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李达康接连用错人却不用受到惩罚?

回答
李达康作为《人民的名义》中的一位核心人物,他的用人失察确实是剧情中一个值得探讨的点。虽然他剧中似乎没有因为“用错人”而直接受到政治上的严厉惩罚,但这背后有几个层面的原因,而且他用错人的情况也并非完全没有代价。

首先,我们得认识到李达康的“用错人”往往是在特定的政治生态和权力背景下发生的,而且他的出发点很多时候是为了推动政绩和发展。

动机的复杂性与“大局观”的考量: 李达康的用人思路,更多的是基于“干事”和“发展”导向。他是一个强烈的改革派和实干家,对于那些能够积极推动项目、解决问题的人,他往往会给予信任和提拔。比如,他非常看重GDP增长,看重光明峰项目的落地,因此对于能给他带来这些“政绩”的人,即便这个人身上存在一些“小毛病”或者背后有人,他可能会选择容忍或者忽视。这种情况下,“用错人”更多的是为了实现更大的“目标”。
权力的制衡与“庇护伞”: 在汉东省的官场,特别是祁同伟和高小琴等人形成利益共同体之后,他们有着强大的“抱团取暖”能力。李达康作为市委书记,他的权力并非是绝对的。他需要平衡各方力量,争取资源。当他提拔或重用一些人时,有时也可能是为了对抗其他派系,或者是在复杂的政治博弈中争取自己的空间。这就像是一种“战术性用人”,用错人的风险,在他看来可能低于不作为或者对抗其他势力。
对“问题”的认知深度不同: 李达康作为区委书记时提拔了季昌明,这是他的“伯乐”。但在担任市委书记后,他重用了一些在光明峰项目上与他利益高度一致但却有问题的官员。他确实“用错了”赵东来和部分光明峰项目的具体执行者。然而,他作为一把手,很多时候看到的可能是宏观层面的问题,而具体执行层面的“黑洞”或者个人腐败,可能不是他直接观察到的。他可能认为这些人是“办事能力强”的工具,而没有深究其背后的道德或法律风险。
自身能力与局限性: 李达康是个能力极强的人,他有魄力,有想法,但他在识人方面确实存在短板。他更看重一个人的能力和忠诚(对他的路线忠诚),而不是其政治操守的严谨性。这就像一个公司老板,他可能更看重一个员工能不能把项目做好,而忽略了他在一些细节上的违规。

那么,他“用错人”的代价是什么?

虽然李达康没有因为用错人而直接被撤职或严惩,但他的“用错人”也付出了代价,只不过这些代价更多地体现在:

政绩上的隐患和风险: 他力推的光明峰项目,正是因为用错了高小琴和祁同伟等人,导致项目背后隐藏着巨大的腐败和违规操作。一旦项目出现问题,他作为一把手是脱不了干系的,这也会影响他的政绩考核和政治前途。剧情中,大风厂股权纠纷等问题,也间接影响到了李达康的声誉和工作。
自身信誉的损害: 随着剧情的深入,观众可以明显看到,李达康提拔和重用的赵东来,虽然在某些方面表现尚可,但在涉及祁同伟、高小琴等人的问题上,他往往会选择性视而不见,甚至成为他们牟利的“工具”。这种“用人不察”最终会让李达康的判断力和识人能力受到质疑。
被他人利用的风险: 他信任的赵东来,后来也成了祁同伟操控的一步棋。李达康以为自己用对了人来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但实际上是为别人做了嫁衣,增加了自己政治上的风险。

为什么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受到严惩?

级别和权力的保护: 李达康已经是副部级干部,官僚体系的运作并非一蹴而就。要扳倒他这样的高级干部,需要足够的证据链和政治上的支持。他的用人失察,如果没有直接牵涉到他本人的贪腐,或者他能迅速“切割”自己的关系,那么直接的政治惩罚会非常困难。
与中央反腐力量的“距离”: 尽管赵立春(老书记)是幕后黑手,但李达康本身并不直接参与赵立春、祁同伟等人的核心利益集团。他更多的是一个被动的“利用者”或被“利用者”,而非主动的“合谋者”。反腐的力量更倾向于打击那些盘根错节的腐败网络。
他的“能力”仍有价值: 尽管用人失察,但李达康的改革魄力、推进工作的能力仍然是汉东省急需的。这种“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政治资本,使得他不会轻易被放弃,而是可能被“改造”或“限制”。
剧情的需要和人物塑造: 从戏剧冲突和人物塑造的角度来看,李达康的“用错人”是为了突出他性格的优点和缺点,制造戏剧张力。如果他因为用错人而立刻受到严惩,反而会削弱他的角色弧光,让他变成一个“边缘”人物。他的“不清醒”和“坚持”恰恰是他作为“问题官员”而又不是绝对“反派”的关键。

