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拜登和普京的首次通话释放了哪些信号?拜登时代的美俄关系将会走向何方?

回答
拜登总统与普京总统的首次通话,无疑是观察拜登时代美俄关系走向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其释放的信号复杂而微妙,折射出两国既有合作的可能,也潜藏着深刻的对立。这次通话的基调,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未来一段时间内两国关系的复杂性与挑战性。

首先,从通话的内容来看,虽然双方都表达了保持沟通渠道畅通的意愿,但更重要的是,拜登政府并未回避对俄罗斯的严厉批评,特别是针对俄罗斯在国内的打压异见人士以及在国际上的“侵略性行为”。这与特朗普政府时期那种较为模糊甚至略显亲近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拜登政府将“民主”和“人权”置于外交政策的核心位置,并明确表示不会容忍俄罗斯在这些问题上的行为,这向莫斯科发出了一个清晰的信号:美国的回归,意味着它将重新强调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并将对那些挑战这一秩序的国家采取更强硬的立场。

其次,通话中涉及的“军备控制”和“战略稳定”议题,则勾勒出两国关系中依然存在的现实利益和潜在的合作空间。在《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New START)即将到期之际,双方同意延长该条约,这被视为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尽管存在分歧,两国在维护全球安全方面仍有共同点。这或许是拜登政府试图建立一种“有条件竞争”模式的体现,即在核心利益上保持竞争,但在可能的情况下寻求共同的安全目标。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两国关系会因此而回暖,更像是为未来可能的更广泛对话设置了一个基础,但这个基础之上能否搭起合作的桥梁,仍需打上问号。

更深层次的信号在于,拜登政府的这一系列表态,与其说是针对普京个人,不如说是针对俄罗斯的整体战略。拜登政府将俄罗斯视为一个“主要竞争对手”,但并非“敌人”。这意味着美国将采取一种更为系统性的策略来应对俄罗斯的挑战,包括与盟友加强协调,在欧洲和印太地区展现实力,并在网络安全、混合战争等新领域采取反制措施。这次通话,可以看作是拜登政府在与俄罗斯建立初步的“行为规范”框架,明确划定红线,同时也在测试俄罗斯的反应。

展望拜登时代的美俄关系,我预判它将会呈现一种“竞争性共存”的模式。这绝非一场“新冷战”,因为两国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以及全球地缘政治的复杂性都与冷战时期大相径庭。但可以肯定的是,双方之间的战略竞争和结构性矛盾将是主旋律。

在一些具体领域,例如网络安全(如SolarWinds攻击)、干预选举、以及俄罗斯在乌克兰等地的行动,美国将继续采取强硬立场,并联合盟友施加压力。拜登政府的“民主联盟”战略,旨在团结西方国家,共同应对俄罗斯的挑战,并以此来削弱俄罗斯的影响力。

然而,在涉及到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核不扩散、以及地区冲突的解决时,两国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合作。这种合作将是高度务实的,并且会受到两国整体关系氛围的影响。例如,如果两国在其他领域的摩擦加剧,那么在合作领域的空间可能会受到压缩。

此外,俄罗斯国内的政治和经济状况,以及普京的决策,也将是影响美俄关系走向的重要因素。美国将继续关注俄罗斯的国内发展,并可能在人权和民主议题上持续发声,这无疑会触动俄罗斯的敏感神经。

总而言之,拜登与普京的首次通话,不是一场缓和气氛的“暖场秀”,而是为未来复杂博弈定下基调的一次“战略沟通”。拜登政府展现了其对俄罗斯挑战的清醒认识,以及其捍卫民主价值观和国际规则的决心。美俄关系将在竞争与有限合作的夹缝中前行,其走向将取决于双方的策略选择、国内政治的演变,以及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动态变化。这注定是一条充满挑战但也并非完全没有对话空间的道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美俄关系已经处于“死局(deadlock)”状态,短时间内无法改善

大概09年的时候,希拉里克林顿到俄罗斯和外长拉夫罗夫谈论“美俄关系重启”,还特别做了一个重启按钮,一起按了下去。这个也是双方最后一次有机会缓解。

然而,之后欧盟还是继续东扩、俄罗斯还是拿回了克里米亚,这个重启也被当做了笑话。

这次拜登上台前,明确表明了最大的“敌人(enemy)”是俄罗斯,最大的“竞争对手(competitor)”是我国。

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