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本有哪些隽永的俳句?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那些能触动人心的日本隽永俳句。要说“隽永”,无非是因为它们在极短的篇幅里,浓缩了深刻的情感、哲思,或是对自然万物细腻入微的观察。这些俳句并非孤立的文字,它们背后往往承载着诗人当时的心境,以及与那个时代、那片土地的情感连接。

要挑出“隽永”的俳句,我们不得不提三位大家:松尾芭蕉、与谢芜村、小林一茶。他们的作品之所以能流传至今,不仅在于遣词造句的精巧,更在于它们触及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

1. 松尾芭蕉(Matsuo Bashō)的《古池》

> 古池や 蛙飛びこむ 水の音
> (ふるいけや かわずとびこむ みずのおと)

这首可以说是俳句的代名词,甚至可以说是俳句的“国歌”。芭蕉大师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能捕捉到最平凡的瞬间,赋予其无穷的禅意和生命力。

详细解读:
古池や(ふるいけや): “古池啊”。这个“や”(ya)是语气助词,在这里起到了强调和暂停的作用,仿佛是诗人停下脚步,凝视着眼前这片古老的池塘。这个“古”字,不仅指年代久远,更暗示了一种静谧、沉寂,一种超越时间的存在感。你可以想象一个被岁月洗礼过的池塘,水面可能有些许浮萍,周围或许是古老的岩石或寺庙。
蛙飛びこむ(かわずとびこむ): “青蛙跳进去”。一个简单的动作,但却打破了长久以来的宁静。青蛙的“跳”,是一个有力的、瞬间的动作,它带来了变化,带来了声音。
水の音(みずのおと): “水的声响”。就在青蛙跃入水面的那一刹那,溅起了涟漪,发出了“扑通”一声。这声音,是如此清晰,如此真实,它打破了“古池”的寂静,但又瞬间融入了池塘之中,成为了池塘的一部分。

隽永之处:
这首俳句为什么如此令人着迷?
动静结合的极致: 它描绘了一个从极度寂静到瞬间喧嚣,再回归寂静的过程。古池是静的,蛙跳是动的,水声是动的,但水声过后,池塘又恢复了静,甚至因为这短暂的“动”而让“静”显得更加深刻。
禅意的体现: 佛教强调“无常”和“瞬间”。青蛙的一跳,就是“无常”的体现;而那一声水响,则连接了“有”与“无”的界限。诗人通过这个简单的场景,引出了对时间、存在、虚无的思考。
感官的共鸣: 即使你从未见过那个古池,听到“水的声响”时,也能在脑海中回响起类似的声音。这种通过文字唤起感官体验的能力,是俳句的魅力所在。
引发无限想象: 读到这首诗,你可能会想象那只青蛙跳进去的原因,池塘里隐藏着什么,水声过后池塘会变成什么样子。每一个读者都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解读。

2. 与谢芜村(Yosa Buson)的《夜色》

> 菜の花や 月は東に 日は西に
> (なのはなや つきはひがしに ひはにしに)

芜村的俳句,如同他的绘画一样,充满了画面感和色彩感。这首诗更是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诗人的心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详细解读:
菜の花や(なのはなや): “油菜花啊”。“菜の花”(nanohana)特指春天盛开的油菜花,一片金黄,如金色的海洋。这个“や”(ya)同样起到了强调和营造意境的作用,将读者的目光聚焦在那片灿烂的黄色花海上。
月は東に(つきはひがしに): “月亮在东方”。这是黄昏时刻,太阳即将落下,月亮开始升起。东边,月亮如玉盘般缓缓爬上天际。
日は西に(ひはにしに): “太阳在西方”。西边,太阳正缓缓沉入地平线,将天边染成一片橘红或紫红。

