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本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冷知识?

回答
日本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自然也孕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冷知识。这些知识可能听起来有些奇特,但它们却真实地存在于日本的方方面面。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讲述一些日本的冷知识,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惊喜和启发。

1. 日本是一个岛国,但其岛屿数量远超你的想象:

我们都知道日本是一个岛国,但你可能不知道,日本 actually 拥有 超过 6,800 个岛屿!其中,只有约 400 个岛屿有人居住。许多岛屿非常小,甚至没有名字,只是孤零零地漂浮在海面上。这些岛屿构成了日本绵延曲折的海岸线,也造就了日本多样化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系统。其中一些岛屿因为地理位置偏远或开发难度大,鲜为人知,只有当地居民或少数探险家才知道它们的存在。

2. 日本的“铁路迷”文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在日本,铁路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种深入人心的文化。被称为“铁道迷”(鉄ちゃん/鉄子, Tetsuchan/Tetsuko)的群体非常庞大,他们对火车、车站、线路有着极高的热情。这种热情体现在:

收集和研究: 他们会收集各种列车的时刻表、照片、模型,甚至研究不同线路的历史和特点。
乘坐和体验: 很多铁道迷会专门去乘坐特定的列车,体验不同地方的铁路风情。有些地方还会推出“铁道观光列车”,吸引大量铁道迷。
对准时性的执着: 日本的铁路以其令人难以置信的准时性而闻名。列车延误几秒钟都可能会引起乘客的关注,甚至在极端情况下,车站工作人员会为延误几分钟的列车道歉。这种对准时性的极致追求,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日本社会整体的秩序感和责任感。
对“铁道文化”的推广: 许多铁道迷会通过社交媒体、博客等平台分享他们的经验和知识,进一步推广铁路文化。这种文化甚至影响了动漫、影视作品的创作。

3. 日本独特的“猫岛”文化:

在日本,有一些岛屿因为居民中猫的数量远远超过人口数量,而被亲切地称为“猫岛”。最著名的猫岛是 田代岛(Tashirojima),位于宫城县。岛上的居民主要以渔业为生,而猫咪则被认为是带来好运的象征。

历史渊源: 据说,过去岛上的渔民发现猫咪能帮助他们驱赶偷食鱼类的老鼠,因此开始饲养猫。随着时间的推移,猫咪的数量越来越多,并逐渐成为岛上的居民。
猫咪的统治地位: 在猫岛上,猫咪几乎可以说是“统治者”。它们自由地在街道上漫步,不怕人,甚至会有居民特意为它们准备食物和水。游客来到这里,通常也会带上猫粮,与岛上的猫咪互动。
旅游热点: “猫岛”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旅游景点,吸引了无数爱猫人士前来体验与猫咪共处的奇妙感觉。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关于如何平衡旅游发展和猫咪福利的讨论。

4. 日本的“自动贩卖机”无处不在,而且种类繁多:

如果你去过日本,一定会对随处可见的自动贩卖机印象深刻。但其普及程度和多样性可能超出你的想象:

密度极高: 在日本,平均每 23 个人就拥有一台自动贩卖机,这个密度在全球都是非常高的。无论是在繁华的城市街道,还是在偏僻的山区小路,你都能找到自动贩卖机。
贩卖种类惊人: 你不仅可以买到饮料、零食,还可以买到香烟、咖啡、冰淇淋、甚至更奇特的商品,比如:
热食: 拉面、乌冬面、咖喱饭等便当式样的热食。
日用品: 纸巾、雨伞、电池、甚至内裤。
鲜花: 甚至有些贩卖机出售新鲜的鲜花。
玩具和纪念品: 特别是在旅游景点附近。
生鸡蛋和面包: 有些地方甚至有贩卖新鲜鸡蛋和刚出炉面包的自动贩卖机。
背后的原因: 这种极致的便利性与日本社会对自助服务、低人力成本的需求以及对安全的信任度有关。

5. 日本的“拉面地图”和地域特色:

拉面在日本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承载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拉面风格,形成了所谓的“拉面地图”。

