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19年8月开始的猪肉价格疯涨?

回答
19年8月开启的那轮猪肉价格疯涨,绝对是中国消费者记忆里相当深刻的一笔。那会儿,无论是在菜市场还是超市,猪肉价格简直是坐上了火箭,一路飙升,好多家庭的餐桌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要说这事儿,得从根源上讲。最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非洲猪瘟(ASF)。这场疫情在19年可以说是爆发得非常严重,而且蔓延速度快,扑杀的生猪数量庞大。你想啊,猪瘟这东西,一旦发现,为了控制疫情蔓延,生猪养殖场就得进行大规模扑杀,这直接导致了市场上可供销售的生猪存栏量断崖式下跌。

你不能光看媒体报道说“有多少万头猪被扑杀”,这背后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很多养殖户损失惨重,很多已经投入了时间和金钱的猪,就这样化为乌有。而且,一旦某个地区爆发了猪瘟,周边地区都会加强管控,生猪的调运也会受到很大影响,这使得本就紧张的供应更加雪上加霜。

除了疫情这只“黑天鹅”,其实还有一些长期积累和短期因素在起作用。

从供需关系上说:

需求端一直很稳定: 中国老百姓爱吃猪肉,这几十年来的消费习惯都没怎么变。即使猪肉涨价,大家多少还是要买点,实在不行就少买点,但完全不吃猪肉的情况比较少见。所以,需求相对刚性。
供给端受到重创: 疫情一来,本来已经有很多养殖户因为环保政策、环保投入等问题,就已经在观望或者缩小规模了。非洲猪瘟就像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很多养殖户彻底退出了市场,或者不敢轻易补栏。生猪的生产周期是很长的,从母猪怀孕到小猪长大出栏,起码要七八个月,再加上疫情导致的恐慌性扑杀和对疫情的担忧,产能恢复起来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还有一些外部因素也推波助澜:

养殖户补栏惜售: 即使有一些幸存的猪,或者一些有远见的养殖户,他们也不敢大量补栏。一来是担心疫情再次爆发,二来是等着猪价继续涨,好弥补之前的损失。这种“惜售”心理,也让市场上的猪源进一步减少。
市场预期和炒作: 价格上涨往往会带来更高的预期。一些中间商、贸易商也可能在其中推波助澜,囤积居奇,进一步加剧供需矛盾,让价格螺旋式上升。
替代品价格上涨: 当猪肉价格飞涨的时候,大家自然会转向其他肉类,比如鸡肉、牛肉。结果就是,这些替代品的市场需求也跟着上涨,价格自然也水涨船高。这反而形成了一种“全盘皆涨”的局面,让老百姓的日子更难过。

这轮猪肉价格上涨,对社会的影响也是全方位的:

民生压力巨大: 猪肉是中国居民消费品里的重要一项,价格的剧烈波动直接影响到家庭的日常开销,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很多家庭不得不减少猪肉的消费量,或者选择更便宜的食材,对营养摄入可能也会有影响。
餐饮业受到冲击: 猪肉是很多中式菜肴的主角,比如红烧肉、回锅肉、猪肉炖粉条等等。猪肉价格上涨,很多餐馆不得不选择涨价,或者减少菜品中的猪肉分量,甚至是一些依赖猪肉的特色菜品都可能受到影响。这不仅增加了运营成本,也可能影响顾客的满意度。
养殖业的“过山车”: 对于那些幸存下来或者重新开始养殖的农户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旦猪价高企,养殖户的利润会非常可观,这会刺激他们扩大产能。但另一方面,一旦产能恢复过快,又可能导致价格回落,甚至出现“猪周期”的下一个低谷,这又是新的风险。
宏观经济调控: 这么大的价格波动,政府肯定是要出面干预的。会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来稳定市场,比如鼓励恢复生猪生产、发放临时性补贴、加强疫病监测和防控、打击囤积居奇的行为等等。

