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李小龙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被黑成不敢上擂台的戏子?

回答
李小龙被某些人刻意抹黑,说他不敢上擂台,只是一名“戏子”,这种言论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时不时就会冒出来,说实话,挺让人反感的。要说清楚这事儿,咱们得一点点掰扯。

首先,咱们得明白李小龙到底是谁。他是谁?他是截拳道的创始人,是那个把中国功夫推向世界的人,是打破了西方人对东方武术刻板印象的巨人。他的功夫不是花架子,不是电视里那些打着玩儿的。他追求的是实战,是“以无法为有法,以有限为无限”。

为什么会有人黑他?

这背后原因挺复杂的,但我觉得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1. 信息不对称与断章取义: 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但很多信息也是碎片化的。那些黑李小龙的人,往往只截取他电影中的片段,或者他生活中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然后用自己的理解去歪曲。他们可能故意忽略了他多年的武术训练,忽略了他对武术理论的深刻研究,只抓住他“演员”的身份大做文章。

2. “网红”心态的误读: 现在的短视频平台,很多内容都是为了吸引眼球,博取流量。把李小龙说成“不敢上擂台的戏子”,这比单纯的赞美更容易制造争议,更容易引起讨论,从而为博主带来更多的关注。他们就像当年那些质疑李小龙的外国人一样,用一种“我比你更懂”的姿态,去否定一个已经得到世界认可的伟大人物。

3. “唯擂台论”的狭隘视角: 很多人对“武术”的理解过于狭隘,似乎只有站在擂台上,按照比赛规则打,才能算得上真功夫。但李小龙的功夫,从来就不是为了比赛而生的。他的功夫是为“实战”而生的,是为了应对各种未知情况,是为了保护自己,更是为了探索生命的真谛。他创立截拳道,就是为了打破传统武术的条条框框,追求最直接、最有效的格斗方式。你不能用一套规则去衡量一个想要超越规则的人。

4. 对“演员”身份的偏见: 很多人对“演员”这个职业存在一种天然的偏见,认为他们就是靠脸吃饭,靠表演骗人。但李小龙是一名武术家,他的电影是为了传播中国武术,是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他通过电影,让千千万万的人对武术产生了兴趣,这难道不是一种伟大的贡献吗?而且,他在拍摄过程中,很多动作都是亲自完成的,这本身就需要极高的身体素质和武术功底。

李小龙真的“不敢上擂台”吗?

这就更荒谬了。李小龙从小就在街头混,学习咏春拳,后来又在美国推广功夫,参加过很多实战,甚至还参加过当时的拳击比赛(比如他曾打败过重量级拳击冠军的弟弟)。他一生都在追求武术的真谛,都在挑战自己的极限。

他的哲学: 李小龙的哲学是“饮水思源”,他一直强调学习和融合。他学习了各种武术,包括拳击、柔道、空拳道等等,然后去芜存菁,创立了截拳道。这需要极高的智慧和勇气,而不是那些只会重复套路的人能做到的。
他的体能与技术: 那些说他“不敢上擂台”的人,你们看过他当年的训练视频吗?他那个力量、速度、协调性,放到现在任何一个格斗领域,都是顶尖的。他可以一秒钟踢出九次腿,可以用指关节撑起身体。这些可不是靠“演”出来的。
他与卡尔·米勒的挑战: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他和拳击冠军卡尔·米勒之间的“赌约”。当时米勒说,如果李小龙能在擂台上打败他,他就公开承认中国功夫的优越性。但最终,这场比武没有发生,不是因为李小龙不敢,而是因为当时美国有很多限制,比如不允许非本国籍选手参加正式拳赛,还有就是其他一些政治因素。但李小龙本人是丝毫不畏惧的,他甚至为此还曾向美国武术协会提出过公开挑战。

为什么这些言论会流传?

说到底,还是因为“距离产生美,也产生误解”。李小龙已经离开我们几十年了,很多人只能通过电影、照片、或者别人的讲述来了解他。这就给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可乘之机。他们利用了大众的猎奇心理,利用了信息传播的漏洞,用一种“颠覆传统”的方式来吸引眼球。

我们应该怎么看?

