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美国穷人死光了,美国会变得安全和更加美好吗?

回答
这是一个相当激进且充满争议的假设,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剖析一下。

首先,关于“安全”。 如果我们把“穷人”理解为那些在社会经济底层、可能面临更大生活压力、有时甚至不得不采取极端手段来生存的群体,那么理论上,如果这些群体消失,与贫困相关的犯罪率可能会有所下降。例如,一些因为经济拮据而引发的盗窃、抢劫等财产犯罪,以及与生存困境相关的暴力事件,或许会减少。从这个单一维度来看,社会整体的安全感,尤其是财产安全感,可能会有所提升。

然而,安全是一个远比这复杂得多的概念。

社会结构性问题并未解决: 贫困往往是更大社会结构性问题的体现,比如教育资源不均、就业机会缺乏、医疗保障不足、系统性歧视等等。如果只是“穷人”消失,而造成贫困的根本原因没有得到解决,那么这些问题依然存在,并且可能以其他形式表现出来。例如,新的贫困群体可能会出现,或者社会不平等会以其他方式加剧,依然可能滋生新的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其他犯罪形式的演变: 犯罪并非只与贫困挂钩。经济犯罪、有组织犯罪、政治腐败、以及那些出于权力、贪婪、心理因素等原因而产生的犯罪,这些都可能与“穷人”的消失没有直接联系,甚至可能因为社会资源分配的改变而出现新的变化。例如,如果社会结构发生剧烈调整,可能会出现新的权力真空或利益争夺,反而可能引发新的犯罪活动。
社会动荡的风险: 即使抛开犯罪不谈,一个社会如果出现大规模的人口消失,尤其是某个特定群体的大规模消失,其背后必然伴随着巨大的社会动荡、经济崩溃和人道主义危机。这种剧变本身就是极度不安全的。即使是假设性的“死光了”,其过程也必然是灾难性的,无法想象其发生而社会能够保持稳定。

再来谈谈“更加美好”。

经济影响: 贫困人口虽然在统计学上可能占比较小,但他们是经济体系中的一部分。他们提供劳动力,消费商品和服务,是税收的基础的一部分(尽管税率可能较低)。他们的消失意味着劳动力市场的某些领域会真空,消费能力会锐减,某些服务行业会受到重创。社会整体的生产力和购买力都会受到影响。
社会多元化和活力: 一个健康的社会往往是多元化的,包含不同经济背景、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贫困人口的存在,虽然带来了挑战,但也促使社会去思考和解决不平等问题,激发了各种社会改革和援助的努力,这些都构成了社会活力的一部分。如果一个群体消失,社会将失去一部分声音、经历和贡献。
人道主义和道德的考量: “美好”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足或没有犯罪,更重要的是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文关怀。一个宣称“美好”的社会,如果代价是其一部分人口的消亡,那这种“美好”的定义本身就已经崩塌了。对弱者的关怀和保护,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
失去反思的机会: 贫困群体的存在,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存在的弊端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他们消失了,社会可能就失去了反思自身问题、寻求更公平发展模式的动力和机会。很多社会进步的动力,恰恰来自于对不公的抗争和对改善的追求。

