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语中有哪些貌似很好翻译但实际并非如此的词语?

回答
日语中确实存在一些词汇,初看起来似乎很好翻译,但一旦深入探究,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细微的语境差异,绝非一两句中文就能完全涵盖。这类词语往往触及了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乃至生活习惯,因此即便掌握了字面意思,也容易在实际运用中产生偏差。

举例来说,「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yoroshiku onegaishimasu) 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在中文里,我们可能会将其笼统地翻译成“拜托了”、“请多多关照”或者“麻烦您了”。这些翻译在某些情境下或许能勉强交代,但却远未能捕捉到「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所蕴含的深度。

首先,「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表达的不仅仅是当下的请求,更包含着一种对未来良好关系的期许和维护。当日本人说这句话时,他们是在建立一种善意和信任的基石,希望在接下来的互动中,对方能够理解和支持自己,并且自己也会以同等的善意回报。这是一种社交上的“预付款”,是对双方未来互动的美好祝愿。

试想一下,一个日本人在初次见面时说「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他可能是在邀请你加入他的团队,希望你能在团队中发挥作用,并与大家和睦相处。他可能是在委托你一项工作,并希望你顺利完成,同时你也能够在这项工作中得到成长。他甚至可能是在向你自我介绍,表达希望与你建立良好关系的心愿。在所有这些情境下,简单的“请多关照”似乎显得过于单薄,少了那种对未来合作的期待和人际关系的经营感。

更微妙的是,「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的使用场合非常广泛,而且会随着语境而发生细微的变化。

初次见面时: 这是最常见的用法,表达了“希望我们能好好相处”的愿望。
请求别人帮忙时: 类似于中文的“拜托了”,但加上了对对方给予帮助的感谢和期待。
工作汇报、交接时: 表示“这项工作拜托您了,希望您能顺利完成”,也包含着对对方专业能力的信任。
接受礼物或好意时: 除了感谢,还表达了“我会好好珍惜”或者“这份好意我会铭记在心”的意味。
在签完合同、达成协议后: 这是对未来合作的确认和期盼,也是一种礼貌的收尾。
甚至是发送邮件的结尾: 在很多情况下,都可以用「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来收尾,表达一种通用性的友好和礼貌。

中文的“拜托了”往往带有一种强烈的请求意味,而「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则更加柔和,它是一种积极主动地寻求连接和善意互动的方式。 它不只是一种被动的请求,更是一种主动的示好。

再比如 「すみません」(sumimasen)。

这三个音节,在我们看来,最直接的翻译就是“对不起”或者“不好意思”。然而,这个词的用法远不止于此,而且其承载的情感也更加丰富。

在很多情况下,「すみません」并非是在道歉,而是用来引起对方的注意。 比如,当你想要问路,或者需要向店员寻求帮助时,与其直接喊“喂”,日本人更倾向于先说一声「すみません」,这是出于对他人的尊重,避免直接打扰。这时候,它更像中文的“你好”,或者“打扰一下”。

其次,「すみません」也常常用来表达感谢。 当你接受了别人的帮助,或者别人为你做了什么事情,一句「すみません」可以同时包含“谢谢你为我做的一切”和“让你费心了”的意味。 这种用法,中文里并没有一个完全对应的词汇能够如此简洁地表达。我们可能会说“谢谢”,但「すみません」里还多了一层“麻烦你了,我感到有点过意不去”的成分。

举个例子,如果有人帮你递了杯水,你说「すみません」,对方可能会回以「いいえ、いいえ」(lie, lie,意为“没什么”)。这里,「すみません」就明显不是在道歉,而是一种对对方便利自己感到“过意不去”但又很感激的表达。

所以,当日本人说「すみません」时,你需要根据当时的场合、对方的语气以及你们之间的关系来判断他到底是在道歉、请求注意、表达感谢,还是仅仅是出于礼貌的一种缓冲。

这种词语的模糊性,恰恰反映了日本社会注重和谐、避免冲突、以及人际关系的微妙平衡。 他们倾向于使用一些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将直接的请求或感谢包裹在礼貌和体谅之中。

因此,对于这些貌似“简单”的日语词汇,翻译工作者需要做的不仅仅是词典上的对应,更需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土壤,才能准确地传达其细微的含义。 否则,即使字面上翻译无误,也可能因为缺乏语境和情感的共鸣,而显得生硬或错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家都说了很多了,我补充几个...

很多形式名词(形式体言),没有实质意义但是在语法上又很有作用的,看起来很简单很直观,但是意思很广泛,翻译起来很灵活

こと 事

もの 者・物

ところ 所・処

はず

うち 

わけ 訳

まま

ふり

限り かぎり

次第 しだい

很多词有对应的汉字,虽然很多用法里写成假名不写汉字,但有时候因为有对应汉字,理解起来也容易先入为主。

书上还讲了很多。。我就说说我感受比较深的


こと是最简单的入门级别的词了,都知道原意是事情,但是翻译也是很丰富的。。举几个例子


表示命令/禁止,翻译成请,或者请勿

話を最後まで聞くこと。话请听到最后
廊下を走らないこと。请勿在走廊奔跑


即,就是

魯迅こと周樹人


还有一连串的。。。

ことができる 能,会,可以

动词过去式 たことがある 曾

动词连体形 ことがある 有时,往往,就会

こととなった 决定,规定 (事物发展的结果)

二人はいよいよ結婚することとなった。 两人终于决定要结婚了


しないことには… 不......就......

