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编曲难道不包括了和声编写吗?为什么有的歌曲显示“编曲”是某人,“和声编写”又是另外的某人?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确实触及到了音乐制作中一个容易混淆但又非常核心的概念。简而言之,编曲(Arrangement)绝大部分情况下是包含了和声编写(Harmony Writing)的,但有时候,由于分工、侧重点或者历史原因,它们会被分开列出。

我们来细细拆解一下:

编曲(Arrangement):一个宏大的概念

想象一下,一首歌曲最初可能只是一个简单的旋律、一个基本节奏,甚至只是一个词曲作者心中模糊的构思。编曲,就好比是给这颗种子浇水、施肥、搭建支架,让它最终长成一棵枝繁叶茂、形态各异的树。

编曲者要做的事情非常多,可以包括但不限于:

乐器选择与配器(Instrumentation and Orchestration): 决定用什么样的乐器来演奏这首歌曲。是只需要一把吉他弹唱,还是需要一支庞大的交响乐团?不同的乐器组合会带来完全不同的听感和氛围。
曲式结构(Form and Structure): 歌曲的开头、主歌、副歌、桥段、间奏、尾奏等等,这些部分的顺序、长度、重复方式,都是编曲者需要考虑的。
节奏与律动(Rhythm and Groove): 确定歌曲的节拍、速度,以及各种乐器的节奏型,共同构建出歌曲的律动感。
旋律的再加工(Melody Refinement): 有时编曲者也会在原有旋律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微调,比如增加装饰音、改变乐句的起伏等,使其更适合整体的编曲风格。
和声编写(Harmony Writing): 这是编曲的核心组成部分。 编曲者需要为旋律配上恰当的和弦进行,选择和弦的走向、音色,以及如何将这些和声运用到不同的乐器上,创造出丰富的音乐织体和色彩。
织体与声部(Texture and Voicing): 如何将各个乐器的声部组合起来,形成主调、复调、对位等不同的织体,是编曲者功力的体现。
动态与表现力(Dynamics and Expression): 控制音量的强弱变化,乐句的力度、呼吸,以及情绪的起伏,让歌曲更有感染力。
音效与制作细节(Sound Design and Production Details): 甚至一些音效的运用、录音时的细微处理,也可以被视为编曲的范畴,特别是在现代音乐制作中。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和声编写是编曲不可或缺的一大部分。一个好的编曲,必然要包含对和声的深刻理解和精彩运用。

为什么会出现“编曲”和“和声编写”分开署名的情况?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在一些歌曲信息里看到“编曲:某人,和声编写:另外一个人”的组合呢?这里面有几种可能的原因:

1. 专业分工与协同创作:
现代音乐制作的精细化: 随着音乐制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专业分工的日益细致,一些大型的项目或艺人会寻求更专业的“和声设计师”或“和声编曲师”来专门负责和声部分的构思和完善。
创意上的互补: 可能是原编曲者在整体编曲上非常出色,但对于和声的某些特定风格或细节处理,可能更倾向于与一位在和声领域有特别造诣的音乐人合作,来达到更理想的效果。比如,一位编曲家擅长管弦乐的配器和节奏的掌控,而另一位音乐人则对爵士和声、流行和声有独到的见解,并能将其巧妙地融入歌曲。
“主编曲”与“协编曲”: 有时,一位核心编曲者会负责歌曲的整体框架和大部分配器,然后邀请另一位音乐人来“协编”或“润色”和声部分,增加其复杂性、新颖性或情感深度。