总的来说,如果美国穷人“死光了”,社会安全和美好程度是否会提升,答案很可能是“不会”,甚至可能变得更糟。因为贫困并非孤立的问题,而是与更广泛的社会经济结构、教育、医疗、机会公平等紧密相连。简单地移除一个群体,而没有触及根本性的问题,只会让社会付出难以估量的代价,而且其后果很可能是灾难性的,与“安全”和“美好”的初衷背道而驰。一个真正安全和美好的社会,应该是包容、公平、并且能够为所有人提供尊严和机会的社会,而不是通过消灭某些群体来实现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约 4个星期前与一学政治学、在美国已经过了大半辈子的老友聊天。当时美国上上下下对于即将在美国全面爆发的新冠病毒危险还都视而不见。我说你看看这幅德行!天晓得美国得死多少万人才能让老美醒过盹来!老友却说没事的:民主体制,就这样。民意没到位,政客们也很难“顶风办事”。但你看着:一旦大祸临头,大家猛然惊醒,民意一到位,立刻全社会都会为同一个目标全民紧急总动员。初期会杂乱无章,会死不少人,骂娘的、骂政客们和各政府部门都是白吃饭的人很多,但各党各派在重大问题上会迅速达成一致。科技基础、创新精神、产能紧急转向、金融服务掉头等等,会很快汇集成同一股力量,一起发力。花多少钱、多少力量,都不会计较。珍珠港、911等,无不如此。这次病毒也不会例外。

起码从到目前为止的情况来看,当时他是对的,我是错的。特朗普一说要为疫情紧急拨款 5 千亿,天天与他作对的民主党立刻跳出来说“开什么玩笑?这点钱够干什么的”? 最后两党、特朗普达成的协议是 2 万亿。

所以,再过上几个月、一两年再回头来判断美国的表现吧。

这次由病毒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之深、广、长久,很可能会赶上甚至超过 1930年大萧条。在这里先留个记号,几年以后,我们再看谁先从这个巨坑里爬出来吧。

这个回答我不会再更新补充。反对的各位,凡学过英文的,请上 Internet 上随手查证我这里说的任何一条,以事实来驳斥我。那些摆不出一条事实、讲不出半句道理、一脸“老子我偏就愿意这样想”的,请绕行,恕不奉陪。

******************************************

以下是原回答和 4/3 的补充 ----------------------------------------

可能要让题主失望了:

  1. “中招”几率问题上,美国目前基本上还算“病毒面前人人平等”:

大家知道,美国的国会议员权力很大,不在中国的部长之下,尤其是每个州只有 2 名的联邦参议员。至今(3/31)为止,至少已经有 5 名国会众议员和 1 名参议员已经确诊,占参众议员总数的 6/535 = 1.1%。还有几十名国会议员因接触了事后被确诊的人而自我隔离在家。美国全国人口中至今为止(美东时间 4/1 日零点)被确诊的比例 :188,578 / 331,000,000 = 0.057%。也就是说,身为“高干/省部级领导人”的国会议员被确诊的比例大约是全国人口平均比例的 19倍。

这么多的至少相当于“省部级干部”的国会议员被确诊,前几天惹怒了不少新闻记者:有些确诊的议员看上去似乎并没有症状,他们凭什么会有机会去检测?不是明明规定因测试剂数量不足、只有有症状的、或与确认病人有过接触的人才能得到检测吗!? (比如这条:buzzfeednews.com/articl

2. 这次瘟疫的诊治费用: 大多数美国人是有医疗保险的,他们的诊治费用主要由保险公司承担(自己可能要交自付部分)。没有医疗保险的 ,家境贫困的,诊治费用最后就都由政府拿纳税人的钱兜着了。

题主问的问题,看来是基于几个星期前美国的信息。当时确实说“测试费约 $3000 将由个人承担”(没保险的话)。这规定当然立刻就犯了众怒!没过2、3天,在3/13日一场国会听证会上,一位加州的联邦女众议员 Katie Porter(按知乎上的标准,货真价实的“白左”)当场连环炮发问:根据XX法第XXX条款,你 Robert Redfield 作为联邦疾控中心主任完全有权力宣布这场瘟疫使全国处于国民健康危机之中、因此凡付不起测试费用的人,费用一概由政府承担。你为什么不运用这项权力作这个宣布?你凭什么置全国的穷人、乃至全国人民的生命于危险之中而不顾?

那个老头起先还犟嘴说“我得回去先查了这个法律之后才能回答”,架不住女众议员紧追不舍:我早替你查好了,我已经读给你听了!你还要怎样?

