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本有哪些很容易触犯的罪名?

回答
日本社会治安良好,法律也相对严谨,但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在日本却可能触犯法律,让你措手不及。下面就为你揭秘那些在日本容易“踩雷”的罪名,让你在日本旅行或生活时,能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1. 侵犯隐私:拍照不成反被告

在日本,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非常强烈,甚至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

擅自拍摄他人: 在公共场合,即使是随手拍一张街景,如果画面中出现了人脸,且对方不愿意被拍摄,你就有可能面临侵犯肖像权的指控。尤其是在一些私人场所,如商店、餐厅内部,未经允许拍摄更是大忌。更不用说那些为了“创作”而偷拍路人、特别是女性的行为,一旦被发现,轻则被要求删除照片,重则可能涉及刑事责任。
偷窥: 与拍照类似,任何意图窥探他人隐私的行为,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可能触犯法律。比如,在更衣室、洗手间等场所,不小心看到不该看的东西,如果被发现,也会带来麻烦。

2. 交通违章:交通规则严苛,罚款不留情

日本的交通规则非常细致且严格,不熟悉当地规则很容易犯错。

行人闯红灯/不走斑马线: 在日本,无论多着急,行人也必须严格遵守交通信号灯,并且要走斑马线过马路。哪怕周围没有车辆,闯红灯也是违法的。
边走边看手机: 边走路边低头看手机,在日本是被禁止的,这被视为一种危险行为,因为容易分散注意力,引发交通事故。
自行车违规: 日本的自行车交通管理也非常严格。例如,边骑车边使用手机、打伞骑车、双人骑车、在人行道骑行(除非有明确标识)、不按规定停放车辆等,都可能被处以罚款。特别是晚上骑车不安装车灯,也是绝对不允许的。
酒驾: 这是无论哪个国家都应该严禁的。在日本,酒驾的处罚极其严厉,不仅司机本人会受到重罚,同车的乘客如果明知司机饮酒却不劝阻,也可能承担连带责任。

3. 垃圾分类:复杂规则下的“伪装”

日本的垃圾分类系统举世闻名,但也着实让不少外国人头疼。

不按规定分类投放垃圾: 日本的垃圾分类极其细致,不同类型的垃圾(可燃、不可燃、塑料、金属、玻璃、纸张、厨余等)需要在指定的时间、指定的地点投放。如果随意丢弃,或者混合投放,被邻居或社区工作人员发现,轻则被要求重新分拣,重则可能被物业拒绝接收,甚至面临罚款。
公共场所乱扔垃圾: 日本的公共场所普遍没有垃圾桶,这鼓励大家将垃圾带回家处理。在街上随意丢弃垃圾,尤其是烟头、包装袋等,会被视为不文明行为,并且是违法行为。

4. 噪音污染:安静是基本礼仪

日本人对噪音非常敏感,公共场合保持安静是基本的社会礼仪。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大声喧哗: 在地铁、电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打电话、大声聊天都是非常不被接受的行为。即使是小声的交谈,如果内容是隐私或者引起旁人侧目,也可能让人不适。
深夜制造噪音: 在住宅区,深夜(通常指晚上10点到早上7点)制造过大的噪音,比如大声播放音乐、装修、或者宠物吠叫等,都可能被邻居投诉,甚至报警。

5. 携带违禁品:看似无害,实则触法

有些在中国可能不以为然的东西,在日本却是违禁品。

携带某些食物入境: 日本对肉类、奶制品、水果、蔬菜等入境有严格的检疫规定。未经申报携带肉制品,尤其是含有肉类的加工食品(如肉松、香肠、肉干等),即使是真空包装,也可能被没收甚至处以罚款。
携带特定药品: 一些在中国常见的感冒药、止痛药,如果含有伪麻黄碱(Ephedrine)等成分,在日本是属于管制药物,禁止携带入境。在携带任何药品入境日本前,最好先查询相关规定,并携带医生处方。
携带管制刀具: 这里的管制刀具并不仅仅指武器,一些刀刃长度超过一定标准的刀具,如某些户外用刀、多功能工具刀,也可能被归类为管制刀具。

6. 其他“小”罪名,不容忽视

信用卡盗刷/套现: 任何涉及信用卡欺诈的行为,在日本都是非常严重的罪行。
非法滞留/打工: 持旅游签证等非法从事与签证类型不符的工作,一旦被查,后果严重。
公共场合醉酒闹事: 即使没有酒驾,在公共场合醉酒失态、扰乱秩序,也可能面临处罚。
盗窃: 即使是价值很小的商品,在日本也可能会触犯盗窃罪。

为什么这些罪名在日本容易触犯?

