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2020年五一要强行安排五天假?

回答
说起2020年五一那五天连休,其实背后可不是什么“强行安排”那么简单,更像是在特殊时期的一次“应景之作”。要详细说的话,得把时间线往回拉一拉,看看当时是个什么光景。

2020年年初,那是个什么情况?大家都知道,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中国也是经历了相当一段艰难的时期。尤其是一二月份,全国上下都在全力抗疫,居家隔离、封城封路是常态,经济活动也基本停滞了。到了三四月份,虽然国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很多地方开始复工复产,但整个社会气氛还是很谨慎的。大家对聚集性活动还是有点儿心有余悸,消费也受到很大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国家把五一小长假延长到五天,我觉得主要有几个方面的考量:

首先,是刺激经济的需要,尤其是服务业。 经历了长时间的封锁和停滞,旅游、餐饮、住宿、交通等行业可以说是元气大伤。国家肯定希望在疫情相对平稳的时候,能通过一个较长的假期来带动消费,给这些受创严重的行业一些“输血”。延长假期,给了大家更多的出行和消费的时间,理论上能促进经济的复苏。你想啊,平时就三天假,很多人可能就近玩玩,花销也有限。五天假,大家更容易计划一次稍微长途一点的旅行,或者有更充裕的时间去体验当地的消费场景。

其次,也是为了分散人流,避免短期内过度聚集。 虽然复工复产了,但一下子放开大家旅游,如果假期太短,人们可能会集中在某几个热门景点,那样反而增加了疫情反扑的风险。延长假期,给了人们更灵活的选择,大家可以错峰出行,选择相对不那么拥挤的时间和地点,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聚集性传播的概率。想想看,三天假可能大家都会挤在同一两天出去,五天假,有些人可能选择中间几天,有些人可能选择更偏远的线路,这就有助于分散客流。

再者,也是一个情绪和心理层面的释放。 经历了疫情的压抑,人们确实需要一个放松和喘息的机会。长时间的居家,让大家对正常的生活节奏有了强烈的渴望。一个较长的假期,不仅能让大家在身体上休息,也能在心理上得到一定的舒缓。这种情绪上的“释放”对于社会稳定和恢复正常生活秩序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还有一点,就是和国际上的一些做法也有一些呼应。 很多国家在疫情后都会出台一些刺激消费的政策,延长假期、发放消费券等等,都是常见的手段。虽然我们不是完全照搬,但也有借鉴和结合实际情况的考虑。

当然,说到“强行安排”,可能有些人觉得这种“放假”的方式有些刻意,或者担心在这种情况下出行是否真的安全。确实,2020年的五一出行,依然是在疫情的阴影下进行的,很多地方依然有出行限制,旅游景点也要求预约和限流。很多人也确实是在谨慎和观望中度过的这个假期。

总的来说,2020年五一的五天连休,我认为更多的是基于当时特殊时期,为了兼顾 经济复苏、风险控制和民众心理需求 的一种综合性考量。它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紧密联系着疫情后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状态的。你可以理解为,在那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政府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措施,给社会注入一些活力,同时又尽量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既想吃休假带来的消费红利,又不想因为放假太多耽误生产,所以就各种夏姬八调休。

表面上给你放了好多假一样,假期临近的时候营销号各种吹啊,“连放五天好开心啊”、“这个长假太棒了”、“感谢xxx”。

md这五天假怎么来的心里没点逼数吗?好好的周末调成那逼样,放假前后比平时上班还累人。

又当又立,呸。


也别跟我说什么崇洋媚外了,要说工作,外企就是TMD香。

这两年前前后后做了四五份工作,面过的岗位不计其数,待遇给的最好的还就是那两家外企。


外企1,美国的企业。

8.30-4.30上班,不打卡不加班,周末双休。

中美节假日两头休。

有个周末公司机房出问题了,有个同事正好在园区打篮球,然后就被叫去调了一下。

前前后后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直接记加班半天,双倍工资走起。


外企2,马来西亚的企业。

朝九晚六周末双休不打卡。

中马节假日两头休。

不得不说马来西亚节假日真的多,隔三差五就休假,而且没有调休,就硬放。

如果节假日碰到周末,那就把假期挪到周五或者周一,反正是必须给你休了!


