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奶奶用老鼠熬油治孩子烫伤致感染进入重症监护室?对于民间偏方应如何进行甄别和使用?

回答
看到奶奶用老鼠熬油给孩子治疗烫伤,结果导致孩子感染进入重症监护室,这是一个令人痛心和愤怒的事件。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也反映出一些社会问题:

如何看待奶奶的这种行为?

出于爱但方法错误: 奶奶的行为,无论多么荒谬,其出发点很可能是出于对孙子孙女的关爱,希望用自己所知道的“土办法”来减轻孩子的痛苦。她可能从小就听过类似的偏方,或者身边有人用过,并认为有效。
缺乏科学认知: 这种行为的根源在于对医学知识的缺乏和对传统迷信的盲从。老鼠本身可能携带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其身体分泌物和组织也未必是无菌的。将未经消毒的动物组织熬制的油涂抹在开放的伤口上,极易导致细菌感染,甚至引起败血症等严重后果。
“经验主义”的危害: 有些民间偏方以“祖传秘方”、“世代相传”等方式流传,并没有经过科学的验证和临床试验。一旦发生不良后果,往往会被归结为“孩子体质不行”、“施用方法不对”等,而忽略了偏方本身的错误性。
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这种不恰当的治疗不仅没有起到疗效,反而加重了孩子的病情,延误了正规治疗的最佳时机,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生命危险。

对于民间偏方应如何进行甄别和使用?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健康和安全。对民间偏方的甄别和使用,应该持谨慎、科学、理性的态度。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建议:

一、 甄别民间偏方的方法:

1. 科学性原则:
有无科学依据? 这是最核心的标准。偏方是否符合现有的医学、生物学、化学等科学原理?例如,一个偏方宣称能“以毒攻毒”,但如果它所用的“毒”是已经被证实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那么它就缺乏科学依据。
成分是否明确且安全? 很多偏方成分不明,甚至是“君臣佐使”式的复杂组合。我们无法确定其中是否存在有毒物质或过敏原。
作用机制是否可解释? 即使是传统中医,其很多疗法也有其理论基础和作用机制的解释。而一些纯粹的迷信或巧合,则难以用科学解释。

2. 安全性原则:
有无潜在风险? 任何治疗方法都应首先考虑安全性。偏方是否含有有毒物质、刺激性物质,是否会引起过敏反应、感染,或者对特定器官造成损害?
是否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 现代医学的药物和疗法都要经过动物实验和多期人体临床试验,以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绝大多数民间偏方缺乏这样的验证。
是否对特定人群禁忌? 很多偏方可能对孕妇、儿童、老人、有慢性病史的人群存在禁忌,但这些信息往往不被告知。

3. 有效性原则:
是否被普遍证实有效? 即使一个偏方听起来有道理,也要看其是否在广泛的人群中被反复证实有效。孤例证词并不可靠。
与现代医学治疗效果对比? 对于相同的疾病,是否与经过科学验证的现代医学疗法相比有优势?如果效果不明确或差于现代医学,则不应轻易尝试。
是否有副作用? 即使有效,也要考虑其可能带来的副作用,以及副作用的程度是否可接受。

4. 信息来源和传播途径:
是来自正规医疗机构还是民间传说? 来自正规医院、医生或经过科学研究发表的建议,其可信度更高。
“祖传秘方”是否就等于可靠? “祖传”不代表“科学”,反而可能是“陈规陋习”。很多传统知识是经验的积累,但其中也夹杂着不科学的成分。
网络信息需要辨别: 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养生偏方,很多是虚假宣传、营销噱头,甚至可能有害。

二、 使用民间偏方的注意事项:

