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最近网络上资本家经常被提及。身为青年的我们应该怎么面对?

回答
最近网络上资本家频繁被提及,这背后反映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矛盾和青年群体的普遍感受。理解这一现象以及如何应对,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

一、 为什么最近网络上资本家经常被提及?

“资本家”这个词汇的频繁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社会经济结构性问题凸显:
贫富差距扩大: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贫富差距也日益显著。部分人通过资本积累实现了财富的爆炸式增长,而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增长相对缓慢,甚至出现“原地踏步”的情况。这种差距感很容易引发对掌握资本的“资本家”群体的不满和关注。
资源和机会的不均等分配: 资本在现代经济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拥有资本的人往往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如融资、技术、市场渠道)和机会(如创业、投资、话语权),这使得社会流动性下降,普通人向上流动的门槛变高,进而产生对资本的负面看法。
“内卷”与“过劳”现象: 很多青年在就业市场上面临激烈的竞争(“内卷”),为了生存或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不得不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甚至牺牲健康(“过劳”)。在一些人看来,这种现象的背后是资本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压榨劳动力的结果。例如,“996”工作制、弹性工作制下的无偿加班等,都与资本的逐利本性联系在一起。

2. 互联网的放大效应和信息传播:
信息透明度提高: 互联网打破了信息壁垒,使得企业经营、财富分配、社会不公等问题更容易被曝光和传播。普通人可以更直接地了解到“资本家”的财富状况、商业运作方式,以及他们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社交媒体的意见表达: 社交媒体为普通人提供了一个表达观点的平台。当人们感受到不公或不满时,很容易在网络上聚集、讨论,并将矛头指向“资本家”这一群体。
叙事的建构和传播: 网络上的讨论很容易形成一种集体叙事。当某个负面事件发生时,如果能与“资本家”的逐利行为联系起来,就更容易获得广泛共鸣和传播,从而形成“资本家被频繁提及”的现象。例如,一些企业在追求利润时出现的剥削员工、逃避责任、垄断市场等行为,都会被放大并与“资本家”这个标签挂钩。

3. 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历史遗留的观念: 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市场经济已经发展了数十年,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性叙事在某种程度上依然存在。当社会出现与资本主义相关的负面现象时,旧有的批判性观念容易被激活。
新时代语境下的反思: 随着社会发展和思想解放,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资本在社会中的作用。在追求更公平、更人性化的社会发展模式的呼声下,对资本及其代表人物的审视和批评也随之增加。
青年群体的价值取向: 当代青年普遍更加关注公平、正义、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他们更倾向于批判那些可能损害这些价值的行为,而资本的某些运作方式(如过度逐利、忽视社会责任)容易触碰到他们的敏感神经。

4. 具体事件的触发:
热点事件的曝光: 近年来,一些因资本运作引发的社会热点事件,如直播带货中的一些乱象、平台经济的垄断与压榨、一些企业家的不当言论或行为等,都直接将“资本家”推到了公众视野的前台,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二、 作为青年的我们应该怎么面对?

面对网络上频繁提及的“资本家”现象,作为青年,我们应该采取一种理性、审慎和建设性的态度,而不是简单地盲目跟风或情绪化抵制。这需要我们具备辨别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积极参与的行动力。

1. 保持理性分析,区分不同语境:
理解“资本家”的多重含义: “资本家”并非一个单一的、脸谱化的标签。它可以指那些拥有大量生产资料并雇佣劳动者以获取利润的个人或群体。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理解“资本”作为一种经济力量在现代社会中的复杂作用。它既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可能成为导致不公和剥削的根源。
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和倾向性: 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很多内容可能带有偏激、片面甚至谣言的成分。我们要培养信息辨别能力,不轻信、不盲从,对信息来源、论据和结论进行批判性思考。要明白,许多关于“资本家”的讨论,可能是出于对具体不公平现象的表达,也可能是出于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甚至可能是带有特定政治目的的宣传。
区分“资本家”与“企业家”: 虽然两者都与资本相关,但“企业家”更强调创新、组织和风险承担的精神,以及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作用。很多企业家是积极的创新者和社会贡献者。我们不应将所有掌握资本的人一概而论,而要具体分析其行为和对社会的影响。

