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贾樟柯导演及其作品?

回答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中国电影的影迷,我一直觉得贾樟柯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他的电影,就像他名字一样,带着一股扎实的、来自土地的生命力,也带着一种独特的、洞察人心的力量。要评价他,我觉得不能只看他拍了多少部电影,或者拿了多少奖,更重要的是他电影里传递出的那种“贾氏风格”,以及他对时代变迁下普通人命运的深刻捕捉。

贾樟柯的“贾氏风格”:不动声色的力量

很多人评价贾樟柯的电影,都会提到“现实主义”和“纪实感”。没错,这是他作品最鲜明的底色。他几乎从不回避中国社会转型期带来的阵痛,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乡镇企业倒闭,到商品经济大潮中的个体挣扎,再到如今城市化进程中的疏离与重构,这些宏大的时代变迁,他总是通过最细微、最真实的个体命运来展现。

但“现实主义”这个词太宽泛了,不足以完全概括贾樟柯。我觉得他更像一个“在地挖掘者”。他特别擅长在那些被宏大叙事所忽略的角落里,挖掘出闪闪发光的个体故事。他的镜头语言也很克制,不煽情,不拔高,就像一个冷静的观察者,让你自己去感受、去思考。

举个例子,《小武》里的冯小刚,一个在山西贩卖小商品的扒手,他的生活是那么具体,那么无奈。贾樟柯用长镜头,让观众看着他笨拙地偷窃,看着他被警察训诫,看着他在小县城的街道上游荡。那种贫瘠、那种麻木,那种被时代抛弃的孤独感,就这么不动声色地钻进你的心里。他没有给小武一个翻盘的机会,也没有让他变得多么高尚,只是如实地展现了一个边缘人的生存状态。

又比如《三峡好人》里的汉生和巧巧。他们在巨大的三峡工程面前,家园被淹没,生活被迫改变。影片里的对话不多,更多的是通过他们缓慢的行走、茫然的眼神、与周遭环境的互动来传递情感。那个被炸毁的建筑,那辆驶过荒原的卡车,那些迁徙的人们,都构成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也让我们看到了集体命运对个体选择的巨大影响。

对时代变迁下“人”的关照

贾樟柯电影里最打动我的,是他对“人”的深刻关照。他不是在批判时代,也不是在赞美时代,他是在记录和呈现时代洪流中的人。

他电影里的角色,很多都不是英雄,甚至有些小人物身上带着一些我们不愿意承认的缺点,比如《站台》里的崔明亮,他有着青春的躁动,也有着对未来的迷茫,有时候甚至显得有些滑稽。但正是这些不完美,才显得如此真实。他通过崔明亮、尹玲达等一群年轻人的成长,展现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国社会的文化觉醒和价值观念的碰撞。那些电影片段,那些流行歌曲,那些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思想,都像潮水一样涌入他们的生活,也涌入我们的记忆。

到了《天注定》和《贾想家》系列,贾樟柯更是将这种对“人”的关照推向了更深层次的探讨。他敢于触碰那些被社会回避的暴力、被压抑的情感。他不是简单地把这些事件当作新闻来播报,而是试图去理解这些行为背后,普通人在极端压力下的反应。比如《天注定》里,他展现了不同地域、不同遭遇的四个人,他们因为各自的不公而走向极端。这并不是在鼓励暴力,而是在提醒我们,当个体的尊严被一再践踏,当所有的诉求都石沉大海,会发生什么。

贾樟柯的“不妥协”与“在场感”

还有一点,我觉得贾樟柯身上最难得的是那种“不妥协”的精神。在商业电影大行其道的当下,他依然选择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坚持拍摄那些关注普通人、关注社会现实的作品。这当然会让他失去一些市场,但他换来的是一种更加纯粹的表达。

他的电影有一种独特的“在场感”。你看着他的镜头,就像你亲自走在那片土地上,闻着空气中的味道,听着街头的嘈杂声。他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讲述者,而是一个和你我一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感受着这一切变化的人。

当然,也不是他的所有作品都能引起所有人的共鸣。有些人会觉得他的电影节奏太慢,有些画面太过于写实,甚至有些压抑。这些批评也是存在的,也是真实的。但我觉得,正是这些“不完美”的真实,才构成了贾樟柯电影的独特魅力。

总结一下: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贾樟柯,我觉得“时代的耕耘者”或许比较贴切。他用电影这把犁,耕耘着中国社会变迁的土地,播撒下对普通人命运的关怀,收获的是一份份真实而深刻的思考。