最后女议员把老头逼得不得不松口:运用这条法律,当场宣布由联邦政府承担没有保险的人的所有测试开支,立即生效。

“女白左”舌战联邦疾控中心主任 https://www.zhihu.com/video/1229177835312947200

大家知道美国人没有存钱的习惯,猛然间没了收入,房租立刻成了问题。为救燃眉之急,美国国会、政府已经通过的 20,000 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法案中,宣布给每一个年收入在 $75000 以下的美国人发 $1200、夫妇二人联合报税且年收入 15万美元以下的,$1200x2 = $2400 的补贴; 每一个孩子发$500 补贴。超过 $75000年收入的成人,按收入水平的增高,补贴递减,超过 $99,000 的个人没有补贴。 接下来后面怎么办,国会、政府另议。

不少评论提到“穷人看不起病”:这话说对一半。美国确实医疗费用太高、有几千万人没有医疗保险,这是多年来一直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但紧急情况下你走进医院,没有一家能 / 会拒绝你,而都会给你诊治,事后你能付多少付完之后,政府有专项补贴给医院,当然远远抵不上医院的正常收费。尤其是对孩子:一位当器官移植手术护士的朋友曾说起过一个6、7岁的小孩,第三次做肾脏移植手术。单亲妈妈带一大帮孩子,前两次手术后没好好按时按量给这孩子吃压制排异的药,以致手术效果不理想、不得不做第三次。姑且不说肾源有多紧张,单单这样一场移植手术费用就得好几十万美元。这个情况下当然都是政府买单,医院、医生认赔/吃亏。

在这次病毒这样的紧急情况下,更是没有哪个医院会因为你“交不起押金就滚出去”。知乎上受过大学教育、学过英语的很多吧?这种事情其实在 Internet 上随手一查就知道,我不知道会有这么多人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你没钱就别进医院去治新冠肺炎、你作为美国穷人就会活该病死”? 其实很简单:你上 bing.com (选择国际版)或谷歌:用 disadvantaged coronavirus patients get kicked out of hospital(或 are kept out of hospital / are denied medical care) 之类的关键词语检索一下,看看全美国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家医院,出现了几起“得了新冠肺炎,你没钱就滚蛋”的情况? 美国如今 90%以上的新闻媒体都是偏左的,它们如果放过了这样的题材,那才真是新闻了!

大疫当前,纽约、新泽西等虽然关闭了所有的学校和绝大多数商店,但整个社会尽最大可能保持着常态。一说要关闭学校,纽约市教育局立刻面临两个与低收入家庭相关的大问题:

1。对很多家境清寒的孩子来说,学校提供的免费午餐(有些孩子还有早餐)往往是一天中最像样的一顿饭。学校一旦关闭,他们吃饭问题怎么办?于是,几天内全纽约市就开了好几百个点,让孩子们每天去那里领取餐食。

2。学校里开始上网课,很多贫困家庭没有电脑、更没有办法上网。这些孩子怎么办?纽约市政府立即拨款买了 30万个 iPad,分发给这些孩子。同时,各家提供有线高速上网的服务商纷纷为这些孩子们推出免费的Wi-Fi服务。

纽约州是重灾区,直到今天情况还在不断恶化。州政府发出号召,吁请目前未从医的医护人员(退休的、医学院学生等等)志愿上一线救急。几天内一支 76000 余人的医疗志愿队就出现了! 一位 85岁高龄的退休医生毫不犹豫地报名了,并立下文书:“如果我染上病毒了,请不要给我上呼吸机,把它留给年轻人”。

没有领导讲话,没有彩旗标语,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充满正能量的舆论导向”。倒是有很多记者一天到晚在问让联邦和各地政府难堪的各种问题,归根到底其实就一句话:“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怎么会应急措施准备得如此不足!?”

