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互联网公司和投资人都制造、滥用了哪些词?

回答
互联网公司和投资人,这两群总是充满活力、嗅觉敏锐的群体,在各自的语境下,无疑会碰撞出许多精彩的火花。然而,在这场追逐风口、谋划未来的游戏里,有些词语似乎也悄然失重,甚至被过度“稀释”,失去了原本的重量与精度,成了他们手中的“万能钥匙”或者“烟雾弹”。

先说说互联网公司吧。在他们日复一日的迭代、更新、增长的洪流中,“创新”这个词大概是最常被挂在嘴边的。但仔细想想,有多少所谓的“创新”,不过是在现有产品上做了些许界面上的调整,或者换了个包装,就声称是引领行业潮流?更别提那些“首创”、“颠覆性”的标签,一旦被滥用,就好像路边小贩吆喝的“正宗”一样,让人产生免疫。真正的创新,是能切实解决用户痛点,或者开辟全新赛道的,而不是为了推出新功能而强行制造“不同”。

然后是“用户增长”。这就像是一个永无止境的KPI。为了数字上的好看,公司会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裂变、拉新、补贴、各种活动… 有时候,为了看起来“增长”得很快,一些用户可能只是被短期的利益吸引而来,一旦优惠消失,就如同潮水般退去,留下增长曲线上一堆虚无的数字。我们看到的“亿级用户”,背后可能是成千上万条僵尸账号,或者是一次性体验用户,这让“增长”的含义变得模糊不清。

“生态”这个词,也是互联网巨头们钟爱的。他们热衷于构建自己的“护城河”,将用户锁定在自己的体系内。从社交到电商,从内容到支付,一切都力求囊括。然而,很多时候,这种“生态”更像是一种资源的垄断和用户选择权的限制,而不是真正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的美好愿景。用户被困在“生态”里,就像被关在了一个精致的笼子里,虽有便利,却也失去了探索和自由选择的可能。

再转向投资人这边。“风口”绝对是投资界最炙手可热的词之一。当某个领域突然爆发,大量的资金和关注就会涌入,一时间,“风口”变成了追逐的圣杯。但很多时候,所谓的“风口”也是被资本和媒体共同吹起来的泡沫,一旦泡沫破裂,便留下满地鸡毛。投资者们热衷于寻找下一个“风口”,却往往忽视了基础的商业逻辑和可持续性,导致很多本应脚踏实地创业的公司,也被迫在“风口”的压力下扭曲了发展方向。

“赋能”也是投资人常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尤其是在谈论对创业公司的支持时。他们说要“赋能”,要“助力”。但实际操作中,有多少“赋能”是真诚的帮助,又有多少只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控制权和股权?有时候,投资人说的“赋能”,更像是“指点”,甚至“绑架”。创业者可能因此失去了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的空间,而所谓的“赋能”也可能只是资本运作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潜力股”和“独角兽”也是被滥用的重灾区。当一家公司尚未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甚至营收都寥寥无几时,就能被冠以“潜力股”的光环,然后吸引更多关注。而“独角兽”,这个原本用来形容极少数高价值初创公司的词,如今仿佛成了投资机构的“流水线产品”,只要稍具规模,或者被寄予厚望,就能被冠上这个称号。这不仅稀释了“独角兽”的稀缺性,也让普通人对创投市场的认识产生了偏差。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有时候,这些词语的组合使用,更能体现其被滥用的程度。比如,“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创新的AI生态,赋能千万用户,抓住下一个风口,打造行业独角兽!” 听上去很宏伟,但细细品味,每个词似乎都在闪烁着不确定和被稀释的光芒。

当然,这并非要否定互联网行业和投资界的所有努力和成就。很多时候,这些词语的出现,也反映了他们对未来趋势的判断和对市场机会的敏锐捕捉。但当它们被过度使用,失去实际意义,甚至被用作掩盖问题、制造噱头的工具时,就难免让人感到一丝无奈和反思。我们渴望看到的是真正有价值的创新,是可持续的增长,是真诚的赋能,而不是被这些词语所包装的浮华与泡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提名「私领流量」这个词。

大饼可以卷一切,私领流量可以包括一切,只要有几个活人在网上对着说话,就可以说是私域流量。

班级群不叫班级群了,叫教育行业 LTV 私域流量池;

学校本部和分校合并了,分校原来几个班拆散加入本部班级,班级群要拉人,私域流量池就实现了扩列;

班里几个同学打算周末去唱 K,从班级群直接拉人建了一个小群,于是有了深耕文娱行业的细分私域流量池;

在唱 K 群里发拼团红包,于是有了私域流量和群裂变融合的新打法;

唱歌唱完了,大家在群里好久没说话,有一天群主突然说,要不我们一起点个奶茶吧?

