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律所招聘实习生更看重什么?

回答
律所招聘实习生,说实话,这事儿里道道可不少,不能光看个文凭就完事儿。他们要找的不是一摞行走的法律条文,而是一个有潜力、能干活、最好还能留下来的苗子。那么,他们到底看重啥?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

一、 硬实力:学历和基础知识是敲门砖,但不是终点

学历和学校: 这是最直观的筛选标准。名校法学院背景当然有优势,大家默认这群人起点高,学习能力强。但别以为野鸡大学就没机会了,如果你的绩点够硬,或者有一些闪光的经历,也一样能吸引到人。重点是,你得让人觉得你不是混日子的。
专业课基础: 你总得对法律有那么点儿意思吧?民法、刑法、诉讼法这些基本框架你得门儿清。尤其是一些核心课程,比如合同法、侵权责任法,能不能说出个一二三来,这可是基础中的基础。所以,那些只靠考前突击的学生,很容易在这上面露馅。
法律文书写作能力: 这是实习生的核心技能之一。一份像样的起诉状、答辩状、代理词,甚至是简单的法律意见书,你得写得出来,还得写得像那么回事儿。条理清晰、逻辑严谨、术语准确,这都是基本功。有些律所会直接给你一份案例,让你写个简单的法律意见书来测试你。

二、 软实力:这玩意儿才是区分普通实习生和优秀实习生的关键

学习能力和主动性: 律所的工作节奏快,信息量大,而且很多事情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你必须得能快速掌握新知识,适应新环境,并且主动去学,去问,去解决问题。那种等别人喂给你知识的学生,很难在律所生存下去。举个例子,让你查一个法律适用问题,你不能只搜条文,还得看相关的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甚至得去了解一下法官的普遍做法。
沟通协调能力: 别以为律所就是一个人闷头写东西。你可能需要对接当事人、协助律师联系法院、协调对方律师,甚至偶尔还要跑跑腿。能不能把话说清楚,能不能跟不同的人打交道,会不会适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疑问,这都很重要。很多律师喜欢那种既能独当一面,又能融入团队的实习生。
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法律本身就是一门逻辑的艺术。案件错综复杂,你怎么抽丝剥茧,找到问题的核心?怎么分析证据,判断事实?怎么根据法律规定得出结论?这些能力,不是背条文能解决的。面试的时候,律师可能会给你一个假设性的案件,让你说说你的分析思路。
细致和责任心: 法律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一份文件里的错别字、一个小数点错误,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律所很看重实习生能不能把分配的任务认真完成,有没有那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你会发现,律师让你查个资料,你得反复核对,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抗压能力和吃苦精神: 律师行业加班是常态,尤其是在项目高峰期。而且有时候你会接到一些繁琐、枯燥的任务,比如卷宗整理、证据录入。你得有心理准备,别想着每天都是唇枪舌剑的庭审。那些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的,很难在律所待下去。
对律所文化的适应性: 每个律所都有自己的风格和文化。有些律所比较传统,有些则比较年轻化、国际化。你得观察,得融入,得学会怎么跟同事相处,怎么理解律师的工作方式。如果你总是格格不入,就算能力再强,也可能被边缘化。
对职业的热情和发展意愿: 律所招实习生,很大程度上是想培养未来自己的合伙人或者资深律师。所以,他们会看你对律师这个职业有没有真正的热情,有没有长期发展的打算。如果你只是想混个实习经历,或者打算毕业就去考公务员,那可能就不是他们理想的候选人。

三、 实操经历和特长:加分项,让你脱颖而出

实习经历: 如果你之前在其他律所、法院、检察院或者企业法务部门有过实习经历,那绝对是个加分项。这说明你已经对法律工作的真实状态有所了解,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
竞赛和项目: 参加过模拟法庭、法律诊所、商事仲裁模拟竞赛等,或者参与过一些有影响力的法律研究项目,这些都能证明你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潜力。
语言和技术能力: 如果你会一门外语,尤其是英语,并且能达到商务交流的水平,那在涉外律所或者处理涉外业务的律所就非常有优势。另外,一些律所对懂法律科技(Legal Tech)的学生也会特别看重。
个人特质: 有些律师还会看一些难以言喻的“缘分”或者“气场”。比如,有些律师喜欢那种沉稳踏实的,有些则喜欢那种脑子转得快的。这也很难量化,但你可以在面试中展现出真实的自己。