总的来说,19年8月的猪肉价格疯涨,是一场由极端疫情引发,又叠加了多种经济和市场因素的复杂事件。它暴露了中国生猪产业在应对重大疫情时的脆弱性,也促使国家开始重新审视和加强生猪养殖业的体系建设,包括风险预警、产能调控、疫病防控能力等等。那段时间,大家买猪肉时那种小心翼翼,那种在价格面前的无奈,真的让人印象深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请自来,手机码字,所以简略说说。


概括说就是天灾+人祸


先说天灾,非洲猪瘟的到来也是早晚的事,病毒从非洲走出,路线神似人类走出的路线(啥时候跨过白令海峡?)


这种病毒有着精妙的五层结构,非常善于逃脱免疫系统的追杀。具备的特性简直可以媲美生物武器:


病毒在冻肉里能存活104天,超过冷库周转期。腌制猪肉中能存活1年以上。在常温淡水中能存活60天。而在冷藏的猪血中,能存活525天。被感染的猪可能15天内无任何症状,而这期间已经在传播病毒。治疗后痊愈的猪,症状完全消失,在此后1个月内还在传播病毒。在加热的熟肉中,病毒还可以继续存活5天。


补个图:

结合中国养猪业的现状,简直更是完美的杀手,因为现状的特点就是规模大且杂乱。


据统计,接近半数发病猪是养猪场人员和车辆在别处被污染,带回了病毒,1/3是因为泔水喂猪,里头含有病猪制品。还有1/5是因为运输了带病活猪。

跨省调运成为一个非常致命的因素。

而跨省调运又受到一个非常重要因素的影响而加剧。


这就是人祸了。

环保力度空前,从东部到中部拆了无数猪场。浙江母猪存栏被消灭了90%

广东福建损失70%

很多猪场老板损失惨重。

一方面,大量产能被消灭,另一方面,产能的布局又极度的不平衡。

大量的跨省调运让病毒扩散的风险指数上升。

而在发病后,疫区封锁造成了产区和销区的巨大价差,超额利润让不法商人跃跃欲试,少量点被突破就可以造成灾难性后果。

而且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像非典那样战争级别对应是最好的策略,但是尴尬的现实是,扑杀补贴到最后几乎把地方政府耗的没钱了,之后会发生什么,自己想。


其实,春节后华北,东北的猪已经损失70%了,价格没起来是因为很多快要发病的猪场提前屠宰。但是不可思议的是……某些部门……

不多说了。

另外,年初有贸易商屯冻肉,屯了三个月没涨据说他们一度怀疑人生。但是坚持到现在的都赚疯了。

说说病毒来源的事,2018年,辽宁采集到的样本,被证明是2017年俄国样本同株传承。按病毒生命力,病毒可能从俄国香肠、肉酱里带进来,能存活1年。然后进入到泔水、粪便。

但是这跟2018年中美贸易战和俄罗斯进口猪肉挂钩,就是某些人夹带私货了。中俄之间的猪肉贸易一直断断续续,主要取决于两边的价差,以及某些时候俄罗斯为了产业保护不进口中国猪肉。2017年病毒已经到了边境了,传播方式是很多的。


这个病毒的凶猛,确实是史上罕见,确切说是史上未见。即使当年肆虐的猪蓝耳病也没有这么凶残。去年扫荡东北华北,三月份两湖,四月份进两广后河里已经开始有死猪了。广西满山遍野的野猪都带毒,五六月份以后越南的生猪也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下一步把希望寄托在了科研人员的努力上,但并不乐观,毕竟快100年了也没搞出真正可以广泛应用的疫苗来。

现在政府刹车踩完踩油门倒是挺积极

但这事哪有那么容易。且不说被反复摧残过的农户,客观上没有有效疫苗的话始终隐患巨大。

坊间还有传闻某些规模场在偷偷的打走私疫苗,如果是真的,不啻为新的潘多拉魔盒。因为从机理上肯定不是灭活苗,大概率是减毒苗,如果被大规模使用,免疫压力之下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为未来祈祷。