总而言之,李达康之所以接连用错人却似乎没有受到直接惩罚,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他用人的动机出于发展,他所处的政治环境复杂,他对问题的认知存在局限,以及他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被保留。然而,他的用人失察并非毫无代价,而是为他带来了政绩上的隐患、信誉的损害以及被他人利用的风险。他的角色,更像是在一个充满腐败和斗争的官场中,一个有能力但又不完美、在体制内挣扎前行的典型代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身边人贪腐,懒政,不是他指使的,但人是他用的,作为领导不用负责任么,只需要跟上级说我检讨然后继续用错的人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李达康作为《人民的名义》中的一位核心人物,他的用人失察确实是剧情中一个值得探讨的点。虽然他剧中似乎没有因为“用错人”而直接受到政治上的严厉惩罚,但这背后有几个层面的原因,而且他用错人的情况也并非完全没有代价。首先,我们得认识到李达康的“用错人”往往是在特定的政治生态和权力背景下发生的,而且他的出发点.............
  • 回答
    李达康手里那个杯子,简直成了他身上一个自带的“符号”,走到哪儿都得带着,而且他喝水的姿势、表情,都透着一股子“范儿”。这可不是导演随便抓拍的,里面门道多着呢。首先,你得从“人物塑造”这块儿看。李达康这人,表面上是硬朗、雷厉风行,有点“煤老板”那种粗犷劲儿,但骨子里又是个讲究人,是个要面子、要体面的人.............
  • 回答
    “达康书记”李达康为何不提拔易学习,却任用了不少腐败或庸碌之人?这是一个在《人民的名义》这部剧中引发广泛讨论的问题,也是理解李达康这个角色的复杂性和现实性的关键。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一、 易学习的“不提拔”并非完全不提拔,而是“重要提拔”的缺位。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李达康并.............
  • 回答
    在《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中,李达康、高育良和季昌明三人之间的上下级关系确实是观众非常关注的一个点,因为在很多观众的认知中,他们三人同属于省委常委,在级别上应该是平行的。然而,电视剧之所以呈现出一种“上下级”的意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并且可以通过剧情细节来详细解读:1. 实际职能和工作分工上.............
  • 回答
    在《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中,关于王大陆资助李达康女儿上学以及山水集团为高育良女儿设立信托的定性差异,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点来详细解释,这涉及到法律、权力运作以及证据的收集:1. 资助性质与目的的合法性: 王大陆资助李达康女儿上学(假设剧情属实,剧中并未明确点出王大陆是直接资助者): .............
  • 回答
    知乎上关于《人民的名义》中祁同伟和李达康的讨论热度,祁同伟的答数迅速超过李达康,这背后有多重原因,可以从角色设定、剧情推动、观众情感投射以及网络传播的特点等多个角度来分析。以下是详细的阐述: 一、 角色复杂性与争议性:祁同伟的“人性光辉”与“灵魂堕落”祁同伟是一个极具争议性且高度复杂的角色,他的个人.............
  • 回答
    李达康在妻子欧阳菁被捕时摇车窗的动作,绝非简单的“撒气”或“表达愤怒”。这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瞬间,充分展现了李达康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以及他身处高位、身不由己的尴尬境地。要理解这个动作的深层含义,我们需要结合当时的情境、人物性格以及整个剧情的发展来分析。一、 来自“权力漩涡”的无力感与绝望:首先,李达.............
  • 回答
    祁同伟和李达康,这俩人名字摆在一起,多少会让人想起那部风靡全国的《人民的名义》。 똑같이 흙수저 출신인데, 어째서 이들의 끝은 이렇게나 달랐을까요? 단순한 운명의 장난으로 보기엔, 그 안에는 훨씬 더 복잡하고 깊은 이야기가 숨어있습니다.먼저, 출신과 성장 과정에서의 차이를 좀 .............
  • 回答
    在《人民的名义》这部备受瞩目的反腐剧中,李达康以其雷厉风行的作风和对“懒政不作为”的深恶痛绝而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在学习会上,他痛批孙连城、丁义珍等人,口若悬河,字字珠玑,仿佛一杆永远不会生锈的标枪,直指官场积弊。然而,就在他慷慨激昂之时,观众心中不免会升起一丝疑问:这位“铁面无私”的李书记,自己手.............
