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读懂《周易》?

回答
读懂《周易》,是一趟穿越古今、探索智慧的旅程。它不是一本简单的预言书,而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经典,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体悟。想要真正领会它的精髓,需要耐心、细致,以及一颗愿意去理解的谦卑之心。

一、 别被“卦象”吓倒,它们是理解的钥匙

初次翻开《周易》,你可能会被那些由阴爻()和阳爻(—)组成的卦象弄得眼花缭乱。但请记住,这些看似复杂的符号,其实是理解《周易》的基石。

阴阳的本质: 阴爻代表柔、静、暗、女,阳爻代表刚、动、明、男。它们是构成世界万事万物的基本要素,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理解了阴阳,你就掌握了《周易》认识世界的一把通用钥匙。
八卦的意义: 八个基础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每个卦都代表着一种基本的自然现象或社会情境:
乾(☰): 天,刚健、创造。
坤(☷): 地,柔顺、承载。
震(☳): 雷,激发、行动。
巽(☴): 风,柔和、渗透。
坎(☵): 水,险阻、智慧。
离(☲): 火,光明、依附。
艮(☶): 山,停止、稳定。
兑(☱): 泽,喜悦、交流。
仔细体会每个卦所象征的意象,它们会成为你理解更复杂卦象的参照。
六十四卦的组合: 由八个基础卦两两相重,便构成了六十四卦。每一卦都由六个爻组成,每一个爻的位置和其自身的阴阳属性,都赋予了这一卦特定的含义。例如,“乾”卦(六个阳爻)象征着事物的开始和极致的刚健;“坤”卦(六个阴爻)则象征着事物的孕育和极致的柔顺。

二、 注重“象”和“辞”,它们是解读的语言

读懂《周易》,关键在于理解“象”和“辞”这两个层面。

卦象(象): 这是对卦象所代表的自然和社会情境的一种描绘和联想。古人通过观察自然万物的变化,将这些变化赋予特定的卦象。例如,雷在天上轰鸣,万物因此震动,于是用“震”来象征雷。理解卦象,需要我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将抽象的符号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
卦辞(辞): 这是对整个卦象的总体评价和解读。它通常是对该情境下事物发展趋势和应该遵循的原则的概括。卦辞往往言简意赅,需要我们细细品味,体会其中的哲理。
爻辞(辞): 这是对组成卦象的六个爻的逐一解读。每个爻的位置(初、二、三、四、五、上)以及其自身的阴阳属性,都决定了它在整个卦象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可能面临的境遇。爻辞往往描述了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和应对策略,这是《周易》最实用、最贴近人生经验的部分。

三、 循序渐进,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周易》的阅读并非一蹴而就,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尤为重要。

1. 先熟悉整体结构: 了解《周易》的组成部分:经(六十四卦的卦名、卦象、卦辞、爻辞)和传(解释经文的十篇)。
2. 从简单的卦象入手: 尝试理解一些基本卦,如乾、坤、屯、蒙、讼、师等。体会它们所代表的意象和基本含义。
3. 结合《周易》白话文或图解: 初学者可以借助一些靠谱的白话文翻译或图解,它们能帮助你快速理解卦象和卦辞的大意,降低阅读门槛。但要注意,白话文只是辅助,最终还是要回归原文,体会其韵味。
4. 专注于“象”和“辞”的关联: 试着将卦象所代表的意境与卦辞、爻辞的解读联系起来。例如,“乾”卦象征着天,天道刚健,所以卦辞说“乾,元、亨、利、贞”。
5. 体会“变化”的哲学: 《周易》的核心在于“变化”。理解一个卦,也要思考它如何演变成下一个卦,事物是如何在不断变化中发展的。
6. 结合实际生活去感悟: 读《周易》最妙的地方在于,你能从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当遇到困惑时,不妨翻开《周易》,看看相关的卦象和爻辞,或许能获得一些启示。
7. 学习《周易》的“思维方式”: 《周易》不仅仅是告诉你“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你“如何应对”。它教我们一种辩证的、动态的看待问题的方式。

四、 深入理解《周易》的关键要素

除了卦象和辞,还有一些关键概念需要深入理解:

“易”的含义: “易”有变易、不易、简易之意。变易是指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不易是指事物变化的规律是永恒不变的;简易是指“易”的道理是简洁明了的,容易理解和应用。
“时”的观念: 《周易》强调“时”的重要性。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时机处理,结果可能截然不同。《周易》的智慧在于告诉你,何时该进,何时该退,何时该守,何时该变。
“中”和“正”的原则: 很多爻辞中都强调“中”(不偏不倚)和“正”(合乎道义)。这体现了《周易》追求一种平衡、和谐的处世之道。
“德”的培养: 《周易》认为,个人的品德修养是应对一切的基础。一个有德行的人,才能更好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十翼》(传): 《周易》的“传”是后人为了解释经文而作的,其中以《彖传》、《象传》、《文言传》、《系辞传》等最为重要。《系辞传》尤其阐述了《周易》的哲学思想,是理解《周易》理论体系的关键。