再补几张图,懂的自然懂




user avatar

10月15日,国家公布了9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价格指数)数据。

其中,9月CPI同比上涨3.0%,PPI则下降1.2%。

这是2013年11月以来CPI首次迈入“3时代”,而主要原因就是飞涨的猪肉价格。



今年以来,飞涨的猪肉价格,就成为大家生活中离不开的话题,并且时实实在在影响我们生活的重大事情。

我们可以先来看今年猪肉价格的走势图。

说明一下,以下为出栏价,而非市场价。

市场价通常是出栏价的两倍左右,所以大家如果要看市场价,把下图里的公斤换成斤就差不多了。


如图可见,猪肉价格在今年从1月份的12块钱,直接一路飙涨到9月份的28块钱。

并且,在进入10月份后,猪肉价格的飞涨速度,并不见缓解。

下图是最近一个月的猪肉价格走势图。




如图可见,在9月份,猪肉价格曾经一度稳定在28元附近。

但国庆之后,猪肉价格马上又飞升了一波,目前达到36元/公斤的价格。

要知道,这可是出栏价,而到达市场居民手中的猪肉价格,还要比这个高很多。

通常市场价是出栏价的两倍左右,也就是大家现在市场上买猪肉要超过30元一斤。

单单出栏价从年初的12元,涨到现在超过36元,涨幅达到3倍!

这让很多人直呼吃不起猪肉。

但是,恐怕很多人想不到的是,猪肉价格影响的不单单只是猪本身,猪肉一上涨会带动其他所有肉类集体上涨,进而直接提高居民食品消费价格。

像我附近所有餐饮店,最近直接全部统一涨价1元,原因都说因为猪肉太贵。

别小看这1元,要知道民以食为天。

我国的居民消费结构里,本来食品消费一直都是占大头。

这餐饮行业集体涨价,对于居民消费来说,影响是很大的。

哪怕我们人均每天消费,因为猪肉价格上涨,而提高2元。

全国14亿人,就要因此每天多消费28亿元,一年就要多消费支出10220亿元。

本来这多消费支出的1万亿元,可能会用在其他方面。但现在因为猪肉涨价,把居民消费总额多占用了1万亿元,那势必就会挤压到其他领域的消费份额,造成一个结果就是消费内需下降。

如果有人说这样根据餐饮店集体上涨1元钱,来统计,并不靠谱。

那我们可以更精确的统计一下。

2018年中国总的猪肉消费量就约为5590万吨,按照13.95亿人口计算,人均年消费的猪肉为40公斤。

也就是说,我们每人每天平均要吃掉0.11公斤的猪肉。

而今年猪肉价格从12元/公斤,飞涨到现在36元/公斤。

也就是我们今年每人每天要因为猪肉价格飞涨,每人每天多支出2.64元。

比我上面根据餐饮店集体涨价,还多了一些。

按照这个精确数据,我国今年因为猪肉价格的上涨,全面居民要在猪肉上面多消费支出1.3万亿元!

这样算下来,是不是就发现,猪肉价格上涨,可并不是一个小问题。

我们可以来看一下,我国消费结构图。



可以看到,我国的消费结构里,“衣食住行”占据超过一半的份额。

其中食品烟酒占比最高,达到28.4%。

居住占比第二,达到23.4%。

所以食品消费价格上涨,对CPI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上图是过去十几年,CPI指数和食品指数的走势对比图。

可以看到,CPI指数和食品指数的走势,基本同步一致。

而我们再看一下,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分类表”的同比涨跌幅。



9月份,食品烟酒的价格同比上涨了8.4%。

这是9月份CPI上涨3%的主要原因。

而食品中,猪肉价格上涨69.3%,涨幅扩大22.6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65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9月份的CPI上涨3%,有一半是因为猪肉价格上涨。