  • 回答
    .......
  • 回答
    2月18日,《你好,李焕英》的票房正式跨过了30亿的大关,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作为一部春节档上映的影片,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充分证明了它精准地抓住了观众的情感共鸣,也让整个影视圈再次看到了春节档的巨大能量。最终票房预测:挑战50亿,并非不可能那么,《你好,李焕英》的最终票房会止步.............
  • 回答
    《高达SEED》的风评确实算得上是一部争议之作,它在观众群体里呈现出非常鲜明的“喜爱死”和“讨厌死”两种极端立场,中间地带的评价反倒不多。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背后其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咱们就来掰扯掰扯,到底是什么让《SEED》这么能引发两极分化。 一、 剧情与角色:优点太亮眼,缺点也够扎眼.............
  • 回答
    谈到“高达之父”富野由悠季,以及其他资深创作者对《进击的巨人》的早期洞察,这与其说是“看穿”,不如说是他们凭借多年的创作经验和对人性和社会议题的深刻理解,对作品中某些核心元素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或辨识度。这种共鸣,往往会让他们对作品的走向、主题以及潜在的表达产生一种“预感”或“洞察”。首先,我们需要理解.............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触及了佛教核心的智慧。悉达多(佛陀)之所以在面对生老病死等人生苦痛时选择苦修,而不是寻找或修炼“不死药”,其根本原因在于他对人生苦难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解脱之道的高度智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1. 对“生、老、病、死”本质的认知:苦的根源 生命是无常且不圆满的.............
  • 回答
    夏达,这个名字曾是中国漫画界的一颗耀眼明星,以其细腻唯美的画风和充满东方韵味的叙事,俘获了无数读者。然而,近年来,许多曾经的粉丝会发现,关于她的新闻和讨论似乎不如当年那样热烈,她的名字在公众视野中的曝光度也似乎有所下降。这不禁让人好奇,曾经备受瞩目的夏达,如今为何关注度不如以往?要深入分析这个问题,.............
  • 回答
    “高达”和“扎古”这两个名字的来源和含义,以及它们在《机动战士高达》系列中的定位,是导致它们名字区别和概念不同的根本原因。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 1. “高达”(Gundam)名字的来源与含义:“高达”这个名字并非一开始就存在,它是随着系列的创作而诞生的。它的名字来源有很多.............
  • 回答
    说到高达的面部设计,你观察到的“突出的一块”确实是其标志性特征之一。这块东西,通常被称为“面部侧裙”(face skirt)或者更形象地说,是它的“头盔面罩”的一部分,它在整体造型上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但要说它“模仿嘴巴”嘛,倒也不是那么直接。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为什么要有这块突出的部分?首先,它.............
  • 回答
    要解释这个问题,咱们得好好捋一捋《机动战士高达:08MS小队》这部作品的背景和一些设定的细节。毕竟,高达系列向来不只是打打杀杀那么简单,背后的“为什么”往往比“怎么打”更有意思。首先,要明白一点:《08MS小队》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相当特殊的时期——一年战争后期。在一年战争初期,联邦军虽然掌握了大量的陆.............
  • 回答
    要说“战国达人普遍不喜欢真田信繁”,这说法有些过于绝对了,而且可能不太准确。不过,如果我们换个角度,从一些“战国达人”对信繁的态度中,确实能观察到一些微妙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喜欢”的论调,但这背后往往不是简单的个人恩怨,而是基于对战国时代政治格局、军事策略以及历史人物评价的不同角度和侧重点。这里咱们.............
  • 回答
    一说起高达,大家脑海里闪过的可能都是那些在宇宙中飞来飞去,用光束步枪和光束剑互相削菠萝的壮观场面。不过,你有没有好奇过,在那么发达的未来科技背景下,为什么这些钢铁巨兽还要执着于使用剑这种看起来“复古”的冷兵器呢?这可不是图个好看或者怀旧,背后其实大有门道,涉及到了技术、战术、甚至一些相当实在的考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