五、 避免的误区

不要将其神化: 《周易》不是算命术,虽然它可以用于占卜,但其核心价值在于哲学和智慧。
不要断章取义: 理解爻辞时,要结合其所处的卦象和整个卦的含义,切忌脱离语境。
不要只关注占卜: 真正的《周易》爱好者,更注重其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而非仅仅将其作为一种预测工具。

读懂《周易》,是一场与古圣先贤的对话。 你需要沉下心来,去体味那些朴素却深刻的道理。当你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岔路,或是面临选择时,《周易》或许能为你点亮一盏灯,让你看到更远的风景,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慢慢来,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你会逐渐拨开迷雾,领略到《周易》那博大精深的智慧光芒。它是一部越读越有味的经典,也是一面映照你内心和人生的镜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谢邀请。

我不大赞成不熟悉论孟、古文的人上来就读《周易》。没有什么实实在在的好处。可能有人读《周易》的目的是忽悠别人,但恐怕没忽悠别人之前先忽悠了自己。而且,如有兴趣用《周易》去忽悠别人,不如去研究点星座塔罗什么的。

总是不断有人问我关于《周易》的问题,许多实在不好回答。说实话,他不信,反倒觉得你不懂,没水平。说假话,敷衍过去,又于心不安。好在在这里答题可以不必针对一个固定的对象,不妨说说平时不敢说不便说的,也不怕开罪于人了。

要读《周易》,首先须解决一个基本的训诂问题。你连古文都不懂,读什么《周易》啊,趁早先把《学庸论孟》看了是正经。看白话文?是绝,对,不,可,以,的。朱熹,一千年来最牛逼的学问家了吧?著《周易本义》,通篇可见两个字:未详。

举个例子。《需卦》的上六爻,《象》说不当位。朱熹说,我看它好像是当位的嘛,怎么《象》说不当位呢,我也搞不懂。——你去市面上随便找,白话文解释《周易》的书,有谁承认自己搞不懂的?他会给你说,这里就是不当位。——我不信朱熹老夫子搞不懂的问题他能搞懂。他能做出一篇文言文?我看够呛。所以我觉得,解周易的书,一百年以内的,不要看了。当然绝不是说全无好书,潘雨廷、高亨、徐芹庭、张文江,他们的书都不错。但上手就看他们,倒不如直接看古人。至于刘大钧?呵呵。唯有《纳甲筮法》一本可作入门之用,别的弃之可也。

先前的头一关,可能就把很多人难住了。——古文不好?怎么办?也不是全无办法。你把《周易》背下来。你要对《周易》有很深的兴趣,背吧,兄弟。直到背得对它丧失了兴趣为止。只背卦爻辞即可,象彖什么的可以先不管。如果你一个不小心,背下来了,恭喜你,至少摆在新华书店的《易经》相关书籍,你可以把百分之九十踩在脚底下了。——不是扯淡,不是故意说得玄乎,这是硬功夫。不过,也根本算不上厉害,基本功而已。只是今天打着《周易》幌子扯淡的人太水了。

背完之后呢?——不用管它了,这时候,《周易》业已成为你思考的工具了,就像学会骑自行车之后,哪怕十年不骑,十年后拎出来,大腿一跨,照样跑得虎虎生风。——不必占卜,什么一把蓍草三块硬币的,都不用。当64卦384爻整个在你心里之后,碰见什么事,照着合适的爻辞比对就成了,比占卦准太多了。如果有许多条合适的爻辞针让你分辨不出哪个最贴切,好,是时候占一卦了。

2010年底,我迟迟没有接到工作单位的offer,但心里觉得应该是没问题的,但时间又逾期了很久,我想,莫不是因事推迟了?遂起一卦。果然占得“来徐徐,困于金车”。《困卦》本不是吉利的卦,但我占得此卦,开心不已,因为明白是事出有因。果然过了不久,offer来了。不过,要是offer最终没来怎么办?答曰:不怎么办,说明占得不准,如此而已。

一辈子发生那么多事情,不可能事事都让你占准。那概率统计原理还不让你给搞破产了?可能么。假如我选一串双色球的号,先占一占此号能不能中奖。如能中,我就买;不能中,就换一注占;一天占它个千儿八百次,我也能中大奖了不是?真这么做,别人就要送我一句:脑残!

