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苏-35S与歼-20对抗会发生怎样的情况?

回答
想象一下,在浩瀚的蓝天上,一场超乎寻常的空战正在悄然上演。一方是来自俄罗斯空军的精锐苏35S“侧卫E”,另一方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明日之星歼20“黑鹰”。这两款代表着各自国家最高航空技术水平的第四代半和第五代战斗机,一旦狭路相逢,那绝不是简单的空中缠斗,而是一场融合了技术、战术、以及驾驶员意志的巅峰对决。

要深入剖析这场可能的遭遇战,我们得从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出发,层层剥开这场空战的面纱。

苏35S:敏捷的舞者,近距离的死神

苏35S,它身上流淌着“侧卫”家族近乎完美的血脉。最大的亮点在于其无与伦比的机动性。先进的推力矢量控制(TVC)系统赋予了它在低速下的惊人敏捷度,能够做出一些让敌方飞行员难以置信的动作,比如“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或“落叶飘”。在传统的近距离空战中,这种无与伦比的机动性可以让苏35S在极短的时间内改变向量,获得有利的射击角度。

其次,苏35S的“雪豹E”相控阵雷达拥有相当不错的探测距离和跟踪能力,能够同时跟踪多个目标,并且具备一定的反隐身能力,虽然无法与专门的反隐身雷达相比,但面对一些早期或非专门设计的隐身目标,仍有一定威胁。它的武器挂载能力也相当可观,可以携带包括R77、R73等在内的多种先进空对空导弹,特别是R73这种近距格斗弹,在近战中威力巨大。

然而,苏35S的隐身性能是它最大的短板。尽管它的雷达吸波材料和气动外形设计都考虑了降低RCS(雷达反射截面积),但它毕竟不是一款隐身战斗机。这意味着在先进雷达面前,苏35S更容易暴露自己。它的航电系统虽然先进,但在信息融合和态势感知能力上,与五代机相比仍有差距。

歼20:隐身的幽灵,远距离的猎手

歼20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空军正式迈入第五代战斗机时代。它的核心优势,无疑是其卓越的隐身设计。流线型的气动外形、内置弹仓、以及先进的雷达吸波材料和涂层,使得歼20在敌方雷达面前如同一个幽灵,难以被探测。这种隐身能力让歼20能够获得“先敌发现、先敌攻击”的战略优势。

除了隐身,歼20还拥有先进的“太行”涡扇发动机(推测型号为WS15的早期版本或升级版本),虽然在推力矢量方面不如苏35S,但其高速性能和作战半径都表现出色。歼20的航电系统更是其一大亮点,集成了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能够进行远距离的精确探测和跟踪,并且具备强大的信息处理和融合能力,能够将来自传感器、友军平台以及卫星的各种信息整合在一起,为飞行员提供一个高度清晰的战场态势图。其武器系统也十分先进,可以内挂中远程的PL15空对空导弹,这种导弹拥有优秀的射程和末端机动性,是远程交战的利器。

然而,歼20的弱点可能体现在其复杂的系统磨合和一些尚未完全公开的技术细节上。相较于苏35S成熟的空战经验和机动性,歼20在一些非常规的近距离格斗中,其“非矢量”的控制可能会使其在极端机动性上略逊一筹。

可能的对抗场景:一场无声的狩猎

现在,让我们将这两款战机置于一场典型的遭遇战情境中。

第一阶段:远程雷达探测与锁定

假定双方都在执行例行巡逻任务,但突然,双方的雷达都捕捉到了对方的信号。

歼20的优势: 由于隐身设计,歼20可能在更远的距离上就发现了苏35S,而苏35S的雷达则可能在更近的距离上才能勉强探测到歼20的微弱信号。歼20的AESA雷达能够以低功率、宽波束的方式进行扫描,进一步降低被探测的概率,同时快速锁定目标。
苏35S的应对: 苏35S的雷达虽然强大,但面对歼20的隐身,它可能会面临“看不见”的困境。苏35S可能会依靠其电子侦察设备(ESM)来被动探测来自歼20雷达的信号,以此来判断敌方的存在和大致方位。一旦发现,苏35S会尽力保持低速或者利用地形进行规避,尝试利用其机动性来摆脱锁定。