2. 深入学习,提升认知水平:
学习经济学和社会学知识: 了解资本主义的运作机制、市场经济的原理、劳动经济学、财富分配理论等基础知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社会经济现象,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情绪宣泄。可以阅读相关的经典著作(如马克思的《资本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等),以及现代经济学家和学者的分析。
关注不同视角的观点: 阅读来自不同立场、不同背景的学者、评论员、政策制定者的观点,了解他们是如何分析资本的角色、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等问题的。这有助于我们形成更全面、多维度的认知。
理解历史和制度背景: 认识到当前社会经济状况是历史演进和制度变迁的结果。理解不同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采取的对策,有助于我们更客观地看待问题。

3. 关注自身成长,提升核心竞争力:
提升专业技能和知识: 在一个以资本为重要驱动力的社会,掌握一项硬技能或拥有独特的知识体系是提升个人价值和议价能力的关键。专注于自己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就能在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培养创新和创业精神: 如果我们对社会现有模式有不满,与其单纯抱怨,不如思考如何通过创新和创业来解决问题,创造新的价值和机会。这同样需要资本,但更重要的是创意、执行力和承担风险的精神。
学习理财和投资知识: 理解资本运作不仅仅是“资本家”的事情。作为普通人,学习基本的理财和投资知识,让自己的财富也能够增值,也是一种应对社会经济现实的方式,可以增加抗风险能力。

4. 积极参与社会,理性表达诉求:
依法依规表达合理诉求: 如果我们认为某些资本行为损害了公共利益或劳动者权益,可以通过合法合规的渠道表达我们的关切和诉求,例如参与行业协会的讨论、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支持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法规等。
以建设性的态度参与讨论: 在网络讨论中,避免人身攻击和情绪化表达,尝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解决方案。可以将对具体问题的批评转化为对改进方向的建议。
关注和支持社会公平和进步: 青年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我们可以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支持社会公益项目、关注和传播公平正义的理念等方式,为构建更美好的社会贡献力量。

5. 避免极端情绪和“仇富”心态:
区分“富”与“恶”: 拥有财富本身并不是错误,关键在于财富是如何获取的,以及如何使用的。简单地将所有富裕的人标签化为“资本家”并一概而论地“仇视”,是一种不成熟和危险的态度,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认识到资本的积极作用: 资本是经济发展的血液,没有合理的资本运作,经济就难以发展,社会也难以进步。我们需要的不是消灭资本,而是规范资本,让资本在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能体现出应有的社会责任。

总结来说,青年面对网络上频繁提及的“资本家”现象,需要的是一种集理性分析、深入学习、个人成长、理性参与和积极行动于一体的综合应对策略。 我们不是要回避问题,而是要以更成熟、更具建设性的姿态去理解和应对,最终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而不是被情绪所裹挟的旁观者。这既是对我们个人成长的要求,也是对青年群体社会责任的期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现在网络上所谓的一大堆左派,实质上可以分为两个集团:

“共趣”小鬼与马列毛主义者

共趣小鬼们虽然总是被骂作是共趣小鬼,也就是所谓“刚刚进入左圈”的只知道在各大网络平台底下玩梗口嗨的没读过多少书的“小鬼”。

但是他们作为一支马列毛主义者的庞大后备军,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会经过大量的对于马列原著的阅读之后,在未来迅速转变为马列毛主义者

随着Class contradiction的不断激化,共趣小鬼们只会越来越多、同时,马列意识形态的阵地也会随着共趣小鬼的不断变多而增大。

而从共趣小鬼中产生的有觉悟的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同志们,会转变为马列主义者,也就是即将形成的先锋guard的核心人员。