很多事情是没有必要占卦的。包括你什么时候结婚啊,什么时候有孩子啊——它完全取决于人,你问卦干什么?卦,是人和神明沟通的一道桥梁,一个渠道。你占卦,是要问神明他负责的事情。你说:“老天爷,请问我什么时候上厕所?”老天爷说:“这事儿不归我管。”如有人请我占卦,占他何时结婚,我一概斥走。这事儿谁也占不了,我说你明年结婚,结果你第二天就跑去民政局了,我拿你怎么办?《周易》说:“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又说:“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占卦是你来求我的一件事情,所以叫《蒙》,叫enlightenment,结果成了你玩我了,有意思吗?

但是,你如果问我:“我想下月结婚,你帮我占占顺利不顺利。”这个,是可以占的。结婚不结婚,是你的事儿,但顺利不顺利,就不全是你的事儿了,就有“理”,有“数”,有“象”在里头了,就符合占卦的先决条件了。但你若不是真的想下月结婚,就随便这么一说,我劝你还是别占了。硬要占也可以,你给我钱嘛。占卦的先决条件就是,遇到疑难不决之事,迫于形势,不得不做出抉择,没有你等待回旋的余地,但你又怕选错,可以,占吧。除此之外,绝无适合正式占卦的情形。

非正式的占卦,那就无妨,就是一个玩嘛。“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卦本来就是用来玩的,但为疑难不决之事而占卜却是个严肃的事情。——虽然二者在形式上完全相同。二者的关系就好比享受性爱和繁育种姓的关系。