豚骨拉面(Tonkotsu Ramen): 以博多(福冈)地区最为著名,特点是浓郁的猪骨汤底,呈乳白色,口感醇厚。
酱油拉面(Shoyu Ramen): 是日本最传统的拉面之一,汤底以鸡骨、猪骨和酱油为基底,味道清爽。札幌地区的味噌拉面(Miso Ramen)也很有名,汤底浓郁,加入了味噌酱。
盐味拉面(Shio Ramen): 汤底清淡,以盐和海鲜或鸡骨为主要调味,能更好地体现食材的原味。
蘸面(Tsukemen): 将煮好的面条和浓稠的酱汁分开盛放,吃的时候将面条蘸入酱汁中食用。
每种拉面都有自己的粉丝群体,并且会随着地域的迁移而发展出新的变种。 日本的拉面店数量庞大,竞争激烈,也促使了拉面口味和创意的不断发展。

6. 日本的“无声火车”和“女性专用车厢”:

为了满足不同乘客的需求和减少干扰,日本的铁路系统中有一些特殊的设置。

无声火车/车厢: 在一些长途列车或特定时段,会设置“无声车厢”,鼓励乘客在车内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打电话等,为的是让乘客能够舒适地休息或工作。
女性专用车厢: 在一些通勤高峰时段,为了防止女性在拥挤的车厢内受到骚扰,一些线路会设置“女性专用车厢”。虽然这种设置也引发了一些关于性别隔离的讨论,但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为一些女性乘客提供了更安全和舒适的乘车环境。

7. 日本的“黑心企业”现象(Black Company):

虽然日本以其敬业和勤奋的文化闻名,但也存在着被称为“黑心企业”(ブラック企業, Burakku kigyō)的公司。

定义: 这些企业通常特点是:
过度的加班: 要求员工长时间无偿加班,甚至强制性加班。
不合理的劳动条件: 薪资低廉,福利差,工作环境恶劣。
精神压迫: 上司和同事会给员工施加巨大的精神压力,甚至进行人身攻击或侮辱。
违反劳动法: 经常违反日本的劳动相关法律。
社会影响: “黑心企业”现象曾导致不少年轻人的过劳死,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批评。近年来,日本政府和媒体也在努力改善这一状况,但问题依然存在。

8. 日本的“小镇铁路”和独特的车站:

除了繁忙的新干线和城市地铁,日本还有许多经营着独具特色的小镇铁路。

复古风情: 这些铁路通常保留着古老的蒸汽火车或怀旧风格的柴油火车,行驶在风景优美的乡村地区,例如北海道的富良野线、京都岚山的小火车等。
独特的车站: 许多小镇车站本身也成为了景点,例如拥有可爱猫咪站长的“男山站”,或者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的车站。
情感连接: 这些小镇铁路不仅仅是交通工具,也承载着当地居民的情感和回忆,是连接社区的重要纽带。

9. 日本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和无人机配送:

日本在引进新技术方面非常积极,并且已经开始在一些地区测试和推广自动驾驶出租车和无人机配送服务。

未来交通的尝试: 这些技术旨在解决日本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并提高交通效率。
应用场景: 目前,自动驾驶出租车主要在一些特定区域进行试点运营,而无人机配送则主要用于偏远地区或特定货物的运送。
挑战与机遇: 这些技术的推广仍面临着法规、技术成熟度和公众接受度等方面的挑战,但同时也预示着日本未来交通和物流发展的新方向。

10. 日本的“森林浴”文化和对自然的敬畏:

日本文化中对自然有着深厚的敬畏和热爱,其中“森林浴”(森林セラピー, Shinrinyoku)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养生方式。

概念: 森林浴指的是在森林中漫步,通过与自然环境的接触,放松身心,缓解压力,促进健康。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散步,更强调一种沉浸式的体验,用心去感受森林的氛围。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表明,森林浴可以降低皮质醇水平,增强免疫力,改善情绪。日本政府也推广“森林浴步道”,鼓励人们走进自然。
与神道教的联系: 这种对自然的崇敬也与日本传统的神道教信仰有关,神道教认为自然万物皆有灵性。