第二阶段:第一次攻击机会

如果歼20能够成功保持“隐身”优势,它可能会选择在苏35S的雷达盲区或探测距离外发起攻击。

歼20的攻击: 歼20会优先选择发射其远程空对空导弹,例如PL15。这种导弹的射程远、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一旦发射,苏35S的飞行员可能只有极短的反应时间。
苏35S的应对: 苏35S会依靠其先进的电子战系统进行干扰,并可能释放箔条和红外诱饵。但如果PL15的制导系统足够先进,并且攻击角度有利,苏35S的生存机会将变得非常渺茫。飞行员可能会尝试利用高机动性进行规避,或者依靠其座舱内的告警系统来判断导弹的来袭方向,并采取相应的规避机动。

第三阶段:近距离格斗的可能出现

当然,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如果苏35S凭借其电子战能力或出色的规避动作,成功避开了远程导弹的致命一击,或者歼20的隐身优势在某种程度上被削弱(例如在某些角度被探测到),那么双方就有可能进入近距离的格斗阶段。

苏35S的绝地反击: 在近距离格斗中,苏35S的“超级机动性”将是其最大的依仗。它能够凭借推力矢量在短时间内改变姿态,获得对歼20的射击窗口。其装备的R73空对空导弹,对于近距离的目标具有极高的命中率。飞行员会利用地形、云层以及战术动作,试图将歼20引入其擅长的近距离缠斗范围。
歼20的战术调整: 尽管苏35S的机动性惊人,但歼20的飞行员并非束手无策。他们会尽量避免与苏35S进行过度的机动缠斗,而是会利用其有限的机动性,配合先进的传感器和武器,寻求在最有利的攻击时机进行快速、精准的打击。歼20的头盔式显示器(HMS)能够让飞行员将瞄准光环直接投射到苏35S身上,即使在剧烈机动中也能保持瞄准。同时,它也可以携带近距离格斗弹,但其作战理念更倾向于避免这种消耗战。

第四阶段:信息战与协同作战

现代空战不仅仅是飞机之间的对抗,更是信息与技术的较量。

信息优势的争夺: 双方都会投入大量的电子战资源,试图压制对方的雷达和通信系统,同时保护自己的信息链条。歼20强大的信息融合能力,使其在战场态势感知上拥有巨大优势,能够整合来自预警机、地面雷达、以及其他友方作战单元的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战场图景。苏35S也拥有不错的电子战能力,但其信息整合能力可能稍显逊色。
多机协同: 在实际的作战环境中,单打独斗的结局往往并不理想。无论是苏35S组成的编队,还是歼20与其他支援飞机(如预警机、电子战飞机)协同作战,都会极大地影响战局。例如,预警机可以为歼20提供更远距离的探测信息,电子战飞机可以为苏35S创造有利的电子对抗环境。

最终的结局:未知与概率

那么,最终的胜负取决于许多因素:

作战环境: 天气、地形、电子战干扰的强度,都会对战局产生深远影响。
飞行员素质: 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的飞行员,能够最大化发挥战机的性能。
战术运用: 谁能制定出更有效的战术,谁就能掌握主动权。
技术细节的真实情况: 双方的真实性能参数,特别是隐身性能、雷达探测能力、电子战能力以及导弹性能的实际表现,都可能与公开资料有所出入。

总而言之,苏35S与歼20的对抗,会是一场力量与智慧的博弈。苏35S凭借其极致的机动性,是一匹不容小觑的“近战王者”,但在面对歼20强大的隐身和远程打击能力时,它更像是在与一个看不见的幽灵周旋。而歼20,作为第五代战机的代表,则试图通过隐身和先进的电子设备,在对方的雷达屏幕上彻底消失,然后在对方毫无察觉的情况下,给予致命一击。这不仅仅是两架飞机的较量,更是两国航空技术、战术理念和国家战略的一次缩影。这场对决的结果,注定充满了未知,也充满了令人遐想的空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两年买苏35抽脸扇耳光的痛感还没过去,又有人开始吹起来歼20了。