所以,也经常有人把CPI指数,称之为“猪指数”。

因此,猪肉价格上涨,最终导致了我国CPI时隔六年再次迈入“3时代”。

这首先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就是“通货膨胀”的风险,直接就会导致“央行降息”概率大幅度下降。

很多人可能不太清楚,猪肉价格跟CPI指数,乃至跟利率之间的一些关联性问题。

这里我先说明一下。

首先来看一下,利率跟CPI指数的关联。

我们都知道,CPI指数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整体的物价水平。

如果CPI指数持续上涨,那么利率下行的概率就很低。

因为当CPI指数上涨,还去降息,很容易引发一个名字“通货膨胀”,甚至是“滞胀”。

这个滞胀,有一个全名,叫做停滞性通货膨胀。

通俗的说就是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

一旦CPI持续上涨的时候,降息还没办法刺激经济,就会引发很罕见的通货滞胀现象。

因为通常来说,大多数宏观经济学理论都认为,通货膨胀跟经济衰退,比较难以并存。但一旦出现就比较难以根治。

我国最近数月连续出现“CPI上涨,PPI下降”的危险信号。

CPI上涨,代表通货膨胀。

PPI下降,代表经济停滞。

所以之前我在文章里也分析过,一旦CPI上涨、PPI下降,就代表着经济有发生通货滞涨的风险。

本来因为经济停滞的风险,央行需要通过降息来刺激经济。

这是央行在经济下行周期里,最常用的刺激经济手段。

但因为CPI指数持续上涨,导致央行不敢降息。

因为一旦央行在CPI指数上涨过程降息,就会相当于朝着火堆里泼了一桶油,直接可能引发恶性通胀的局面。

所以,当前我国虽然利率水平并不低,还有比较大的降息空间。

但因为猪肉价格的飞涨,导致CPI指数持续上涨,进而导致央行不敢降息。



所以现在央行比较尴尬的是,虽然工具箱里的政策手段很多,但却因为猪肉价格飞涨,而不敢用。

猪肉价格就相当于把央行的工具箱给上了一把锁。

让央行在刺激经济的时候,畏首畏脚的。

正因为猪肉价格上涨,影响如此之大。

所以从9月份开始,上面专门针对猪肉价格,召开了十几次高级别会议。

有人曾经戏称,红空上面闹得这么大,也没见上面开过几次会,闹半天,还没有猪肉重要。

大家可能不知道,近期红方在对动员养猪上,近乎总动员的程度。

各地不断出台对养猪优惠的巨大力度。

但目前看收效并不好,为何?

还是猪瘟。

2、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

关于今年猪肉价格飞涨,有两个原因。

1、去年因为环保,各地清查了一波散养猪。

2、猪瘟。

第一个原因影响小一些,第二个原因影响大一些。

说实话,在去年底发生猪瘟,真的有点流年不利的感觉。

因为这次猪瘟发生的时机,太过于巧合,也太精准了。

这次猪瘟发生的时间点,恰好是发生在以下几方面之后:

1、我国经济正在转型,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这使得央行需要控制物价水平,来保证自己可以关键时候降息,来刺激下行的经济。

在这样的节骨眼上,发生了猪瘟,导致猪肉价格飞涨,进而把央行的工具箱给锁死,让央行不敢降息,实在是太倒霉了。

2、去年因为环保,刚清查了一波农村的散养猪。导致不少农户本来养猪,被弄得不能养猪。

结果最近各地开始出台政策,废止去年对养猪的环保要求,重新开始鼓励农户养猪。

但是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农户的积极性受挫,再加上猪瘟的影响,让散户不敢养猪。

