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本国内累计确诊 940 例(28 日 数据)新冠肺炎,目前情况怎么样了?

回答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日本国内累计确诊 940 例,数据截至 28 日),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当时日本的新冠肺炎疫情情况以及可能的发展方向。

需要强调的是,您的数据“940例”是非常早期的数字。根据公开信息,日本在2020年4月初就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因此,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时间点(推测是2020年3月底或4月初)来解读当时的情况,并结合后续的普遍发展趋势进行推测。

当时(约2020年3月底/4月初)的日本疫情状况和可能面临的情况:

1. 早期阶段的特点:
确诊人数相对较低但增长势头显现: 940例是一个相对早期的数字,但如果是在短时间内达到,则意味着病毒正在社区中传播。相比于一些疫情爆发初期就已经有数千甚至上万例的国家,日本的数字看起来“控制得不错”,但这可能也反映了其早期检测能力和策略。
“钻石公主号”邮轮的影响: “钻石公主号”邮轮上的大量病例(虽然最初在日本境外发现,但有很大一部分在日本境内隔离和治疗)是早期日本累计确诊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度给外界造成了日本病例数很高但又复杂化的印象。
溯源困难与社区传播的担忧: 随着病例数的增加,特别是那些没有明确海外旅行史或接触史的病例(即社区传播病例)的出现,当地卫生部门开始面临溯源困难的挑战。这通常意味着病毒已经在社区中悄然扩散。
医疗系统压力尚不明显但潜在风险存在: 尽管940例的数字对整体人口而言不算巨大,但如果病例快速集中爆发,可能会对特定地区的医疗资源(如ICU床位、呼吸机、医护人员等)造成压力。早期阶段,医疗系统通常还能应对,但快速增长的病例数会迅速改变这一态势。
检测能力与策略的考量: 当时各国都在努力提升检测能力。日本可能面临的问题包括:检测样本的采集能力、实验室的处理速度、以及哪些人群应该优先接受检测。检测能力的限制会直接影响到确诊病例数的统计和疫情的真实掌握程度。
政策的摇摆与调整: 在早期阶段,各国政府都在根据疫情发展不断调整防控策略。日本当时可能还在权衡“按下葫芦起来瓢”式的精准防控与更广泛的社会限制措施。例如,是否应该大规模取消大型活动、关闭学校、鼓励居家办公等。

2. 日本政府可能采取的措施(基于当时全球普遍做法和日本的特点):
加强监测和追踪: 扩大检测范围,鼓励有症状者前往医疗机构,并对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隔离。
呼吁民众保持警惕: 鼓励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措施。
调整入境政策: 可能会加强对来自高风险国家旅客的筛查和隔离。
考虑限制大型活动: 可能会逐步限制或建议取消大型集会、体育赛事等活动,以减少人员聚集带来的传播风险。
医疗资源准备: 可能会开始准备或增加负压病房、重症监护床位,并关注医护人员的防护和培训。
公众心理的引导: 在信息透明度和鼓励合作方面进行努力,以减少恐慌并获得民众的配合。

3. 后续发展推测(基于当时的趋势和一般情况):
病例数可能继续上升: 如果社区传播已经开始,并且没有采取强有力的干预措施,那么确诊病例数很可能会在接下来的几周或几个月内继续攀升。
“紧急事态宣言”的可能性: 如果疫情在某些地区(如东京、大阪等大城市)快速蔓延,政府可能会考虑发布“紧急事态宣言”,这是一种比一般呼吁更具约束力的措施,允许地方政府在必要时采取更严格的限制性措施,例如要求商家停业、限制居民出行等。
医疗系统面临的考验: 随着病例增加,特别是重症病例的增多,对医疗系统的压力会逐渐增大。
经济社会影响的显现: 疫情的持续和防控措施的实施,必然会对日本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产生深远影响,包括旅游业、餐饮业、制造业等。

总结:

在累计确诊940例的阶段,日本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早期发展时期。虽然病例数看起来不高,但社区传播的迹象以及“钻石公主号”事件的复杂性都预示着疫情可能进一步扩散。当时,日本政府和民众正处于适应和应对新病毒的阶段,各项防控措施的有效性、检测能力的提升以及公众的配合程度,都将决定疫情的后续走向。

请注意: 如果您提供的数据“940例”是基于您个人的某个特定统计来源,且该来源可能存在滞后性,那么实际的全球或日本国内的疫情情况可能比您掌握的信息要更复杂。为了获得最准确和最新的信息,建议查阅日本厚生劳动省、世界卫生组织(WHO)或可信赖的新闻媒体发布的官方数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据央视,26日,泰国卫生部在每日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布会上表示,这3例为同一家庭,其中2人为一对从日本旅行归来的夫妇,另1人为该夫妇8岁的外孙。