什么叫休假?这tm才叫休假。


我室友现在也在一个美企上班。

朝十晚六周末双休不加班,不打卡,入职就有五天年假。

哦对,他是程序员,月薪12k。

每年涨薪一次,每年一次旅游,公司全包,国内外都可。

刺激不?

羡慕不?

不好意思在99%的中国企业你都有不起。


也别跟我说什么崇洋媚外民族大义。

在吃不饱饭、睡不好觉的时候我有不起民族大义。


2021.4更新

看来大家对调休都很不爽了,没想到过了一年这个回答不仅没有过时,甚至更契合现实了~

这里主要回答评论区的几个疑问。


1.外企这么香,你为什么还换工作这么勤?

不要想太多,真的就是我自己没本事又爱作而已,也就是大学生常见的“眼高手低”。

最开始因为觉得干不惯就走了,现在正在被现实按在地上暴打。

所以你们看我的回答都是“我一朋友”、“我一室友”,没别的原因,因为我就是我圈子最菜的那个…


2.程序员工资12k很高吗?

这是2018年本科毕业生起薪,而且是在成都。

成都工资是出了名的低的,收入中位数我记得好像才四千多?那会儿我很多大学同学本科起薪也才6k左右,我室友起薪是12k绝对的高薪了。

而且重点是,周末双休不加班!


3.外企不好进

外企也是有小企业的,门槛很低,多找找就行!


4.外企是不是就很完美了?

当然不!

并不是所有的外企工资都很高,比如我离开前面说的外企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薪资偏低。

而且有些外企因为工作强度比较低,可能会导致日后跳槽的时候话语权变低。

为什么华为跳出来的员工大家抢着要?因为工作强度大啊!一年的工作时长,三年的工作经验!

如果你想奋斗,或者想趁着年轻积累一些原始资本,有些外企可能并不适合你。如果你选择躺平或者避卷,那外企就适合你!


5.分别是哪些公司?

不太好说,怕被说打广告。

再强调一遍,不一定非要找大厂,中国人力成本低,很多小公司也爱在中国开分部的,而且门槛普遍不高,国内求职APP不好找的话可以试试领英之类的外国求职APP。

再强调一遍,我不会说是什么公司的。

求职这种事哪敢乱推荐?万一推给你结果不合你预期我该怎么解释?给你造成了损失我是不是还得担责?

实在不行找大厂也可以,大厂也不是所有的岗位都很高端,我身边大专、三本文凭进大厂的也不少,只是晋升空间不会很大,自己斟酌就是了。

不要再问我是哪家公司了…!!

user avatar

为了促进消费,仅此而已。

这社会焦躁的都他么病态了,在劳动法和不存在一样的如今,大部分企业都实行月休四天工作制(平均每周六天)。

普罗大众忙的都快挂了,除了日用品以外,老百姓谁还有精力去其他地方消费呢?

诶,这时候就开始搞这种东拼西凑的小长假,原本一两天哪儿都去不了的假期,一下堆在一块,看上去突然宽裕了,让人感觉出去玩也不错。

实际上都是为了从老百姓钱包里面掏钱出去,促进消费,提高GDP。

我现在最想听到的是什么时候国家明令禁止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强制每周五天工作制。别的我不想了解。

user avatar

跑个题,我这人就爱较真,我实在想问问什么时候不串休还能搞出来11天假期?难不成是真以为国庆白给七天,然后两个周末7+4=11?醒醒吧,哪有这么好的事儿,双休日都是95年才开始的。

黄金周2000年开始出现,本身就是串休出来的结果,国庆本身就三天假(现在也一样),而且那时候串休是把整个一个周末搬走,比现在更辛苦。

2012年因为中秋假期,号称“史上最长”,共八天:

2013-2020以及以后,百度百科“十一黄金周”词条恰好有全部数据:

答主和我同年上大学,那就是说基本同龄,我实在不记得什么时候休出来过11天,能不能麻烦这一百多个点赞的人中的谁提醒我一下,到底是哪年?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