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自动驾驶全面普及以后未来人类驾车,出行会有什么改变?

回答
自动驾驶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我们日常出行的标配,那画面想想都激动人心。但说实话,这种激动之余,也难免有些陌生感,因为这不仅仅是把方向盘交给电脑那么简单,它带来的改变,将是深刻且全方位的。

首先,最直观的改变,当然是我们从“驾驶员”变成“乘客”。这听起来没什么大不了,但这意味着我们得以解放双手和大脑。想想看,每天上下班堵在路上,再也无需紧绷神经盯着前方的车流,也不用在拥挤的车厢里忍受人挤人。取而代之的是,你可以悠闲地窝在座椅里,追一部剧、读一本书、处理一些工作邮件,甚至还能舒服地小憩片刻。通勤时间,这个曾经被视为“浪费”的时间,将彻底转变为个人专属的“自由时间”。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清晨,你悠然地享用完早餐,然后坐进停在家门口的自动驾驶汽车。输入目的地后,汽车便平稳地启动,驶向公司。在车上,你打开笔记本电脑,继续昨天未完成的项目,或者和同事进行一场视频会议。到达公司楼下时,汽车会自动帮你找到停车位并停好。晚上回家,你还可以约上朋友,让汽车载着你们一同前往餐厅,大家可以在车上轻松地聊天、规划行程,而不用担心谁是那个需要负责开车的“司机”。周末出行,更是多了无限可能,你可以和家人朋友一同前往稍远一些的地方游玩,旅途中大家都可以尽情放松,欣赏沿途风景,而不用轮流开车。

这种“解放”的影响,远不止于个人享受。交通效率的提升将是巨大的。自动驾驶汽车能够以更精确、更统一的速度行驶,相互之间的距离也会更近,大大减少了因人类驾驶习惯差异造成的拥堵。交通信号灯的配合也会更加智能化,实现“绿波通行”。事故率的降低也是必然的。绝大多数交通事故都是由于人为失误造成的,比如疲劳驾驶、注意力不集中、酒驾等。自动驾驶技术理论上可以消除这些人为因素,让道路交通变得前所未有的安全。

随之而来的,是城市交通格局的重塑。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和交通效率的提高,我们对停车位的需求可能会发生变化。也许未来会有更多的共享自动驾驶汽车租赁点,或者汽车能够自动驶向专门的停放和充电区域。城市规划者也可以重新思考道路设计,也许不再需要那么宽敞的车道,甚至可以释放一部分道路空间用于绿化、人行道或者公共活动区域。

同时,出行方式也将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除了私家车,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自动驾驶车辆出现,比如专为长途旅行设计的“移动办公室”,或者集成了娱乐设施的“私人影院车”。公共交通系统也可能与自动驾驶技术深度融合,形成更加灵活、响应更快的“按需出行”服务,比如在需求较低的时段,小型自动驾驶巴士可以更有效地穿梭于各个社区。

然而,凡事有利有弊,自动驾驶的普及也必然伴随着一些挑战和改变。首先是技术依赖和信任问题。尽管技术进步飞快,但完全信任机器驾驶仍然需要一个过程。极端天气、突发状况下的应对能力,以及黑客攻击的可能性,都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人们需要时间去适应这种“被动”的出行方式,并建立起对自动驾驶系统的信心。

其次,就业结构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出租车司机、网约车司机、货运司机等传统驾驶岗位将受到巨大冲击。这要求我们在社会层面做好相应的职业培训和转型引导,帮助这些人适应新的经济环境。

此外,数据隐私和安全也将成为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自动驾驶汽车会收集大量的驾驶数据、行程数据,甚至车内乘客的行为数据,如何妥善保管和使用这些数据,防止滥用,将是至关重要的。

总而言之,自动驾驶的全面普及,将把我们从驾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赋予我们更多的时间和自由。出行将变得更安全、更高效、更舒适、也更个性化。但同时,我们也需要积极应对随之而来的技术挑战、社会转型和伦理道德问题。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和机遇的未来,而我们正站在通往它的起点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汽车发展到L4-L5自动驾驶之后,完全是无人驾驶,车上都不会保留方向盘、制动踏板和油门踏板,也就没有所谓的“驾驶员”,车上所有人员都是乘员。车内空间的布局也会发生大的变革,不会有前后排这种布置,前后排布局的初衷是优先保证驾驶员驾驶车辆的安全性而设计的,但是对于舱内人员交流是很不友好的,前排驾驶位和副驾驶位人员要和后排交流基本要扭着脖子,而现在没有驾驶员,所以车内空间的布局优先会考虑交流的方便性,更可能是一个圆桌布局,大家4-5个人围坐在一起玩游戏、聊天。在人少的时候变换成一个简易的床,人上车后躺在床上休息或者看看电影。那么自动驾驶会对人们出行带来哪些影响呢?