纽约市皇后区 (Queens )的 Elmhurst Hospital,周围有很多家境清寒的少数族裔,称得上是纽约市的“穷人医院”之一,也是这次新冠肺炎冲击下全美国最吃紧的医院之一。大家有兴趣的话上不妨 Internet 关心一下那里的情况,美国各家报纸电视对它的报道有很多。

所以大家大可不担心“美国穷人因新冠肺炎而死光”。

-----------------------

  1. 有几位的评论 提到前几天在洛杉矶得了冠状病毒、不幸身亡的 17岁年轻人 ( @TorQuant @xu wang @秋风止水 ): 国内网上网下说“这位年轻人犯病后立即去医院、但是因没有医保而被拒”。事实上,这些中文报道都“有意无意、一不小心”混淆了一个概念:他首先去的不是真正的医院,而是 urgent care facility,这是一类私人开的急诊诊所。谷歌检索出来的照片,都长这样:

如果你自己命悬一线的话,你愿意被送去真正的医院,还是这样只负责看个头疼脑热的“医院”? 我一住纽约附近的朋友晚上在家干活弄伤了手、需要缝几针,去了他家附近的2、3家这类“急诊诊所”,都不肯给他看、处理,非得要他去大医院急诊室。

这样的私人小诊所,首先它就没有各种急救的设备。其次,美国行医是必须有医疗事故保险的,保单规定你可以、不可以看或处理那些病、伤。你“捞过界”、出了问题的话,你可能被执照行医吊销、赔个倾家荡产。第三,病人没有医保,很可能不会付钱。作为一个私人小诊所,你在这样根本不具备急救条件的情况下出手抢救,运气好、病人救过来,你是百分之百自己贴钱做好人好事;救不过来,你个人承担百分之百的风险,可能赔上你的行医执照和全部家产。

我想问问各位网友在这一情况下会怎么做? 他如果当时一开始就被送去了比较大的、正规的医院的话,那无论是私立还是公立,这样的紧急情况下,他都不会因“没有保险、可能付不起钱”而被赶出去。这是美国医院的基本操守:遇到紧急情况,必须施救。事后如果病人付不出钱,联邦和州政府有专款会给一些补偿,当然金额会远低于正常收费。差额部分,医院和医生就只能认赔了。

这个年轻人的消息其实美国有不少家媒体都有报道,网上的英文报道俯拾即是(这里就有一篇:nypost.com/2020/03/28/1)。知乎上懂英文的网友不计其数,随手一搜,就很容易证实或证伪。

2. 居然还有人 @未到江南先一笑 提到“美国航母上病毒流传的罗生门事件”。在网络上引发这个所谓“航母病毒罗生门事件”的那位,如果是一个对航母等一窍不通的普通人,那一点不奇怪。但他偏偏是一前空军大校!在空军混了几十年,他竟然对航母的运作一无所知、居然不知道航母在巡航中经常与补给舰等其它舰只之间经常有人员和物资上的来来往往?他竟然不知道经常有人员坐飞机往来于航母与陆地之间?更何况他还“碰巧忘了提”:就在 3 月初,这艘航母还作为越战结束后40多年来第2艘靠港的航母去了越南的峴港。

如此“美帝阴谋拉包围圈围堵中国的又一重大恶劣行径”,空军大校竟然不知道???

眼睛和脑袋都是好东西,但是一定要牢牢长在自己身上。得靠自己扩展多方面新闻来源,多看多想,而不要稀里糊涂被人轻而易举就带歪了路子。

user avatar

理论上来讲,是这样!

但情感上来讲,不可以这样,人之为人类,就是存在道德感,那就是忠孝礼义仁智信那一套私德公德体系。

老弱病残蠢丑黑,一个都不拉下,哪怕抢救成本高于他的生命价值,这就是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私心而论,当自己废掉了,也同样希望社会善待自己。

user avatar

没用的,会有很多人在更美好更安全的吸引之下来到美国成为穷人,然后等着自由民主下一波收割(狗头)

前两天还看到一个湾湾的信息,说中国单人治疗新冠费用高达四十万,政府在借机消灭穷人~~~咱先不说中国政府免费治疗新冠,所谓四十万只是账面上的数字,全是政府买单。就说怎么这种事轮到我国头上就是阴谋论,到美国头上就是更美好更安全。

就算你们是中原大儒,说话也要讲究基本法吧

user avatar

对啊!对啊!