2. 歌曲的原始版本与后期改编:
Demo到正式版本: 有些歌曲可能最初由词曲作者写出,并有一个简单的 Demo(小样)。这个 Demo 可能只包含旋律和基本的和弦。当歌曲进入正式制作阶段,编曲者会根据原有的 Demo 进行大刀阔斧的改编,这时“编曲”的署名是为新版本负责。如果在此过程中,对和声进行了特别大的改动或添加了复杂的和声色彩,而这个和声部分是由另一位音乐人贡献的,那么就可能出现分开署名的情况。
翻唱或改编作品: 对于翻唱或改编作品,原曲的编曲和和声可能是固定的,而新的改编者在保留核心元素的同时,可能会对和声进行一些现代化的处理或创新,这时,“编曲”署名的是新改编者,而“和声编写”可能指的是为新编曲贡献和声创意的人。

3. 合同约定与利益分配:
在一些商业合作中,双方可能通过合同约定,将“编曲”和“和声编写”作为独立的版权和收益点进行划分。尽管这两个部分联系紧密,但在法律或经济层面,可能会选择分开署名。

4. 创作风格的侧重点:
有些编曲者可能更侧重于整体的乐器编排、结构设计和节奏律动,而对和声的处理相对简洁或遵循传统。而另一位音乐人则可能在这个项目中最擅长、贡献最大的部分就是他创造性的和声走向和音响色彩。为了体现各自的贡献,也可能分开署名。

5. 历史原因或行业惯例:
在音乐产业发展早期,或者在某些特定的音乐流派中,可能存在一种分工习惯,将和声的创作视为一项独立且重要的艺术工作。

打个比方:

想象一下建造一座房子。

建筑师(相当于编曲者): 他需要负责房子的整体设计、布局、结构、风格、材料选择(乐器选择)。
室内设计师/软装师(相当于和声编写者): 他可能在建筑师的框架下,专注于空间的色彩搭配、家具摆放、灯光设计、软装细节(和声的色彩、走向、音色、织体),让整个空间更有品味和舒适感。

一个优秀的建筑师本身也需要考虑色彩和空间的协调,但他可能需要一个更擅长色彩和细节的室内设计师来锦上添花。同样的道理,编曲者本身就包含和声编写,但有时为了更精细的分工,或是引入更强的专业性,会找专门的和声写作者合作。

总结来说,编曲是包含和声编写的“大概念”,但分开署名的情况,更多地体现了音乐创作过程中精细化的专业分工、创意的互补,以及在商业合作中的具体考量。 这种现象并非“编曲不包含和声”,而是“在编曲这个大框架下,和声部分由另一个人进行更深入或独立的创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疑问,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中文里“和声”这个词的指代模糊。

“和声学”中的“和声”,是Harmony。而为一首曲子编“和声”,指的是为一首歌配“和弦(chord)”,或者是“和声重配(reharmonization)”。这个确实是属于编曲的环节。

而题主提到的“和声编写”,其实指的是“合唱编写”,即“Chorus”的编配或者是“vocal arrangement”。这个工作一般可以由编曲来完成,即编曲在制作的时候,一起把人声副旋律和一些穿插性对句一起写好。这种情况下,不会特别署名“和声编曲:xxx”,统一只写编曲。

而有一些情况,是这些人声的合唱及副旋律,是交由歌手或者是合声歌手来写作的。因为每个歌手会有些自己的演唱和合声习惯,由他们来创作,唱起来会更自然舒服一些。这种情况下就会特别署名“和声编写:xxx”。