1. 首选正规医疗: 任何疾病,尤其是严重的疾病,首先应该寻求正规医院和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不要用偏方替代正规治疗。
2. 充分咨询医生: 如果确实想尝试某种民间偏方,务必在尝试之前向医生咨询。医生可以根据您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以及偏方的成分和作用机制,给出专业的评估和建议。他们可以判断这个偏方是否可能与您正在接受的治疗冲突,或者是否会带来其他风险。
3. 了解偏方细节: 了解偏方的具体成分、制作方法、使用剂量、使用频率以及可能的副作用。如果这些信息都不清楚,或者制作过程不卫生,就不要使用。
4. 小范围试验(慎重): 如果在医生指导下,确实有尝试的必要,且风险可控,可以在极小范围内进行试验,观察身体反应。但对于外用偏方,要格外注意皮肤的反应,一旦出现红肿、瘙痒、疼痛等不适,立即停止。
5. 警惕“包治百病”的宣传: 任何号称能包治百病、立竿见影的偏方,都极有可能是骗局或有害的。
6. 不要轻信个人经验: 别人的经验不一定适合你。每个人的体质、病情、过敏史都不同,别人有效的东西,你尝试可能会适得其反。
7. 关注孩子: 尤其是针对儿童的治疗,绝对不能冒险尝试不明来源的偏方。儿童的身体发育未完全,免疫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伤害。孩子的健康安全是第一位的。

在这个事件中,我们应该吸取的教训是:

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加强科学知识的普及,尤其是在涉及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领域,要破除迷信,树立科学的健康观。
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 净化网络环境,打击虚假医疗信息和不实偏方宣传。
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 家人之间应该多沟通,了解彼此的健康需求和医疗观念,避免因观念差异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尊重专业,相信科学: 在面对健康问题时,始终将专业医生的意见放在首位。

总而言之,民间偏方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有些流传下来的经验可能含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或对某些小病症有辅助疗效,但绝不能盲目迷信和滥用,尤其是在涉及重症或儿童健康时,更应保持高度警惕,以科学的态度去甄别和使用,将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偏方这种东西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内心那种“低成本、高收益,以小博大”的心理需求。

具体就是:

你看,虽然我没读过几本书,我也不懂医学,不懂科学,但是我能用狗屁不通的非常规方法达到一种非常神奇的效果,我能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来治病救人,我能做到那些正经读了十几年书的医生都做不到的事情!

而且我这个还不花钱,不吃药,不打针,不开刀,不做检查,你看我厉害不厉害?



我就有一次差点儿上了这个当。

我家熊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因为急产左侧头顶被挤压了一个5*6cm的血肿,医生给的医疗建议是:不做处理,注意不要压到,不能热敷,只要不继续增大,就耐心等待一个月之后自然吸收。


我这个人向来理性,稳得住,医生说耐心等待那我就耐心等着自然吸收。

可我家里老妈等不住啊,她就老想干点什么,非在熊孩子头上搞点什么药包着,她才能安心。

过了半个月她看着血肿仍然纹丝不动,更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每天都跟我面前叨叨“怎么还不消”。


正好我们家一亲戚是远近闻名的“老传统医学医生”。

“老传统医学医生”仙风道骨,据说连多少年的精神病人都治好了不少,还有眼看着已经不动的没气儿的人都给他救活了过来,还有医院判死刑的绝症病人也给救活了过来,这些“神话传说”传得是有鼻子有眼儿的,所以名气非常之大,找他求医问药的人非常之多。

我妈赶紧去请了那“老传统医学医生”来我家。

“老传统医学医生”捋了捋胡子,皱着眉头沉吟片刻,给出了医疗建议:白酒泡七厘散包扎头部血肿,再热敷,活血化瘀,保证一个星期内血肿就会消掉!



老妈听完,立刻开开心心去准备材料去了。

但在她动手之前,我给她拦住了:慢着,我先查一查先!

我查到的结果是什么呢:婴儿的血肿就是应该等待自然吸收,有的孩子可能吸收比较慢,甚至可能三个月之后才吸收。但这都是正常的。

而对于婴幼儿幼嫩的皮肤来说,酒精可能会经皮吸收,对婴幼儿大脑造成损伤。七厘散里含有成分“朱砂”,学名“硫化汞”,可能经皮吸收引起中毒。而热敷更是绝对应该禁止的。




也就是说,如果当时不是我拦那一下,那么我这现在这么聪明可爱的娃,可能在那一刻就废了!

到现在想起来这事儿,我仍然觉得后怕!

因为有时候一个决策失误,误信偏方,可能就是终身的悔恨!