特靠谱起初就是这么想的,所以用3500$的检测门槛费来“精准灭贫”。

“检验一个国家的文明尺度,从来不是看你楼有多高、车有多快,不是看你武器多强大、军队多威武,不是看你科技多发达、艺术多高明,更不是看你开会多豪华、焰火多绚烂,甚至也不看你有多少游客豪放出门买空全世界。检验你的只有一条:就是你对弱势人群的态度。”

——WH日记,作者FF。

——————

啥??我就这么一个半玩笑性质的回答,居然有人在说这是造谣?敢情之前这3500美元检测费事件从来不存在,是我编的?我这答案从一开始写,“起初”俩字就在上面带着!

外国炒作说中国人生吃老鼠、东亚病flu、头发剃光留条辫子,怎么不见去辟谣?还说“人家说的没有错啊,中国以前的的确确是这样”。

我说特靠谱一开始是收费检测,某些美国人就比疯狗还快得跑过来说我造谣传谣了。我没加上说“后期CDC减免了一些检测费”就是传谣了?

敢情我要是说“美国历史是印第安人的血泪史”,那位美国人就拿出“如今的印第安人在保留地幸福的生活”,就说我是造谣了?

双标不?


某位身在美国的国内前公知的现身说法


————

我倒是非要跟谣言过不去,说一下“因为法律规定,所以美国医院必须无条件救治美国公民,哪怕是没钱的流浪汉”这个说法。

这个说法不算错,可是没说全,因为偏偏没提:只能去公立医院。

例如:

先不管这位少年是死于流感还是新冠,可急救中心就是没有救治他,因为这个急救中心是私立的。由此可以戳破谎言。

再说一下美国的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分为以下三种:私人开业,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私立医院又分为盈利性医院和非盈利性医院。其中非盈利性 (non-profit)私立医院,占美国所有医院的85%;而盈利性 (for-profit)私立医院在美国所有医院中只占 13%,剩下的才是公立医院,你们自己算算占比多少。

首先,盈利性医院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为“投资者所有医院”(Investor-owned hospital)。投资(invest)的基本概念是投入钱或资本以获得金钱上的回报,因此投资者投资医院与投资到其他领域一样,是以赚钱获取利益为目的,美国最大的盈利性医疗机构是哥伦比亚卫生保健系统,拥有203家医院。而非赢利性私立医院不是”投资者所有医院”,它的所有人不可以是投资者,不可以是投入金钱以获得金钱上的回报的人,很多是社区或社团或慈善机构,由理事会来进行经营。非盈利性医院并不是不盈利的意思,只是其盈利的部分不能作为所有者个人的财产,而必须用于社区服务,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疗科研等。

其次,税收方面。盈利性私立医院像公司一样要交税,非盈利性医院很多要服务于社区,回报社会,不需要交税。非盈利性医院很多资金来源于社会团体的捐助,慈善机构的捐助,也有很多个人的捐赠,这些捐赠将会使捐赠者免交其企业或个人应缴税费。

再次,服务人群和服务内容。大多数赢利性医院仅限于建造治疗急性病的设施,比如专门的心血管医院、透析中心,而并不倾向于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这点有点像国内的民营医院;服务人群为富人为主。而很多非赢利医院则在它们所属地区建造卫星诊所和经营疗养所(nursing home,为老人或慢性病患者提供住处和护理的私人机构)。服务内容方面,盈利性医院以专科疾病较多,而非盈利性医院涵盖疾病谱较广,也就是说前者像专科医院,后者更多综合医院,科室设置齐全,定位为服务于所属社区的定位以及提供”纵深”服务。

综上,所谓的非盈利性私立医院并不是不盈利,而是盈利部分的去向和服务人群。

所以如果没有医保或商业医保,怎么还敢天真地以为这种医院会不要钱??