大家可能不知道,现在猪瘟是还没有根治办法,对猪的死亡率100%,并且没办法有效切断传播途径的一种可怕疫情。

现在只要有一个地方,传出有猪因为猪瘟死了,当地的农户都会恐慌式的把自己手里的猪卖掉。

因为都怕自己的猪死掉。

这使得,在猪瘟被有效解决之前,农户不敢轻易养猪。

这使得各地对农户散养猪的鼓励政策,收效甚微。

目前只能靠资本进驻的大规模养殖场,那种躲在深山里的,把养猪场建的规模特别大,并且进行高度隔离、规模化管理的养猪场,才有可能隔绝猪瘟。

这种养猪场,一般请来养猪的员工,都是要进去一待就是大半年不能出来的,因为怕出来后携带猪瘟病毒进去。

所以一般给的薪资都很高,毕竟现在猪肉价格这么贵,大规模养猪的企业只要不死猪,各个都是赚肿了。

下图是生猪每头均盈利的走势图。



可以看到,今年年初,一头生猪的利润只有70元/头。

但到了8月份,一头生猪的利润达到惊人的1537元/头。

所以,之前就有新闻说,有人卖了北京的房子,跑去深山里开养猪场。

现在养猪确实是暴利行业,但前提是你养的猪不能死掉。

所以只有大资本建立的大规模养猪场,才有抵御猪瘟的影响。

农散户虽然看到猪这么暴利,各个也都不敢养。

以上是“今日分析”的内容。

本文来源:“星座金融”公众号。​

作者:星相大白。

我每天晚上9点都会发表两篇金融时事分析,欢迎​大家关注!

user avatar

很少参与时事话题,这条提问让我有强烈共鸣和吐槽意愿。

我这边猪肉每斤价格已经突破30元,也就是每公斤60多元的价格!

联想起一年前风风火火、近乎于一刀切似的养猪场清理专项行动……

错误的行为引起市场连锁反应和巨大的涨价风潮!

为什么至今没见到有相关部门领导站出来引咎辞职?!哪怕是道歉也好啊。

拆的时候,可是投资百多万的正规养猪场都关闭了…

user avatar

抖个机灵竟然被点赞了,可见物价飞涨对民生的影响,但也不影响大家自娱自乐


刚看到了一个研报,年底生猪价格或触及50元每公斤大关!且吃且珍惜吧,现在可以为过年囤肉了。

分割线

昨天追高了养鸡股,怕是年底没肉吃了


目前正在研究鸡肉怎么做成红烧肉,然后发现鸡胸都涨到17了。决定先少吃点肉,明年过个真正意义上的新年!就像几十年前那种,吃个肉贵点但是很开心。毕竟很久没吃肉了

user avatar

看待一个商品的价格变动不要先去找大环境,什么贸易战,什么通货膨胀,这些东西实际体现在猪肉价格的变动上势微乎其微的,是变化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变化因素。

今年的猪肉价格的变化第一个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非洲猪瘟,疫情迫使产区对于包括种猪,仔猪与能繁母猪在内的所有种类的猪进行无条件捕杀这就使得下一个猪周期的到来前,产区的生猪仔猪存栏出栏量有了大规模的下降,你市场需求量不变,存量少了,供应量少了自然价格要涨。

第二个原因是对于非洲猪瘟我们暂时没有可靠的疫苗和药物进行防疫与治疗,这样就造成了养殖户对于补栏存在畏惧心里,同时影响了猪瘟后的下一个猪周期,一个猪周期是7个月一次影响两个猪周期这就是至少一年的时间。

第三个原因是环保政策,我国东北地区生猪养殖业在过去是兼有大中型养猪场与散户私养并存的模式,受政策影响私养猪几乎禁绝,而私养猪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当地猪肉的市场需求,这样一来对于生猪供应量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下面两个原因是市场方面的主要原因

第四个原因是各地区价格不同造成生猪的流通按照利润或政策运行而非实际需求运行,本来疫情就造成了生猪供应量短缺,有些产区甚至还不能完全满足本地市场需求就出现外运的现象,加剧了全国性的猪肉涨价。