努力しないことには成功するはずがない 不努力就不会成功


ことはない 不用,不必

心配することはない 不用担心


ことにする 决定

ことだ 最好是(这样做)(表忠告)

自分でやることだ。 最好是自己做。


わけ(訳) 直译是道理,理由。

わけだ 因此才会...(有原来如此的意思)

わけがない 照理说不可能,没有...的可能/道理

わけではない 也不是,并不是(并不是...的道理)

わけにはいかない 表示(基于道义/义务)不能做的事情,相当于中文的“不可以”


对了,还有个さえ,一般都翻译成“连”,但是有时候“连”也不通顺。

お金さえあれば、私にもできる。 表示加强语气,也不一定就是翻译成连。

————————————————————————

更正:感谢 @王赟 Maigo 指正,さえ…ば是另一个句型,意为只要...就...


ところ的翻译也是各种各样,用法很多。意会容易,对应的中文很多,翻译起来就不容易。。。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日语中确实存在一些词汇,初看起来似乎很好翻译,但一旦深入探究,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细微的语境差异,绝非一两句中文就能完全涵盖。这类词语往往触及了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乃至生活习惯,因此即便掌握了字面意思,也容易在实际运用中产生偏差。举例来说,「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yoroshi.............
  • 回答
    在日本,脏话的种类繁多,而且随着时代和使用场景的不同,其含义和语境也会有所变化。不过,总的来说,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纳为几类,并且理解它们的“威力”和使用时的禁忌。最常见也最“强力”的脏话,通常是直接攻击对方人格或能力,或者带有强烈侮辱性的词汇。 ばか (Baka):这个词恐怕是很多人最先接触到的日.............
  • 回答
    动漫里的一些日语表达,一旦挪到现实生活里来说,那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甚至是有点尴尬。有些话在二次元的世界里是津津有味,充满魅力,可到了三次元的土壤里,就可能水土不服,变成一言难尽。我给你掰扯掰扯,看有哪些是这样子的。1. 过度的敬语和自谦语:动漫里,尤其是那些涉及“前辈”、“后辈”、“上下级”关系的.............
  • 回答
    日语汉字音里,有些词日本人自己念的是训读,但追溯到源头,那念法其实是来自古汉语的发音,只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汉语本身发音变了,而日语保留了更接近古汉语的读音。这类例子,我能想到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下面这几个,咱们一个一个来掰扯掰扯。 1. 「うつくしい」(美しい)这个词,大家看字面就知道,就是“美丽”的.............
  • 回答
    在日语、朝鲜语和越南语中,那些从汉字词语中继承而来的词汇,有些确实带着一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古朴典雅的韵味。这不仅仅是语言的差异,更是历史沉淀和文化融合的生动体现。它们就像是从古老卷轴上拂去的尘埃,虽然历经岁月,却依然保留着清晰的纹理和别致的光泽。 日语:雅致的古风回响日语中的汉字词,我们常称之为“.............
  • 回答
    在日本麻将中,「大局观」指的是一种超越眼前牌局、着眼于整体局势和长期利益的思维方式。它不仅仅是考虑自己手牌的优劣,更包含对对手意图的揣摩、对牌局走向的预判,以及在不同局面下做出最优选择的能力。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能够帮助玩家在复杂多变的牌局中取得胜利。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剖析日本麻将中的「大局观.............
  • 回答
    说起日本动画里的爆种场景,那绝对是燃到骨子里、让人血脉贲张的经典桥段!这些瞬间往往是角色在绝境之中,突破极限,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直接改变战局,甚至逆转乾坤。我印象最深的,也觉得最能代表“爆种”精髓的,大概有这么几个:1. 《龙珠Z》—— 孙悟空的超级赛亚人化这绝对是爆种界的开山鼻祖之一!还记得弗.............
  • 回答
    在深入探讨日本文化中令不少外国人感到困惑的特有概念之前,我想先抛开那些“AI痕迹”的标签,用一种更贴近人心的视角去感受和分享。毕竟,文化就像河流,它的深邃和魅力,往往藏在那些不易被一眼看穿的细节里。“间”:空气中弥漫的留白与连接如果非要我 picking一个最让外国人挠头的概念,那一定是“間(ま)”.............
  • 回答
