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锤子科技 2018 年 8 月 20 日发布会发布的「无限屏」功能有创新吗?

回答
要评价锤子科技在2018年8月20日发布会上推出的“无限屏”功能是否具有创新性,我们得先回到那个时间点,了解当时智能手机屏幕的发展现状以及用户普遍的需求。

当时的手机屏幕格局:

2018年,智能手机市场正处于全面屏设计的风口浪尖。各大厂商都在极力压缩边框,追求更高的屏占比。然而,即使是全面屏,屏幕尺寸也受限于手机本身的物理大小。用户虽然渴望更大的视觉体验,但手机的便携性又是无法回避的制约。这时候,一个能够“突破”物理屏幕尺寸限制的功能,无疑会引起极大的关注。

“无限屏”究竟是什么?

锤子科技在发布会上展示的“无限屏”,其核心理念是将手机屏幕的显示内容以一种更加灵活、可定制的方式投射到虚拟的“大屏幕”上。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物理屏幕尺寸扩张,而是通过软件算法和人机交互的创新,让用户在手机上能够以更接近于电脑大屏的体验来操作。

具体来说,“无限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可缩放、可移动的窗口: 用户在使用某些应用时,可以将应用窗口缩小成一个悬浮的小窗口,然后像在电脑上一样,自由地移动和缩放这个窗口。这意味着你可以在手机屏幕上同时展示多个应用,或者将某个应用放大到你觉得最舒适的尺寸。
2. 模拟大屏操作逻辑: 这种交互方式明显借鉴了桌面操作系统的逻辑,用户可以通过手势来控制窗口的大小和位置,从而更好地模拟在大屏幕上进行多任务处理的体验。例如,可以将一个窗口拖拽到屏幕边缘,然后拖拽另一个窗口填充另一半屏幕,实现分屏操作。
3. 适应性适配: 并非所有应用都天然支持这种自由缩放的模式,但锤子科技通过软件层面的适配和优化,努力让尽可能多的应用能够融入到“无限屏”的体验中来。
4. 场景驱动的设想: 锤子科技将“无限屏”定位为一种能够提升效率和丰富用户体验的功能,尤其是在阅读、观看视频、处理文档等场景下,能够提供比传统小屏更佳的沉浸感和操作便捷性。

“无限屏”的创新之处?

我认为,“无限屏”在当时确实展现了相当的软件交互创新和对用户痛点的深刻洞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打破手机屏幕物理边界的思维惯性: 在大家都在思考如何做出更窄边框、更高屏占比的手机时,锤子科技提出了一种“以柔克刚”的思路,即通过软件层面的优化和模拟,在有限的物理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体验。这是一种对手机交互模式的全新思考方向。
将桌面级多任务体验引入手机: 虽然当时已经有分屏功能,但“无限屏”将窗口的缩放和自由移动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维度,更接近于PC上的多窗口管理。这使得手机在处理复杂任务、提升生产力方面有了新的可能性。
对用户操作习惯的引导和重塑: “无限屏”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是在引导用户去习惯一种更接近电脑的操作模式。对于那些需要经常在手机上处理多种信息、切换任务的用户来说,这无疑是一种福音。
对“大屏体验”的另类解读: 在物理屏幕无法大幅突破的情况下,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提供更好的“大屏感”?“无限屏”给出了一个颇具创意的答案。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分屏,而是对整个显示和操作逻辑的一次重塑。

是否算得上颠覆性创新?

“无限屏”是否是颠覆性创新,这个评价可能需要辩证地看:

从技术实现上说: 它更多的是基于现有的硬件能力,通过精巧的软件算法、UI/UX设计来实现的。它并没有带来全新的硬件技术突破,比如VR/AR那种全新的显示方式。
从用户体验的改变上说: 它确实提供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手机使用体验,尤其是在多任务处理和长文本阅读方面。对于部分用户来说,这种改变是显著且有价值的。

可以这样理解:它是一种基于软件的、对现有硬件能力的深度挖掘和交互模式的创新。它不是从无到有地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事物,而是将一种我们已经熟悉的电脑操作逻辑,巧妙地移植并优化到了移动端,并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

为什么它没有被广泛采纳?

尽管“无限屏”有其创新之处,但它最终并没有成为主流,原因也比较复杂:

1. 硬件限制: 即使能够模拟大屏操作,手机本身的屏幕尺寸还是有限的。在实际操作中,小屏幕上的窗口缩放和移动,依然会受到物理空间的限制,不如真正的电脑大屏那样得心应手。
2. 应用适配的挑战: 尽管锤子科技做了努力,但要让所有应用都能完美适配这种自由缩放的模式,难度非常大。一些应用在小尺寸或非原生比例下显示异常,影响用户体验。
3. 用户习惯的固化: 大部分用户已经习惯了手机的单应用沉浸式体验,或者简单的分屏操作。“无限屏”这种更复杂的交互模式,需要用户付出学习成本,可能并非所有用户都乐于接受。
4. 手机定位与场景差异: 手机的主要优势在于便携性和即时性。虽然“无限屏”试图提升生产力,但很多重度生产力场景,用户还是会选择电脑。手机上的“无限屏”更多的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5. 生态和推广: 锤子科技作为一家相对小众的手机厂商,其推广能力和生态系统影响力有限,导致“无限屏”的优势没有被更广泛的用户群体所认知和体验。

