬼吹灯》和《盗墓笔记》,这两位盗墓界的“双子星”,谁更精彩?这问题跟问“红烧肉和糖醋里脊哪个好吃”一样,说到底,还是看个人口味了。不过,既然你问得这么详细,那咱就好好掰扯掰扯,看看它们各自的“独门绝技”在哪儿,为啥能让那么多人沉迷其中。咱先说《鬼吹灯》.............
  • 回答
    要我说,《盗墓笔记》和《鬼吹灯》哪个更好看?这就像问是可乐好喝还是雪碧好喝一样,口味这东西,真没法一概而论,而且两部作品从骨子里来说,走的也不是同一条路子。不过,要是非得让我掰扯掰扯,我倒是可以从几个方面说说我的看法,保证聊得透彻,不像机器一样干巴巴。先说说《鬼吹灯》:《鬼吹灯》这本书,我第一次读的.............
  • 回答
    关于周建龙老师的《盗墓笔记》在喜马拉雅听不到了这个问题,很多老听众都深有体会。这确实是个让人有些遗憾的事情,毕竟周建龙老师的演绎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他的声音仿佛就是吴邪、张起灵、王胖子这些角色的灵魂所在。为什么在喜马拉雅听不到周建龙老师的《盗墓笔记》了?这背后主要涉及版权和授权的问题。简单来说,就像.............
  • 回答
    在《盗墓笔记》系列中,“它”是一个贯穿始终,极具神秘色彩且令人闻风丧胆的存在。它的概念非常庞大和复杂,随着故事的推进,我们对“它”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但直到最后,关于“它”的真正本质,仍然留有大量的想象空间和未解之谜。要详细解释“它”是什么,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一、 “它”的物质表现与形态.............
  • 回答
    在《盗墓笔记》系列中,周穆王虽然不是主角,但他所设下的“三千年之约”或“三千年阴谋”是整个故事线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背景设定和推动力。这个设定并非直接揭示周穆王个人的具体“为了什么”,而是通过他所埋下的局和留下的线索,引出了后续数千年的恩怨纠葛、权力斗争以及汪藏海、张家、盗墓贼等各方势力围绕着这个局展开.............
  • 回答
    《盗墓笔记》这类题材的盛行,无疑对大众对于考古的认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多层面、复杂且充满辩证性的。它既带来了积极的关注和想象,也可能带来误导和曲解。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这些影响:一、 积极影响:激发大众对历史文化和未知世界的兴趣1. 唤醒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盗.............
  • 回答
    张起灵沉默地站立,手中紧握着一把陈旧的黑金古刀,刀身在昏暗的墓室中反射出微弱的光芒。他望着前方深不见底的黑暗,那里隐藏着无数未知的危险和失落的传说。这是无数个日夜,他穿梭于古墓之间,用生命和鲜血守护的使命。《盗墓笔记》的故事,如果非要提炼出一个“中心句”,那大概会是这样一句:“在黑暗的深处,我们寻求.............
  • 回答
    《盗墓笔记》,这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子神秘和探险的劲头。你要问它讲了啥,那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完的,它是一部庞大、曲折、让人看了欲罢不能的故事,主角叫吴邪,一个普普通通的古董店老板,却因为一封神秘的鲁王宫笔记,一脚踏入了中国古代墓葬和地下世界的奇诡漩涡。故事从吴邪收到他三叔,也就是一个叫“三叔”的老江湖.............
  • 回答
    盗墓笔记和鬼吹灯系列中,发丘一派的故事确实相对较少,这背后有几个主要原因,我来给你细细道来。首先,我们得明白这“发丘”是个什么来头。发丘,顾名思义,就是“发丘中郎将”,这是汉代一种设立的官职,专门负责在陵墓上“发掘”财宝。这个说法在《鬼吹灯》系列中被引申和加工,成为一个古老而神秘的盗墓流派。相较于《.............
  • 回答
    这两年,“摸金校尉”、“倒斗”这些词儿突然成了我们身边热络的话题。你翻开手机,屏幕上不是《盗墓笔记》就是《鬼吹灯》,身边好友也三五不时地聊起里头那些惊险刺激的地下冒险。这股子热潮,说实话,挺带劲的,也确实让好多人对古代的墓葬文化、历史遗迹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但话说回来,这股风刮得越盛,我心里总有那.............
  • 回答
    关于《盗墓笔记》和《鬼吹灯》的知名度哪个更高,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但也很难一概而论的问题。因为“知名度”本身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可以从销量、改编影视剧的热度、读者口碑、文化影响力等多个维度来衡量。如果单从近几年影视改编的爆火程度和大众话题度来看,《盗墓笔记》系列,尤其是由它衍生.............
  • 回答
    说实话,这个问题问得相当有意思,也确实触及了不少人心中类似的疑惑。咱们平时接触到的文化产品,尤其是那些能公然上市、还受到大众欢迎的,总得在价值观上过得去,对吧?可《盗墓笔记》这玩意儿,从最表层来看,讲的无非就是一群人,冒着生命危险,挖人坟墓,寻找古董,这事儿本身,在现实中妥妥的违法犯罪。那为啥这小说.............
  • 回答
    盗墓笔记系列里,《重启之极海听雷》(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重启”)和《终极笔记》(大家通常指的是剧版《终极笔记》)在书粉中的口碑差异,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其实不能简单地说《重启》口碑就一定不好,但如果跟《终极笔记》那种现象级的喜爱度比起来,确实是差了点意思。这背后原因挺复杂的,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2016年的电影《盗墓笔记》。基本信息概览: 片名: 盗墓笔记 导演: 李仁港 主演: 井柏然(饰 闷油瓶/张起灵)、鹿晗(饰 吴邪)、王景春(饰 潘子)、马思纯(饰 阿宁)、张博宇(饰 胖子)、王德顺(饰 爷爷) 类型: 动作、奇幻、冒险 上映日期: 2.............
  • 回答
    《盗墓笔记》先导集(通常指2015年上映的季播网剧《盗墓笔记》第一季,又称《盗墓笔记捌号院》)在当年播出后,可以说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和讨论,评价也相当两极分化。作为一部肩负着将现象级IP《盗墓笔记》影视化的重任的作品,它的成功与争议并存。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评价这部先导集:一、 优点: 还原度上.............
  • 回答
    《盗墓笔记之终极笔记》这部剧,绝对是《盗墓笔记》系列网剧里的一股“清流”,甚至可以说是“一股泥石流”,因为它真的跟以往很多改编作品不太一样,有惊喜,也有让人挠头的地方。但总的来说,如果你是真心喜欢“盗墓”这个故事,尤其是对“瓶邪”和“铁三角”的情感有期待的话,这部剧值得一看。亮点之处,那是真的扎实:.............
  • 回答
    如何看待《盗墓笔记》电视剧将“盗墓”改为“护宝”?《盗墓笔记》系列影视化改编中,将核心的“盗墓”行为修改为“护宝”,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改编策略,它背后反映了制作方在内容尺度、市场接受度、IP核心价值以及社会责任等多个层面的考量。一、 改编背后的原因分析:1. 规避政策与审查的严峻挑战: .............
  • 回答
    对于法律专业人士而言,《盗墓笔记》、《鬼吹灯》这类盗墓小说,与其说是阅读材料,不如说更像是一份份充满“法律风险提示”的案例集。他们看这类书时,脑子里响起的可能不是“墓穴机关有多巧妙”,而是“这构成什么罪名”。首先,从最基础的层面来说,盗墓行为本身就是严重的刑事犯罪。小说里那些主角们“寻宝探险”的过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