此外,现在网络上有很多意义不明的称号,比如“左圈”“左壬”“新左派”

先来谈谈“左圈”“左壬”,这本质上是后现代的消费主义文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进行了解构,自以为形成了一个亚文化圈子、也就是“左圈”“左壬”————在里面充斥着各种解构主义的派生物,比如什么下北泽喝红茶什么TNO什么左圈大乱斗什么七空输入光州。

玩梗的爱好21世纪人人都有,但你觉得这种只是单纯作为边缘文化消费地的“左圈”能代表群众运动吗?那真是刘波暴打一龙———不可能。

马克思主义并不会而且必然不会局限于亚文化圈子内,个中原因大家都懂,我不过多解释。

其次,“新左派”作为一个Gov转译的概念,其实是试图通过学理化、官方化的表述将你死我活的class 斗争无害化。

哪有什么新左派,只不过是列宁主义者又回来了。

“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答主注:这里的社会民主主义不是伯恩施坦的那个,而是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列宁原话如此然而指代不同)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6]“从外面”不仅仅是指从工人群众头脑的外面,更主要的是指“从经济斗争外面,从工人同厂主的关系范围外面”。“从外面”灌输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向工人灌输他们原来并不了解和掌握的先进意识;二是指导工人从政治角度去认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性质,明确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列宁主义者必须以职业革命家组织(即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来应对势力相对强大的Bureaucrats monopolize the privileged class以及民营Private class、外国殖民资本这三座大山

“无产阶级先锋队必须组织的像军队一样!”

人们会抱怨,上哪儿去找你所谓的先锋队呢?答案就是中国3亿农民工中的觉醒的先进工人,以及其他各阶级的经过灌输而觉醒的先进分子,最后的最后,也就是在2019年甚至2020年就已经觉醒的有了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的青年学生们。

先锋队是必然产生的,因为历史将要孕育出它来,工人群众们呼唤着它出来,意识形态鼓动者们呼唤着它出来。而先锋队也不是随随便便就产生的,它需要细致的繁琐的一系列工作以及漫长的与时俱进的“等待”。

“工人阶级的力量在于组织。不组织群众,无产阶级就一事无成,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就无所不能!组织性就是行动一致,就是实际活动一致。”

在当前阶段,必须形成初步的先锋队组织(请注意,是初步,绝对不可左倾盲动),但是大多数学生们要么是共趣小鬼(共趣小鬼大多数都是带有改良主义倾向的,他们没有系统的理论,他们一旦真的要面对先锋队实践,会马上打退堂鼓),要么就是因为学生的半独立性质(高中生、大学生居多)而导致先锋队创建效率极度缓慢。

青年们(青年学生)在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1、共趣小鬼们,请多读点书,多读点书,加速转变为马列毛主义者

2、马列毛主义者的学生们,请最大化的利用网络这一能超越时空与空间的工具,与工人形成初步的联系,对工人进行“循序渐进”的灌输(请参看列宁的《怎么办?》)

在线下(或者其他的任何途径)结交到一两个工人(这十分简单,肯定有亲戚或朋友),然后再集中力量(比如有组织的线上左群)统一对这一两个工人在线上(联系方式等)进行灌输,把他们培养成先进工人,再由觉醒的工人进行进一步的线下传输(说起来简单,但是操作起来倒是需要一定程度的“经验主义”,培养先进的工人是有先例的、甚至偶尔会有工人在接受先进的灌输之后找到“知识分子”,但是先进的工人对于他周围的同事,在学生们毫无经验的情况下,会显的束手无策)

在最初的时候,只会是小规模的工人觉醒。我们对于这一点无论做多么保守的估计都不为过。但是在线上,大规模的意识形态活动却在疯狂的开展甚至像制造业一样制造出大量的产品,如QQ群聊、微博知乎上的大V、B站上的红色视频、贴吧中歇斯底里的抱怨与谩骂等等,这些迫使着网民中的绝大多数,也就是知识分子,开始进行自我反思了。