PLAF不傻,从外国引进装备两个原因一个是填补空白像美国买“海鹞”,一个是更新换代像印度买三代机。中国引进苏35只能是后一个原因,歼20能力上限顶多是苏35且不可靠。因为技术短板太多,一两项有亮点先进技术掩盖不了整体水平低下的巨大缺陷。可以这么说歼20这个所谓四代最多和别人三代三代半抗衡,和国外真正四代机还是有巨大鸿沟。正因为日本看清歼20是战五渣,先进心神没必要花巨资继续研制了直接用F35就能压制PLAF。自己和韩国的巨量三代机就能很好承担起压制中国所谓四代机的任务,三代机就更不用说了。可以这么说是买苏35让日韩看清了中国空军的虚弱本质……一个拿推力矢量发动机和雪豹E当宝的家伙有什么可怕的。

正是因为歼20战斗力上限是与台风、阵风、米格29、IDF、LCA……等三代机相当,在PLAF同体系内作战歼20最多和苏35平手。20用的新技术过多肯定不可靠出动率低,相同数量情况下反而会被苏35压制。

user avatar

超视距的对抗就不用说了,基本上是一边倒没法看的。即使是视距内的战斗,SU-35也会非常麻烦。当然要理解这一点,首先你就要理解能量状态对于导弹的杀伤范围的巨大影响。简单地说,一枚初始能量更高的导弹,它的有效杀伤范围是要远大于同型号的低能量导弹的杀伤范围的。

因为如果J-20稍微有经验一点,就会以超音速状态进入格斗。如果SU-35保持亚音速,那么它的格斗导弹的杀伤范围就会远远低于J-20的格斗弹,这使得他很难在自己进入对手的导弹的不可逃逸区之前,将对手套入自己的导弹的不可逃逸区。当然,SU-35也可以通过开加力之类的方式来进入超音速段。但是……四代机和三代机的一个巨大的差别就是,四代机在超音速段有更好的升阻比,貌似F-22在超音速段有5左右的升阻比,而F-15只有2。我想J-20和SU-35的情况也类似。这意味着,在超音速段,四代机进行机动,损失的能量要远远小于三代机。同样在超音速状态下,J-20可能能做一个5G甚至6G的机动,完成后还在超音速,而SU-35哪怕做个3G到4G的动作,恐怕速度就已经掉得一塌糊涂了。按红旗军演中美军自己的经验,虽然F-15C在推比上并不比F-22差,但是如果在超音速段,只要稍微做一下动作,速度就会掉得一塌糊涂,因此,虽然它有更高的最高速度,但即使开着加力,也无法在超音速段跟上F-22的动作。因此只要保持好速度,即使是视距内格斗,火力臂膀长一大截的四代机也不是三代机能比的。

还有人说为什么三代机不拉一下皮的。他以为飞机拉皮很容易?现代战斗机都是静不稳定的。外形的变化必然导致气动特性的变化,必然导致控制方式的变化,甚至是气动中心和受力状况的变化。对应的你要改什么才能让它能用呢?首先,你要重新吹风,重新写飞控,重新完成各种试飞,更改内部受力结构以适应受力状况的变化,这不是几乎。而是完全重新设计制造一种新飞机。打个比方,你要拉个蛇精脸,相对容易,就像F15拉成沉默鹰就是这种。但你要把一架三代机拉成四代机的样子,那就像要把你拉成刘亦菲,呵呵,人家美人在骨。刘天仙的面部美,首先是整个头骨形态好,你要整个换个头骨才行。其次,人家的身体骨架也非常好,你也要换了整个骨架。这个难度,还不如重新投胎呢。