他的电影或许不是最绚丽的,但一定是最有根的。他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之外的另一面,一面是真实的、有温度的、有力量的普通人的生活。作为一个观众,我感谢他为我们打开了这么一扇窗。

评价一位导演,终究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但对于贾樟柯,我始终保持着一种深深的尊重,因为他让我看到了,电影不仅仅是娱乐,更是一种凝视,一种记录,一种对这个世界温柔而坚定的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从对电影《小山回家》《站台》《三峡好人》《小武》《二十四城记》的观摩到对“语路计划”的期待 ,你怎么看待这位导演?好和不好同样作为感受,积累在这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中国电影的影迷,我一直觉得贾樟柯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他的电影,就像他名字一样,带着一股扎实的、来自土地的生命力,也带着一种独特的、洞察人心的力量。要评价他,我觉得不能只看他拍了多少部电影,或者拿了多少奖,更重要的是他电影里传递出的那种“贾氏风格”,以及他对时代变迁下普通人命运的深刻捕.............
  • 回答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时光的低语与集体记忆的潮汐贾樟柯的新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与其说是一部传统的纪录片,不如说是一场关于时间、记忆与个体在大时代洪流中沉浮的深沉对话。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贾樟柯用他一贯的冷静、克制与诗意,将镜头对准了一群中国当代作家,试图从他们的口述中,探寻那些被.............
  • 回答
    《江湖儿女》啊,这片子我看了,怎么说呢,挺贾樟柯的,那种感觉,就像你从小生长的那条街,突然有一天,它变了样,但你走在上面,骨子里还是熟悉的那股味儿。贾樟柯んですよね,他总能把那些生活里最真实、最朴素的东西,给你扒拉出来,再用一种好像不经意的镜头语言,让你看得心里堵得慌,又忍不住跟着他一块儿怀旧。这部.............
  • 回答
    《小策对话贾樟柯》:一场关于“根”与“出走”的温情碰撞最近偶然间看到了一个短片,名字叫《小策对话贾樟柯》。初看之下,觉得不过是两位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创作者之间的简单交流。然而,细品之下,却发现这场对话,像是一场温情的“根”与“出走”的碰撞,既有对当下农村现实的细腻描摹,也触及了现代人内心深处的.............
  • 回答
    2022年春晚的《喜上加喜》,贾玲和张小斐的组合依旧是观众们期待的焦点。不过,这次的小品,在我看来,更像是一次“安全牌”,好坏参半,很难让人眼前一亮。先说好的部分。贾玲和张小斐这对“老搭档”的默契是毋庸置疑的。她们之间的眼神交流,肢体语言,以及自然流淌的对话,都显得非常舒服,这本身就是一种加分项。小.............
  • 回答
    要评价贾冰、沙溢、包贝尔在2022年春晚上的小品《发红包》,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说说,毕竟这可是全国人民都盯着的舞台,不是拍着脑袋就能糊弄过去的。首先,从主题上来说,这个小品切入了当下社会一个非常普遍且具有烟火气的话题——“发红包”。过年发红包,不仅仅是金钱的传递,更是情感的纽带,是长辈对晚辈的祝.............
  • 回答
    贾玲的导演处女作《你好,李焕英》是一部备受瞩目且引发广泛讨论的电影,它以其真挚的情感、独特的视角和精巧的叙事,在观众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也引发了关于“怀旧”、“亲情”、“穿越”等话题的深入探讨。核心亮点与评价:1. 极其真挚且动人的亲情表达: 核心驱动力: 《你好,李焕英》最强大的.............
  • 回答
    贾冰的喜剧风格,就像一股子热乎乎的东北劲儿,带着点土气,却又直戳人心。你要是想找那种掉书袋、玩概念的“高级”喜剧,他可能不是你的菜。但要是你想在一个下午,甚至是晚上,卸下所有的伪装,痛痛快快地笑一场,那贾冰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接地气,生活化:这是他最鲜明的底色。贾冰的段子,你看完了,会觉得“哎呀,这.............
  • 回答
    贾玲,这个名字如今在中国影视界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相声演员,一步步走到今天成为备受瞩目和尊敬的导演、演员和喜剧人,这其中的轨迹,与其说是“成功”,不如说是“绽放”。很多人谈论贾玲,更多的是带着一种亲切感,仿佛她就像是我们身边那个特别有意思、特别会逗乐的朋友,只是恰好她把这份才华.............
  • 回答