我老妈后来还不长记性,还到处给人推荐偏方。

别人家孩子长满脸的痤疮,她推荐松树苗锤烂了混合草木灰敷脸

别人家孩子长满脸的湿疹,她给人推荐马齿苋锤烂了敷脸

别人得了乳腺癌,她说吃半年蒲公英能好

她还觉得自己善良热心,做得对。


还因为她对偏方的盲目迷信,她的记忆系统里储存的信息是:我家熊孩子头上毛囊感染是马齿苋锤烂包扎治好的,我家熊孩子长湿疹是“老传统医学医生”开的有毒的药浴方子治好的。

我说你可拉到吧,毛囊感染是我给他擦红霉素软膏,是抗生素治好的!湿疹是我给他注意保湿,修复皮肤屏障,规避过敏源,配合外用糖皮质激素治好的!



所以现在我时刻对老妈耳提面命,严令禁止她去给人推荐偏方。

我就给她说:“给人提供医疗建议出了事儿是要负责任的!你到底懂多少医学知识?读了几本医书?你连最基本的医学知识都不知道,心肝脾肺肾长在哪儿,功能是什么都不知道,你还给人提供医疗建议,到时候出事儿了你负责吗?我就问你你负责吗?你负得起这个责任吗?

不要觉得自己是好心就应该去做,好心也会办坏事儿!人家孩子脸烂了,你负不起这个责任!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如果人人都能提供医疗建议,那医学院开着干什么?你觉得自己想当然的想法,比人家十年寒窗苦读更靠谱?”



过去人们求助于偏方,我觉得还算是可以理解。

毕竟过去的时代,没有靠谱的医学体系来拯救人们的生命和身体健康。

大家都是稀里糊涂靠运气活着,那么人们求助于偏方,死马当做活马医是可以理解的。看着人不行了,人处于痛苦当中,总得做点什么吧。

但是现在不是过去那个时代了,现在人类的医学科学已经可以很好地帮助人们减轻病痛,治疗许多的普通疾病甚至疑难杂症。我们还是要相信科学,不要自己闭门造车,想当然。

毕竟,生命只有一次,好好活着,健健康康地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我也知道在很多家庭里面,当妈妈的非常难,因为家里老人总有层出不穷的偏方总想要让你尝试,你不听,她们还要说难听的话要羞辱你,迫使你屈服。

那对于这个问题,我的意见是:

自己多学习,用系统科学的医学知识武装自己,并且在使用偏方这一点上绝不退让!必须坚决拒绝,必须保持绝对的强势,谁说都不行!

不要贪便宜,求捷径,宁愿麻烦一点,有问题,去医院找医生!

因为那是你的孩子,它的生命安全掌握在你的手里,你得保护好他!

家里老人受教育程度低盲信偏方,但你不行,你不能这样,因为你受过了高等教育,你得相信科学,相信你所受到的教育!



—END—


推荐一本书:《美国儿科学会 育儿百科》

这本书我自己翻来覆去看过很多遍,我当时买的第六版,是我的书架上翻看使用频率最高的一本书。

也是许多新手爸爸妈妈来咨询我时,我必推的一本书。

这本书读完,书上的知识全部吸收进去,你可以相当于半个儿科医生。

user avatar

可怜。

如果是我爷爷奶奶那一辈,还说是战乱年代没有条件。但现在含饴弄孙的那一代人,其中很多原本有条件有机会普遍接受更好的教育。可惜他们不但失去了这种条件和机会,而且其中一些稍年长的还亲自迫害了能够教他们知识的老师,亲手毁灭了这种条件和机会。

偏方一般是通过毒性和耽误病情来要命。但这个偏方,我看到题目想了半天,为什么老鼠熬油往伤口上涂会感染?莫非老鼠身上携带了某种嗜高温环境的致病菌,能耐久煮不死?

结果看到新闻内容差点恶心吐了,老鼠泡香油捣烂往伤口上糊。。。这对“熬”怕是有什么误解吧?


我麻烦评论区里各位不要在这儿科普什么“正确的偏方”,烧烫伤去医院或哪怕去诊所清理一下创面包扎好比什么油都靠谱。

要说神药,我读大学的时候被开水壶炸过,整个手背一层皮揭掉还沾了玻璃碴子,医生清理以后喷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包扎好,正常生活上课,才第一次换药,就能看出来整个手背快速痊愈,疤痕体质,什么疤痕都没有。现在两边手背看不出任何区别,比什么油都神。

我家长辈这些年经过我契而不舍地讲科学,终究有一定效果,什么中医中药、食疗养生之类的已经知道以怀疑态度对待了。特别是自从我找来文献证明长辈一直认为对身体好的传统野菜紫背天葵不但有毒还特别能富集土壤重金属以后。

—————————

另外有大V的粉丝跑来留言,我要实名反对知乎大V @极萨学院冷哲 的答案。

提出一个假说去解释现象,是科学家日常进行研究和思辨的方法,这个没有毛病。但是,前提是这个现象在科学上确实成立,客观存在。我们无法提出一个假说去解释一个尚未被证实的事物的原理。这样一来就偏离了对客观现象的论证和探讨,成了单纯讲故事。幼鼠泡油泡好几年,那“奇臭无比”的玩意儿有任何证据证明确实有效吗?还是道听途说,盲猜有效呢?