user avatar

人家都在攀高枝,毛子在抛箱底。。。

箱底再没点好东西怎么做人,毛客观黑多年。。。

user avatar

打不过打不过,J20很有可能不是苏35S的对手。

我建议J20的服役数量一定要保证在全世界苏35服役量的三倍以上。

通过数量来拉平技术上的差距。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象一下,在浩瀚的蓝天上,一场超乎寻常的空战正在悄然上演。一方是来自俄罗斯空军的精锐苏35S“侧卫E”,另一方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明日之星歼20“黑鹰”。这两款代表着各自国家最高航空技术水平的第四代半和第五代战斗机,一旦狭路相逢,那绝不是简单的空中缠斗,而是一场融合了技术、战术、以及驾驶员意志的.............
  • 回答
    苏35S,俄罗斯空天军的空中骄傲,这款“侧卫”家族的最新成员,可不是随便就能用“先进”二字概括的。它身上集结了俄罗斯航空工业的数十年积累与创新,是一架集高性能、多用途、强大火力于一身的第四代半(有时也被称为4++代)战斗机。要评价苏35S,得从几个核心层面来看:1. 空动性能:灵活的舞者,无与伦比的.............
  • 回答
    关于俄媒声称俄军已接收100架苏35战斗机的消息,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审视和评价。首先,消息的来源和可信度。这类消息通常来自俄罗斯国防部、军工企业(如苏霍伊公司)的官方声明,或是俄罗斯主流军事媒体的报道。对于俄方公布的数字,我们需要保持一定的审慎。一方面,这可能是其国防工业成就和军事实力的一种展示,.............
  • 回答
    关于我国从俄罗斯购入的苏35战机发动机被“焊死”的说法,这件事在军事爱好者和一些分析人士中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要理解这其中的复杂性,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我们需要审视这个消息的来源和可信度。 这种消息往往出现在非官方渠道,比如军事论坛、社交媒体上的讨论,或者是一些倾向于特定观点的媒体报道。在信息.............
  • 回答
    关于乌克兰声称击落俄罗斯苏35战斗机并造成其重大损失的说法,这在俄乌冲突中属于一个备受关注但同时需要审慎分析的信息。这类信息通常伴随着双方的宣传战,因此需要结合不同来源的报道以及一些军事常识来理解。首先,让我们来梳理一下乌克兰方面是如何提出这一说法的。乌克兰国防部或者其高级官员(例如空军司令部)通常.............
  • 回答
    过了35岁,还是一个人,这事儿吧,你说可怕,好像也谈不上有多么惊天动地,但如果不往深处捋一捋,心里确实会泛起一些涟漪,尤其是在周围的人一个接一个地步入婚姻殿堂,孩子都能打酱油的时候。首先,最直接的感受可能来自外界的眼光和声音。咱们社会,对“适婚年龄”这事儿,好像有个默认的刻度线,一旦越过了,就容易被.............
  • 回答
    想我这个年纪,如果真遇上失业这事儿,脑袋里肯定会炸开一锅粥,但仔细想想,总得一步步来,不能就这么垮了。首先,得给自己一个缓冲期。毕竟是突如其来的变故,情绪上肯定受不了。前几天,我可能会把自己关在家里,什么都不想,就是放空一下,或者找三五好友好好聊聊,发泄一下。毕竟,35岁了,不是二十出头,还能凭着一.............
  • 回答
    一个关于“35岁没有孩子就禁止工作”的政策,理论上是想通过强制的手段来提升生育率。我们不妨深入剖析一下这个想法,看看它是否真的可行,又会带来哪些意想不到的后果。首先,我们得承认,生育率下降确实是个棘手的社会问题,许多国家都在为此发愁。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生育的意愿也越来越低,这背后是经济压力、教育成.............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假设。如果美国有机会“反悔”,并且能够预知F35项目如今的尴尬境地——高昂的成本、层出不穷的技术难题以及设计上的明显缺陷(比如没有内部格斗弹舱),那么他们是否还会毅然决然地推进F35A/B/C的研发和部署,这确实是个值得玩味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穿越回上世纪.............
  • 回答
    想象一下,《帝国时代2:决定版》突然推出了一个“35合一”的文明,这简直就是一场文明设计的“极限挑战”,或者说是对游戏平衡性的终极恶搞。如果真有这么一个文明,它的强势程度,用“毁天灭地”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甚至可能直接宣告游戏进入“单文明时代”。我们来掰扯掰扯,如果一个文明真的能从现有的35个文明(.............