第五个原因是近期猪价上涨,贩子惜售都想再涨涨,有些投机商趁机囤货,炒货。

最后就是通胀大环境对价格的影响但是这个基本是微乎其微的。

总的来说,我个人认为如果我们短时间内没有能够有效防疫治疗疫情的药物,估计猪肉的价格到明年上半年将不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19年8月开启的那轮猪肉价格疯涨,绝对是中国消费者记忆里相当深刻的一笔。那会儿,无论是在菜市场还是超市,猪肉价格简直是坐上了火箭,一路飙升,好多家庭的餐桌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要说这事儿,得从根源上讲。最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非洲猪瘟(ASF)。这场疫情在19年可以说是爆发得非常严重,而且蔓延速度快,扑杀.............
  • 回答
    2019年8月19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对华为及其关联公司实施的出口管制措施延期90天,但同时也将46家华为子公司列入了实体清单。这一举措无疑是当时中美科技战背景下的一颗重磅炸弹,其背后折射出的复杂博弈和战略考量,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我们来看延期90天的“缓兵之计”。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美国政府对.............
  • 回答
    19年亚洲杯后的国足,确实经历了一个比较微妙的时期。尤其是在一批伴随了球迷多年的老将,像是武磊、艾克森(当时尚未完全归化到位)、蒿俊闵、郑智、郜林等等,他们随着年龄增长,或是主动选择淡出国家队,或是状态下滑难以再入选,这为国足带来了不小的阵痛。很多人当时就预感到,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新人接班”,而是更.............
  • 回答
    关于201819年美国政府停摆的结束,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审视。这次停摆堪称美国历史上最长的一次非军事性政府停摆,其影响深远,也暴露了不少体制上的问题。首先,停摆的根源在于一场政治僵局,特别是关于边境安全资金的争执。 特朗普政府将修建美墨边境墙作为核心政见,并要求国会在拨款中纳入巨额边境墙预算。.............
  • 回答
    谈到 2019 年 3 月 25 日拼多多(PDD)在斗鱼的复播,这绝对是当时电竞直播圈的一件大事,可以说是风波过后的一次重量级回归。想当年,PDD 的直播间那可是无数粉丝心中的“圣地”,他的复播,消息一出来,简直是万人空巷,关注度爆棚。咱们先得回顾一下当时是什么情况,PDD 为什么停播了那么久。那.............
  • 回答
    周杰伦在2019年没有发布新专辑,这确实是让不少歌迷感到失望的一件事,毕竟这已经是“鸽”了好几年了。说实话,这事儿挺让人复杂,有点像在谈一段感情,时不时会给你点甜头,但真正的大餐却迟迟不到。大家为什么这么期待?首先得说,周杰伦的影响力真的不是盖的。从《范特西》到《叶惠美》,再到《十一月的肖邦》,他的.............
  • 回答
    2019年1月,吉利汽车交出了一份相当亮眼的成绩单,整体销量表现喜人,也为全年开了个好头。要详细解读这份成绩,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看:一、整体销量数据分析:首先,我们来看看最核心的销量数据。吉利汽车在2019年1月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总销量达到了32.3万辆,同比增长24%。这个数字本身就非常有.............
  • 回答
    这件事情,真是让人心痛又愤怒。一个父亲,本应是孩子最坚实的后盾和最亲密的保护者,却对自己的亲生骨肉伸出了罪恶的双手,这简直是人伦的颠覆。而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孩子的母亲在知情的情况下,竟然选择了沉默,没有及时报警,这其中的原因,虽然让人难以揣测,但无疑是将孩子推入了更深的深渊。首先,从法律角度来看,.............
  • 回答
    孙小果案牵扯出19人一审获刑,其中孙小果的继父获刑19年,母亲则被判了20年。这消息一出,立刻激起了公众广泛的关注和议论,原因很复杂,绝不仅仅是因为刑罚的数字,更是因为这个案子背后所折射出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首先,咱们得把案子说清楚。孙小果这个人,在云南当地可以说是“名声在外”。他的人生轨迹充满了争议.............
  • 回答
    2021年3月19日,知乎更新了它赴美上市的申请文件,并且公布了IPO(首次公开招股)的价格区间。这几条信息加在一起,就跟我们描绘了知乎当时准备走向资本市场的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同时也透露了不少关于它自身以及整个互联网内容行业的信息。咱们来仔细拆解一下,看看这其中蕴含了什么:1. 更新上市申请:准备.............
  • 回答