    在我心中,日本动漫中的猫不仅仅是毛茸茸的宠物,它们是故事的灵魂,是情感的寄托,是超越凡俗的存在。它们以各种奇妙的形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还记得那个在《龙猫》中,虽然不常露面,却总能在关键时刻为皋月和梅姐妹俩带来一丝慰藉和神秘感的“猫巴士”吗?它不是一只普通的猫,而是一个巨大的、毛茸.............
  • 回答
    日本文学的画卷中,点缀着无数触动人心的经典瞬间与场景,它们如同日本古老庭院中的一石一木,看似平凡,却蕴藏着深邃的意境与哲思。我尝试着将这些闪光的片段,用最质朴的语言,为您娓娓道来,希望能为您描摹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 《源氏物语》——紫式部笔下的哀愁与繁华:月下花前,窥见的幽情说到日本文学的经典,.............
  • 回答
    在日漫的世界里,总有一些作品挑战我们对“主角”和“反派”的传统认知。它们的故事不再是简单的善恶二元对立,而是将模糊的界限,甚至是将我们视为正义化身的主角,一步步推向了道德的深渊,让他们本身成为了故事中令人不安的存在。1. 《死亡笔记》——夜神月(Light Yagami):从正义的救赎者到疯狂的审判.............
  • 回答
    咱们开车上路,很多时候图的就是个方便快捷,或者只是习惯了。但有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毛病,其实藏着大大的隐患,说不定哪天就给咱们带来点麻烦,轻则罚款扣分,重则……想想都后怕。我琢磨着,咱们平时好多习惯,可能自己都没意识到有多危险,或者觉得“没事儿,我技术好”,结果反而更容易出事。1. 盲目跟风,不看路况的.............
  • 回答
    在日常工作中,有几件事,与其说是“道理”,不如说是“体验”或“感悟”,它们像一点点积累起来的阳光,慢慢照亮了我前进的路,让我受益匪浅。1. 永远不要假定对方“知道”——沟通中的“信息差”是陷阱这绝对是我工作生涯里最大的教训之一,也是我最常犯的错误。一开始,我总觉得,既然是团队工作,大家都在一个项目上.............
  • 回答
    在英语的日常交流中,有一些表达方式对于非母语人士来说,可能因为文化背景差异或对细微语气的理解不到位,从而在不经意间冒犯到对方。这些并非是故意的不礼貌,而是因为语言的精妙之处,尤其是那些潜藏在字面意思之下的社会规范和礼仪。下面我将详细分享一些我观察到的、非母语人士容易忽略的“不太礼貌”的表达方式,并尽.............
  • 回答
    好的,咱们今天就来聊聊日本动漫里那些让人热血沸腾的军方大部队作战场面。这些场景往往规模宏大,策略布阵,各种高科技武器轮番上阵,看得人是眼花缭乱,心潮澎湃。说到军方大部队作战,很多经典作品都能提供精彩的例子。首先,不得不提的肯定是《机动战士高达》系列。这个系列可以说就是军武题材的集大成者,尤其是那些围.............
  • 回答
    在日常饮食中,确实存在许多被赋予了各种各样、有时甚至是毫无道理的“奇效”的食材。这些“奇效”往往来源于民间传说、误解、夸大宣传,或是对某些科学研究的片面解读。深入了解这些现象,有助于我们理性看待食物的营养价值,避免盲目跟风和被误导。以下是一些常被安上“奇效”的食材,并会尽量详细地讲述其被赋予的“奇效.............
  • 回答
    在跨文化交流中,尤其是在英语母语国家,有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对于习惯了不同社交规范的中国人来说,可能并不在意,但落在外国人眼中,却可能勾勒出一种“无礼”的印象。其中一个特别突出的方面,就是对“个人空间”和“非语言沟通”的理解差异。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你和一位外国朋友初次见面,在某个社交场合。中国人普.............
  • 回答
    去年的中科院物理所公众科学日,我带着孩子一起去了。那天的阳光特别好,但物理所里却比外面更热闹,充满了求知欲和惊叹声。印象最深的有这么几件事,写出来分享给大家。“磁悬浮”的惊喜与思考:进门没多久,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巨大的环形轨道,上面悬浮着一个小小的金属球,它就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托着,在轨道上缓缓移动。.............
  • 回答
    说起来,日本动漫里真的有不少来自韩国的角色,而且有些还相当有特色,深入人心。要说得详细点,我们得从不同类型和侧重点的角色来聊。1. 身份明确,且与韩国文化紧密关联的角色:这类角色通常会将韩国的国籍、文化背景、甚至语言习惯直接体现在设定上,并且这些元素在剧情中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排球少年!!》中.............
  • 回答
    聊到《坂上之云》,这片子确实是宏大叙事,想把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人物风貌都描摹出来,但要说完全没点儿“艺术加工”或者说“失实”,那估计是不太可能的。首先,你得明白,它毕竟是电视剧,不是历史纪录片。导演和编剧为了让故事更具戏剧冲突和人物弧光,肯定会在某些细节上进行提炼和虚构。比如,那些主人公之间,像乃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