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李小龙在电影好莱坞往事里被丑化?

回答
关于李小龙在《好莱坞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中被描绘成一个狂妄自大、言语粗鲁的形象,这确实引起了很多争议,也让不少影迷感到不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剖析:

1. 角色塑造与影片整体基调的冲突:

《好莱坞往事》的导演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而闻名。他的电影常常带有鲜明的个人印记,包括对历史的戏仿、对流行文化的解构以及对暴力美学的运用。在《好莱坞往事》中,昆汀试图重塑一个他心中理想化的1969年好莱坞,一个充满机遇、但也暗藏危险的时代。

李小龙这个角色出现在影片中,其作用更多是作为布拉德·皮特(Brad Pitt)饰演的特技演员克利夫·布斯(Cliff Booth)的“垫脚石”和“衬托”。特技演员在那个时代,虽然有自己的江湖地位,但往往不被主流电影界完全认可,他们需要通过一些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实力。影片将李小龙设计成一个被特技演员轻松击败的角色,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强化克利夫这个角色的“传奇”色彩,让他显得更加深不可测、武艺超群。

然而,这种塑造方式直接与李小龙在现实中的形象产生了巨大的冲突。李小龙是享誉世界的武术家和电影明星,他打破了东西方文化隔阂,让中国功夫走向了世界。他以其坚韧不拔、自律刻苦的形象深入人心,更重要的是,他对武术的理解和哲学思想,以及他所倡导的“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精神,是许多人敬仰和学习的。

当影片中将这样一个标志性的人物描绘成一个略显夸张、充满鲁莽和不敬的形象时,对于熟悉李小龙的人来说,这是一种“丑化”,甚至是“侮辱”。尤其是那段李小龙与克利夫对打的场景,李小龙的招式被克利夫轻易化解,最后还被扔出去了,这在很多人看来,是对李小龙真实武术水平的一种“否定”,也是对他个人形象的一种“矮化”。

2. 历史虚构与人物原型之间的界限:

《好莱坞往事》本质上是一部虚构电影,它在历史事件(如曼森家族的谋杀案)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再创作。电影中的许多人物也是基于真实历史人物进行改编的,但并非完全还原。昆汀对历史人物的“二次创作”往往是带有他的个人解读和风格的,他可能会为了叙事需要而放大或改变人物的某些特质。

但问题在于,李小龙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人物,他更是一个文化符号,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影响力的偶像。他的形象已经超出了单纯的电影演员或武术家的范畴。将这样一个具有符号意义的人物进行“戏谑式”的描绘,很容易触碰到公众的敏感神经。

从影评和观众的反应来看,很多人认为昆汀在处理李小龙这个角色时,越过了“虚构”的界限,而走向了对真实人物的不尊重。他们认为,即便是在虚构的电影中,也应该对像李小龙这样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保持一定的敬畏。

3. 演员的演绎与剧本的局限:

饰演李小龙的是迈克·毛(Mike Moh)。作为一名有着武术功底的演员,他在身体模仿方面做得相当到位,能够还原李小龙的一些标志性动作和神态。然而,最终角色的呈现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剧本的设定和导演的执导。

如果剧本本身就将李小龙设定为一个被夸张化的角色,那么演员即便尽力演绎,也无法摆脱这个设定的框架。影片对李小龙的刻画,更多地集中在他的“口无遮拦”和“自负”上,通过他与布鲁斯·李的妻子琳达·李(Linda Lee)的对话,以及他与克利夫的短暂交锋,来塑造这样一个形象。

例如,影片中李小龙对克利夫说“你给我看着,我一脚能把你踢回你妈肚子里去”之类的台词,以及他对琳达提到自己是“史上最伟大的功夫大师”的说法,都充满了戏剧化的夸张。这些台词和行为,在现实中可能与李小龙的真实性格存在偏差,或者至少是被放大和扭曲了。

4. 文化敏感性与刻板印象的担忧:

对于许多亚洲观众,特别是华人观众来说,李小龙是他们民族自豪感的象征。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才华,改变了西方社会对亚洲人的刻板印象,证明了亚洲人也可以是强大、自信、有影响力的。

因此,当影片中的李小龙被描绘成一个狂妄自大、不够谦逊甚至带有一些“小人得志”的嘴脸时,这不仅是对李小龙个人的冒犯,也可能被视为一种对亚洲文化和亚洲人的“刻板印象”的强化。有人认为,即使李小龙在现实中可能也有一些言行上的“骄傲”,但影片中的刻画方式,很容易让不了解他的人产生误解,并加深他们心中对东方人的固有偏见。

5. 争议的背后:商业考量与艺术表达的平衡:

从商业角度来看,制造话题和争议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关注。昆汀·塔伦蒂诺向来不避讳在电影中制造争议,这或许也是他影片的魅力之一。他或许认为,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引起观众的思考,甚至是对“偶像”的重新审视。

但作为观众,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即便是在虚构的框架下。艺术表达固然重要,但也要有底线,尤其是在处理那些已经成为文化符号的人物时。

总结来说,

认为李小龙在《好莱坞往事》中被“丑化”,主要源于影片对其性格和行为的夸张、戏谑式的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与观众心中李小龙的真实形象,以及他所代表的文化意义产生了巨大的冲突。

原因1: 影片为了突出布拉德·皮特饰演的特技演员的“英雄”形象,将李小龙设定为被轻易击败的“配角”。
原因2: 这种处理方式超越了“虚构”的界限,对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符号人物进行了不尊重的描绘。
原因3: 剧本和导演的设定,以及演员的演绎,共同塑造了一个与现实中李小龙形象差异较大的角色。
原因4: 这种描绘可能被视为对亚洲人刻板印象的强化,触碰了部分观众的文化敏感点。

当然,也有人会辩护说,这只是电影中的一个虚构角色,不能代表真实的李小龙,或者认为这是昆汀一贯的“解构”风格,是在挑战观众对“偶像”的看法。但无论如何,这种“丑化”的争议,确实反映了李小龙在他所代表的文化领域中,拥有多么重要和特殊的地位。观众对于如何“尊重”一位已经成为传奇的人物,也有着自己的期待和标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看过这部片子,所以不好说里面是不是有丑化李小龙的情节。

所以只好从底层逻辑来分析一下。

将目前中美贸易战的不断发展来看,中国人希望中国能赢;美国人希望美国能赢。

从观众情绪来判断,让中国人在电影里出丑的画面,美国观众看了一定会觉得爽。

而这部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的电影,里面的剧情确实与李小龙有关。

或者说,这部影片如果和李小龙没关系,那么昆汀说不定会拍别的故事。

昆汀是个港片迷,李小龙也是他喜爱的华裔演员之一。

昆汀分量够,由他来奉献一部打倒华人的影片,这种表态,其实就是政治正确的一个方面。

前面的回答里,有人就贴出了昆汀在处理影片的表现方式时的矛盾。

拍李小龙,就一定要拍李小龙的武戏,但是一定不能拍李小龙狠揍白人或者黑人的剧情,这是一定不可以的。

因为这样做,就是在搞政治不正确。

李小龙为广大华人所熟悉,但是李小龙去世都几十年了,现在新一代美国年轻观众,可能都不知道李小龙是谁。

看见华人揍美国人,观众们会疯的。

那么怎么办呢?