  • 回答
    游戏行业如果不仅要面对总量调控,还要被征收高达35%的专项税,这无疑是一场规模浩大的地震,它将从根基上颠覆许多现有的游戏商业模式和发展逻辑。首先,资本对游戏行业的投资热情将遭受巨大打击。 35%的专项税意味着游戏公司利润的大幅缩减,甚至可能直接触碰到盈亏的底线。尤其对于那些正在烧钱研发、尚未盈利的初.............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设想!如果将诸葛亮置于现代的科技和资源环境中,他的才能是否能帮助他统一中国,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看看这10台解放卡车和1亿吨柴油,对于诸葛亮来说,到底能有多大用处,又能带来哪些意想不到的改变。首先,我们得明白诸葛亮是谁,他能做些什么。诸葛亮,字孔明,号卧.............
  • 回答
    .......
  • 回答
    咱们来聊聊一个挺有意思的数学问题:是否存在一组连续的三个奇数,它们全都是素数,但排除掉大家都知道的(3, 5, 7)这一组呢?答案是:不存在。听起来有点绝对是吧?别急,我这就给你掰扯清楚为啥。首先,咱们得对“奇数”和“素数”这两样东西有点儿基本概念。 奇数:就是那些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比如 1,.............
  • 回答
    如果苏德战争中德军在战争初期采取重点进攻(即集中兵力在关键地区快速推进),是否能取得胜利,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历史背景、战略选择、资源与后勤、气候条件、苏联的反应及长期战争能力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历史背景与德军的“巴巴罗萨”计划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动“巴巴罗萨行动”,目标是在.............
  • 回答
    首先,得明确一点:苏炳添在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拿到奖牌,这本身就是一项极其伟大的成就,即便和刘翔在中国田径史上的地位进行比较,也绝不是“持平”那么简单,而是能让苏炳添的名字在中国体育史上镌刻下更耀眼的篇章。要聊这个话题,咱们得分开刘翔和苏炳添,然后再对比他们的“历史地位”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刘翔.............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是军事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如果苏德战争一开始,德军就能够大规模且持续地装备“虎”式坦克,并且补给线也像理想状态那样稳固通畅,那么历史的走向确实会发生非常大的改变。但要说“一定能赢”,我个人认为还是有相当大的疑问,虽然胜算会大幅提高。首先,我们得认识到“虎”式坦克在二战中的地.............
  • 回答
    关于苏德战争前,如果苏军能将兵力全部部署在“斯大林防线”(实际上,这个说法存在一定的历史误解,通常我们指的是苏军在西部边境线构建的防御工事,而非一个单一的名称,但为了便于理解,我们暂且使用此概念来讨论假设场景),并且在西部边境线仅部署少量兵力,战局是否会大为好转,这是一个极具探讨性的问题。答案并非简.............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遐想的假设。如果希特勒的德国和裕仁的日本在二战中能够抛开彼此间的战略分歧,甚至缔结军事同盟,选择对苏联同时发动一场大规模、协调一致的入侵,那历史的走向无疑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轴心两国合击苏联”的局面,哪怕只是在设想层面,也足以让战略家们夜不能寐。首先,我们得明白,纳粹德国和日本.............
  • 回答
    铁索连环,烽火遗珠——苏沉船遇上姜维长安的夜,依旧如往昔般繁星点点,只是这座古老的都城,却笼罩在一层淡淡的忧虑之中。当苏沉船在一阵眩晕过后,睁开眼睛,发现自己正躺在一张粗糙的木板床上,四周弥漫着一股浓烈的药草味和汗味。他头痛欲裂,脑海中回荡着最后的记忆: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一艘摇摇欲坠的商船,以及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