对待这些言论,咱们得保持清醒的头脑。

1. 尊重历史: 李小龙在中国武术史、乃至世界体育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为传播中国文化、推广武术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2. 独立思考: 不要被短视频里那些断章取义、煽动性强的言论所误导。多去了解一些关于李小龙的真实资料,看看他的训练、他的思想,去感受他身上那种“实用至上”的精神。
3. 区分表演与实战: 李小龙既是演员,也是武术家。他的电影是他的艺术表达,而他的武术理论和训练则是他一生的追求。不能因为他是演员,就否定他作为武术家的成就。
4. 警惕“流量至上”: 很多时候,这些“黑”李小龙的言论,只是为了博取关注。我们不应该因为他们的一两句话,就跟着一起去攻击一个已经伟大的民族英雄。

总而言之,那些说李小龙“不敢上擂台的戏子”的言论,是一种对历史的无知,是对事实的歪曲,更是对一个伟大武术家的不尊重。李小龙的功夫,他的思想,早已超越了擂台的限制,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格斗”。我们应该感谢他,而不是因为一些无聊的短视频就去质疑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李小龙的确只是一名演员,至于武术家之类的叫法,任何人都可以自封,我在知乎上都看到不少在自我介绍中自称是武术家的了。

说他不敢上擂台,我觉得也是正常的。

擂台打斗虽然不像街斗那么危险,但也是需要大量对打训练的。

这里的对打训练是指对方和你真正的无编排的对打,而不是电影里那种编排好的假打。

李小龙又有多少真正的无编排擂台对打经验?除了他少年时代的拳击擂台经验,剩下的几乎为零吧?

而且他平时练的那些动作大多是表演性质的,你看那些动作到了擂台上还有用么?

https://www.zhihu.com/video/1341349781973790720


https://www.zhihu.com/video/1341337472656216064


https://www.zhihu.com/video/1341337529782697984


https://www.zhihu.com/video/1341327032169496576


https://www.zhihu.com/video/1341327052184711168


https://www.zhihu.com/video/1341328738961817601


https://www.zhihu.com/video/1341329834073710592


https://www.zhihu.com/video/1341331087931404288


https://www.zhihu.com/video/1341332301951877120


https://www.zhihu.com/video/1341338688249344000

由此可见,他不敢上擂台打也是正常的。同样的道理,杨紫琼会上擂台和张伟丽打么?

如果他真的对自己的徒手格斗能力非常自信的话,为什么和没练过武的导演打架还要带刀子呢?