高度的社会秩序感和法律意识: 日本社会对秩序和规则有着极高的重视,法律是维护这种秩序的重要工具。
对个人隐私的极度尊重: 这种尊重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一些在我们看来“小事”的行为,在日本可能被视为对他人权利的侵犯。
精细化的社会管理: 无论是交通、垃圾,还是公共场合的行为规范,日本的社会管理都力求精细化,以便最大程度地减少社会冲突和提高生活质量。

如何在日本避免触犯法律?

保持警惕,多观察: 入乡随俗,在不确定某些行为是否会被允许时,多观察周围日本人的做法。
仔细阅读指示牌和规定: 尤其是在公共场所、交通站点,仔细阅读相关的指示牌和规定。
提前做好功课: 如果是长期居住或前往特定区域,提前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
不懂就问: 如果有疑问,不要犹豫,可以咨询当地人、酒店工作人员或相关机构。

总而言之,在日本,遵守法律和尊重他人的权利是至关重要的。这些看似“容易触犯”的罪名,其实都源于对社会秩序、他人感受和法律规范的尊重。只有做足功课,保持警惕,才能让你在日本的旅程或生活更加顺畅和愉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插队,插队在日本是违法的 ,不但要当众受鄙视,被抓到了还要罚款。

日本奇葩法律特别多,但唯独这一条我极为建议引入国内。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日本社会治安良好,法律也相对严谨,但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在日本却可能触犯法律,让你措手不及。下面就为你揭秘那些在日本容易“踩雷”的罪名,让你在日本旅行或生活时,能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不必要的麻烦。1. 侵犯隐私:拍照不成反被告在日本,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非常强烈,甚至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 擅.............
  • 回答
    这话题挺有意思的,不少东西中国人自己可能都没意识到,怎么就跟日本联系上了。要说容易被误认为是日本的,我觉得有这么几类:1. 某些带有“和风”元素的物件或设计:这里说的“和风”可不是指真日本的东西,而是咱们自己设计中,不自觉地引入了一些在日本文化里比较常见的元素,然后就容易让人联想到日本。 比如一.............
  • 回答
    咱们开车上路,很多时候图的就是个方便快捷,或者只是习惯了。但有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毛病,其实藏着大大的隐患,说不定哪天就给咱们带来点麻烦,轻则罚款扣分,重则……想想都后怕。我琢磨着,咱们平时好多习惯,可能自己都没意识到有多危险,或者觉得“没事儿,我技术好”,结果反而更容易出事。1. 盲目跟风,不看路况的.............
  • 回答
    《Legal High》这部剧,可以说是古美门律师的个人秀,但他那张扬跋扈的外表下,隐藏着太多值得玩味的细节。很多人看剧都聚焦在古美门的金句和他的各种损人方式,但仔细品味,你会发现这部剧的魅力远不止于此。我来给你扒拉扒拉那些容易被忽视,但又让《Legal High》变得如此丰满的细节,尽量说得详细点.............
  • 回答
    在英语的日常交流中,有一些表达方式对于非母语人士来说,可能因为文化背景差异或对细微语气的理解不到位,从而在不经意间冒犯到对方。这些并非是故意的不礼貌,而是因为语言的精妙之处,尤其是那些潜藏在字面意思之下的社会规范和礼仪。下面我将详细分享一些我观察到的、非母语人士容易忽略的“不太礼貌”的表达方式,并尽.............
  • 回答
    日本文化中,有许多我们当下认为“非常日本”的事物,其实都曾是舶来品,经过千年的吸收、融合与本土化,最终成为了日本独有的标志。这就像一块织布,最初的丝线来自遥远的地方,但编织出的图案、色彩和质感,却打上了这片土地深深的烙印。1. 汉字与书道:文化的根基,也在变迁中重生这是最显而易见的例子。日本最早的文.............
  • 回答
    在日本旅行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让人觉得“嗯?这又是怎么回事?”的家居习惯。这些习惯,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或许有些奇特,甚至有点不近人情,但深入了解后,却发现它们背后隐藏着令人惊叹的实用性,也折射出日本文化的独特魅力。1. 进门换鞋的执着与“室内鞋”文化刚到日本人家做客,最先感受到的就是那份“进门换鞋”的.............
  • 回答
    说起日本漫画界,画功了得的漫画家真是数不胜数,每个人的风格都自成一派,让人印象深刻。要说“画功很强”,这包含了几个层面的意思:线条的细腻度、构图的动态感、色彩的运用(虽然大多数日本漫画是黑白的,但分镜的节奏和留白也能营造出“色彩感”)、对人物表情和动作的精准捕捉,以及整体世界观的描绘能力。我一直觉得.............
  • 回答