这些只是日本众多不为人知的冷知识中的一小部分。日本的文化是如此丰富和多层次,总有新的惊喜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希望这些详细的介绍能让您对日本有更深入的了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 日本国旗不是一成不变的。

1870年-1999 国旗比例为7:10

1999年至今:日本国旗比例为2:3。

  • 朝日新闻的新是个错别字,多了个横。
  • 日本死刑犯都是刑前被“突然袭击”,而且是绞刑。

死刑的行刑时间大部分是行刑前1小时通知犯人,就算是罪犯的亲属,也只能在犯人被处决后,才能得知消息,并被要求在24小时内收尸。

日本死刑犯一般需要在牢中度过5-10年时间,甚至长达30年,才会被执行。(把每天当成末日来相爱???

  • 「百万夜景」

日本人形容超美的夜景时会用「百万夜景/100万ドルの夜景」这个词。这个表达来自1953年关西电力副社长中村在公关杂志撰写的专栏文章。中村当时听说有外国人登上神户六甲山观神户夜景,称当时的夜景的价值大概可以用神户电灯的电费去衡量了。而副社长自己算了一下,当时神户电灯一日的电费约为100万美元。自此,「百万夜景」就成了日语中美丽夜景的代名词。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和以前回答的一个问题比较类似,现在补充一些新的。主要是文史方面。

1.忠犬八公的遗体并没有“完全”下葬,而是被制成标本供日本国内瞻仰。此外它是一条白色的秋田犬,不是电影里最常见的黄色,并且体型非常的巨大……


八公是一条白色的秋田犬,1923年出生于秋田大馆市,次年被主人上野英三郎带到东京,每天早上,“八公”都在家门口目送主人上班,傍晚时分再到附近的涩谷站迎接主人回家。
一天晚上,上野英三郎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回到涩谷站,他在工作时突然心脏病抢救无效去世,然而,“八公”依然忠实地在涩谷站前一等就是9年。
1933年,《朝日新闻》刊登了八公的事迹,八公对主人忠诚和眷恋的故事传遍了全日本,八公成为忠诚的民族象征。1934年八公的雕像建立,次年(1935年)3月8日八公去世,死后与主人葬在一起。

一般对八公的介绍是这样的,但是实际上为了让更多人瞻仰到它的遗容,所以在同年3月10日,它的遗体被捐赠给了它的主人上野英三郎工作的东京帝国大学,由日本标本界的祖师爷——坂本喜一和他的学生内田晋完成。

在对八公解剖的时候发现八公去世的原因是犬线状虫造成的橡皮病与肺癌。此外,因为周围好心人喂八公烤鸡肉串,导致八公不慎把竹签一起吞食,所以在胃部也发现了3、4根竹签。

另外,根据八公生前的照片显示,它的左耳是耷拉着的,经过此次调查表明是因为左耳根部受到撕裂性的伤害,大概是生前和野狗打架受伤所致的——涩谷站前的八公像也因此被制成左耳下垂的状态。

八公的骨骼与肉被完全取出,只保留了脚爪和指甲的部分。骨肉则下葬在青山灵园中上野英三郎的墓地旁。6月13日,八公标本制作完成,6月15日正式入驻位于上野公园内的东京科学博物馆。

直到现在我们仍旧能在东京科学博物馆内看到八公的标本,相伴在它身旁的还有《南极物语》中一度被日本南极考察队遗留在南极,却幸存下来的两只桦太犬之一的次郎。

我曾经在百度百科上添上了介绍它的标本,可能是很多人没法接受,后来的版本又让别的编辑者给删除了,唉!


2.德川家康安葬在久能山东照宫而不是在日光

德川家康是江户幕府的开创者,他在1616年6月去世前嘱托金地院崇传、南光坊天海、本多正纯这三位心腹,说:

遗体葬于骏河久能山,葬礼在江户增上寺,牌位立于三河大树寺,一周年忌辰后在日光山建造小神殿分祀,劝请到那里,作为神灵受到祭祀。然后成为八州守护。

德川家康去世后,当年就在位于的久能山(位于静冈县静冈市骏河区)上建立了东照宫以安葬与祭祀他。

次年天皇赠与他正一位的神号后,又在日光建立了规模更大、更为豪华的日光东照宫,并且做法事请他的灵魂“入住”日光东照宫,作为守护关东八州的神灵得到祭祀。

在日本类似的情况也有很多,知名人物的灵魂和遗体乃至衣冠冢分别有墓,虽然是他的墓,但是在里面的并不一定是他的遗体,也可能是被请来的“灵魂”。这点需要理解。(类似的还有日本的三神器不一定要是原件。“灵”被请回来就行。)


3.关东军和日本关东毫无关系。

有一位答主老兄说关东军和关东出身的日本人多有关,然而这时不正确的。

这里的关东指的是我国山海关以东的地带,代指中国东北地带(日本称之为满洲)。

日俄战争后日本占领了大连、旅顺,称之为关东州。

因为关东军的警备地位于关东州,所以被称为关东军。

日语wiki说的很明白。


4.日本下关市有一座大连神社

大连神社始建于1907年,位于现在大连市的解放小学一带。祭祀对象为天照大神、大国主、明治天皇等,受到当时住在“关东州”的日本侨民的崇拜,在1944年关东神宫建设前是该地区最大的神社。

在1945年苏联实行八月风暴行动击垮关东军后,大连神社也被红军占领。不过因为宫司安排向苏联红军表演了雅乐、舞乐等“友好举动”,所以红军没有对大连神社做什么破坏举动。

1947年宫司水野久直回日本时带回了神体与神宝,一度安置在福冈市的筥崎宫内。后来水野久直前往山口县下关市赤间神宫担任宫司,便将大连神社的相关物品带到了赤间神宫。1980年修建了现在的大连神社。

入口处还有伪满洲国“总理”张景惠的题字“神德无偏”,唉,偏偏你本人是“无德”的。



5.清朝铁甲舰定远号的遗骸保留在太宰府天满宫附近

甲午战争结束后,太宰府天满宫神职人员出身,当时担任众议院议员的小野隆助请求日本大本营打捞清朝铁甲舰定远号,1896年3月正式开始,但是花了1年的时间,徒劳无功,只是打捞上岸部分部件。小野隆助便在自己的住宅内把其中的一部分定远的部件、材料建成了纪念馆“定远馆”。

定远馆后来一度作为福冈藩末代藩主黑田长成的宿舍,现在则沦为太宰府一般职员的宿舍和停车场,如果不是无意间走入其中,看到大门后的说明牌,谁也不会知道这是定远号的最终归宿吧……

定远馆前停车场的大门便是使用定远号的装甲铁板所建造的,现在还能看到在甲午海战中中弹而造成的累累伤痕。

可以参见我之前的这个答案。



6.南宋商人谢国明曾经拥有过的一座日本的岛屿“小吕岛”

谢国明(?—1254年前)是一位南宋末年临安府的商人,后来居住在日本的博多(福冈市博多区),成为在日华商中数一数二的大人物(纲首)。

他与曾经在宁波径山万寿禅寺留学的日本僧人圆尔辨圆之间的友情也是一段美谈。并且为圆尔辨圆所在的承天禅寺的重建工作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此外,谢国明向日本带来了剪刀的制作方法,据说日本最早的针灸技术,以及日本在除夕夜吃的“年越し荞麦”的原型——荞麦饼“世直し蕎麦”也是他带来的。

当然比较不为人知的是他曾经担任过小吕岛地头,并且声称小吕岛的所有权归他的妻子。

小吕岛是位于东海靠近日本一侧玄界滩上的一座小岛,因为位处日、宋、高丽三国之间的贸易航线之上,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被谢国明看中,并且占据作为自己的贸易据点。

然而他占据小吕岛的举动引起了宗像大社的宫司宗像氏长的不满。宗像大社自古以来便作为祭祀掌管航海的宗像三女神的神社而受到人们的崇敬,宗像氏也参与到对外贸易之中,宗像氏长的高祖母便是中国商人王某的女儿。

1253年,宗像大社的小吕岛的管理者(雑掌)向镰仓幕府起诉谢国明。最终以宗像大社的胜诉而告终,谢国明受到告诫处分。

可能是精神上受了打击,谢国明没多久就去世了。他的夫人也出家为尼。不过博多的日本人至今仍感谢谢国明为博多的繁荣带来的贡献,敬称他为“大楠大人”,博多最大的节日祗园山笠曾经出过他为主题的山笠。