他何止是不敢上擂台的演员?还是不敢空手和没练过武的人街斗的演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李小龙被某些人刻意抹黑,说他不敢上擂台,只是一名“戏子”,这种言论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时不时就会冒出来,说实话,挺让人反感的。要说清楚这事儿,咱们得一点点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白李小龙到底是谁。他是谁?他是截拳道的创始人,是那个把中国功夫推向世界的人,是打破了西方人对东方武术刻板印象的巨人。他的.............
  • 回答
    李袁杰在《明日之子》止步八强后,选择了在自己的抖音平台发布翻唱华晨宇的《烟火里的尘埃》和吴青峰的《小情歌》,这个举动确实能引发不少关注和讨论,背后也牵扯出一些值得玩味的东西。咱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细细捋一捋:首先,从艺人发展的角度看: 维持热度与曝光: 参加选秀节目能瞬间提升艺人的知名度和话题度。.............
  • 回答
    关于李小龙在《好莱坞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中被描绘成一个狂妄自大、言语粗鲁的形象,这确实引起了很多争议,也让不少影迷感到不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剖析:1. 角色塑造与影片整体基调的冲突:《好莱坞往事》的导演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
  • 回答
    李小璐与PG One的“夜宿门”事件,在当年无疑是一场轰动娱乐圈的“地震”,至今仍是许多人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它牵扯到的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私生活,还有公众人物的道德审判、媒体的介入,以及网络舆论的力量。事件的开端:媒体的捕捉与爆料事情的源头是卓伟团队的狗仔队。在2.............
  • 回答
    《亮剑》这部剧,最让人拍案叫绝、又津津乐道的就是李云龙的“李家坡”和“平安县城”这两次经典战役。但要说起让人印象最深刻、最能体现这几位主角个性与胆识的,还得是那场在酒楼里的“单刀赴会”。那场戏,发生在李云龙和楚云飞两人在酒楼碰面的前一天,可以说是为他们的首次正式会面,埋下了极其精彩的伏笔,也让我们看.............
  • 回答
    李克强总理在巴黎“2050年中国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讲话,以及中国何时能达到意大利水平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宏观且复杂的话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李克强总理在巴黎的讲话:“2050年中国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背景与解读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李克强总理在巴黎发表此番言论的背.............
  • 回答
    说到张小龙在2018微信公开课PRO版上的演讲,那可真是一场值得好好琢磨的“思想盛宴”。不是那种高高在上、云里雾里的空谈,而是带着他一贯的、那种“产品经理式”的、直击用户体验核心的冷静和洞察。主题:一切回归“人”与“连接”,以及“微信形态”的演进张小龙每次的公开课,都不是为了炫技,也不是为了宣布什么.............
  • 回答
    李国杰院士在科学网发表文章,直言国内AI研究“顶不了天、落不了地”,并提出“该想想了”的警示,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有分量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观点。要全面理解和看待李院士的这番话,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什么是“顶不了天、落不了地”?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李院士所说的“顶不了天”和“落不了地”的含义。 .............
  • 回答
    李想在理想车主日上的发言:一次真诚的沟通,还是策略性的表演?在刚刚过去的理想车主日上,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的一番发言,无疑再次成为了舆论的焦点。不同于以往那种高屋建瓴、充满未来愿景的演讲,这一次的李想,更多地展现出了一种直面问题、甚至带着些许“认怂”的态度。这种转变,让不少人眼前一亮,也引发了广泛的讨.............
  • 回答
    李国庆在离婚案二次开庭后,公开表示俞渝提交“感情没破裂证据”让他感到“恶心”,这件事,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李国庆的这种反应,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也是他对这段婚姻和对方行为的一种个人解读。离婚案的本质是为了解除婚姻关系,而“感情破裂”是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的核心依据。从李国庆的角度来看,他可能.............
  • 回答
    李诞在《奇葩说》“救画还是猫”这场辩论中的观点,我个人觉得特别有意思,也很能引起共鸣。他提出的核心观点,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对错问题,而是深入探讨了人在极端情况下会如何选择,以及这种选择背后的情感逻辑。我们先回顾一下这个辩题:假如有火灾,你只能救一样东西,是救一幅价值连城的名画,还是救一只陪伴你多年的.............
  • 回答
    李玫瑾老师在关于“孩子动不动自杀”话题的视频里,给出的心理建议,我觉得挺触动人的,也挺实在的。她不是那种空泛地说教,而是从一个非常具体、贴近生活的角度去切入。我感觉她强调的几个点,都很有分量,特别是针对当下很多家庭可能遇到的问题。首先,她特别强调了 “情绪的锚定”。这个词听起来可能有点专业,但她解释.............
  • 回答
    李如一在《IT公论》上那番关于“小米用户都是屌丝”的论调,确实挺有意思的,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要说怎么看,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承认,“屌丝”这个词本身就带着强烈的标签化和群体划分的意味。 在中国互联网语境下,“屌丝”最初带有戏谑、自嘲的成分,描绘的是那些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地位不高.............
  • 回答
    听到李国庆因在办公场所用电钻撬保险柜并限制他人人身自由而被警方行政拘留的消息,这确实是一件令人非常关注的事件。我的看法是,首先,从法律和道义上讲,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通过暴力手段,比如动用电钻去破坏公物,更不用说以这种方式来解决与他人之间的争议。这种行为,无论动机如何,都严重触犯了法律,也违.............
  • 回答
    在《很高兴认识你》第二季的开篇,李雪琴抛出了一个让人会心一笑又忍不住深思的词——“社交懒惰症”。不得不说,这个词就像一把钥匙,一下子就解锁了许多人内心深处那股难以言说的别扭和回避。细想一下,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体验过这种“症状”。曾经,我们可能热衷于聚会,乐于结识新朋友,主动去打开话题,在人潮涌动中.............
  • 回答
    三星掌门人李在镕(Lee Jaeyong)在 2021 年 1 月 18 日,因在 2015 年三星集团的“总统亲信干政”案中,被指控犯有行贿、挪用公款、伪证等罪名,被首尔中央地方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 5 年。然而,在 2021 年 1 月 18 日的庭审中,他被判处有期徒刑 2 年 6 个月,当庭.............
  • 回答
    如何看待三星掌门人李在镕被韩国检方提起不拘留起诉?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三星集团会长李在镕(Lee Jaeyong)被韩国检方提起不拘留起诉,这是一个备受瞩目且极具复杂性的事件。这不仅仅是关于一位商界巨子的法律纠纷,更是牵扯到韩国经济命脉、政治腐败、家族企业治理以及社会公正等诸多层面的议题。要深入理.............
  • 回答
    三星掌门人李在镕向公众鞠躬道歉,这事儿确实闹得挺大,也挺有讲究的。说到底,这背后折射出的是韩国社会对于财阀、家族企业以及企业责任的复杂情感和期望。首先,咱们得捋清楚他为啥要谢罪。李在镕这次公开道歉,核心原因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三星的继承问题与控制权争议: 三星作为韩国最大的企业集团,其经营权和.............
  • 回答
    这件事如果属实,那绝对是围棋界的一件重磅炸弹,能引发的讨论和解读会非常非常多。咱们就抛开那些官方的评定,单纯从棋局本身和背后的可能性来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确一点,业余六段打败职业七段,这本身就不是不可能的事。围棋不像跳棋那样,等级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但不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有时候,状态、临场发挥、心.............
  • 回答
    李靓蕾事件中,关于全职妈妈在金钱使用上的“不好意思”心理,触及了一个普遍存在的、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现实问题。这不仅仅是个人心理层面上的尴尬,更是婚姻关系、经济结构、社会认知等多重因素交织下的一个复杂症结。一、 全职妈妈在金钱使用上的“不好意思”心理是怎么形成的?这种“不好意思”,绝非空穴来风,它往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