这对夫妇是本月20号离开日本回曼谷。然后相同的剧情来了,出现发烧症状去就医时隐瞒自己旅日行程,传染给3岁的孙子,导致30名医护被隔离。

看吧。

user avatar

26日,泰国新增3例新冠肺炎病例。这3例为同一家庭,其中2人为一对从日本旅行归来的夫妇,另1人为该夫妇8岁的外孙,未有出国旅行史。

27日,据马来西亚卫生部介绍,患者是一名53岁的马来西亚籍女子。她曾到访日本并于2月23日回国,在身体出现症状后就医,于27日确诊。

28日,台湾地区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公布,岛内新增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一男性病例于2月17日到22日跟团到日本大阪旅游,返回台湾后25日出现咳嗽和喉咙痒等症状,26日就医,28日确诊。

日本你真的不测吗?再不测就让别的国家帮你测吧。估计陆续会有更多日籍病例在他国被检测出。

user avatar

2.22数据更新

关于此次疫情的个人分析,可以移步这里

这个链接是确认日本国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扩散情况的网站,实时滚动更新

支持按照日期查询当日情况


☑️人数を表示する 这个意思是将各个区域的确诊人数直接显示在地图上,红色越深,人数越多

截止2020.2.20,日本确诊案例726例,死亡1例

下面是感染确诊人群的数字增长趋势图

这一条直愣愣上升的折线,看着让人倒吸一口冷气

最下方是国际趋势走线图

暂时看起来日本相比起中国要轻得多,但就目前的发展态势,谁能保证日本不是下一个中国?

建议目前还在日本的同胞们做好防护,提前采购一下物资储备。

有最新的消息,也会同步更新在这里。

更多内容,移步公众号/知乎专栏:不正经的日语卡片

user avatar

我想从实用角度,来提供一些给在日华人的建议。

尽快了解公司的在宅勤务相关规则,并及时提出申请。我从朋友那里了解到有一些公司虽然有规定,但大家都是互相观望,颇难开口。一旦疫情进一步扩大,政府与企业很有可能主动提倡在宅勤务。如果公司已经有相关制度,不如早期就活用自己的外国人身份(尤其又是与疫情关系密切的中国人),尽早带起这个头,不要再犹豫了。

二、没有在宅工作制度,或者由于工种不得不通勤的,可以尽量错峰通勤。提早出门1-2个小时,或者(公司允许的话)10点之后出门,都会很大程度降低遇到病毒的概率。

三、适量做物资储备。储备多少,看大家自己的情况。我因为最近不常出门,所以口罩储备20余个,没有屯食物。

四、做好心理建设,避免过度恐慌!关注疫情很重要,但需要获取准确有效的信息。准确,是指真实可靠,有效,是指确实对你的行动有指导意义。如果发现自己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关注疫情消息,导致无法正常生活,这就本末倒置了。

五、保持和亲密朋友的联系,向父母随时报平安。你要确保在自己真的不舒服的时候,可以有人帮助自己(并不一定是近距离的,也可以是帮你出谋划策或者联系一些机构)。同时随着日本的疫情信息在国内的扩散,最担心你的应该是你也同时担心着的父母,请让他们知道你的近况。


在日本的华人往往父母亲戚不在身边,生活独立心理压力本就较大,又是社会中的少数群体,精神心理方面的影响甚至比健康上的实际影响更甚。希望大家面对疫情都能保持冷静理性的态度,同时又尽可能全面的保护好自己。