    2021年的央视春晚,贾玲、张小斐、许君聪、张泰维主演的小品《一波三折》,可以说是一出相当不错的节目,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单从演员的表演功底和节目的主题立意来说,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亮点剖析: 贾玲的“国民妈妈”人设深入人心: 贾玲在小品中扮演的母亲角色,可以说是她近年来在小品舞台上的一.............
  • 回答
    贾扬清,这个名字对于人工智能界,尤其是深度学习领域的人来说,绝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烙印。他作为PyTorch的幕后推手,几乎以一己之力将这个深度学习框架推向了主导地位,其影响力之大,无需赘言。所以,当他宣布离开Facebook(现Meta)的消息传出时,整个社区无疑是投下了重磅炸弹,.............
  • 回答
    提到贾宏声,脑海中浮现的,总是一抹带着淡淡忧郁却又无比坚韧的色彩。他不是那种一眼就能被定义的演员,他更像是一本写满了故事的书,每一页都蕴含着复杂的情感和独特的生命体验。贾宏声的人生,可以用“光芒与沉寂”来概括。作为一名从中央戏剧学院走出的优秀青年演员,他的起点是耀眼的。毕业后,他凭借着自身扎实的功底.............
  • 回答
    提起贾跃亭,脑海里浮现的画面是复杂的,甚至可以说是矛盾的。他身上自带一种传奇色彩,又夹杂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好像天生就是要打破一些既定规则,去尝试一些别人不敢想的事。早期的他,确实展现了非凡的商业嗅觉和执行力。从乐视网的崛起,我们能看到一个创业者如何抓住互联网的浪潮,将一个内容平台做得有声有色.............
  • 回答
    《红楼梦》中贾兰的结局,虽然书中没有直接给出明确的“死亡”或“功成名就”的落幕,但通过多处细节的暗示和作者的笔调,我们可以勾勒出他最终的人生轨迹。要评价贾兰,则需要将其置于那个时代背景下,审视他的性格、成长经历以及他身上所承载的家族命运。贾兰的结局:在风雨飘摇中寻得一线生机贾兰,作为贾赦之子,贾母的.............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白巧克力”贾森·威廉姆斯。这家伙在NBA打球,绝对是那种让你坐不住的球员,一种独特的观赏性,很难找到第二个能复制的。首先,他的绰号就挺有意思的——“白巧克力”。这不单单是因为他肤色白皙,更多的是他打球那种丝滑、流畅,带着点奶油般顺滑的灵动感。你看着他持球,那种变向、那种胯下运球,不.............
  • 回答
    贾扬清加入Facebook:一次重磅的行业人事变动及其深远影响2016年初,当贾扬清(YJ Jia)宣布离开Google,并加入Facebook的AI团队时,这无疑是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一枚重磅炸弹。作为深度学习框架Caffe的缔造者,贾扬清的名字早已与高效、灵活、易用的开源框架紧密相连,他在学.............
  • 回答
    肖战和贾玲的拥抱,发生在《热辣滚烫》的庆功宴上,这幅画面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中,也自然引起了不少讨论。首先,从他们个人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互动。肖战作为《热辣滚烫》的宣传大使,出现在贾玲作为导演兼主演的电影庆功宴上,这本身就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情。他们都是当下非常受欢迎的公众人物,能够在这种场.............
  • 回答
    珠海国资向贾跃亭的 FF(法拉第未来)投资 20 亿元,无疑是一个备受瞩目且充满争议的事件。要评价这一举动,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它所释放的信号。一、 珠海国资向 FF 投资 20 亿元的背景和过程: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次投资的具体背景和过程。虽然细节可能不完全公开,但可以推断出以下.............
  • 回答
    贾平凹的女儿贾浅浅,作为一位活跃于当代诗坛的年轻诗人,她的作品和个人经历一直备受关注,也引发了不少讨论和争议。要评价她,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一、 贾浅浅的诗歌创作:贾浅浅的诗歌风格独具特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低俗”与“情欲”的争议: 这是贾浅浅最受争议的点。她的诗歌中大量使用了口语.............
  • 回答
    谈到《红楼梦》里的贾探春,我心里总有那么点儿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情感。她不是林黛玉那样灵气逼人,也不是薛宝钗那样圆融周全,可她身上那股子“明辨是非”、“精明果敢”的劲儿,在那个大观园里,简直像一股清流,让人眼前一亮,又让人暗暗叹息。探春身上最鲜明的底色,我觉得是她的“才干与志气”。她不像宝玉那样,把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