一种根本不知道有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的臭老鼠油,就直接探讨起“或许能有一部分生长因子融在油里”,且不说生长因子不冷藏还溶在不断腐化的油里能保存多久,给臆想的现象附会一个看似科学的解释,我是无法认同的。这和用量子力学强行解释五行八卦的科学原理有什么区别?

此例一开,大量仅凭使用者主观有效的奇葩偏方都会摇身一变,成了正经有待研究和解释的客观有效的“药物”。这么做只会给大量关注的粉丝制造错误印象,传递误导性信息,让更多人错误地以为这种没有任何安全保障的老鼠油有用,甚至还能从科学上解释其功效。这种负面效果不是一句“不建议使用”就能弥补的,不负责任。


user avatar

关于偏方问题只需要秉持一个原则就好——别拿医生当傻子。

偏方之所以是偏方,就在于用的人少。

你想想,这玩意但凡有用,现代医学为什么不拿来用?

一个「偏方」未被现代医学接受,要么就是没用,要么就是有害。

或者最常见的情况——又有害又没用……

所以没有受过专业医学训练的普通人,对民间偏方的「甄别和使用」原则只有一个——无需甄别,不要使用,一律丢进垃圾堆里。

user avatar

如此离谱的民间偏方为什么孩子爸爸不劝孩子妈妈也不劝?


分几个情况讨论问题,

第一:大家都没文化。不知道这个事儿很危险。

第二:孩子父母不知道这件事情,奶奶自作主张。

第三:孩子父母知道这个事情不对,但是奶奶有绝对的话语权。



大家自己思考到底是哪种情况吧。



我现在特别理解我带过的部分产后康复客户,因为孩子多穿一件衣服少穿一件衣服,能和婆家吵到离婚。


表面上是衣服的事,实际上是文化和话语权的问题。




感谢你看到这里,我年轻时迷茫时也是有很多比我年长的姐姐在拉着我往前走,所以少走了很多弯路。

而现在,我想把我走过的弯路与逃过的弯路的经验都告诉有缘的你。

你发现了我,可能再熟一点会感慨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我。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快来,置顶星标,就不会错过每周的三篇干干干干货了!

知乎干货已获赞170万➕,收藏40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user avatar

关于烫伤治疗,其实我这里有一个比用老鼠熬油更简单,更方便,且在民间更广为流行的“偏方”,具体操作就是找一只猫,把它的毛全部剪了下来敷在烫伤处,我敢保证不出几天,伤口将会继续恶化

广东一名小孩子不慎被开水烫伤面部,家里老人听信偏方,用猫毛“促进”伤口的愈合,便把家里一只猫的毛全部剪了下来敷在孩子的伤口上。结果过了三天,伤口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开始恶化起来。[1]

所以民间“偏方”还需要甄别和使用??一律屏蔽啊!!这本来就是民间流传不见于古典传统医学著作的东西,换句话就是古代中医都不怎么认可的。之所以在以前流行,最主要的原因还不是穷苦人家没钱治病,死马当活马医的操作,例如一些印度人相信喝牛尿可以治新冠。

反过来说,如果真有用,民间“偏方”就不是偏方了,而是传统医学著作里的中药方。不过话说回,著名中医典籍《本草纲目》的原版确实有很多民间“偏方”,但需要说明的是,这本书里有些内容本身就是李时珍根据古人的资料记载、民间传说收集而来,千万不要当成金科玉律。

因此李时珍在有些方子里也会提出自己的观点,例如在记载蝙蝠的屎和脑以及血的医疗用法时,他就先表明这是根据晋代葛洪的描述而撰写,然后提出蝙蝠性能泻人,故陈子真等服之皆致死,其毒可知,总之就是想表达古代有这么一个方子,但也能吃死人。