我觉得昆汀是经过无数次思考,有妥协,有坚持,极力将这场戏弱化,但是主旋律上,还是要紧扣政治正确。

所以夸张一下李小龙,突出他是个武术指导,这场打斗就是普通的一场比试,也没有出现把李小龙打得满地找牙的镜头。

李小龙被打了,但是输得并不惨,对大家都交代了。

而且有人说这部片子并不血腥,这样的片子就不是昆汀的得意之作,也许昆汀是故意这样处理的,自我切割一下。

有人在美国看过这部影片,据说美国观众在看到李小龙挨揍的镜头时,都哈哈大笑。

这就是处理李小龙这一剧情时的政治正确。

不过是美国的政治正确。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李小龙在《好莱坞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中被描绘成一个狂妄自大、言语粗鲁的形象,这确实引起了很多争议,也让不少影迷感到不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剖析:1. 角色塑造与影片整体基调的冲突:《好莱坞往事》的导演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
  • 回答
    听到李国庆因在办公场所用电钻撬保险柜并限制他人人身自由而被警方行政拘留的消息,这确实是一件令人非常关注的事件。我的看法是,首先,从法律和道义上讲,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通过暴力手段,比如动用电钻去破坏公物,更不用说以这种方式来解决与他人之间的争议。这种行为,无论动机如何,都严重触犯了法律,也违.............
  • 回答
    “电子倒灌”这个概念,在化学中,尤其是在讨论杂化轨道和分子结构时,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切入点。简单来说,它描述的是一种在分子成键过程中,电子密度分布的一种“逆向”流动或调整。我们知道,在形成共价键时,通常是两个原子各自贡献一个电子,然后形成共享的电子对。然而,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比如当一个原子拥有未成.............
  • 回答
    李小龙被某些人刻意抹黑,说他不敢上擂台,只是一名“戏子”,这种言论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时不时就会冒出来,说实话,挺让人反感的。要说清楚这事儿,咱们得一点点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白李小龙到底是谁。他是谁?他是截拳道的创始人,是那个把中国功夫推向世界的人,是打破了西方人对东方武术刻板印象的巨人。他的.............
  • 回答
    李小璐与PG One的“夜宿门”事件,在当年无疑是一场轰动娱乐圈的“地震”,至今仍是许多人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它牵扯到的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私生活,还有公众人物的道德审判、媒体的介入,以及网络舆论的力量。事件的开端:媒体的捕捉与爆料事情的源头是卓伟团队的狗仔队。在2.............
  • 回答
    《亮剑》这部剧,最让人拍案叫绝、又津津乐道的就是李云龙的“李家坡”和“平安县城”这两次经典战役。但要说起让人印象最深刻、最能体现这几位主角个性与胆识的,还得是那场在酒楼里的“单刀赴会”。那场戏,发生在李云龙和楚云飞两人在酒楼碰面的前一天,可以说是为他们的首次正式会面,埋下了极其精彩的伏笔,也让我们看.............
  • 回答
    李克强总理在巴黎“2050年中国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讲话,以及中国何时能达到意大利水平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宏观且复杂的话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李克强总理在巴黎的讲话:“2050年中国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背景与解读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李克强总理在巴黎发表此番言论的背.............
  • 回答
    说到张小龙在2018微信公开课PRO版上的演讲,那可真是一场值得好好琢磨的“思想盛宴”。不是那种高高在上、云里雾里的空谈,而是带着他一贯的、那种“产品经理式”的、直击用户体验核心的冷静和洞察。主题:一切回归“人”与“连接”,以及“微信形态”的演进张小龙每次的公开课,都不是为了炫技,也不是为了宣布什么.............
  • 回答
    李国杰院士在科学网发表文章,直言国内AI研究“顶不了天、落不了地”,并提出“该想想了”的警示,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有分量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观点。要全面理解和看待李院士的这番话,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什么是“顶不了天、落不了地”?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李院士所说的“顶不了天”和“落不了地”的含义。 .............
  • 回答