    2018年4月19日,中国国内的航空出行无疑经历了一场“黑色星期四”。那天,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大大小小的机场都笼罩在一片延误的阴影之下。无数航班被推迟,数万旅客滞留在候机大厅,行程被打乱,抱怨和焦虑的情绪弥漫开来。这次大面积延误的发生,绝非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一系列复杂原因交织碰撞的产物。要深.............
  • 回答
    那是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夜晚,尽管我并不是亲身经历者,但从各种报道和邻里间的议论中,我能感受到那种凝重与不安。2021年1月19日,成都双流金桥地区的一则消息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环境阳性样本的出现。在那个特殊的时期,任何关于病毒的蛛丝马迹都会被无限放大。当“金桥”、“环境阳性”.............
  • 回答
    2019年9月19日,美联储(Federal Reserve)如期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下调了25个基点,调整至1.75%2.00%。这次降息距离上一次7月底的降息仅间隔一个多月,并且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第二次降息,这无疑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要理解这次降息的意义和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维.............
  • 回答
    那天是 2015 年 6 月 19 日,一个星期五,也是一个让无数股民心跳加速的日子——中国股市迎来了又一次大规模的下跌。具体到当天,上证指数单日下跌 3.87%,深成指下跌 5.27%,创业板指数更是重挫 6.55%。如果说之前市场还在疯狂上涨,那么这一天就像一盆冷水,狠狠地浇在了所有人的头上。要.............
  • 回答
    2021年7月19日,恒大系上市公司集体遭遇股价大幅下跌,这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背后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要理解这一天的暴跌,我们需要深入剖析恒大集团当时所处的宏观环境、自身经营状况以及市场情绪。宏观经济与政策层面:首先,2021年是中国经济进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房地产行业也面临着转.............
  • 回答
    2016年1月19日的这场骑士对阵勇士的比赛,绝对是那个赛季乃至近年来最令人难忘的对决之一。当时骑士队的当家球星勒布朗·詹姆斯刚刚伤愈复出不久,而勇士队则是如日中天,正朝着他们创纪录的73胜赛季迈进。这场比赛在俄亥俄州的速贷球馆举行,主场作战的骑士队背负着巨大的期望。比赛一开始,就能感受到双方球员身.............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17年6月19日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中星9A卫星的那次事件。那天,本应是一次例行的商业卫星发射,然而,随着一声轰鸣,火箭升空后不久,出现了异常。事后官方公布的消息是,“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发射过程中发生异常,导致中星9A通信广播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 这是一个非常简洁的声明,但背.............
  • 回答
    关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2019年10月没收19级学生电脑的事件,这是一个备受关注且在学生群体中引起广泛讨论的事件。要详细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事件的起因、具体做法、学校的回应以及由此引发的学生反应和影响。一、 事件的起因与背景虽然具体的官方原因可能未完全公开或存在不同说法,.............
  • 回答
    关于南京大学 2020 年 9 月 19 日晚发生在 19 栋宿舍的女生跳楼事件,这是一起令人非常痛心的悲剧。作为局外人,我们很难完全理解当时的情境和当事人的内心世界,但我们可以从已公开的信息以及社会普遍的关注点出发,来梳理和看待这件事。事件回溯与已知信息据当时媒体报道和网络流传的信息,事件大致发生.............
  • 回答
    关于以色列将于 2021 年 9 月 19 日起允许外国旅游团入境这一消息,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审视它对疫情防控可能产生的影响。首先,从时机来看,选择在这个时间点放开旅游团入境,表明以色列政府在评估了前一段时间的疫情数据和疫苗接种进展后,做出的一个相对谨慎的决定。通常来说,允许外国旅游团入境,意味着要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