实际上,直到到现在因家里老人用“偏方”,把孩子送进重症监护室的新闻比比皆是[2],所以希望年轻的父母们一定要相信科学,生病受伤就及时去医院诊断和治疗,千万不要把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免得追悔莫及。

参考

  1. ^猫毛能够加速伤口愈合?家长听信偏方,3岁小孩险丢命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8061959426314457&wfr=spider&for=pc
  2. ^有哪些可怕可笑的偏方?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3177413/answer/2078859601
user avatar

黑门山:偏方,是指民间流传不见于古典医学著作的药方。从传播的角度来看,偏方是一种社会现象,不仅中国民间有偏方,外国民间也有偏方。比如在美国流行于高级知识分子之间的经典偏方,吹吹大拇手指,可以缓解紧张。

忍不住:那为什么不吹大拇脚指呢?


黑门山:可能因为普通人够不着吧。


忍不住:怎么会够不着呢?你来吹吹我的大拇脚指。


黑门山:呸!吹就吹,别往嘴里怼啊。好家伙!没想到你们女生也有汗...


忍不住:黑门山你别装死!快起来。


普通人别浪费时间去甄别民间偏方,更不要盲目使用民间偏方。

user avatar

跟我之前遇上的因为误以为自己慢性前列腺炎听信某中医偏方(真伪不知)给自己做了尿道灌注的病人有的一拼了。

这位兄弟的操作办法把茯苓、冬瓜、大葱美洲大蠊提取液一锅乱炖后趁热灌到尿道里,结果导致尿道烫伤、海绵体烫伤、尿道粘连、急性尿潴留,最后先做了急诊膀胱造瘘引流尿液,然后一期切除前列腺、尿道海绵体和部分膀胱,二期膀胱重建、尿道重建……

和这件事情的差别可能就在于这位奶奶差点害死的是自己已经出生的后代的性命;我们这位大兄弟坑死的是自己还没出生的未来后代的性命吧……

user avatar

开始一看以为啥呀,一只老鼠才多少脂肪呀,怎么能熬油╮( ̄▽ ̄"")╭

仔细一看新闻,原来把老鼠泡在香油瓶里捣碎

去搜索了下相关论文,发现1994年真的有人做过研究并且发表了一篇小论文[1],是将刚刚出生的老鼠(那种粉粉嫩嫩没有长毛的老鼠)放在香油瓶里浸泡,埋入地下三年。如果将小鼠捣烂之后埋入地下时间则更短。不过这篇文章年份久远、也言简意赅,无从考证其真实性。

然后我搜的时候围观了知乎的另一个问题[2],也有少量的朋友在下面回答,老鼠油这种东西确实有!而且制作方式与上面的文献比较一致。

回答节选一则:

她外公是中医,所以打完消炎药后没抹医院给的的药,就是用自己家珍藏的老鼠油经常抹,爸妈说那段时间她父母真是没睡过一个好觉,现在脸上身上一点疤痕都没有

回答节选另一则:

但是那个油特别稀有,我奶奶要的那瓶是最后一瓶,必须用刚出生没长毛的小老鼠泡油,但是也特别臭,我记得我每次洗完脸,最痛苦的事就是抹那个油,黏糊糊的,还臭

回答节选又一则:

但是你用的老鼠油得正宗才行,也就是必须是未长皮初生小鼠或是未出生的老鼠宝宝泡的油才行,如果不能确保老鼠油制作流程是符合条件的,建议还是按正常的治烫伤处理方法处理。

除了“老鼠油”之外,还有“獾油”等等用来治疗烫伤的比较多[3][4]。当然了,“老鼠油”具体没有查到是如何治疗烫伤的,关于“獾油”倒是有学者认为[5],獾油能够通过其有效成分月桂酸调控炎症的发展,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活性。像这种“民间偏方”,虽然不能够全信并且随便使用,但是其中的科学依据是值得医疗科研工作者们深思和研究的。比如像这种刚出生的小小老鼠,细胞的干性都比较强,万一小小老鼠里面有什么物质真的可以泡个两三年并溶于香油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再生呢ヽ(;▽;)ノ

先不评价这样的“土偏方”是否真的有治疗效果,不过推测,视频中的奶奶如果按照“正确的”“土偏方的制作方式”,所谓的“老鼠油”已经埋了有一段时间了,就像家里的泡菜坛子一样,不知道滋味是如何酸爽。香油里面虽然没什么空气,如果当时制作老鼠油的时候没有做好无菌操作,那么极有可能有大量的厌氧菌,这样一涂在烫伤创口上引起创口和细菌的感染。

而且,这样的“土偏方”越传越离谱,谁知道视频中的奶奶用的是“干干净净小老鼠”,还是“脏脏臭臭大社会鼠”呢?