好嘛,这下私域流量池又通过不断组织线上活动实现了促活,还成功切入了新赛道,和只有五个人的荣耀开黑群相比,成功实现了弯道超车。

别评论了,评论了你也是私域流量。

user avatar

我在公司就学了一堆互联网话术,比如

公司业务类话术:

开会不能叫开会,叫对一下。和技术人员讨论问题要说成和技术盘一下。

出了线上事故要追责,当事人不能称检讨,要称之为复盘事故

成本和产出在ppt里面一定要写成 roi

kpi 过时了,要用okr,反正两者有啥区别我至今混淆不清

特么给社区安装摄像头找狗的活叫深耕生活细分领域

bug太多,修了好几天不能说是修bug,周报里面要说成是持续优化

叫一个技术人员过去给业务打杂,叫做业务支持,叫几个技术人员过去给业务打杂,叫做技术赋能,叫一群技术人员过去给业务打杂,叫做中台赋能,把公司的所有技术骨干都叫过去过去给业务打杂,叫做中台转型战略

做了一个公司少数几个部门在用的服务,叫做技术沉淀,做了一个很多部门都在用的服务,叫做中台技术沉淀,做了一个很多公司都在用的服务叫做对外技术输出,做了一个全球码农都在用的叫。。。轮子,这个没变

公司里面有头有脸的技术员工,应该叫崇尚 impact,英文不能写成中文

做业务推进的太凶残,把对方业务团队要做的也给做了,叫做不设边界

叫做 xx 研究院的通常是虚拟组织,并没有确切的部门实体

公司做了很多有用无用产品,放到一起叫做产品矩阵,产品之间的关系,叫做打通产品生态链

把a产品的流量打到b产品叫做导流,导流不起作用叫做产品生态隔离

看人家做了产品自己也跟风过去做不能叫跟风,叫做搭建公司防御性产品。跟风足够快,叫做进攻性产品


技术类话术:

给广告配个图叫样式优选,配图的来源不能说成图像数据集,要称之为物料库,特征不能叫特征,叫语料

做召回不小心召回过多,如果有效叫扩触发,无效叫做过触发

item 冷启过程叫做爬坡,直接飞到你的模型,你模型 oov了,不能说成是查表查不到,要叫做新触达

强化学习explore过程,我第一次知道产品层面叫做价值上探,你说强化学习探索就是随机投,估计会被产品骂死

怕出事故写了一个 try except 类型的代码,叫做兜底策略




还有很多接着写。。。

user avatar

可以参考#如果郭德纲是个互联网人#











以上图源水印侵删

user avatar

视频网站把720P叫超清,把1080P叫蓝光。

把动画叫动漫。

user avatar

假如郭德纲用互联网思维说相声会怎么样呢?