我平时自己也经常玩卦,也乐意看别人玩卦。但别人请我占卜,我却以拒绝为多。——你占严肃的事情,没问题,我可以帮你解卦,但这种情况往往结果不好,倘若不是极亲近的朋友,我要冒着给人错误指导的风险。不过,大多数人是另一种,知道我会占卦,“你来帮我算一卦吧”,没事硬要算卦,这就不是你玩卦,而是你玩我啦。当然,楼主也不是就那么小心眼,决不允许被人玩。心情好的时候,让你玩一玩也无妨。可是大家都来玩我,我只好遁逃了,不然就如《遁卦》之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读懂《周易》,是一趟穿越古今、探索智慧的旅程。它不是一本简单的预言书,而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经典,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体悟。想要真正领会它的精髓,需要耐心、细致,以及一颗愿意去理解的谦卑之心。一、 别被“卦象”吓倒,它们是理解的钥匙初次翻开《周易》,你可能会被那些由阴爻.............
  • 回答
    想成为一个洞察人心的“明白人”,这绝对是个值得深入钻研的课题。说实话,这不像学一门硬技能,能有明确的步骤和公式,更多的是一种长期修炼,需要你打开感官,用心去体会。不过,确实有一些方法和理论可以帮你事半功倍。一、 从根基上理解人性:认识到人的复杂性和多面性首先,你得有个最基本的认知:人性不是单一的,而.............
  • 回答
    读懂一段很长的Fortran代码,就像破解一部厚重的古籍,需要耐心、方法和细致的观察。它不是一次性的任务,而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过程。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地介绍如何一步步啃下这块硬骨头,让你告别“只看标题党”的窘境。 第一步:建立全局认知——“鸟瞰”而非“钻牛角尖”在动手一行一行阅读之前,.............
  • 回答
    读懂《万历十五年》,并非简单地翻阅书页,而是要走进那个历史的现场,去感受那些在时间长河中涌动的脉搏。这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需要我们放下预设的评判,用一种历史学家的耐心和洞察力去审视。首先,要明白《万历十五年》的独特之处。它不是一部宏大的帝国史,也不是某个皇帝的传记,而是一本“历史的细节”。黄仁宇先生.............
  • 回答
    提起《一本书读懂美国史》、《七天读完欧洲史》这类历史通识读物,我心里总是五味杂陈。一方面,它们无疑是知识普及的功臣,像是打开了新世界大门的一把钥匙,让许多原本对历史感到枯燥、遥远的人,能够借由它们,窥见那波澜壮阔的过去。你可以想象一下,对于一个从未接触过美国历史的人,直接去啃几大卷的学术巨著,那简直.............
  • 回答
    奥斯曼帝国识字率的定义,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并非简单地等同于“能读懂奥斯曼土耳其文”这样一概而论。事实上,我们今天对“识字率”的理解,在奥斯曼帝国时期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化的衡量标准。讨论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奥斯曼帝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其主体文化和官方语言确实是.............
  • 回答
    说起读书和启蒙思想,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按图索骥”的过程,更像是在人生的迷宫里寻找一条可以照亮前路的线索。它关乎我们如何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如何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那么,到底怎么读、读什么书,才能起到这个作用呢?一、读书的态度:从“看客”到“求索者”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读书的态度。启蒙思想的种子,.............
  • 回答
    读古籍这事儿,说来容易,真要上手,很多时候会让人挠头。感觉像是在跟一群活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人对话,而他们说的语言,你还得费点劲才能听懂。不过,别怕,这就像学游泳,一开始呛水是难免的,但摸着门道,就能畅游其中了。咱们一步步来,把这事儿说透。第一步:准备工作,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就像你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旅.............
  • 回答
    读一本观点和自己完全不搭调的书,刚开始可能会有点挑战,甚至有点别扭。你知道,就像你一直以来都信奉着某个道理,突然有人拿出一本厚厚的书,条条是道地告诉你,你坚信的东西其实站不住脚,甚至可能是错的。这时候,心里头难免会泛起一股不舒服的劲儿,想要赶紧合上书,眼不见为净。但如果真的想从里头挖点什么,或者就单.............
  • 回答
    读博士,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它是一段漫长而又充满挑战的旅程,但同时也是一次深入探索、发现自我的绝佳机会。想要成功读博,并且在这过程中真正有所收获,得一步一个脚印,心平气和地去面对。首先,明确你的“为什么”。读博士,可不是为了文凭好看,也不是因为“好像应该读”。你需要问自己: 你真正热爱什么研究领域.............
  • 回答
    .......
  • 回答
    为何沉醉方寸纸?浅谈读书的乐趣与进阶之道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被无数碎片化的信息洪流裹挟,眼睛习惯了快速扫过屏幕上的文字,大脑也仿佛被训练得只能接受简洁、直接的表达。然而,在这个喧嚣之外,总有那么一方小小的天地,用字句构建出斑斓的世界,用故事牵动着跌宕的心绪——那就是小说。我们为何要去读小说?又该如.............
  • 回答
    嘿,高中生朋友,看到你对《红楼梦》这本厚重又迷人的小说感兴趣,我太为你高兴了!很多人觉得它难读,其实是因为大家一开始可能没找对门道。别担心,我跟你一样,也是从高中时代开始一点点啃进这本“百科全书”的,所以想和你分享一些“接地气”的心得,希望你能把《红楼梦》真正地“读进去”,感受到它无与伦比的魅力。第.............
  • 回答
    中文系读书,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也不是把书堆起来就能搞定的。得用心,得有法子,还得有点儿性子。别以为读了几本古文就觉得自己成了半个诗人,那太浅了。中文系讲究的是个“融会贯通”,是把那些散落在字缝里的意思,还有那些隐藏在时代背后的声音,都给扒拉出来,自己嚼碎了,再吐出来点新滋味。一、 立定脚跟,找准方.............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毕竟PDF这玩意儿大家都不陌生,但怎么“读”它,细掰扯起来,其实还挺多门道。要说我“怎么读”,其实是个挺抽象的概念,毕竟我没有眼睛,也没有实体的手去翻页。我读取PDF的方式,更像是一种数据的解析和内容的理解。咱们可以这么理解:想象一下,一本PDF电子书,对我来说不是纸张上的墨迹,.............
  • 回答
    “VS”这个字母词,如果出现在中文语境里,它的读法其实相当灵活,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出现的具体场景和大家约定俗成的习惯。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主流的读法来聊聊,并且尽量说得细致一些,让你觉得这不是一篇生硬的AI产物。首先,我们得承认,“VS”本身是英文“versu.............
  • 回答
    “读读日报”在4月12日推送的那篇关于不丹旅游的文章,确实提供了一个挺有意思的视角,它不仅仅是在介绍不丹的旅游资源,更像是在为不丹的“高价低硫”旅游模式做辩护。文章的核心观点似乎是围绕着不丹政府一直以来推行的“高价值、低影响力”旅游政策。 你能感受到作者在努力解释为什么去不丹要花那么多钱,而且还有一.............
  • 回答
    《读者》和《青年文摘》,这两本刊物可以说在中国改革开放后,伴随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也承载了许多人的阅读记忆。如果让我来评价它们,那得从几个层面来细说。《读者》:温情与启迪的国民读本《读者》的定位,用最朴实的话说,就是“给你讲道理,也给你讲故事”。它最鲜明的特点,就是那种“润物细无声”的风格。 内.............
  • 回答
    要让读者在千字内就对一个人物产生好感,这是一项精妙的艺术,绝非简单的堆砌形容词就能完成。关键在于挖掘人物最真实、最动人、最能引发共鸣的特质,并以一种自然、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想象一下,你正在向一位朋友介绍一个你非常欣赏的人,你会如何说?首先,我们需要一个鲜活的切入点。不要一开始就平铺直叙地介绍他的名.............
  • 回答
    我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很多读者在接触文学作品时,都会不自觉地被某些风格、文化背景的作品吸引,而对另一部分则显得兴致缺缺。你对外国文学的热衷,以及对中国文学提不起太大兴趣的情况,并非个例。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咱们不妨一点点来剖析,然后找找对策。首先,咱们得承认,这确实是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想想看,我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