他的墓地还保留在御笠川旁,墓旁有一株大楠,供后人瞻仰。


7.日本神社和庙宇前看门的动物“狛犬”的小知识

日本寺庙和神社前的看起来像是石狮子的雕像被称之为“狛犬”而不是“狮子”,据说是因为日本没有人见过狮子,都觉得它像大狗,所以认为是犬一类的神话生物。

其渊源来自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人以狮子为守护神,后来随佛教传入中国、朝鲜,再在奈良时代(8世纪)传入日本。

之所以叫做“狛犬”,明治神宫认为是经由朝鲜半岛传入,所叫做“高丽犬”。也有人认为是认为这种犬有抗拒魔物的功效,所以叫做“拒魔(こま)犬”。

实际上在《类聚杂要抄》里记载,黄色的无角动物是狮子,处于右侧,开口作“阿形”,白色有角的是狛犬,位于左侧,闭口作“吽形”。平安时代保留下来的狛犬都严格按照这个规律,后来逐步简化,直到昭和时代后制作的狛犬才都是没有角的样子。

根据佛教经典记载,‘阿’,是开口时首先发出的声音,为一切字、一切声的本源;‘吽’,是闭口时所发出的最后字音。是一切字音的终结。这也是山门两侧的狛犬和仁王(金刚)像严格遵守的规律的由来。

并且当代的五十音图也是由张口的あ开始,闭口的ん为结束,也与此有着很大的联系。

因为日本人还是觉得这个长得像狗,所以狮子和狛犬两者统称为狛犬的比较多。


8.日本寺庙、神社前的守护不一定是狛犬,还可能是与祭祀对象相关的别的动物

比如京都哲学之路上的大丰神社,祭祀的对象是大国主神,神社前的守护便是狛鼠。

传说中大国主神向须佐之男的女儿求婚的时,须佐之男把鸣箭射入荒野,令大国主去捡,待大国主走进荒野后即放火烧荒。多亏老鼠的指点,大国主才得救。

根据这个传说,大丰神社将神社内的狛犬换成了两只老鼠,不过即便是如此狛犬张口闭口的习惯仍旧被保留了下来。

这种不同形式的守护兽,最常见的还属稻荷神社,因为传说中稻荷神(被认为和宇迦之御魂神是同一个神)的神使是狐狸,所以所有的稻荷神社的原来应该摆狛犬的地方都被置换成了狐狸。

当然“阿吽”的规律仍旧保留了下来。

同样是位于京都的护王神社,祭祀的是奈良时代末期的贵族和气清麻吕。

和气清麻吕因为识破了权僧道镜的阴谋,在宇佐八幡宫神托事件中坚持原则,而得罪了孝谦天皇,被流放到大隅国,途中有人想要暗害和气清麻吕,但是有一群野猪冲出来保护在其身旁所以才得以幸免于难。

因此后来作为忠臣的典范和气清麻吕被人祭祀时,他的神社内摆放的也不是“狛犬”而是“狛猪”。当然这里也是遵循“阿吽”原则的。

此外还有采用老虎雕像的京都鞍马寺,还有为数不少采用真正狮子的神社(比如日光二荒山神社),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


9.日本“最初的”动物引进

在日本江户时代到明治时代正式占据北海道前,因此接触到棕熊前,日本国土内最大的猛兽是黑熊(还比大陆上的熊瞎子体型小很多,咬人不少命案不多)以及野猪。

加之古代日本信仰佛教不怎么食用畜类的缘故,所以我们熟知的一些动物很晚才在日本出现。

在这里介绍几种在日本有文字记载后才引入日本的动物的情况:

①绵羊

因为日本气候并不寒冷的缘故,所以对羊皮、羊毛的需求很低,加之禁止食用畜类的肉,所以虽然《日本书纪》等记载了新罗向日本赠送两只羊,并且稍后的时候有位名叫多胡羊大夫的日本历史人物,但是目前也没有发现此后日本养殖绵羊的记载。