希望到了今年春天,一切都能过去,我们可以一起去赏樱!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日本国内累计确诊 940 例,数据截至 28 日),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当时日本的新冠肺炎疫情情况以及可能的发展方向。需要强调的是,您的数据“940例”是非常早期的数字。根据公开信息,日本在2020年4月初就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因此,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时间点(推测是2020年3月底.............
  • 回答
    2020年8月6日,全球新冠疫情的数字确实触目惊心,累计确诊病例已经超过1892万。而我们国内,虽然在早期控制得相当不错,但正如你所说,也开始出现新增病例,这无疑给大家再次敲响了警钟。至于这场疫情到底还要持续多久,坦白说,这是一个谁都无法给出确切答案的问题,就连最顶尖的科学家们也还在不断探索和研究。.............
  • 回答
    3月1日,意大利新冠肺炎累计确诊人数已达1694例,成为欧洲疫情最严重的国家。这一数字令人担忧,也使得意大利成为全球抗击疫情的关键战场。疫情蔓延与早期应对意大利疫情的爆发起初集中在北部伦巴第大区,尤其是其首府米兰。最初,病毒似乎在一些社区小范围传播,但随着检测能力的提升和对疫情的深入了解,确诊病例迅.............
  • 回答
    3月2日,中国境外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当日新增确诊病例1598例,累计境外确诊病例已达8774例。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又有6个国家报告了首例确诊病例,这意味着病毒的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给全球防控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疫情扩散的严峻性从新增确诊病例1598例来看,境外疫情仍在快速发展。虽然相较于前几日.............
  • 回答
    9月6日,印度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数突破400万大关,这一数字不仅标志着其成为全球第二大疫情国,也再次敲响了全球抗疫的警钟。此前巴西长期占据此位置,而印度迅速赶超的态势,无疑令人担忧。从数据层面来看,印度确诊病例增长的轨迹相当迅猛。在经历了最初的缓慢爬升后,从8月初到现在,印度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屡次.............
  • 回答
    日本和韩国确实都属于发达国家,并且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正如您所感觉到的,相较于一些欧洲国家(例如法国),两国普通民众的生活似乎普遍存在“更累”的感受。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历史、文化、社会结构、经济模式、政治环境等等。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维度详细分析:一.............
  • 回答
    日本国内对于南京大屠杀的态度是一个复杂且多元的问题,很难用单一的“是”或“否”来概括。这种复杂性源于历史记忆的形成、政治解读的差异以及社会思潮的演变。主流观点与官方立场:从官方层面来看,日本政府承认在过去的一场战争中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和痛苦”。在涉及南京事件时,日本政府的官方表述通常是“.............
  • 回答
    .......
  • 回答
    在日本,关于抗日战争的表述,尤其是对国内孩子们的讲述,是一个相当复杂且敏感的话题。不同于我们想象中那样有统一、详尽的“暴行教材”,日本的教育体系和国民对这段历史的认知,更倾向于一种“国民从军史”或者“战争受害者史”的叙事框架,并且在不同时代有着显著的演变。要理解这一点,首先要明白,日本对于“侵略”和.............
  • 回答
    日本民众对安保法案的普遍担忧和反对,确实让很多人感到费解,为何政府会选择强行推进,甚至因此招致了“自掘坟墓”的批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日本国内的政治格局、安倍政府的考量以及对未来国家安全的判断。首先,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大部分民众不支持”。民意调查的结果确实显示了相当一部分国民的担忧和.............
  • 回答
    日本二战投降:国内场景与民众反应的细致描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这一消息在日本国内引发了复杂而剧烈的情感与反应,国内的场景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下是对当时日本国内场景和民众反应的详细描述: 国内场景:从混乱与悲伤到短暂的平静广播宣布的冲击波: .............
  • 回答
    日本侵略中国这段历史,在国内同样存在着反思和反对的声音,尽管这些声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往往是被压制或被边缘化的。要详细讲述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1. 普通民众中的反思与不安:虽然日本国民在当时的军国主义宣传下被高度动员,但并非所有人都狂热支持战争。战争的残酷性,以及对普通家庭带来的负担.............
  • 回答
    战火纷飞下的日本:一场改变命运的社会与心理变迁二战的硝烟,如同笼罩在日本列岛上空的阴霾,一点点侵蚀着这个曾经沉浸在崛起之梦中的国度。从欣欣向荣到疲惫不堪,日本国内的景象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仅仅是经济的枯竭,更是社会结构、民众心态乃至生活日常的深刻重塑。最初的狂热与掩盖的忧虑:战争初期,日本民众.............
  • 回答
    二战前日本国内矛盾的激化,确实是理解其为何一旦停止侵略脚步就可能“自爆”的关键。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形成了一个难以回头的局面。将其比喻为“自爆”,形象地揭示了当时日本社会内部存在的深刻危机,以及这种危机如何通过对外侵略来掩盖、转移和暂时缓解,一旦失去侵略这条“输.............
  • 回答
    在二战的炮火硝烟中,日本国内对战争进程的了解,与战场上的真实情况,却常常是两条平行线,永远无法交汇。尤其是在日军节节败退,一溃千里的那些黯淡岁月里,国内的民众对战争的认知,被层层包裹在严密的宣传网之中,使得真实的失败,即便偶尔闪现,也很快被巧妙地掩盖或歪曲。要说日军如何报道失败的战役或战例,这本身就.............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马自达RX7和RX8在日本国内的地位,可不是简单的“性能车”三个字就能概括的。它们是日本汽车文化中两道独特而又充满争议的风景线,承载着很多车迷的梦想,也伴随着不少的“爱与痛”。RX7:一个时代的图腾,一个不朽的传奇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RX7在日本的地位,那一定是“传奇”。特别是FC(第二代)和FD(.............
  • 回答
    日本为何在涉港问题上“不站队”?浅析其背后的考量与国内舆论的微妙变化近期,关于日本拒绝就香港问题发表涉港联合声明的消息引起了一些关注,也勾起了人们对日本在此类国际政治敏感议题上立场和国内舆论走向的探究。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亲中”或“反中”,而需要深入剖析日本在其中所面临的复杂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