隽永之处:
绝美的时空画卷: 芜村用寥寥数语,勾勒出了一幅傍晚时分,东方升月、西方落日的壮阔景象。油菜花海作为前景,为这幅壮丽的背景增添了生命的色彩和温度。
对比与和谐: 月与日,东与西,黄昏与黎明(即将到来的夜晚),这些对比被安排得如此和谐。诗人捕捉到的不是对立,而是自然界从白天过渡到夜晚的自然轮回,这种壮丽的景象,本身就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
诗人沉醉的意境: 想象一下,诗人站在一片金黄的油菜花田里,抬头望见东方渐起的月光,又回望西方沉落的夕阳。这是一种多么辽阔、多么宁静、又多么壮观的感受?这首俳句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天地之间的辽远与宁静。
对生命的礼赞: 油菜花在春天盛开,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好。而日月的交替,则是自然规律的体现。整首诗歌,是对自然界壮美景色的礼赞,也是对生命循环的感悟。

3. 小林一茶(Kobayashi Issa)的《蜗牛》

> 蝸牛 どうか उंचीを 越えよか
> (かたつむり どうか たかしを こえよか)

小林一茶以其对弱小生命的同情和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洞察而闻名。他的俳句往往带有朴实、幽默,甚至一丝淡淡的忧伤。

详细解读:
蝸牛(かたつむり): “蜗牛”。我们都知道蜗牛行动缓慢,背负着沉重的壳,在地上一点一点地爬行。
どうか(どうか): “请(你)……”。这是一个祈使句的开头,带着一种恳切的语气。
髙さを越えよか(たかしを こえよか): “能否越过那高处(的阻碍)?”。“髙さ”(takasa)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一座小山、一段崎岖的路,或者任何对于蜗牛来说是巨大挑战的“高度”。“越えよか”(koeyoka)是一种非常口语化、带有疑问和期待的表达。

隽永之处:
对弱小生命的关怀: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许多渺小、脆弱的存在,比如蜗牛。它们默默地生活,面临着各种不易。一茶不仅仅是观察,他发出的是一种由衷的关怀和鼓励。
人生哲理的隐喻: 蜗牛的缓慢前行,以及它要面对的“高处”,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人生的旅途。我们每个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碍,有时感觉遥不可及。这首诗,就像是对所有正在为生活奋斗、克服困难的人们的一种无声的鼓励。
幽默与温情: 诗句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最朴实的对话(虽然是诗人单方面的对话)。这种看似笨拙的祈愿,反而流露出一种纯粹的、孩童般的真挚情感,让人感到温暖。
“や”的另一种用法: 这里“蜗牛”之后没有“や”字,直接是“どうか”,这种直接的呼唤,更能体现诗人急切的心情。

总结一下,为什么这些俳句会显得“隽永”?

捕捉瞬间,凝固永恒: 它们用极短的篇幅,定格了自然界或人生中的某个动人瞬间,却让这个瞬间具有了超越时空的生命力。
情感的共鸣: 无论是芭蕉对寂静的体悟,芜村对壮丽的赞叹,还是一茶对弱小的关怀,都触及了人类共通的情感,所以千百年后依然能打动人心。
哲思的蕴含: 它们并非只是简单的风景描绘,而是通过景物,引人思考生命的意义、存在的虚无、自然的规律等更深层的问题。
语言的精炼: 俳句的魅力在于“留白”,在于言简意赅。那些没有说出口的,反而给了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让作品更加耐人寻味。

这些俳句,就像是日本文化中的一种“禅意”的体现。它们不追求铺张的表达,而是希望通过最纯粹、最简洁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体悟生命中的深刻。它们不似宏篇巨著那般让你沉浸其中,却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像一颗小小的石头,在你心湖中激起层层涟漪,久久不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俳句是传播微光与颤栗的诗。”安德烈·贝勒沙尔的评价大概描绘出了这种体裁轻快优雅的特点。我认为相比其它诗歌,俳句的特长在于用短小的语言带出悠远的意境,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上,比如正冈子规写春之将至:

我庭の小草萌えいでぬ限りなき天地今やよみがへるらし.
译文:我庭小草复萌发,无限天地行将绿。

不过寥寥十余字,天地间的蓬勃生机竟欲透纸而出。

写春雨:

春雨や傘高低に渡し舟
译文:渡船春雨至 船上伞高低。

如在眼前。

同样写初春的句子,松尾芭蕉有:

雪間より薄紫の芽独活哉
译文:雪融艳一点,当归淡紫芽。

「融雪」,「紫芽」,选取意象色彩素雅清冷干净,教科书一般的日式美学。

而他笔下的夏天呢:

蛸壶やはかなき梦を夏の月
译文:章鱼壶中梦黄粱,天边夏月。

(日本人惯用陶罐捕章鱼,称为章鱼壶)

马に寝て残梦月远し茶のけぶり
译文:迷蒙马背眠,月随残梦天边远,淡淡起茶烟。

旧时中日文化多有相通。这一句是化用自杜牧的《早行》:「垂鞭信马行,数里未鸡鸣。
林下带残梦,叶飞时忽惊。」

以上几句都可成绝妙的电影镜头。

梅白し昨日ふや靏を盗れし
译文:水鸟嘴,沾有梅瓣白。

将普通的画面描绘得清丽可人。

松尾芭蕉的千古名句:

古池や
蛙飛びこむ
水の音
译文:古池塘,青蛙跳入水中央,一声响。

与古诗中「鸟鸣山更幽」相似又不同。 「鸟鸣山更幽」写的是鸟鸣衬的山林愈发幽静,而蛙跃句,则描绘的是亘古的沉寂被倏然打破之后又回归于更深的寂静。
布满青苔的古池就是万古长空,清脆的蛙跃就是一朝风月。——北大朱良志《刹那永恒》。这种幽深的禅意,只属于日本的「空寂之美」,也就中国人还能勉强领略一点点,要翻译成西方语言怕是极难。

相似的还有立花北枝的

さびしさや 一尺消えて ゆくほたる
译文:流萤断续光,一明一灭一尺间,寂寞何以堪。

转瞬即逝的光芒比恒久的黑暗更让人寂寞。

长夜充耳闻,风打芭蕉雨打盆,辗转梦难寻 。

晏殊亦有「惊残好梦无寻处」句;到清代纳兰性德笔下稍加变化就成了思乡名句「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还是松尾芭蕉的,

庭掃きて雪を忘るる帚かな
译文:扫庭抱帚忘雪

在纷纷扬扬的大雪里忘了雪,也忘了自己,比之上两句又是另一种境界。


俳句不仅只有写景。比如小林一茶这一句细细品来极有意趣:

米蒔くも罪ぞよ鶏が蹴合ふぞよ
译文:撒把米也是罪过啊!让鸡斗起来。


小林一茶年少离乡,他的思乡之作颇多:

ふるさとや寄るもさはるも茨(ばら)の花
译文:故乡呀,挨着碰着,都是带刺的花。


鳴くな雁今日から我も旅人ぞ
译文:雁别叫了,从今天起,我也是漂泊者啊!

感谢 @前斋院朝颜 提供这两句原文
第二句淡淡几字,却让人不由怆然。

.心あてに折らばや折らむ初霜のおきまどはせる白菊の花
译文:菊霜不可辨,反复迟疑摘。

如此情态极为可爱。

才女和泉式部的和歌:

物思へば澤の螢もわが身よりあくがれいづる魂かとぞ見る
译文:心里怀念着人,见了泽上的萤火,也疑是从自己身里出来的梦游的魂。

实在是个令人拍案击节的比喻。纤细敏锐的女子心思与众不同。

和泉式部是少见的会在作品中直抒胸臆的日本诗人,比如这首怀念逝去恋人的和歌,

思ひきやありて忘れぬおのが身を君が形见になさむ物とは
译文:本思已忘怀 徒留侬身 莫非君之遗物

我徒留于这世间的躯体,也不过是你的遗物。这样的深情炽烈,在含而不露的日本文化中非常罕有,也更显得动人。

雪的碗里,盛的是月光。

此句作为写景的句子已极美,更暗合佛家「白马入芦花,银碗里盛雪」,「色即是空」的「有无之境」。

朝顔に釣瓶とられてもらひ水
译文:朝颜生花藤,百转千回绕钓瓶,但求人之水。

这句也颇为出名。朝颜(牵牛)的藤蔓生到了水井上,作者为此不肯牵扯水桶,唯恐伤了新生的嫩芽而去向邻人借水——非常可爱的小情怀。

*如一些知友指出,所选取的参杂了几句和歌。和歌与俳句的区别在于俳句由“五-七-五”,共十七字音组成,而和歌(短歌)有五句三十一个音节。两种诗歌本出同源,形式接近,互相影响,只是格律要求不同。故放在这里一起鉴赏啦。
---------------------------------
很多知友评论说俳句不如唐诗宋词,说一点点我的想法。我认为,文学作品或有高下,文学形式却没有。近体诗与长短句因为严格的格律,对仗,字数要求,看起来比松散,小品式的俳句更精致,严肃,这也让许多人下意识的觉得唐诗宋词更「好」,然而美本就有许多形态,严肃规整是一种美,清新自然也是一种美,如严妆美人与小家碧玉,云鬓高鬟与青丝婉伸,黛玉葬花与湘云醉卧,静静欣赏她们各自不同的美就好,何必非要分出高下,抬高一个,贬低另一个呢?所谓泱泱大国之风,绝非孤高自赏,而是兼容并蓄。望君明鉴。

---------

我认识的优秀的中国诗词,古典文化答主,有几个走了的,也有渐渐不答专业题的,盖因答了也没几个人点赞没几个看。看着一篇不相干的小回答的评论区里突然蜂拥而出的,高呼中国诗词举世无匹的「爱好者」,想起他们,有点好笑,也有点难过。


写了这个回答以后,收到很多私信问是否有推荐的集子可以看。这里补充更新一下回答。

日本古典俳句选,林林先生翻译。中规中矩的一个集子,松尾芭蕉,与谢芜村,小林一茶三大古典俳人的名作基本都有,翻译质量可以。


日本近代五人俳句选,还是林林先生翻译。选了包括正规子冈,夏目漱石等几位年代近一些的作者作品,作品风格用语等等都更新奇诙谐。



正冈子规俳句选译,译文出品。翻译质量不错。


云雀叫了一整天, 这里面收录了不少木心先生的俳句,不少读起来相当有趣。比如:

你再不来,我要下雪了

以及

新买来的家具,像是客人



如前文所说,俳句和和歌可以相互参照着看。关于和歌,我自己看的是这本,里面有很多与中国古典文学参照的例子,挺有趣的。


当然还有经典的百人一首,这版全译成了五言,



俳句的翻译甚难。我自己也没真正看到过十全十美的译本。本篇回答里的译文也是综合了各个版本,然后选出了自己喜欢的。但以上基本对我们这些初级爱好者来说,绝对足够了。有日文基础的读者,当然看原版会更好。但那也不需我在此置喙了。

谢谢观看,鞠躬。

user avatar

我就说石川啄木的,

周作人译:

かなしみといはばいふべき
物の味
我の尝めしはあまりに早かり
说是悲哀也可以说吧,事物的味道,
我尝得太早了。


たはむれに母を背負ひて
そのあまり軽きに泣きて 
三歩あゆまず
玩耍着背了母亲
觉得太轻了,哭了起来,
没有走上三步。


「さばかりの事に死ぬるや」
「さばかりの事に生くるや」
止せ止せ問答
“为这点事就死去吗?”
“为这点事就活着吗?”
住了,住了,不要再问答了!