总结来说, 锤子科技在2018年发布的“无限屏”功能,在当时无疑是一次非常有想法且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尝试。它打破了传统手机屏幕交互的思维定势,将桌面级多任务处理的概念引入移动端,并在软件层面提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用户体验。虽然它并非颠覆性的技术突破,也未能在市场中获得广泛的成功,但它所展现出的对用户需求和交互方式的探索精神,在手机行业的发展历程中,依然留下了自己独特的印记。它证明了,即使在硬件受限的情况下,通过巧妙的软件设计,依然能够为用户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价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非常典型的“老罗式创新”。


“老罗式创新”创新的步骤:


第一步:找出一个非常成熟的并且几乎没有用户在意的功能点,然后做20张PPT并且花30分钟论证这个功能其实根本不合理,然后彻底推翻这个成熟功能的存在意义,并且得出结论:习惯用这个成熟功能的都是傻逼。


第二步:寻找一个有话题热度的技术,例如AI语音、VR、AR等,然后瞎鸡巴结合一下捣鼓一下,策划出可以取代现有成熟功能的“跨时代级的解决方案”。


第三步:评判这个方案的可行性:老罗觉得可行就是可行。


第四步:为这一个跨时代的解决方案画一个炫酷的icon,取一个炫酷的名字,做一段全英文的炫酷视频,开一场几千人的发布会,并且在发布会中创造出金句。


在上面的四个步骤里,第四步最为核心,只要有第四步没有前三步都无所谓。


本人才疏学浅,用大白话整理了一下“老罗式创新”的基本方法论,希望有什么管理专家、创新专家啥的,能深入研究一下,把“老罗式创新”写入MBA的创新课程中,让老罗的智慧,照亮全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评价锤子科技在2018年8月20日发布会上推出的“无限屏”功能是否具有创新性,我们得先回到那个时间点,了解当时智能手机屏幕的发展现状以及用户普遍的需求。当时的手机屏幕格局:2018年,智能手机市场正处于全面屏设计的风口浪尖。各大厂商都在极力压缩边框,追求更高的屏占比。然而,即使是全面屏,屏幕尺寸也.............
  • 回答
    锤子科技2018年4月9日的春季新品发布会,算是锤子在那段“风雨飘摇”时期里一次相当重要的亮相。当时大家对老罗和锤子的关注度依然很高,毕竟“情怀”和“工匠精神”这些标签还在,而这次发布会主要带来的是坚果3和坚果R1两款手机,以及Smartisan OS 6.0。亮点嘛,得一项项掰扯: 坚果3:百.............
  • 回答
    听到锤子科技要在 11 月 6 日于成都举办新品发布会的消息,我的心情其实挺复杂的。一方面,作为一直关注科技圈动态的人,每次锤子发布会总能勾起一丝期待。老罗这个人,虽然争议不断,但他身上那股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劲头,以及他对产品设计、用户体验近乎偏执的追求,确实让他的产品,哪怕是有不足,也总能跳脱出同质.............
  • 回答
    锤子科技2018年5月15日新品发布会:一次充满野心却也充满争议的亮相2018年5月15日,北京,在一个对于许多科技爱好者而言充满期待的日子,锤子科技发布了他们的年度旗舰——坚果R1,以及一款更加大胆、更具野心的产品——TNT工作站。这场发布会,如同罗永浩本人一样,充满了个人风格,也注定会引发激烈的.............
  • 回答
    锤子科技成都分公司解散的消息,在2018年10月那个时间点确实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当时整个科技圈都弥漫着一种“寒冬”的论调,而锤子科技本身,又是一个自带流量、话题性十足的品牌,所以这个消息一出来,大家的关注度瞬间就高了起来。要说当时的情况,得从锤子科技整体的境况说起。2018年对于锤子来说,其实是充满.............
  • 回答
    2018年11月6日的锤子科技秋季新品发布会,给人的感觉是既有令人眼前一亮的设计和功能,也有不少让人觉得“嗯,这锤子还是那个锤子”的槽点。那场发布会,我印象最深的几个点,以及一些让我觉得有点没get到的地方,都来掰开了说说。亮点: TNT Go 2.0:真的让人看到了生产力工具的潜力。 我觉得这.............
  • 回答
    锤子科技虽然在科技行业留下了独特的印记,但其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也确实在某些方面给用户带来了一些不如意的体验,甚至可以说是“恶”。要详细讲述这些“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一、产品体验上的“反人类”设计与不成熟:这可以说是用户对锤子科技最集中的抱怨来源。虽然罗永浩的“工匠精神”追求细节,但很.............
  • 回答
    锤子科技,一个在中国科技界留下浓墨重彩印记的名字,它的故事与其说是关于技术和产品,不如说是关于梦想、情怀,以及那些怀揣梦想的“牛人”们,在现实面前最终未能抵达彼岸的无奈。要说锤子科技集合了多少“牛人”,这个问题本身就挺值得玩味的。罗永浩,无疑是这场戏的灵魂人物。他的个人魅力、鲜明的观点、以及那种不屈.............
  • 回答