    李想在理想车主日上的发言:一次真诚的沟通,还是策略性的表演?在刚刚过去的理想车主日上,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的一番发言,无疑再次成为了舆论的焦点。不同于以往那种高屋建瓴、充满未来愿景的演讲,这一次的李想,更多地展现出了一种直面问题、甚至带着些许“认怂”的态度。这种转变,让不少人眼前一亮,也引发了广泛的讨.............
  • 回答
    李国庆在离婚案二次开庭后,公开表示俞渝提交“感情没破裂证据”让他感到“恶心”,这件事,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李国庆的这种反应,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也是他对这段婚姻和对方行为的一种个人解读。离婚案的本质是为了解除婚姻关系,而“感情破裂”是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的核心依据。从李国庆的角度来看,他可能.............
  • 回答
    李诞在《奇葩说》“救画还是猫”这场辩论中的观点,我个人觉得特别有意思,也很能引起共鸣。他提出的核心观点,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对错问题,而是深入探讨了人在极端情况下会如何选择,以及这种选择背后的情感逻辑。我们先回顾一下这个辩题:假如有火灾,你只能救一样东西,是救一幅价值连城的名画,还是救一只陪伴你多年的.............
  • 回答
    李玫瑾老师在关于“孩子动不动自杀”话题的视频里,给出的心理建议,我觉得挺触动人的,也挺实在的。她不是那种空泛地说教,而是从一个非常具体、贴近生活的角度去切入。我感觉她强调的几个点,都很有分量,特别是针对当下很多家庭可能遇到的问题。首先,她特别强调了 “情绪的锚定”。这个词听起来可能有点专业,但她解释.............
  • 回答
    李如一在《IT公论》上那番关于“小米用户都是屌丝”的论调,确实挺有意思的,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要说怎么看,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承认,“屌丝”这个词本身就带着强烈的标签化和群体划分的意味。 在中国互联网语境下,“屌丝”最初带有戏谑、自嘲的成分,描绘的是那些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地位不高.............
  • 回答
    在《很高兴认识你》第二季的开篇,李雪琴抛出了一个让人会心一笑又忍不住深思的词——“社交懒惰症”。不得不说,这个词就像一把钥匙,一下子就解锁了许多人内心深处那股难以言说的别扭和回避。细想一下,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体验过这种“症状”。曾经,我们可能热衷于聚会,乐于结识新朋友,主动去打开话题,在人潮涌动中.............
  • 回答
    李袁杰在《明日之子》止步八强后,选择了在自己的抖音平台发布翻唱华晨宇的《烟火里的尘埃》和吴青峰的《小情歌》,这个举动确实能引发不少关注和讨论,背后也牵扯出一些值得玩味的东西。咱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细细捋一捋:首先,从艺人发展的角度看: 维持热度与曝光: 参加选秀节目能瞬间提升艺人的知名度和话题度。.............
  • 回答
    三星掌门人李在镕(Lee Jaeyong)在 2021 年 1 月 18 日,因在 2015 年三星集团的“总统亲信干政”案中,被指控犯有行贿、挪用公款、伪证等罪名,被首尔中央地方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 5 年。然而,在 2021 年 1 月 18 日的庭审中,他被判处有期徒刑 2 年 6 个月,当庭.............
  • 回答
    如何看待三星掌门人李在镕被韩国检方提起不拘留起诉?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三星集团会长李在镕(Lee Jaeyong)被韩国检方提起不拘留起诉,这是一个备受瞩目且极具复杂性的事件。这不仅仅是关于一位商界巨子的法律纠纷,更是牵扯到韩国经济命脉、政治腐败、家族企业治理以及社会公正等诸多层面的议题。要深入理.............
  • 回答
    三星掌门人李在镕向公众鞠躬道歉,这事儿确实闹得挺大,也挺有讲究的。说到底,这背后折射出的是韩国社会对于财阀、家族企业以及企业责任的复杂情感和期望。首先,咱们得捋清楚他为啥要谢罪。李在镕这次公开道歉,核心原因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三星的继承问题与控制权争议: 三星作为韩国最大的企业集团,其经营权和.............
  • 回答
    这件事如果属实,那绝对是围棋界的一件重磅炸弹,能引发的讨论和解读会非常非常多。咱们就抛开那些官方的评定,单纯从棋局本身和背后的可能性来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确一点,业余六段打败职业七段,这本身就不是不可能的事。围棋不像跳棋那样,等级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但不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有时候,状态、临场发挥、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