如果流浪们都看病不要钱,那么美国那么多发达的商业保险公司怎么活下去?

作为对比,国内也同样需要医保或商保,但架不住公立医院比例高,而且还有财政补贴啊!

而特靠谱却还要跟保险公司代表和医药商们进行谈判谁该承担多少费用。

美国政府的钱呢?不好意思,基本都全砸股市里头了。

—————

据评论区,3500$也包括了挂号和排查其它疾病的钱,而不仅仅是新冠检测。

不过去医院做检查,哪次不要挂号等一系列相关费用?

如果去饭店吃饭花了200元,有人问贵否?

您是不是会说:其实不贵,因为人家买菜成本花了40,人工成本40,房租40,洗碗棉洗洁精一次性筷子等等也是40,所以其实那一顿才40元,所以不贵。

恕我不认同这样的逻辑。

user avatar

金字塔足够高的原因是基座要足够大,而不是反过来。

现代摩天大楼的结构设计使用了钢混结构,底座仍然要比顶层大,不然就会面临结构不稳,容易倒塌。

人类社会结构实际上是金字塔结构,最富有的人是极少数,穷人是整个社会的基座。

消灭了基座,那么顶层结构存在的基础就没有了。

除非发明出智力和人类差不多的机器人,由他们取代底层穷人。

但真的这样实践的话,你依然会发现这样行不通。

因为最多数量的人被消灭以后,人类的基因组也就大幅减少了。

顶层人数过少,就会形成近亲繁殖,数代人之后,必然会造成智力退化。

顶层人士之所以能够保持精英状态,是因为面临着数量巨大的底层竞争,为了保证自己的竞争优势,而不得不持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没有竞争压力人是不会主动寻求提升能力的,哪怕只是感受不到竞争压力。

中层阶级呢?

很显然,当底层人民被消灭后,中层阶级自然而然地就会沦落成新的底层人民。

因为这个金字塔的结构始终是不会改变的。

当然,这个时候顶层精英依然可以寻求继续消灭底层,直到最后顶层精英把整个人类社会消灭为止。

现代社会,特别是近几十年刻意塑造的“枣核”形人类社会结构,其本质是一种欺骗。

让一些原本是社会底座的人误以为自己是“枣核”的中部,实际上不是。

“枣核”是立不起来的,它自然形态只能是平躺。一个平躺的“枣核”会让所有人都不满意,尤其是上层精英。一个平躺的“枣核”让统治阶级毫无尊严可言,社会管理变得异常艰难。

所有将社会塑造成“枣核”形态的努力最后都会化为泡影。自然和人类社会将使用各种办法打破这一结构,使之重新回到金字塔结构。

比如说战争,比如说经济危机,比如说新冠病毒。

最积极主动打破这一结构的人,反而是这一结构设计最希望惠顾到的人。开出第一枪的竟然是这一结构的主流--中产阶级,这是最值得深思的。

user avatar

如果穷人就会死。那么美国社会将比现在残酷100倍。将成为彻底的人间地狱。为了不成为穷人。人会抛弃所有的道德和规则。

user avatar

笑了,穷人死光了,那就让中产小资们滚去当穷人嘛,多简单的不是?