比如战国时代来到日本传教的西班牙传教士沙勿略去世被封为圣人后,欧洲人画了一系列沙勿略在日本传教的图,结果被后来的日本学者看到了,发现背景里还画着绵羊在吃草,就吐槽说:

“这画家肯定没来过日本。”

直到1805年日本才尝试在长崎饲养中国带来的绵羊,结果以失败告终,1817年幕府奥方医涩江长伯在自己管理的巢鸭药园内开始饲养绵羊,并且尝试使用羊毛制作衣服,因此巢鸭药园被称之为“绵羊屋敷”。

明治维新前后来到日本的欧美人带来了新的绵羊品种,在1875年,时任太政官大久保利通的命令下日本才开始正式的养绵羊。

但是直到现在日本的超市内也基本上不贩卖羊肉。


②山羊

和绵羊类似,日本古代也没有山羊,虽然在古代有新罗赠送山羊的记载,但是最早引进的山羊还是14世纪对外贸易时带入长崎县一带的源于东南亚的柴山羊,体型比一般的山羊要小。养殖的范围也基本仅限于隐藏的切支丹基督教徒的聚集部落内。

1775年在长崎商馆的荷兰人也吐槽说日本没有山羊,就在眼皮子底下却不知日本在饲养山羊,可见其饲养范围之窄。

直到明治维新后才和绵羊一样开始饲养西方品种。


③驴

驴最初是和绵羊一起由新罗送给日本的,被称之为“兔马”,虽然平安时代也有输入的记载,但是更为广泛饲养还是要在江户时代被中国、荷兰商人带入后了。


④猪

绳文时代开始日本就有养猪的习惯,但是在675年天武天皇推行禁止在稻作时期的4月~9月食用肉类的律令后,猪逐渐被日本人认为是破坏稻作的污秽,因此饲养猪的人越来越少,最终消失。

后来到了江户时代,1609年萨摩藩占领琉球王国后,重新将冲绳的阿古猪带入日本,甚至还在江户的萨摩藩的宅子里公然卖猪肉。江户幕府最后一任将军德川庆喜因为喜欢食用猪肉得了一个“豚一様”的称号,当然不是说他和猪一样……

不过除了萨摩藩外,其他地区养猪主要是用猪粪当做肥料,虽然看起来有些本末倒置,但是日本在此期间还有拿沙丁鱼做肥料的习惯,倒也不怎么奇怪。直到1900年日本的富国强兵政策推行后,猪肉才被日本人接受了起来。