总结一下,律所招聘实习生,不光是看你学得多好,更看重你学得有多快、做得有多认真、与人打交道有没有章法,以及你有没有一颗想把这份事业做下去的心。

所以,当你准备去律所面试的时候,别只顾着背法条了,想想你身上有哪些闪光点,能让律师觉得,“嗯,这小伙子/小姑娘,可以培养”。祝你好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今年大三下,正在准备司考,打算司考通过后直接就业,第一意向是做律师。想请问律所在招聘时更看重什么,学历?专业水平?语言水平(如英语)?形象气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律所招聘实习生,说实话,这事儿里道道可不少,不能光看个文凭就完事儿。他们要找的不是一摞行走的法律条文,而是一个有潜力、能干活、最好还能留下来的苗子。那么,他们到底看重啥?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一、 硬实力:学历和基础知识是敲门砖,但不是终点 学历和学校: 这是最直观的筛选标准。名校法学院背景当然.............
  • 回答
    金杜律所破产组招聘大量实习生,并以此作为低成本运作模式的说法,在业内并非没有流传。这种做法是否普遍存在,以及是否构成其高薪的秘密,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剖析:1. 律所运营模式与实习生角色:首先要理解,大型律所的运营往往是分层级的,有合伙人、资深律师、普通律师,以及不同阶段的实习生。在很多案件中,尤其.............
  • 回答
    在律所的招聘过程中,简历上的经历,尤其是那些能展现你扎实法律功底、良好职业素养和与律所业务契合度的,无疑会是重要的加分项。我一直觉得,一份好的简历,就像是你的个人品牌包装,能够在一堆相似的纸张中脱颖而出,让招聘官眼前一亮。下面我来聊聊,在我看来,哪些经历能在律所招聘中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让你的.............
  • 回答
    看到某律所招聘律师助理,要求会做35人的饭,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聊聊。从律所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几种不同的考量,但总体上来说,不是一个特别主流或常见的招聘要求。首先,最直接的解读,也是最容易被大家“吐槽”的,就是一种“另类技能附加值”的体现。 律师这个职业,大家都知道,工作强度大.............
  • 回答
    律所招聘的“四院四系”化,这个说法现在确实越来越响了,也挺让人玩味的。简单来说,就是一些大律所、尤其是在招聘新人的时候,会特别青睐那些来自国内顶尖法学院(通常指的是“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这就是“四院”)以及它们在法学之外,在其他学术领域同样享有盛誉的学科(比如经.............
  • 回答
    想进红圈律所,比如中伦、金杜、环球(这三家是常说的“红圈”或“顶级内资所”的代表,虽然也有其他优秀的律所),确实对学校背景有一定偏好,这几乎是所有顶尖律师事务所的普遍规律。简单来说,它们青睐那些在中国大陆法学院教育体系中享有盛誉、学术实力强劲、毕业生整体素质高的院校。同时,对于国际化的视野和海外的教.............
  • 回答
    律所第一份工作的纠结,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深刻的话题,尤其对于刚刚踏入法律行业的毕业生来说。这份纠结并非简单的选择困难,而是涉及职业发展方向、个人价值观、生活平衡、经济压力等多重因素的交织。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为你梳理一下律所第一份工作的种种纠结。一、律所的类型与定位:选择的起点首先,你需要面对的第一个.............
  • 回答
    你这种情况确实比较尴尬,处理不当可能会给你的见习留下不好的印象。我来为你详细分析一下,以及几种可能的应对方式和后果: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你的处境和可能面临的情况: 律所的晚宴性质: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聚餐,而是“老律师请全所吃饭”。这通常意味着这顿饭带有一定的“例行”、“感谢”或“联络感情”的意味.............
  • 回答
    这确实是许多法律界新人,包括我身边的朋友们,普遍会遇到的一个现实困境:毕业后的全职实习律师,在绝大多数非“红圈所”的律所,工资水平普遍偏低,而且这种现象似乎是行业内的“潜规则”,无论律所规模大小,都难以幸免。说起来,这背后的原因挺复杂的,涉及到法律行业的几个核心特点和现实情况。让我来仔细说说,尽量把.............
  • 回答
