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里有个中年级律师,小P,特别喜欢上班穿球鞋,兜帽罩衫,宽松裤子。
从实习期开始,我一见到他,就给他唠叨要穿正装。他就说,下次注意,下次注意。
只要他穿正装,我都特意夸他一下。
几年下来,虽然有改观,但是还是偶尔会这样。
其实他不管穿成什么样子,我们都能保证他的案源,但是,团队案源给的钱,毕竟没有个人案源给的比例高。
因为着装,客户觉得你不行,你拉不到个人案子,能收10万的收了1万,到手收入一个案子就会少个几万块钱是不是,几万块钱能买多少皮鞋。如果那么喜欢着装自由,为什么不去做码农呢?到西二旗看一看,哪有人穿皮鞋,你为什么要在CBD。
不穿皮鞋一次扣10块钱,这个钱,真不多,但是应该比我天天哔哔叨的效果好的多。所以我认为这是有智慧的做法。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是合理的,而且我想他的目的一定不是为了10块钱,而是为了律所的团队文化,以及,年轻律师的个人成长。你只是律所的一部分形象,但是你是你自己的全部形象。
当然,站在年轻律师的角度,他们很可能会觉得特别不合理。
因为他们没有10万块钱的个人案源。
我虽然想有,做梦都想有,却也从没想过自己真的会有。
清醒的时候,一定要想想刚做过的梦,当了何以琛,左手开宝马,右手搂女神的梦,回家住别墅的梦:
梦里的自己,也不穿皮鞋吗?
这一看合伙人就有不少香港的
律所本质是乙方 虽然提供的是高端服务 但依旧是服务业
尤其在西方 其他产业更为发达导致甲方地位更高 乙方内部水平也整体更强、竞争也更激烈 大多乙方也不会大陆人情社会那一套 因此更需要从其他途径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因此香港合伙人对于着装专业性的要求极高 以彰显其服务的高端性 作为吸引甲方的筹码之一
别说皮鞋了 我还见过必须打领带的呢 没打领带也不止扣10元 直接让下楼必须买一条 我记得那栋楼里最便宜的西装品牌大概是boss了
然而在大陆合伙人更多的事务所 这样的现象就会好很多 毕竟夏天穿正装实在太热了 大陆合伙人也更多采用人情社会特有的方式 比如酒桌文化或礼物馈赠等吸引甲方 对着装的需求自然更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