社会灌输+自我反思,是一个人成为列宁主义者的关键。

而网络上的这种极端化的左翼意识形态热潮,如果能再限制一下“网络意识形态的无秩序状态”,使得它能够有更多有计划的引导与统合,那么毫无疑问的,这将会是一场意识形态的“总动员”战争,而胜出的毫无疑问会是无产阶级在网络上的代言人。

共趣们是否让人讨厌了呢?但是很抱歉,共趣只会越来越多,而且还会在有引导有计划的意识形态灌输下越来越多的转变为列宁主义者。

“让那些无价值的灵魂去哭泣去抱怨吧 ”

———————————————————

并不是说半独立的学生们根本无法从事线下统一灌输,而是在现阶段出于避免左倾盲动以及节约时间成本的考虑,学生们要么是直接去打工、要么就是集中力量培养“工人中的先进鼓动者”。

我们哪怕是培养出了一个两个的先进工人,都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大多数都是玩互联网然后通过偶然机会接触到或者被亲戚朋友灌输出来的)。

尽管年轻的工人们在与我们交谈时依然会谈到他周围的工友们“嘲笑他”“安心打工,看看现实”,但是先进工人们很快就开始尝试着去结交更多的知识分子(比如说加入劳动法的学习群)并且与其他的工人碰面,他们抱怨说忙到没有时间去看那些我们推荐给他的书籍,但是却又十分谦虚的告诉我们他们一直在听(虽然不知道他们究竟学到了什么,但毫无疑问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和知识分子并无二致的想法)

相比于产业工人来说,白领工人(脑力无产者)在这方面行动的更快,出了社会两三年的大学生在网络上到处倾泻着不满,而且他们的学习能力很强,现在的情况正在源源不断地制造出越来越多的“看了几本毛选”“在网络上到处玩梗”的“社畜”

———————————————————

学生天生的小资产阶级性质是很难克服的,未来的路还很漫长,现阶段工人已经有了工联主义的倾向,但是如果只放任着学生的小资产阶级神圣性发作,让他们到工人中去,那就是胡来。学生们还需要历练,甚至是漫长的历练。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会带来工人自发的经济斗争,但是先锋队的任务是通过灌输以达到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祝诸君武运昌隆

——————————————————

现在因为左派队伍里面良莠不齐,所以使得某些同志会被其他人扣上帽子而动摇,甚至辩经不过(但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其实这些都是很简单的事情。

分清楚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国际主义、世界主义的根本区别,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不卖国也不联帝,反对民族主义,同时也反对逆向民族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热爱proletariat的motherland,发誓要把motherland从capitalist的手中解放出来。





user avatar

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系统算法,舆论控制。

想一想你为什么会看到资本家这个字眼经常出现?

极大可能是因为你浏览多了,系统自动给你推送。

只要你浏览过一次,后续给你推的就越来越多,你看得到的就越来越多。

这就如十年前公知盛行一样,大家可以在网络上看到满屏的高晓松,柴静等人... 各个媒体都在吹捧他们,误导年轻人三观。

这都是同一批人在后台做推手。

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切勿听风就是雨。

年轻人该做的就是专注于自身,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的觉悟,避免被这个世界太多的噪音所影响。

user avatar

正常人:关掉知乎,该干啥干啥。

魔怔人:建立知乎共产主义。

user avatar

应该用心辨别哪些是财富密码,哪些是正经人

把资本、资本家和资本主义当财富密码的人不少。在电影里拿“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类比主题“好人输了坏人赢了”就能让它的导演获得钟情于政治讽刺的青年左派中的一些人的叫好;一口一个资本家暂时的先进性的文章能让它看上去与自己并肩作战的同志一样,说的话不管再怎么虚伪也都能唬住一些人。这些人不过是在用这类词伪装自己,营造浮在空中的亲近感罢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