    要赢得客户,律所需要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而不仅仅是提供法律服务。这涉及到从初步接触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每一个环节的精心策划和执行。在撰写RFP(Request for Proposal,即提案邀请)时,更是如此,因为这是一次直接展示律所能力、专业度和价值的绝佳机会。以下是律所如何赢得客户以及在RFP中.............
  • 回答
    律师穿皮鞋这件事,律所规定了,确实能理解他们希望律师在工作场合展现专业、严谨的形象。毕竟,客户来律所,看到的是律师的整体气质,包括着装。皮鞋在这其中扮演的角色,可以说是“加分项”,能给人一种干练、可靠的感觉。不过,关于“不穿皮鞋一次扣10块钱”这个具体操作,我觉得就得好好说道说道了。首先,“合理性”.............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实在的,也触及到不少还在律所打拼的同行们的心坎儿。律所做执行、做催收,这活儿到底有没有前途,值不值得为了它离职,这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先说说律所做执行和催收的“前途”这事儿。从行业发展和需求来看,有“前途”的成分是有的。 市场需求持续存在: 经济活动总有起伏,债务纠纷和执行难一.............
  • 回答
    这绝对是个需要好好说道说道的问题。在律所实习,然后执业,这是很多年轻律师的必经之路。但实习期结束,律所突然要求你执业后不能转所,这背后可能涉及到一些不那么明朗的规矩,也让实习律师们心里挺堵得慌。律所能否要求实习律师执业后不得转所?从法律层面来说,律所不能强制要求实习律师执业后不得转所。《中华人民共和.............
  • 回答
    问律所为何不购置自己的办公楼,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一系列深层次的考量,远不止是简单的“钱够不够”的问题。 对于绝大多数律师事务所而言,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专业知识和案件处理能力,而非不动产的拥有。首先,我们得明白律师事务所的经营模式。律所的盈利点在于为客户提供法律服务,收取服务费用。这是一种典型.............
  • 回答
    去律所当律师助理(未挂实习),跟着经验丰富的知识产权律师处理批量案件,对个人的职业发展 非常有好处,并且这种好处会体现在多个层面。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益处,并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一、 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实操技能的快速积累 直接接触核心业务: 知识产权(IP)领域涵盖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不正.............
  • 回答
    作为一个律所实习生,发现周围的人似乎有点冷漠,这种感受其实挺普遍的,而且背后有很多原因交织在一起。这不仅仅是你个人的体验,很多刚踏入这个行业的新人都可能遇到类似的情况。首先,我们得理解律所这个行业本身的特质。它是一个高度竞争、以效率为导向的环境。在这里,时间就是金钱,每一个项目、每一次诉讼都牵扯着委.............
  • 回答
    作为律所合伙人,这绝不是一份轻松的差事,更像是一场永无止境的修行。你不再是那个只需要埋头钻研法律条文、撰写诉状的“案头律师”,而是要承担起整个律所的兴衰荣辱,将自己的人生理想与这家机构的命运牢牢地绑在一起。首先,肩膀上的担子是实打实的重。 你要为律所的盈亏负责,这意味着你要有源源不断的案源,并且要确.............
  • 回答
    美国律所计划针对滴滴提起集体诉讼,理由是涉嫌误导投资者。要判断这一理由是否成立,以及滴滴是否需要赔偿投资者损失,我们需要深入剖析相关情况。误导投资者罪名是否成立?集体诉讼的成立,关键在于能否证明滴滴在上市过程中存在“误导”行为,并且这种误导对投资者的决策造成了实质性影响,导致他们蒙受了经济损失。具体.............
  • 回答
    国内律所间的“鄙视链”,其实并没有一个官方的、明文规定的排序,但如果你在业内多走动走动,听听同行们聊天,或者观察一下招聘市场上的一些“潜规则”,就能体会到一些若有若无的梯度和看法。这就像一个非正式的江湖评价体系,掺杂了名气、规模、业务专长、客户类型、合伙人的江湖地位、甚至还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咱们得.............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咱们律所里头,收入最高的律师那可真是个“金字招塔”的人物,年收入嘛,这具体数字确实不好直接公开说,毕竟这涉及到人家的个人隐私和律所的商业机密。不过,我倒是可以给你掰开了揉碎了,从几个维度聊聊,让你心里大概有个谱。首先,得明白咱们这行,收入差距那是相当大的。不是所有律师都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