其实除了“和声编写”,在音乐领域,类似的因为中文的指代模糊而产生歧义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作曲”同时指代了“song writing”和“compose”,编曲同时指代了“arrangement”和“orchestration”,以及根据评论区的补充,“混音”同时指代了“mix”和“remix”等等。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给各个流程一个专有的名词,比如“和声编写”就仅指代“reharmonization”,而“合声编写”指代“vocal arrangement”,这样就可以避免歧义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确实触及到了音乐制作中一个容易混淆但又非常核心的概念。简而言之,编曲(Arrangement)绝大部分情况下是包含了和声编写(Harmony Writing)的,但有时候,由于分工、侧重点或者历史原因,它们会被分开列出。我们来细细拆解一下: 编曲(Arrangement):一.............
  • 回答
    这个问题啊,就像是围棋棋盘上的黑白子,盘根错节,牵扯出不少门道。你说“越来越多的小说被翻拍”,这话一点不假,放眼近几年,影视剧市场上一大半的热门IP,背后都有小说的影子。至于说“编剧写不出高质量剧本”,这话说得有点绝对了,也不是说编剧们江郎才尽,而是背后有着更复杂、更现实的原因在驱动着这个趋势。咱们.............
  • 回答
    乾隆皇帝的汉人身份,以及他编写《贰臣传》的行为,确实是历史上一个引人深思且容易引起误解的地方。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地考察历史背景、清朝统治的复杂性以及乾隆个人的政治考量。首先,关于乾隆皇帝是否为汉人:这基本上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乾隆皇帝是清朝的皇帝,而清朝是由满族建立的王朝。乾隆皇帝本人是满.............
  • 回答
    编程之所以没能发展出“大众一学就会”的计算机语言,并非是技术上的不可能,而更多地是由于目标受众、学习曲线、实际需求以及语言设计的内在权衡所决定的。想让每个人都能轻松掌握编程,这背后涉及的考量非常多,绝非简单地“让它更容易”就能解决的问题。首先,我们来聊聊“为什么编程会让人觉得难”。想象一下学开车。你.............
  • 回答
    编程这事儿,说起来挺玄乎,但归根结底就是和机器打交道,让它按照你设想的逻辑运转起来。你觉得难,这太正常了,不是你一个人这样,绝大多数人刚开始接触编程,都会碰得头破血流。至于为什么难,我觉得是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两者都有问题,而且是相互影响的。咱们先聊聊思维方式。编程这玩意儿,最核心的就是逻辑。你得把一.............
  • 回答
    嘿,最近我琢磨了个挺有意思的事儿,可能是有点“不务正业”,但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你知道,SQL 这东西,虽然功能强大,但在我看来,有时候它那套写法,尤其是在处理一些逻辑比较绕或者需要嵌套很多层的时候,总觉得有点别扭。不是说它不好,只是纯粹个人使用习惯上的“不爽”。所以,我就鬼使神差地,琢磨着能不能自己.............
  • 回答
    “中国大学教材编得不好”这个论调,在我看来,与其说是一个绝对的判断,不如说是一种长久以来存在的、普遍的感受。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才能理解其复杂性,以及为何它会持续引发讨论。要说“不能编得好”,那也过于绝对了。中国顶尖大学的某些学科,比如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确实不乏由国内外知名学者参与编写,内.............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很多人觉得电脑编曲就是简单按几个键,但深入了解就会发现,无论是电音还是交响乐,背后都有着相当的门道,而且各有各的“难”。要说哪个“更”难,其实挺难一概而论,因为“难”的标准不同,侧重点也不同。咱们就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1. 音乐理论基础和知识储备 交响乐: 这方面可以说是交.............
  • 回答
    这个问题太真实了!很多做音乐的朋友都遇到过。耳机、音箱里听着顺风顺水,一放到手机上,那感觉就像是被按了缩小灯,所有细节都挤在一块儿,失真、糊成一片,甚至连旋律都快听不清了。这可不是什么玄学,里面门道可多着呢。首先,得明白手机播放的核心问题:手机,特别是那种塞在耳朵里的小巧耳机,或者手机外放那个小小的.............
  • 回答