⑤猫

日本的猫是从中国进口的,日本最早饲养猫的历史可见于《日本灵异记》中记载的传说,705年,丰前国的膳臣广国死后转世成了一只猫,被他的儿子所饲养。

不过最早的正式的记载是889年宇多天皇从他的父亲孝光天皇那里得到了一只黑猫。

此后养猫在日本日渐推广,一条天皇、藤原定子、丰臣秀吉、岛津义弘等等猫奴纷纷闪亮登场,成为了广受日本人喜爱的动物。


⑥虎

因为东亚有老虎,所以日本人接触老虎的历史要比狮子久的多,日本绳文时代就有老虎,后来因为数量太少而在日本进入有文字的文明史前灭绝。

《日本书纪》就记载545年 膳臣巴堤便 带着妻子和儿子出使百济,结果儿子被老虎吃掉,自己悲痛之下杀虎报仇,带回了老虎皮毛的记载。

890年,知名猫奴宇多天皇派人从海外搞来了一只小老虎,并且命令大臣巨势金冈(好名字)画了老虎图,随后画虎成为日本贵族一时的风尚。

从中国进口的虎皮“唐皮”也是身份的象征,平家传家宝的太刀“唐皮”就是使用虎皮当做刀鞘的装饰而得名的。

乃至很久后战国时代、江户时代也常常有外国船带来老虎。特别是江户时代江户人特别喜欢看老虎,幕府为了防止危险还下过法令禁止饲养老虎之类的大型猛兽。

直到1880年,日本才重新使用棕熊和意大利的动物园交换来了新的老虎。


⑦豹

日本历史上没有豹,但是有从海外引进的记载。比如1603年,僧人西洞院快庆就在他的日记中记载了他在大阪看德川家康赠送给丰臣秀赖的豹子与大象的记录。

因为豹子长得像老虎,所以战国时代到江户时代的人往往误认为豹子就是母老虎,因此画的所谓老虎图将近一半,当代人怎么看都是画的豹子。

日本人完全搞清楚这是两种动物得到近代了。


⑧狮子

日本历史上第一只狮子是在1902年引入上野公园。自此,日本人才见到了活狮子。

之前虽然受佛教的影响,日本从奈良时代就知道有狮子这种动物的存在,也有“唐狮子”的舞蹈、雕塑,但是实在是搞不清狮子长什么样子,长角的狛犬被当狮子的情况也不罕见。甚至衍生出了狮子把小狮子丢下山锻炼它之类的奇怪的故事。


⑨大象

大象在日本的历史则要比狮子早一些,记录也更为详实。

大象作为普贤菩萨的坐骑也广为人知,日本人画作中的大象虽然长得比较奇怪,但是长象牙、长鼻子大耳朵的形象还是没有搞错的。

1408年巨港的华人领袖施进卿向日本国王赠送了大象、孔雀、鹦鹉等动物,日本人才第一次见到了大象。时任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持后在1411年将这头大象转送给了朝鲜太宗,这头象在朝鲜的经历也比较有趣,不过不属于日本的冷知识了。

此后1575年、1597年、1602年等都有外国官员或商人赠送大象给日本的记录,大友宗麟、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人都见过大象。

1728年,越南的阮氏政权赠送给江户幕府八代将军德川吉宗两头大象,其中雌象抵达长崎后三个月就不幸去世,雄象则步行(当然过海峡还得用船)走到了京都、江户,因为受到天皇召见需要四品的官职,所以中御门天皇为了看大象,给这头雄象封为“广南从四品白象”,成为了一只有官职的动物。后来德川吉宗下令将这位四品大象饲养在江户,直到1741年去世。

1813年英国还向日本赠送了一头大象,但是因为锁国政策,日本拒绝与清朝、荷兰、朝鲜以外的国家进行直接的贸易往来,因此这头大象也没被接受,只是在长崎落了下脚,然后又被英国人拉了回去。

与狮子一样,庶民随便看得到的大象也是要到明治维新之后了。


⑩长颈鹿

中国在郑和下西洋的时候从东非带回了长颈鹿,称之为“麒麟”来讨好永乐皇帝,因此中国接触这种动物的时间比日本要早三百多年。

日本最早知道长颈鹿这种生物还是森岛忠良在1798年创作《蛮语笺》时,翻译荷兰书籍得来的“カーメロ、パルダリュス”,后来到了1874年时,田中芳男才从中国古籍里翻出了“麒麟”这个叫法,并注释这种动物还叫“豹驼”。

1907年长颈鹿才正式被引进上野动物园,花费了将近8000日元(=现在的1亿6000万日元)购入了两头。结果在过冬的时候因为过度注重保暖问题导致换气不足,两头倒霉的长颈鹿给臭味薰死了……

后来到了1933年,日本才再度引入长颈鹿。

user avatar

有点old了:奥巴马/Obama按日语写成汉字是“小浜”(实际是小滨,不是沙家浜的浜)。

日本叫这名字的地方,总得有一二十个吧,如果把市町村之类全算上的话。(不过不一定都念作奥巴马,有个靠近台湾的小浜岛读作Kohamajima。)

以及中国也有三个小浜村,全部都在浙江省嘉兴市周围。

user avatar

因为戊辰战争的缘故,至今会津地区的市民都与前萨摩、长州藩地区的市民抱有敌意(特别是前长州地区的居民)

长州藩地区的萩市市长提出与会津若松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遭到了市民的强烈抗议,结果被拒绝,连若松市市长也在第二年败选。

另一方面,现在日本警察的行进曲,歌颂于1877年的西南战争中平定萨摩叛乱的《拔刀队》,唯独不能在以前以萨摩藩地区的鹿儿岛县为中心的南九州演奏或演唱。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