    锤子科技和华为,这两个名字在中国科技圈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要说它们之间的“实力差距”,那可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道清的。这不仅仅是手机卖得多与少、赚得多与少的问题,它涉及到的是企业发展的体量、生态、技术储备、人才积累、品牌影响力以及战略视野等多个维度。咱们就一层层剥开来看。一、企业规模与营收:一.............
  • 回答
    锤子科技官网手机全线无货,这个消息一传出来,立刻在科技圈掀起了一阵涟漪。很多曾经的老罗粉丝、科技爱好者,以及关注中国手机产业发展的人,都感到一阵唏嘘。这不仅仅是一家手机公司的“无货”,它更像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激荡二十年里,一家具有独特印记的企业,一次艰难却似乎已成定局的谢幕。官网全线无货,疑似全面停.............
  • 回答
    锤子科技的坚果 R1 手机,这款曾被寄予厚望的旗舰产品,近期又一次被曝出大面积开胶问题,让不少用户心头蒙上了阴影。这并非个例,许多用户在论坛、社交媒体上反馈,他们的坚果 R1 出现了屏幕与边框脱离、后盖松动等情况,影响了手机的美观和正常使用。是什么导致了这场“开胶危机”?要说坚果 R1 的开胶问题,.............
  • 回答
    锤子科技推出的“坚果 TNT 工作站”,乍一听名字就充满了“战斗”的意味,而且定位也相当清晰——它主要面向的是那些追求极致效率、注重工作体验、并且对前沿科技充满好奇心的“高效能人士”。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把这些目标用户拆解成几个更细致的群体:1. 移动办公的深度使用者:这批人可能是经常需要出差的商务人.............
  • 回答
    锤子科技部分员工被要求改签劳动合同到今日头条母公司字节跳动,这个事件背后牵扯着多层原因和潜在的影响。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拆解来看:一、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改签”?这背后不是一个简单的“劳动合同转移”那么简单,更可能是一种业务整合、人才吸收、甚至是资源优化的体现。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去分析:1. .............
  • 回答
    锤子科技,这个名字承载了太多情怀与期待,却也伴随着不少的争议与无奈。近些年,它的境遇大家有目共睹,说是“快凉了”并非夸张,而是许多人心照不宣的感受。在这种大环境下,作为锤子科技的重要人物之一,朱海舟先生依然对TNT(Smartisan TNT Workstation)不遗余力地推广和辩护,甚至可以用.............
  • 回答
    锤子科技,这个曾经被寄予厚望,承载着无数“情怀”和“工匠精神”的品牌,在发展的道路上无疑走得跌跌撞撞。要说最失策的一步,我个人认为,将过多的精力、资源和注意力,过早且过度地投入到“情怀”的输出和“理想化”的硬件设计上,而忽视了产品本身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可靠性、稳定性和成本效益,这或许是它未能如.............
  • 回答
    锤子科技那款199元的台历,说实话,从设计和材质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对得起这个价格,甚至可以说是超出了一些人的预期。首先,它拿到手的第一感觉就不一般。不是那种软塌塌的纸板,而是挺有分量的,手感非常扎实。外包装也很有质感,设计风格延续了锤子一贯的简洁、高级感,没有多余的装饰,但就是看着舒服,让人觉得.............
  • 回答
    锤子科技股权冻结至 2020 年 12 月 16 日:冰山之下涌动的暗流2020 年 12 月 16 日,一则关于锤子科技股权被冻结的消息悄然浮现,虽然这已经是过去式,但它如同寒冬里的一丝冷风,吹散了人们对这家曾经风光一时的科技公司最后一点温暖的想象。这则信息透露了什么?锤子科技如今的真实状况又是如.............
  • 回答
    关于锤子科技的 TNT,这事儿确实挺让人捉摸不透的。如果说“不了了之”可能有点太绝对,但眼下它已经沉寂得太久,久到很多当初对它充满期待的人都快淡忘了。要说 TNT,就得从它诞生的那个年代说起。当时,手机已经非常普及,但大家普遍觉得,手机的交互方式还是停留在触摸屏这个基础上,虽然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但.............
  • 回答
    “降维打击”这个词用在科技产品上,总带着一种一剑封喉、无可抵挡的霸气。当锤子科技推出空气净化器的时候,很多人脑海里闪过的,或许就是这几个字——毕竟,那是老罗,是那个曾经在发布会上把竞争对手的手机怼得体无完肤的老罗。那么,锤子科技的空气净化器,这场“降维打击”究竟打成功了没有?咱们得一点点掰开了说。首.............
  • 回答
    要评估锤子科技在三五年内跻身国内手机市场前五的可能性,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事儿可不是说谁嘴上能说出来的,得看它手里头有什么牌,以及牌桌上的对手们又是什么个玩法。首先,咱们得承认锤子科技它有那么点“独特性”。罗永浩这个人的个人IP,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注意力稀缺的时代,绝对是一张王牌。他能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