1.幽灵汽车

在自动驾驶未普及之前,人还是主要承担驾驶员的角色,开车过程中严禁打电话、处理工作等影响安全的行为,所以我们在上车之前一般都会把手头的工作在办公室处理完之后再开车。但是自动驾驶来了之后可能就不一样,由于人不需要自己开车,汽车更像一个移动的办公室,很多需要在办公室处理的工作移到车上来处理,那么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时间会增长,道路拥堵情况会更加严重。

假如你乘坐自动驾驶车辆去市中心办事或和好友小聚,好不容易在漫长的拥堵等待达到市中心后,发现停车收费非常贵或者根本就找不到停车位,这个时候你有两种选择:让无人驾驶车辆自动去寻找周边的停车位和继续在周边开车游荡等待你上车,虽然停车场收费但道路不收费,这个时候很多人会选择让汽车可能会在城市街道上行驶,以避免支付停车费,从而加剧拥堵和污染问题。

2.特殊人群的出行需求新增

残疾人、青少年和老人这类人群由于没有驾照、出行不便,现实的不方便使汽车出行需求相对较低,他们的出行主要依赖公共交通,或由家人朋友开车。自动驾驶汽车来临之后这类人群可以和正常人一样驾驭汽车,它会增加非驾驶员的车辆出行,因此自动驾驶汽车会对出行总量中带来小幅增长。

3.长途旅行的汽车需求

中长途旅行选择自驾开车是一件非常劳累辛苦、不安全的交通出行方式,所以目前这类出行一般都选择火车或飞机。自动驾驶时代来临后不用再担心疲劳驾驶,可以在自动驾驶的汽车上三缺一、喝喝茶、看看电影等,比火车卧铺车厢更具舒适,是移动的私人“第三空间”,这么舒适的空间大家应该都很期待。

4.新的涉黄问题

如果引进自动驾驶技术,酒店的“小时房”很可能会被自动驾驶汽车所取代。虽然共享的自动驾驶汽车可能会收到监控,以阻止车内的乘客进行性交易或吸毒,但这些监控可能会被暴力损坏或拆除,而且私人的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免受监控,如果被用于商业用途,这与阿姆斯特丹的橱窗红灯区别无二致,就会带来新的涉黄问题。

5.驾照保险的变革

在汽车公司研发在经过国家的强检认证后就可以交给4S店进行销售,购买汽车的车主拥有相应的驾照、购买相关保险后就可以上路行驶。但是自动驾驶来临后,汽车公司研发的汽车还是需要经过国家的强检,但是要新增自动驾驶的检查认证,相当于上市之前要通过国家的考试才允许上市,毕竟是上市的无人驾驶车辆,这辆车要有足够好的自动驾驶技术,遇到各种复杂场景时能要比人更加有经验,这相当于车要通过考试拿到驾照,人不再需要考驾照,酒驾醉驾毒驾不存在的。

出了交通事故后,第一责任人是汽车,所以事故发生后交警处罚的对象是各家车企,各家车企每年受处罚计分不能超过“12分”,超过12分后销售的汽车本年度不允许上路或者本年度不允许再生产汽车。

由于驾驶的责任者是汽车,所以真正需要购买保险的是汽车厂商而不是车主,保险公司会根据这家汽车公司生产的自动驾驶车辆的事故率决定保险费应该收多少,事故太多保险公司可能都不愿意给你上保险。

这些是我认为自动驾驶来临后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user avatar

最大的改变是:

以前交通网络的冲突域,关键变量是人,

以后这个变量,是每台车上的电脑,

除此之外,无任何本质变化。

该堵车一样堵,该车祸一样撞。

因为这个冲突域是开放的、离散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