己が名をほのかに呼びて
涙せし
十四の春にかへる術なし
轻轻的叫了自己的名字,
落下泪来的
那十四岁的春天,没法再回去呀。




誰が見ても
われをなつかしくなるごとき長き手紙を書きたき夕
那天晚上我想写一封
谁看见了都会
怀念我的长信。




忽然感觉深的恐怖,
一动也不动,
随后静静地摸弄肚脐。


走到高山的顶上,
无缘无故的挥挥帽子,
又走下来了。


在不来方的城址的草上躺着,
给空中吸去了的,
十五岁的心。


他的俳句有轻描淡写的一种绝望和厌世,在绝望中又生出美


---------------------------------几个月过去都陆陆续续有收到赞同,再补充一点-----------------------------



想把爱犬的耳朵切下来看,
可哀呀,这也由于这颗心
对事物都倦了吧。


不知怎的想坐火车了,
下了火车
却没有去处。



有时走进空屋里去吸烟,
哎呀,只因为想
一个人呆着。



天下了雨,
我家的人脸色都阴沉沉的,
雨还是晴了才好。



有没有
用从高处跳下似的心情,
了此一生的办法呢?



认真的拿竹子打狗的
小孩的脸,
我觉得是好的。



象龙似的在天空上跃出,
随即消灭了的烟,
看起来没有餍足。



早晨读到了
已过了婚期的妹妹的
象是情书似的信。


我感到一种湿漉漉的
象是吸了水的海绵似的
沉重的心情。



如今想起那次罢课,
心血已不那么沸腾了;
暗自地倒觉得寂寞。



在这一天,
我匍匐在砂山的砂上,
回忆着遥远的初恋的苦痛。




远远的听见笛子的声音,
大概因为低着头的缘故吧,
我流下泪来了。




一位老师告诉我,
有人自恃其才,
竟误了前程。


无非是要得到一个人,
竟以此为宏大的志愿,
这是年少时的过错。

(最后这首现在被七改八改流传在网上面目全非的诗是他写的)



周作人译得也好,俳句的音韵格式和石川的肃穆悲凉极大程度地被他还原了。


还有两首诗:




今天早上醒过来的时候,
忽然又想要可以称作我家的家了,
洗脸的时候也空想着这件事,
从办公的地方做完一天的工作回来之后,
喝着晚餐后的茶,抽着烟,
紫色的烟的味道也觉得可亲,
凭空的这事又浮现在心头——
凭空的,可又是悲哀的。

地点离铁路不远,
选取故乡的村边的地方。
西式的、木造的、干干净净的一栋房,
虽然并不高,也没有什么装饰,
宽阔的台阶,露台和明亮的书房……
的确是的,还有那坐着很舒服的椅子。

这几年来屡次想起的这个家,
每想起的时候房间的构造稍有改变,
心里独自描画着,
无意的望着洋灯罩的白色,
仿佛见到住在这家里的愉快情形,
和给哭着的孩子吃奶的妻同在一间房里,
她在角落里,冲着那边,
嘴边自然的出现了一丝微笑。

且说那庭院又宽又大,让杂草繁生着
到了夏天,夏雨落在草叶上面
发出了声响,听着很是愉快。
又在角落里种着一棵大树,
树根放着白色油漆的凳子——
不下雨的日子就走到那里,
抽着发出浓烟的、香味很好的埃及烟草,
把每隔四五天丸善送来的新刊
裁开那书叶,
悠悠的等着吃饭的通知,
或者招集了遇事睁圆了眼睛,
听得出神的村里的孩子们,告诉他们种种的事情。……

难以捉摸的,而又可悲的,
不知什么时候,少年时代已消逝,
为了每月的生计弄得疲劳了,
难以捉摸的,而又可悲的,
可怀念的,到了什么时候都舍不得抛弃的心情,
在都市居民的匆忙的心里浮现了一下,
还有那种种不曾满足的希望,
虽然起初就知道是虚空的,
眼睛里却总是带着少年时代瞒着人恋爱的神色,
也不告诉妻子,只看着雪白的洋灯罩,
独自秘密的,热心的,心里想念着。

1911年6月25日,东京




飞 机

看啊,今天那苍空上,
飞机又高高的飞着了。

一个当听差的少年,
难得赶上一次不是当值的星期日,
和他患肺病的母亲两个人坐在家里,
独自专心的自学英文读本,那眼睛多疲倦啊。

看啊,今天那苍空上,
飞机又高高的飞着了。

1911年6月27日,东京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