所以我就一直特别欣赏某些中产小资看不起底层穷人的小心思,活脱脱就是泰迪看不起土狗的鱼唇姿态。


另外,就美国目前这个经济动荡一往无前的勇猛状态,大概率养老金和医保已经在暴雷了,接下来就是中产小资们能不能还的起贷款的问题。

当然真到了全面爆炸的那一天,美国的顶层白人们可以拍拍屁股移民澳村羊岛,不带走一粒美国灰尘,美国变成怎样那是一点都不重要的。


所以不要担心美国穷人死光,只要美国人没死光,就会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相当激进且充满争议的假设,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剖析一下。首先,关于“安全”。 如果我们把“穷人”理解为那些在社会经济底层、可能面临更大生活压力、有时甚至不得不采取极端手段来生存的群体,那么理论上,如果这些群体消失,与贫困相关的犯罪率可能会有所下降。例如,一些因为经济拮据而引发的盗窃、抢劫等财.............
  • 回答
    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的死亡事件,发生在2020年5月25日的美国明尼阿波利斯,是一个令人心痛且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弗洛伊德,一位46岁的非洲裔美国男性,在被警方以涉嫌使用假币为由逮捕过程中,被白人警官德里克·肖万(Derek Chauvin)用膝盖持续跪压颈部长达7分46秒,最.............
  • 回答
    这个问题之所以能冲上知乎热榜第一,并且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其背后原因复杂且深刻,触及了社会、文化、历史以及个体情感等多个层面。简单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许多长期存在且激荡人心的议题的集中爆发。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George Floyd事件的发生,在当时的国际社会和美国国内都引起了极.............
  • 回答
    看到关于Jenny这位华裔美国女性在墨西哥穷游时失踪的消息,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尤其她还是个年轻的亚裔女性,这种未知和危险总会让人担忧。首先,让我感到特别担忧的是“穷游”这个词。虽然我知道穷游是一种探索世界、体验当地文化的方式,能花更少的钱看到更多的风景,但有时候,这也会意味着选择更经济实惠的交通和.............
  • 回答
    在美国,黑人社区的经济状况是一个复杂且备受关注的议题。需要明确的是,将任何一个庞大而多元化的人群群体描述为“普遍贫穷混乱”都是不准确的,因为这忽略了个体差异和社区内部的多样性。然而,统计数据显示,与白人群体相比,黑人社区在经济指标上确实面临更大的挑战,这并非“普遍”现象,而是存在显著的结构性差异。要.............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美国黑人歌手鼓动全民抢劫美国华裔获网民点赞,且经投诉,YouTube 官方仍拒绝下架”的情况,这是一个非常严肃且敏感的问题。为了更详细地分析,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事件本身的可能性与性质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类行为如果真实存在,其性质极其恶劣,触犯了法律和道德底线。 煽动暴.............
  • 回答
    深度剖析美国黑人军官被警察暴力对待事件2020年12月,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起事件再次将美国警察执法中的种族歧视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一名刚刚从部队退役的黑人军官,哈里森·纳兹(Harrison Nazario),在一次常规停车检查中,遭到两名白人警察的粗暴对待,被辣椒水喷射并殴打。这起事件不仅引发了公.............
  • 回答
    理解您的关注点,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这起发生在上海的事件,并尝试还原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可能引发的各方反应和思考。事件经过: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关于这起事件的具体细节,网络上存在一些版本,但核心内容大致相似。根据广泛传播的信息,事件发生在上海某知名商场,一名美国黑人男子在商场内情绪失控,对周围的中国人进.............
  • 回答
    在美国的华人社区中,“口罩奇缺”的说法确实曾广泛流传,而且并非空穴来风。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全球疫情初期,需求与供给之间巨大的鸿沟,以及在特殊时期,物资分配、信息传递和社群互助等多方面因素交织下的复杂局面。“口罩奇缺”现象的成因:1. 全球疫情的爆发与恐慌性囤积: 当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尤其是从中国大陆.............
  • 回答