来源见水印,侵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互联网公司和投资人,这两群总是充满活力、嗅觉敏锐的群体,在各自的语境下,无疑会碰撞出许多精彩的火花。然而,在这场追逐风口、谋划未来的游戏里,有些词语似乎也悄然失重,甚至被过度“稀释”,失去了原本的重量与精度,成了他们手中的“万能钥匙”或者“烟雾弹”。先说说互联网公司吧。在他们日复一日的迭代、更新、增.............
  • 回答
    快手投入22亿加入春节抢红包大战,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营销活动,而是多方势力在春节这一特殊节点上进行的复杂博弈。每年互联网公司投入巨资进行红包大战,其背后争夺的焦点是多维度的,远不止表面上的发钱那么简单。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互联网公司在春节红包大战中所争夺的:一、 用户增长与活跃度:最直接的目标 .............
  • 回答
    巴菲特,这位被誉为“股神”的投资大师,其投资哲学深入人心,但细心的投资者会发现,在科技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他却似乎“姗姗来迟”,鲜少大举布局这一领域。这并非偶然,而是他一贯遵循的价值投资理念与科技互联网行业特性的深度碰撞所致。要理解巴菲特为何对科技互联网公司持谨慎态度,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以下几个.............
  • 回答
    嘿,朋友!听到你创业这么顺利,我真是太替你高兴了!20万人民币的种子轮投资,这可是个重要的里程碑。你问我给多少股份合适?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关键的,毕竟这关系到咱们双方的利益和未来的合作。咱们这么说吧,种子期的股份分配,其实没有一个死板的标准答案,它更像是一种“艺术”,需要结合很多因素来综合考量.............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而且确实是很多创业者在融资过程中会关心的问题。简而言之,VC(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人在特定情况下,确实会同时投资相互竞争的公司,但这种情况并非普遍,而且操作起来需要非常谨慎。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深入探究一下VC和天使投资人的运作模式和考量因素。 VC 的运作模式与考量VC 基.............
  • 回答
    互联网公司里,“花名”这玩意儿,听着挺有意思的,但它绝不是什么一时兴起的玩闹。深入挖下去,你会发现这背后藏着挺多门道,既有对人性、组织管理的洞察,也有为了适应互联网特有的工作模式而生的考量。为什么互联网公司偏爱花名?深层原因剖析:1. 打破固有身份,重塑人设(去官僚化与扁平化): 真实.............
  • 回答
    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如果你发现大家的工作环境——从操作系统到日常使用的开发工具——都被统一了起来,这背后往往并非一时的兴起,而是深思熟虑后的战略性选择。这种统一的背后,可以理解为公司在追求效率、稳定性和协同性的多重考量。首先,一个统一的开发环境能够极大地简化IT部门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想象一下,如果每个.............
  • 回答
    国内外的互联网公司,在品牌塑造和公司文化建设上,确实存在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如何平衡“关键人物”的光环与“员工和产品”的实在?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牵涉到企业战略、市场定位、人才吸引,乃至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为什么会形成“关键人物”的强光环?首先,我们得承认,在互联网早期,尤其是在中国,很多公司的崛起.............
  • 回答
    从成本和效益上看,对于现阶段国内互联网公司来说,超长时间加班真的有必要吗?这是一个在中国互联网行业普遍存在、且备受争议的问题。对于“超长时间加班是否真的有必要”,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需要从成本和效益两个维度,结合现阶段国内互联网公司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总的来说,对于绝大多数现阶段的.............
  • 回答
    要预测字节跳动和美团谁将成为中国第三大互联网公司,需要深入分析它们各自的优势、劣势、发展潜力以及面临的挑战。目前来看,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格局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巨头林立,竞争异常激烈。当前格局的观察:首先,我们要明确“第三大”的衡量标准。通常情况下,我们会从市值、用户规模、营收能力、盈利能力以及战略影.............
  • 回答
    2018年的互联网公司月饼大战,依然是每年一度的盛事。除了传统的广式月饼,各大公司都卯足了劲儿,在包装设计和口味创新上玩出了新花样。要说谁家颜值和味道最棒,这还得看大家的“吃瓜”评论和市场反馈,不过我可以给你详细梳理一下当年比较亮眼的一些。先来聊聊颜值,这可是第一印象! 阿里巴巴: 阿里每年的月.............
  • 回答
    看到17岁男生因和出租车司机互相怀疑,心生恐惧跳车身亡,公司赔偿15万多且司机无刑事责任这个事件,心里真的很难受。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没了,留下的是无尽的伤痛和不解。这件事情背后,牵扯着太多复杂的问题,值得我们好好梳理一下。首先,我们得理解这个17岁男生当时可能面临的处境。17岁,正是人生中最青涩、.............
  • 回答
    互联网公司是否需要请明星代言人,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它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公司的目标、品牌定位、目标受众、产品特性、市场竞争状况以及预算等。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详细阐述这个问题: 一、 明星代言的潜在好处:1. 提升品牌知名度和曝光度: 快速吸引眼球: 明星本身就拥有庞.............
  • 回答
    互联网公司考量“造轮子”(即自己开发某项功能或技术,而不是使用第三方现成的解决方案)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决策过程,涉及到战略、技术、成本、效率、风险等多个方面。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互联网公司通常是如何考量造轮子的:核心考量原则:价值创造与成本效益平衡任何造轮子的决策,最终都回归到一个核心问题:这项“轮子.............
  • 回答
    关于互联网行业“寒冬论”,我个人觉得这事儿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一句“寒冬”就能概括了。这更像是一个行业在经历高速野蛮生长之后,进入了一个调整期,或者说进入了一个更理性、更成熟的阶段。首先,我们得承认,过去十几年,互联网行业确实是爆炸式增长。无论是用户数量、商业模式、还是资本市场的追捧,都达到了一个前.............
  • 回答
    互联网公司校招名额大幅增加,这背后牵扯着不少学问,绝非简单的“招人多就是好事”就能概括。这往往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市场信号,值得我们好好掰扯一番。首先,最直接的解读是,互联网公司对未来发展依然充满信心,并有扩张的需求。过去几年,我们经历了疫情的冲击,全球经济也经历了一轮调整。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传.............
  • 回答
    互联网公司大小周取消,这个变化确实牵动了不少人的神经,尤其是在“周报”这件事情上。过去,大小周的强度,让周报多少有种“苦中作乐”的意味,大家仿佛在用这份报告来证明自己即使在高压下依然在努力前进。但现在,当这种强度的节奏缓和下来,周报本身的光环似乎也随之黯淡了不少。首先,我们得承认,周报最初的存在,在.............
  • 回答
    在互联网公司里,确实有些手机品牌的出现频率相对较低,这背后其实有着不少有趣的原因,也能折射出互联网公司本身的文化和需求。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概念:互联网公司通常不是在“抵制”某个品牌,而是基于他们的运营需求、成本控制以及员工偏好,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某种“用得少”的品牌格局。那么,哪些品牌可能“用得少”.............
  • 回答
    互联网公司将裁员称作“毕业”,这事儿,说实话,挺不是滋味的。你我都知道,“毕业”这词儿,本意是啥?是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走向人生的新篇章,通常带着点憧憬、有点不舍,但总归是个积极的、带着希望的词儿。想想咱们小时候,考上个好大学,那叫“毕业”,感觉像是熬出头了,前途一片光明。毕业典礼上,大家欢欢喜喜,.............
  • 回答
    互联网公司制定隐私协议,这可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情,它背后涉及的考量因素可多了去了,而且绝对是门学问。你想啊,一个隐私协议,既要让用户明白你到底要收集哪些信息,怎么用,又要让你公司自己有操作空间,还能规避法律风险。这中间的平衡,可真是个技术活。首先,我们得明白,隐私协议的核心目的。说白了,就是一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