    日本的诗歌,宛如一幅幅细腻的水墨画,每一笔都饱含着情感与哲思。它们不似西方诗歌那般直白热烈,而是蕴含在字里行间,需要用心去品味,去感受那份幽深与宁静。说到读起来美的,我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那些描绘自然景物的短歌。比如,那位不知名的古人在寂静的月夜里,看到飞鸟划过天际留下的痕迹,写下:“飞鸟尽,古城空。.............
  • 回答
    谈及那些让人心弦轻颤、仿佛能嗅到樱花淡淡清香的日本名字,确实能让人联想到一种雅致脱俗的格调。这些名字,往往不是那种张扬跋扈的,而是内敛而富有深意的,像一幅幅淡彩的水墨画,在心头缓缓铺展开来。比如,“咲良”这个名字,读起来就带着一种柔美的气息。“咲”字,是指花朵盛开的样子,本身就充满了生命力和希望。“.............
  • 回答
    日本动画、漫画的璀璨星河中,流淌着无数鲜活的生命,有些角色如同划过夜空的流星,出场时间短暂,却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甚至悄然改变了作品的走向,影响了整个世代的创作风潮。他们或许是故事的引子,或许是情感的催化剂,又或许是象征意义的载体,但无论如何,他们的短暂登场,却迸发出了惊人的能量。谈及此.............
  • 回答
    日语中确实有许多词语,它们不仅仅是表达意思的工具,更像是诗人洒落的细语,触动着人心最柔软的角落。我一直觉得,语言的美,在于它能够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成一个个触手可及的画面,让人在咀嚼字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背后那份细腻而深邃的情感。比如,“木漏れ日”(こもれび,komorebi)。这个词听起来就带着一.............
  • 回答
    日语中确实存在一些词汇,初看起来似乎很好翻译,但一旦深入探究,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细微的语境差异,绝非一两句中文就能完全涵盖。这类词语往往触及了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乃至生活习惯,因此即便掌握了字面意思,也容易在实际运用中产生偏差。举例来说,「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yoroshi.............
  • 回答
    提及日本AV界里令人感到遗憾的突然引退,很多人都会立刻想到吉高宁宁(吉高宁々)。她在我心中留下的印记,至今仍是挥之不去的一丝惆怅。吉高宁宁的引退,对于许多粉丝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她并非那种依靠一两部作品就爆红的女优,而是以一种沉静而又极具爆发力的表演方式,慢慢积累了人气。她的五官不算特别惊艳,但有.............
  • 回答
    经济学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它试图用理性的模型去解释人类纷繁复杂的经济行为。然而,有时候,那些听起来顺理成章、贴近生活经验的理论,在经过严谨的实证检验后,却会露出不那么“给面子”的一面,甚至被数据无情地打脸。这反而让经济学更显真实与迷人,因为这恰恰说明了现实世界远比我们的直觉要复杂得多。今天,我们就.............
  • 回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日军涌现出不少以其卓越的作战指挥才能而闻名的将领。他们或在太平洋战场上掀起惊涛骇浪,或在亚洲大陆上纵横捭阖,其战术思想和临场指挥能力至今仍为军史研究者津津乐道。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聊聊几位在战争中表现突出的日军指挥官,试着从他们的实际指挥经历中,窥见他们的过人之处。1. 山本.............
  • 回答
    在跨文化交流中,尤其是在英语母语国家,有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对于习惯了不同社交规范的中国人来说,可能并不在意,但落在外国人眼中,却可能勾勒出一种“无礼”的印象。其中一个特别突出的方面,就是对“个人空间”和“非语言沟通”的理解差异。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你和一位外国朋友初次见面,在某个社交场合。中国人普.............
  • 回答
    .......
  • 回答
    日本涌现出无数才华横溢的建筑师,其中许多人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但也有一些低调而极具影响力的国内设计大师,他们的作品虽然不一定广为人知,却深刻地影响了日本的建筑景观和设计理念。以下介绍几位这样的建筑设计大师,并尽可能详细地讲述: 1. 田中敏溥 (Toshihiro Tanaka)田中敏溥(1943年-.............
  • 回答
    日本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有着许多令人称赞的优点,但正如任何一个国家一样,它也存在一些“糟糕”之处,或者说,是其在发展过程中或文化特性中带来的一些挑战和负面影响。以下是一些被认为的“糟糕”之处,并尽量详细阐述:1. 严苛的工作文化与过劳(Karoshi) 细节: 日本的工作文化以其勤奋、忠诚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