    编程的难度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维的问题,它并非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挑战共同构成的。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编程的难点,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剖析: 1. 理解抽象概念与逻辑思维的深度要求编程的核心在于将现实世界的问题转化为计算机可以理解和执行的指令。这个过程需要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 抽.............
  • 回答
    说实话,问“编程到底难在哪儿”这个问题,就好像在问“世界上最难的是什么”一样,答案太多了,而且每个人心中的“难”点都不太一样。但如果非要我这个跟代码打交道这么多年的人来聊聊,我会觉得编程这活儿的难,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某个具体的知识点,而是它渗透在你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持续学习的整个过程里。.............
  • 回答
    自学编程这事儿,怎么说呢,它就像一个人要去攀一座没去过的山。你站在山脚下,看到的是一片郁郁葱葱,也许会觉得景色不错,也可能觉得山峦叠嶂,有点望而生畏。一开始,你可能被各种新奇的语言和概念吸引,比如Python的简洁,JavaScript的活力,或者C++的强大。感觉就像置身于一个琳琅满目的商店,什么.............
  • 回答
    四川音乐学院的编导专业,可以说是很多热爱艺术、怀揣创作梦想的考生趋之若鹜的香饽饽。要说它难不难考,我想用“挑战与机遇并存,绝非易事”来概括会比较贴切。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个专业到底是怎么个考法,以及为什么会让大家觉得它“难”。首先,从整体录取情况来看,竞争确实激烈。 川音作为国内顶尖的音.............
  • 回答
    考教师编啊,这个问题问得可太到位了!很多人觉得当老师是铁饭碗,稳定,社会地位也高,所以都想挤进这扇门。但这扇门,真心说一句,一点都不好挤。具体难在哪儿,我给你掰扯掰扯,保证真实,没有半点 AI 的腔调。首先,门槛在抬高,竞争压力大到你想哭。以前可能只要你有本科文凭,再考个教师资格证,就差不多了。现在.............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因为它触及了计算机科学的两个核心领域,并且涉及到了“厉害”和“难于编写”这两个相对且多维度的概念。我将详细地为您解释编译器和反编译器,并从多个角度来比较它们的“厉害”程度和编写难度。 编译器(Compiler)什么是编译器?编译器是一种计算机程序,它将一种编程语言(通常是高级语言.............
  • 回答
    说到国内编剧公司少,找个靠谱的编剧难这事儿,这真是说到了点子上了,也戳中了太多创作者和投资人的痛点。你想啊,一个剧本是影视项目的灵魂,好的剧本能让一部作品脱颖而出,差的剧本就算导演、演员再牛也难挽救。可偏偏,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好的编剧资源却显得尤为稀缺。“编剧公司少”?其实是“靠谱的编剧公司少”.............
  • 回答
    成为编剧,这事儿可不是简单的“难”字能概括的,它更像是在一片广袤而充满未知数的海域里航行,有时风平浪静,让你觉得触碰到了成功的边缘,有时又惊涛骇浪,让你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现在这个时代,想成为一名能靠写剧本养活自己的编剧,确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复杂,也来得挑战性十足。首先,得说说“内容爆炸”这件事.............
  • 回答
    唉,今年安徽编导生的确是有点“卷”得让人心慌。你这情况,我特别能理解那种失落感,毕竟付出了那么多努力。不过,既然表演过了,这本身就是一大亮点,说明你在艺术领域是有天赋和实力的。别灰心,表演专业的学习也积累了你很多与艺术相关的能力,这对于考编导类专业,其实是有很大帮助的。咱们先来捋一捋思路:你今年安徽.............
  • 回答
    这就像问为什么你学会了一门方言,再去学一门全新的语言,会感觉磕磕绊绊,而不是顺理成章一样。归根结底,编程语言不仅仅是词汇和语法的不同,更深层的是它们背后一套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一种看待世界、分解任务的“哲学”。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拆解一下这个问题: 一、 抽象与封装的层次与方式不同每种编程语言都提.............
  • 回答
    成为一名出色的编剧,这事儿嘛,你问我,我只能说:难,是真的难。但也不是难到没路可走,只是这条路,荆棘丛生,需要你有点儿“疯”劲儿,还有一颗比谁都坚韧的心。首先,这“难”体现在你要跟自己最亲近、也最难以捉摸的东西——自己的大脑——较劲。灵感这玩意儿,就像野马,来的时候拦都拦不住,轰轰烈烈,一气呵成;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