制作民间偏方的过程实在不能以现代医学的思路去考虑,就像“自制护肤品”一样,其中的细菌含量、副作用无法自我把控,更何况是药物,生了病还是乖乖地按医嘱、买成品药治疗吧ヽ(;▽;)ノ

对了,烫伤之后第一时间记得用流水冲洗(今天捞菜叶子的时候被烫伤的我马上用流水冲洗一会儿,今天晚上就好啦!

参考

  1. ^ 周振忠.老鼠油治烫伤30例.陕西中医.1994
  2. ^ 老鼠油真的可以治疗烫伤,烧伤吗?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686446
  3. ^ 拉布登,达布希拉图,杨晓春.用蒙医紫草獾子油治疗强碱烫伤的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7, (24): 17-18
  4. ^ 陈庆国,鲁云峰,紫黄獾油膏治疗烧烫伤[J].中医外治杂志,2001, 10(1): 51
  5. ^ 乌兰, 张海峰,丁健,陈玥.蒙医涂摩疗法用獾油中月桂酸的提取及抗炎作用的网络药理学研究.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0,26(03)
user avatar

我们来谈谈老鼠油(不认同使用偏方,这里只是做个考究),以及谈谈评价

首先这个偏方确实广泛存在的,明代已有记载

所谓的老鼠油治烫伤,是将刚出生不久的幼鼠浸泡在香油中,过一段时间取出(不同的地方流行时间不一样,有1年,有5年),就可以用作烫伤药,而且据称还能祛疤不留痕。

这种偏方的受众很广,且有很多人应该真实用过。

所以出事的这肯定不是第一个,大概率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目前我能找到的最早出处是明代的《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记载:「鼠初生者,以真麻油浸之,入磁瓶内封固,外搽痛处」治烧烫伤。[1]

不能用先后关系来评价因果关系

把「先后关系」与「因果关系」等同,这几乎是科普过程中必须面临的挑战。

这件事的先后关系有两个:

(1)某些人用了老鼠油在先,不留疤在后

(2)某些人用了老鼠油在先,发生感染在后

如何评价因果关系呢?

(1)对于第1点,需要知道老鼠油里到底有没有真的能促进愈合的东西,以及用两组人来对比,老鼠油是否就优于自然愈合,是否等于或优于其他药物

(2)对于第2点,需要知道患者感染的细菌,是否是老鼠油自带的。

孩子烫伤的处理

在没有完成论证之前,我是不会推荐使用偏方的,甚至持否定态度

第一步是给伤口降温,使用干净水源冲洗;

第二步是脱去衣物,但是如果衣物黏连不要暴力撕扯,可以用剪刀减去周围的衣服

第三步是用干净的毛巾或者无菌纱布遮住烫伤部位

第四步送医,这过程可以继续冷敷。

当然最好的就是教育好孩子的防范意识,不要让孩子去碰那些容易烫伤的东西。

我见过有的家长所说的管不住,是孩子要碰,他就只是嘴上说说,基本上从来不真的管孩子,也不会去让孩子理解其中的危险性。

参考

  1. ^ https://jicheng.tw/tcm/book/%E5%85%88%E9%86%92%E9%BD%8B%E9%86%AB%E5%AD%B8%E5%BB%A3%E7%AD%86%E8%A8%98/index.html
user avatar

偏方确实能治大病,等拿偏方害死了人,自己脑子里的大病就好了。

user avatar

动物油脂治疗烫伤确实是可以的……不过这工艺……买个马油很难吗?而且人家说了,不能用于开放伤口!

然后说说所谓民间偏方吧,我也不是完全不用……不过,也要有自己的判断对吧?什么生吃泥鳅、喝童子尿……这些就得了吧 。因为现在我比较了解他们的论证基础以后,哪些可以试,哪些试都不用试,这不明摆的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