    “沉默即暴力”(Silence is Violence)这句话在美国黑人权利运动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态度,一种行动指南,反映了运动参与者们对社会不公和系统性压迫的深刻反思和强烈控诉。当我们将这句话放在“抗议者围堵白人”的语境下来审视,情况就变得更加复杂和充满张力。.............
  • 回答
    这是一场挺有意思的活动,美国华人社区里一部分力量,选择了一种非常直接、甚至可以说是声势浩大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特朗普的支持——那就是让写有“华人挺川”字样的横幅,在全国二十多个城市的上空翱翔。这种做法,首先就极具视觉冲击力,而且传播效率高。想一想,当人们抬头望向天空,看到熟悉的城市地标上飘扬着明确的政.............
  • 回答
    “美国黑人70%都没爹”这个说法,是一个流传甚广、但也极具争议的观点。它触及了美国黑人社区中一个复杂且敏感的社会问题:单亲家庭比例高,以及与之相关的家庭结构和父权缺失。要评价这个说法,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数据、原因,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影响。这个说法的起源和数据基础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个“70%”的.............
  • 回答
    《美国丽人》(American Beauty)这部电影,在我看来,绝对是一部足以载入影史的杰作。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中年危机、家庭矛盾的故事,更像是一面精心打磨的镜子,照出了美国梦破碎后,隐藏在光鲜外表下的空虚、焦虑和对意义的极度渴望。说实话,第一次看《美国丽人》的时候,那种强烈的不适感和冲击力至今难.............
  • 回答
    在美国的华人社群中,对于“白人至上”游行的支持,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现象。要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探讨几个层面:1. 为什么会有华人支持“白人至上”游行? 历史背景与文化影响: “黄祸论”与历史创伤: 美国华人社群经历了长期的歧视,从19世纪的排华法案到20世纪初的“黄祸论”宣传,华.............
  • 回答
    关于“拜登承诺当选总统后就奴隶制给美国黑人进行经济赔偿”的说法,可以明确地指出,这是一种假新闻,或者说是一种被严重误读、断章取义的说法。 拜登总统本人并没有做出过这样直接、具体的承诺。要详细地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1. 拜登政府和民主党对奴隶制遗留问题的态度: 承认历史错误与.............
  • 回答
    美国华人博物馆(Museum of Chinese in America, MOCA)遭遇火灾的消息令人痛心,一旦确认,这对于保存和展示华人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遗产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火灾发生及初步情况我所了解到的信息显示,这起火灾发生在位于纽约曼哈顿的MOCA仓库区域。根据新闻报道,火灾是在.............
  • 回答
    最近,关于美国政府是否会禁止使用微信的讨论甚嚣尘上,特别是司法部发布的一份声明,更是引发了不少关注和猜测。那么,这份声明究竟意味着什么?微信在美国真的会被“一刀切”地禁用吗?咱们来好好捋一捋。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美国政府对特定应用程序的管制,特别是涉及国家安全、数据隐私和外国影响力的议题,是一个非.............
  • 回答
    2009年“浙大女生骂教授嫁黑人”事件,堪称当时互联网上一起令人印象深刻的“罗生门”式假新闻。这起事件之所以能够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在于它触碰了几个敏感的社会神经,并且充满了戏剧性的反转。事件的源起与经过:事情大概是这样的,2009年左右,一个自称是浙江大学女生的ID在某个论坛(具体是哪个已经记不清.............
  • 回答
    李世默先生是一位非常复杂且具有多重身份的公众人物,对他的评价也因此呈现出多元化的视角和争议。要详细评价他,我们需要从他的不同身份和行为出发,并分析其影响。核心身份与主要论述:李世默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 四月网专栏作家/观察者网创始人之一: 这是他公共知识分子形象的起点。通过这两个平台,他发表了大.............
  • 回答
    如果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坚持孤立主义政策,不参与战争,世界历史将发生重大改变。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可能的后果: 一、战争进程的改变1. 轴心国的扩张 德国:若美国不参战,德国可能在1941年前彻底击败英法等同盟国,欧洲战场可能在1942年前结束。但德国的资源和战略目标可能更倾向于征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